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宋美齡,不求杜月笙,選擇吃素,一天能掙一兩黃金,獲贊無數

2020-10-17 冰哥聊史論古今

與普通的民間藝人不同,越劇名旦袁雪芬給自己定下了兩個原則:一是不應酬,二是不唱堂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不破壞原則,她選擇了吃素,拒絕了宋美齡上門唱戲的邀請,身陷困境也沒有去求杜月笙,一生飾演的香妃等經典形象獲贊無數。

越劇是袁雪芬一生的追求,民國時期許多地方思想並未開化,但是袁雪芬敢於打破常規,組建了全部由女性組成的越劇團;她並沒有因為喜歡越劇就認為越劇完美無缺,而是虛心向崑曲、話劇學習,一直認為崑曲和話劇是越劇的兩個"乳娘";為了改變越劇沒有劇本的落後現狀,她自己出錢請編劇和導演,對編劇和演員都嚴格要求;為了追求更好的舞臺效果,她廣羅舞美設計、音響效果等天下人才。

新中國成立後,袁雪芬曾經帶著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日內瓦會議上表演,轟動了世界,被西方人稱讚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記者們都為有一張《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演出票而自豪。飾演《祥林嫂》時,她堅持躺在冰冷的舞臺上十分鐘,只為讓觀眾保持對人物的真實感情。

最佩服的是袁雪芬的氣節。民國時期,為了自己的名聲,她選擇穿青衣吃素食。為何吃素呢?因為袁雪芬的名氣和才貌,許多不懷好意的人打她壞主意,有的人想邀請她喝酒佔便宜,也有的人想藉助她的名氣給自己沾光。

對於當時的有錢人來說,吃素會衝走自己的財運,影響發大財。袁雪芬既然選擇了吃素,而且還穿著青衣,對生意人來說很不吉利。旁人也不便強求,因此袁雪芬的飯局自然就少了很多,所以藉助吃素,袁雪芬堅持了第一個原則"不應酬"。省下來的時間,繼續放在提高和創新越劇上面。

袁雪芬的第二個原則"不唱堂會"就容易得罪人了。"唱堂會",一般是大戶人家邀請藝人到家裡表演,有些權勢燻天的人物,如果邀請藝人到家裡唱堂會,會被這些藝人視為榮耀。但是,民國時期,藝人的地位並不高,有些姿色的女藝人最後常常淪為有錢人的玩物,但是袁雪芬卻視人品名節比生命還珍貴。

袁雪芬當時紅遍上海灘,《香妃哭頭》《王昭君》《西廂記》等劇目中,她飾演的香妃、崔鶯鶯等形象深入人心,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韻味無窮,令人久久難忘,唱腔更是清脆優美,韻味醇厚,委婉纏綿,感情深沉。袁雪芬在上海最紅的時候,唱一天戲的報酬就有一兩黃金,是當之無愧的名角。

這樣的袁雪芬自然引起無數觀眾的著迷,有勢利的人也想邀請袁雪芬去唱堂會,但是袁雪芬堅持自己的原則,甚至不惜得罪權貴。1946年,宋美齡來到上海,早就聞聽袁雪芬大名的宋美齡,特意邀請袁雪芬到家中唱戲,卻被袁雪芬直截了當地拒絕了,還說自己不能壞了自己的規矩,要想聽戲需要到劇場。這樣的大人物,袁雪芬敢於說不。

還有一次,袁雪芬的《山河戀》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被禁演。為了解決這件事,有人向袁雪芬出主意,建議她趁著杜月笙生日之際去他家唱堂會,事情一定能夠解決。當時是1947年,杜月笙是上海鼎鼎大名的三大亨之一,黑白兩道通吃,有他出面,禁演的問題很快就能解決,但是袁雪芬依然拒絕了這樣的建議,堅決不去求杜月笙。可見袁雪芬是多麼珍惜自己的名聲!

