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9月9日9時訊(記者 文峰 舒婷)長壽,人人嚮往。全國唯一以「長壽」二字命名的地方,在西部重慶。這裡,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壽」字,有添福添壽的「萬壽天梯」,更有「壽文化」非凡體驗之旅等著你。
有水則靈 長壽湖天賜「壽」字
緊鄰重慶主城的長壽區,坐落於長江邊上。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長壽湖就在長壽境內。長壽湖水域面積65.5平方公裡,庫容10億立方米,203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湖灣島汊交織,煙波浩渺,如詩如畫。
2005年,一次航拍活動偶然發現,長壽湖中有一片島嶼神似繁寫的魏碑體「壽」字。從空中俯瞰,這個「壽」字由八個湖汊圍合而成,長1288米、寬704米。筆力起伏跌宕,筆鋒剛勁有力,筆畫簡約明快,結構疏密相宜,可謂天賜的書法珍品。
整個「壽」被茂密的夏橙、血臍和沙田柚樹包裹,一年四季花果飄香。每當枯水時節,水位下降現出消落帶時,「壽」字恰似一條金色腰帶縈繞的巨輪,漂浮在浩瀚的湖面。
如今的長壽湖旅遊度假區,已成為長壽城市新區的重要標誌和旅遊產業投資的新熱土。多家知名企業匯聚於此,協議引資達200億元。截至去年底,長壽湖星級酒店群及商業街已現雛形,特色旅遊地產熱度不減,旅遊功能性重點項目建成投用。
邁進「十三五」,長壽將進一步完善長壽湖功能配套,加快重醫附三院醫養項目建設,完成遠恆佳國際學校建設。進一步豐富長壽湖旅遊遊樂性,有序推進湖中島嶼的保護與開發,建設以「壽」為核心的文化主題公園,大力發展長壽湖水上運動產業,探索發展水下探險活動,大力發展星級農家樂、農家賓館等旅遊設施。同時,依託大型投資企業,加快星級酒店、特色商業街和旅遊地產開發,提升長壽湖商業配套能力。
有山則名 登菩提山添福添壽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長壽不但有水鄉風光,也有山川神韻。
菩提山,長壽文化的聖山,因佛教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到此弘法而得名。山高598米,孤峰聳峙長壽城區,鐘鼓之聲繚繞鬧市。歷史上由明僧大智鑄鐵柱一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
從重慶長壽菩提山腳下,新建的重慶長壽菩提山萬壽天梯,一直通到菩提山山頂。這條萬壽天梯,總共有73跑,每跑分成了若干個臺階,階梯之間有多個休息平臺。從菩提山東門大牌坊公路第一個臺階算起,到菩提寺的祖師殿前平臺,共有1789級臺階,蘊含著順暢吉祥之意。
在這條「天梯」上,鐫刻了眾多壽字和壽圖,總共有19999個,每個壽字的書法字體,風格都不一樣。加上人們心中的那個「壽」字,就是2萬個壽字。因而,有「萬壽」之稱。遊客登上這萬壽天梯,是一次「人人嚮往長壽」的登梯,又是對人們健康長壽的祝福。
在這條「天梯」上,還能感受「壽文化」的五條主脈:一是壽字、壽圖、壽語;二是人生年齡雅稱標記由低到高;三是養生重慶長壽文化中因果關係;四是中國養生重慶長壽文化精髓;五是重慶長壽當地養生重慶長壽文化亮點。
古鎮尋幽 踩壽祈願健康長壽
從菩提山上登高望遠歸來,長壽菩提古鎮等待你前去漫步尋幽。
長壽菩提古鎮是宋朝以來樂溫縣(重慶長壽區最早之縣名)、重慶長壽菩提裡(鄉)所在地。菩提古鎮於2010年開工復建,2012年4月正式開街。
這座佔地1422畝、總建築面積112萬平方米的古鎮,以中國西部建築文化為平臺,集中展示了幾千年來巴渝人文文化及中國壽文化。目前,已建成的萬壽廣場、萬壽閣、御龍潭公園、萬壽公園等巴渝民俗建築,成為集「吃、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特色旅遊綜合體。
古鎮裡,還有一個千壽廣場。廣場地上刻有999個「壽」字,每到傍晚日落時分,人們都自發來到廣場跳壩壩舞。「我快來呀,你快來呀,快到重慶長壽把『壽』踩。腳兒那個飛呀,手兒那個甩呀,要把『壽』字踩呀踩起來。踩『壽』得壽踩呀踩,踩『壽』益壽踩呀……」伴隨著歡快的《踩壽歌》,遊客與居民攜手共舞,「踩」出的是健康好心情,「踩」出的是對健康長壽的美好祈願。
文化鑄魂 長於文壽於和
長壽的旅遊發展歷久彌香。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長壽湖就被列為重慶市十佳旅遊風景區,1992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2015年,長壽區全年實現旅遊接待700萬人次,同比增長20.6%,完成旅遊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20%。
「十三五」時期,長壽區將全面實施工業聚合、文旅結合、產城融合、城鄉統合、社會和合的「五合戰略」。而文旅結合被擺在僅次於工業聚合的顯著位置。
近幾年來,長壽區不斷挖掘「壽文化」,並將「壽文化」與旅遊產業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文化之「魂」與旅遊之「體」有機融合。
那麼,「壽文化」的核心內涵是什麼?
長壽區文化委主任林家義說,濃縮起來就是6個字:「長於文壽於和」。
林家義解釋,「長於文」有兩層含義:一是擅長文化,長壽地脈獨特,文脈發達,人脈昌盛,古來人傑輩出,如中國商業聖母和養生鼻祖巴寡婦清、宋代理學大宗師朱熹的太老師譙定、開中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的武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等。特別是明清兩朝,重慶長壽考中的進士數量,在重慶以東地區總是數一數二,光是兄弟進士就有三對;二是高壽於文。文化發達還是健康重慶長壽的重要因素,重慶長壽歷史上的一些壽星,同時也是文化大家,像譙定,既是一派儒學宗師,也是著名壽星,高壽達120歲。
而「壽於和」講的是重慶長壽「人多壽考」,壽星輩出,最終獨自得名「重慶長壽」的根本原因。和,是中華文化的靈魂,也是養生長壽的奧秘。歷代以來,長壽儒、釋、道三家並行發展,易學特別發達,除了譙定、賈元等易學大師外,還出現了「以易立家」的詩書學術世家。在這種文化氛圍薰陶下,長壽人特別注重內心的,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和社會之間的和諧。多個層面的「和」,滋養了重慶長壽人的「壽」。
基於這樣的理解和感悟,在文旅結合中,長壽區將把「壽文化」的內核注入到旅遊中,集中打造天賜重慶長壽湖、菩提重慶長壽山、濱江重慶長壽谷三大百億級景區,打造一個以文化為根、旅遊為基的「文旅融合」發展環境,不斷提升「重慶長壽•人人嚮往」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6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長壽行今明兩天登菩提山、逛菩提古鎮、遊長壽湖,感受長壽之美。長壽人人嚮往,人到長壽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