皇城相府是山西省的一處AAAAA級風景區,地處山西東南部,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境內,如果在晉城市區乘坐直達車輛,大約30分鐘即可到達。
皇城相府是建於明清時期的官宦宅居建築群,枕山臨水,依山而築,城牆雄偉,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樸實典型,錯落有致,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位於山西晉城的這座建築群,怎麼敢稱為「皇城相府」呢?原來這是清代一位著名官員的故裡,這位官員叫陳廷敬,曾經是康熙皇帝的老師。
陳廷敬出生於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他原來的名字叫陳敬,因同科考取的還有一人也叫陳敬,為了區別於他人,所以順治皇上給他賜名「廷敬」。
自從20歲走出這裡,陳廷敬中進土、入翰林,一生升遷28次,參與國家政要軍機40餘年,成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師,又是當朝宰相。
他為清王朝的發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為康熙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輔佐作用,立下了顯赫的功勳。康熙帝在花甲之年,為他御書「午亭山村」匾額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匾聯,以示為其功德的褒獎。
因為康熙帝曾兩次下榻於此,所以稱作「皇城」。皇城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在明崇禎六年為避戰亂而建,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
祖居這裡的陳氏家族是明、清時期享有盛譽的文化巨族,從明孝宗到清乾隆年間的260年中,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美譽。
在陳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間,居官者達16人之多,出現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編一典《康熙字典》的盛況,因此被稱為「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皇城相府的建築特徵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在河山樓內還有井、碾、磨,並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護城保莊、抵禦外侵。
2007年,皇城相府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2月,皇城相府入選2018《魅力中國城》文化旅遊魅力榜年度魅力文化景區,並且是「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區」、「山西省文明和諧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