袁雪芬同情勞苦大眾,頂住壓力編排了《祥林嫂》,贏得當時底層人民的共鳴,卻遭到反動派的仇恨。為了報復,反動派指示地痞流氓多次騷擾袁雪芬,甚至往袁雪芬身上投擲糞包,可是袁雪芬柔弱的身軀下,卻有一顆倔強不屈服的強大內心,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妥協。

"文如其人,戲如其人",袁雪芬雖然去世了,但是卻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經典形象與感人故事。"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是袁雪芬一生再真實不過的寫照了。

參考資料:《東方女傑袁雪芬》《袁雪芬和越劇藝術》

相關焦點

  • 蔣經國動了杜月笙的兒子,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上海煤炭火柴大王劉鴻生曾經感慨萬千地說:「蔣太子滿臉殺氣,他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不敷衍不行啊!」並且被迫交出美鈔230萬元、黃金8000兩、銀元數千枚。就連曾為蔣介石赴美奔波借款頗受賞識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甫,此時也不得不交出114萬美元。
  • 杜月笙作為青幫大佬,後代卻沒有選擇碰幫派,還為國家捐了20億
    杜月笙原本只是一個小販,他無意間加入黑幫經過漫長的努力終於爬上了黑幫大佬的地位。相比較與黃金榮他們杜月笙更加的小心謹慎,因為他知道自己出身卑微,能坐上大佬的位子運氣和實力缺一不可,如果再給他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杜月笙也沒有信心能再次爬上黑幫大佬。
  • 蔣介石兒子抓杜月笙兒子,杜月笙大會上說了句話,宋美齡坐不住了
    值得注意的是,這座廟宇成了地下嗎啡和海洛因的加工廠,杜月笙知道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是見不得光的勾當,為了不遺臭萬年,他也一定要博得一番好名聲,抗日戰爭爆發後,老蔣想要什麼東西抗日,杜月笙就給什麼,而且應駐滬代表潘漢年的請求,把從國外進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送給了八路軍。
  • 蔣經國在上海,推行金圓券失敗,宋美齡、杜月笙為何會插手
    二,不允許私自持有黃金、白銀,必須限期換成金圓券,否則會被沒收。三,控制物價,嚴懲囤貨提高物價者。蔣介石之所以要這麼做,就是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經濟,為以後長期進行內戰做好準備,可是如此突然的改革,進行得並不順利,廣大民眾對金圓券也興趣缺缺。為了此事,蔣介石在各個經濟區,設置了督導員,而蔣經國帶著勘察大隊,來到上海,進行經濟改革督導工作。
  • 蔣介石兒子抓了杜維屏,杜月笙在大會上說了句話,宋美齡坐不住了
    不過有人說杜月笙抗日,那是七分為名聲,三分為良心,所以他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但又組織中華貿易信託公司等,與淪陷區交換物資,從而中飽私囊。杜月笙是個體面人,又不是一個體面人,老蔣在抗戰時期與杜月笙的表面交情雖然不錯,可終究是看不上杜月笙的,這不,抗日一收尾,錢大鈞當了上海市長,就算杜月笙高票當選議長,但議長的位子還是讓潘公展坐上了。
  • 蔣經國抓了杜月笙兒子,杜月笙一語驚人,蔣經國乖乖放人
    用1:300的比例,吸走市民和商家手中的大量存款,以及黃金、白銀。把大量的民間財富,搜刮到了國民黨政府的名下,用金圓券紙幣,來交換市民和大亨們手中的黃金,不值錢的金圓券給民眾,貶值不貶值他不管;值錢的黃金他拿走,然後繼續購買物資打內戰,激起上海上層階級不滿。可好景不長,他打老虎就打到了杜月笙三子杜維屏的身上。在事情初起的時候,杜月笙還裝著不太在乎的樣子,對人說:死了杜維,我還有七個兒子。
