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崔鵬
2月7日,元宵佳節前夕,溫縣產業集聚區的部分企業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科學有序復工復產。特別是一批保障民生物資需求的企業紛紛開足馬力,保障抗擊疫情一線和廣大市民的物資需求。
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溫縣天香面業有限公司從大年初六開始就提前復工,保障市場供應不斷檔。
白偉是該企業打包車間的配粉工,也是節後復工的第一批工人。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復工生產以來,白偉和工友們就全部吃住在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作業,日均出貨量達100噸近3000件。在經過嚴格消毒之後,這些麵粉被源源不斷地供應到全縣各鄉鎮街道及城區各大超市。
「民以食為天。疫情當前,我們深知社會責任重大,不能讓百姓斷炊少糧!」河南天香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企業將開足馬力提高產能,增加市場供應,為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作出企業應有的貢獻。
病毒無情人有情,疫情之下顯擔當。位於嶽村街道轄區的溫縣亞明化工有限公司本是一家主要生產氯化石蠟的企業,次氯酸鈉消毒液只是它的副產品。為充分保障消毒殺菌產品供應,該公司從節前即進入緊急備貨狀態,釋放部分產能,科學有序調度人員及原材料,全力趕產次氯酸鈉消毒液,並面向全縣免費供應。截至2月7日,該企業已向社會捐贈次氯酸鈉消毒液達100噸。
面對當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溫縣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對縣域企業開展拉網式督導檢查,逐企登門做好對接會商,分行業、分領域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復產工作。
「溫縣立足『防』得住,著眼『開』得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嚴把企業復工關,逐企制定復工方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創造條件積極穩妥組織企業復工復產。」溫縣縣長李培華說。
「復工復產,我們準備好了!」
——記者探訪焦作市中站區工業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焦作市中站區上市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生產晶體六氟磷酸鋰的企業。
「公司排查出到過湖北省(武漢市)的2人,接觸過湖北(武漢)、周口、駐馬店、南陽、信陽等地人員116人,全部嚴密監控,直至14天檢測期滿才允許回廠復工。」2月9日,公司董事長李世江對記者說。
該公司堅持把宣傳教育和日常監測貫穿始終,持續引導廠區工人主動做好個人和家庭居家隔離,並開展分批次就餐等措施,防止人員聚集。
從多氟多公司一路向東行駛七八公裡,便是另一家上市公司龍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焦作龍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中站區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幾乎不隔天地調研督導或者打電話詢問廠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龍星化工總經理劉永波說。
為有效應對疫情,龍星化工分類實施疫情防控,要求春節期間在崗的家與廠區僅僅一路之隔的65名小尚村工人,全部食宿在廠、不允許出門回家。要求市內確診村(社區)、鄰村(社區)工人,均居家隔離14日後方可回廠復工。「絲毫不能鬆懈馬虎,堅決把疫情阻斷在廠區之外。」
「復工復產,我們準備好了!」劉永波信心滿滿,下一步將加強原料採購、物流運輸、工人返崗等重點環節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公司內不出「疫情」,確保不因物流運輸等環節把「過路疫情」帶給焦作。
與多氟多、龍星化工一樣,全區具有強烈復工復產意願的企業還有愛爾福克、遠潤環保鴿德新材料、暉弘公司、維納陶瓷、詠春塑膠等21家。
工業經濟佔焦作經濟比重近60%,而位於中站區的焦作市西部工業產業集聚區是焦作的「工業重鎮」。對中站區來說,如何科學有效復產復工至關重要。
「對採購口罩、酒精、測溫儀等企業職工防護用品產生的費用給予20%的補貼;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照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將外地返回者安置在通風良好的單人房間,拒絕一切探訪……」
2月7日,《中站區加強企業疫情防控支持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試行)》出臺,明確了復工後疫情防控8條要求和支持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的12條政策措施,既規範了疫情防控操作,又明確資金獎勵,可謂「乾貨滿滿」。
「通過開展『百企問卷行動』,廣泛徵求企業意見建議,統計復工復產需要協調的問題,第一時間出臺相關政策,全力支持幫助轄區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中站區委書記董紅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