  • 杜月笙到底有多厲害?曾綁架宋美齡,讓蔣介石雙手送上保護費!
    杜月笙到底有多厲害?曾綁架宋美齡,讓蔣介石雙手送上保護費!在上個世紀的上海灘,杜月笙這個名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一個存在,他就是當時勢力最大的一位黑幫大佬,勢力可以說遍布了整個上海灘,不管是高官軍閥還是平民乞丐,應該都害怕他,杜月笙到底有多厲害?曾綁架宋美齡,讓蔣介石雙手送上保護費!那麼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 那些素食者是什麼原因吃素的?為什麼會選擇長期吃素?
    素食是一種簡單是生活方式,每一個人吃素也是都有原因的,因為原因不同所以對於素食的認知也有不同的解釋和說法,和尚吃素是日常的齋飯,常人吃素都有自己的目的,目的不同所持的觀點也就不同,素食與美食、素食與健康、素食與信仰、素食與養生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觀點,所以關於素食的一些褒貶不一的說辭也能理解
  • 馬雲談掙一二十個億難受 馬雲一天能掙多少錢?
    自從被王健林「一個億小目標」搶去風頭後,近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馬雲坦言道:其實一個月掙一二十個億難受,這一金句一出,迅速引來各大網友圍觀。每個月掙一二十個億真的很難受嗎?下文就來看一下馬雲怎麼說。掙一二十個億難受日前,在第四屆世界浙商大會上,馬雲在和主持人對話時提到,錢和好產品不能帶來快樂,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變化才能讓自己快樂;一個月掙一兩百萬讓人很高興,但一個月掙一二十個億很難受。馬雲坦言掙一二十個億很難受馬雲表示:「每個人的事業做得多大是你的擔當有多大,我們現在擔當了6萬人已經是暈頭轉向了。走到今天如履薄冰,每天緊張。
  • 杜月笙妻子送出天價定情翡翠手鐲的原因竟是杜月笙得罪過宋美齡!
    說起對翡翠的發展作出貢獻最大的人,大家一定會想到慈禧太后和宋美齡,尤其是後者更是對翡翠的時尚化平民化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宋美齡收藏的翡翠飾品中,最出名的就是翡翠麻花手鐲了,這個手鐲當時是上海「土皇帝」杜月笙的夫人孟小冬贈送給宋美齡的,要知道這手鐲可是杜老闆與夫人的定情之物,怎可輕易送人呢?
  • 杜月笙和何鴻燊相比誰的勢力更大?杜月笙:宋美齡我都敢劫持
    分別是黃金榮,張嘯林以及杜月笙。其中,為杜月笙最為出名。盛傳杜月笙當年富可敵國,財力不次於民國第一富豪財政部長宋子文。那麼杜月笙到底擁有多少財富呢?舊中國百業凋敝,但是上海灘是全中國為數不多的銷金窟。全國的達官貴人在這裡積聚,各種紙醉金迷。上海也成為遠東地區最繁華的城市。
  • 何鴻燊與杜月笙相比誰更有權勢?杜月笙:宋美齡我都敢動
    分別是黃金榮,張嘯林以及杜月笙。其中,為杜月笙最為出名。人們普遍認為杜月笙很富有,不比民國財政部長宋子文遜色。杜月笙有多少財富?杜月笙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青幫中脫穎而出,很快控制了幾乎整個上海灘。1925年,杜月笙聯合上海灘黑白兩道的數股力量成立了三鑫公司。憑藉著青幫的勢力,將上海妓院、煙館、碼頭等行業幾乎壟斷。而一本萬利的毒品更是杜月笙財富的主要來源。1929年,上海的金融業開始蓬勃發展。
  • 青幫頭目杜月笙在蔣介石新婚燕爾之際劫持宋美齡,究竟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上海有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大幫派,那就是上海的青幫,這個幫會的老大就是鼎鼎大名的杜月笙。據說當年他在上海跺跺腳,大上海都得抖三抖,這個說法固然有些誇張,但是由此可見杜月笙當時在上海的名氣和勢力有多大了。
  • 杜月笙與蔣介石,從早年的誓死相隨到晚年的分道揚鑣
    沒有生活來源又欠了一屁股債的杜月笙開始混起了社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上海青幫老大黃金榮和林桂生夫婦,並得到林桂生的青睞。日本人也看到了杜月笙在上海的作用,千方百計的想拉攏他,為日軍所用。但杜月笙清楚,作為上海少數幾個頭面人物,絕對不能投靠日本人。他在上海的事業,靠的是蔣介石的南京政府這棵大樹。如果投靠日本,不僅會被千夫所指、眾叛親離,蔣介石和軍統特務也不會放過他。可如果他選擇繼續留在上海,勢必要為日本人服務。拒絕同日本合作,也會得罪日本人。權衡再三之後,杜月笙決定離開上海,到香巷躲避。
  • 杜月笙與蔣介石,從早年的誓死相隨到晚年的分道揚鑣
    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也隨著水漲船高,成了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曾相繼擔任南京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司令部顧問、軍委會少將參議和行政院參議等職。還辦起了銀行,成了中華民國十字會的副會長。生意也越做越大。在抗日戰爭爆發前的十年裡,是杜月笙人生中事業發展的鼎盛期,也是杜月笙的黃金十年。
  • 杜月笙有後代嗎?現在都過的怎麼樣了?杜月笙表示死也瞑目了
    因為自己的經歷教訓,杜月笙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對子女要求嚴格。他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眾多,全家和睦,兒孫滿堂。  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經濟改革,嚴打「奸商大老虎」。為了殺雞儆猴,逮捕了杜月笙的三兒子杜維屏。  兒子被扣,杜月笙顏面掃地,他對範紹曾說:「我捧蔣介石這麼多年,捧到今天,連我兒子也被他抓起來了現在沒有租界,該是他們要我下臺的時候了。」
  • 杜月笙就這樣成了宋美齡的「教父」——宋氏家族 | 文史知識
    她思維活躍,精力充沛,不過單憑自己的力量能取得的成就畢竟有限。蔣介石能提供她所需要的權力,在蔣介石眼中,擁有權力就意味著具有控制環境和他人的能力。而在宋美齡看來,權力則意味著影響力。蔣介石給她提供了創造歷史、根據自己的想法改變中國人生活的機會。宋美齡覺得自己能夠像美第奇家族的人那樣改變人類的命運。
  • 杜月笙有後代嗎?現在都怎麼樣了?
    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因接受章太炎建議,改名杜月笙。 杜月笙是一位嚴厲的家長。因為自己的經歷教訓,杜月笙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對子女要求嚴格。他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眾多,全家和睦,兒孫滿堂。 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經濟改革,嚴打「奸商大老虎」。
  • 杜月笙和何鴻燊相比誰的勢力更強大?杜月笙:宋美齡我都敢動
    分別是黃金榮,張嘯林以及杜月笙。其中,為杜月笙最為出名。盛傳杜月笙當年富可敵國,財力不次於民國第一富豪財政部長宋子文。那麼杜月笙到底擁有多少財富呢?舊中國百業凋敝,但是上海灘是全中國為數不多的銷金窟。全國的達官貴人在這裡積聚,各種紙醉金迷。
  • 杜月笙遠走海外,周總理曾邀請他回內地,看到一張照片後他拒絕了
    而杜月笙這一輩子可以說在做人上是十足的成功,他目光長遠,不拘泥於眼前的小節,更是心胸寬廣,能夠慧眼識珠,就在他臨死前,還燒掉了所有的借條,只希望自己死後,這些人在自己的後代有難的時候能夠伸出援手。杜月笙有情有義,就是臨走之前,還去拜訪了自己的師傅黃金榮,希望黃金榮能夠跟著自己一起遠走高飛。但黃金榮還是拒絕了他的好意,因為這個時候黃金榮已經80多歲了,實在是經不起風浪和折騰,所以黃金榮還是選擇留在了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