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畫,你一定吃過或是見過,但你想過自己的名字用糖畫做出來嗎?渝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興李氏糖人糖畫的傳承人李梅就創新出一款精美的「名字糖畫」,通過深厚的書法功底,將自己的名字,或是愛人的名字變成可以吃,又好看的糖畫。
許多遊客專程慕名而來,要求用糖畫寫「易烊千璽」「肖戰」等「愛豆」的名字。
創新「名字糖畫」 明星的名字寫得多
每個周末,李梅都會來到渝中區山城巷製作糖畫。由於技藝精湛,在她的攤位前,總是圍滿了顧客。除了花鳥魚蟲等傳統圖案,她創新的「名字糖畫」尤其受到追捧。
顧名思義,就是用熬製的糖汁寫名字。看似簡單,其實需要深厚的書法功底。李梅說,用糖汁寫名字比普通圖案的難度更大。一個字要寫出書法的骨力,在淋下每一勺糖汁時,就如同下筆、行筆時,指、腕、肘、臂無意識地去用力,才能體現出糖字的美觀和力量感。她用糖汁水寫的字通常是行書或是楷書。李梅之前專門練習了書法:「用筆能寫出來的字,我用糖都能寫得出來。」李梅笑著說。她還能寫出空心字,更是需要具備高超的功力。
目前寫一個名字的價格是25元,比一般糖畫貴10元,但前來製作「名字糖畫」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有父母為孩子寫的,有要求寫戀人名字的,還有寫「生日快樂」「吉祥如意」等祝福語的。此外,一些明星的「粉絲」要求寫易烊千璽、肖戰、王俊凱等名字,找她都能實現。
「粉絲們」會很開心地拿著偶像名字的糖畫拍照,發朋友圈。看到自己的糖畫給顧客們帶來了快樂,李梅也感覺很快樂。
新年快到了,也有顧客找來希望製作「新年快樂」「平安喜樂」等字樣,李梅都一一滿足。
為抗疫創作出鍾南山形象糖畫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期間,在家隔離時,李梅以畫傳情,創作出了數十件形態多樣的糖人糖畫作品,宣傳科學防控,致敬時代「最美逆行者」,用藝術表達人民群眾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其中,有鍾南山院士的形象,戴著眼鏡,穿著白大褂,掛著聽診器,惟妙惟肖。有「白衣戰士們,你們辛苦了!」「戰病毒,我們必勝!」有呼籲大家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勤消毒的科普性作品,有廣大醫務工作者在抗疫一線治病救人的場景,還有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攻克病毒的場面,再現了奮戰在抗疫一線工作者的點點滴滴。
李梅說,那段時間也不能出門,因此以電視上、網上看到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為原型,用糖人糖畫進行藝術創作,向所有奮戰一線的抗疫戰士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很樂意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女兒
李梅是龍興李氏糖人糖畫第六代傳承人,從小耳濡目染,既喜歡吃糖,更對糖畫情有獨鍾。作為「80後」的李梅並沒有像很多同齡人那樣外出打工,而是留在了龍興古鎮,一心打理起了家中的糖畫事業,17歲起就開始正式製作「李氏糖人糖畫」。
她經常以身著唐裝,手握銀板銅勺的形象出現,遊走於街頭巷尾,為老百姓製作晶瑩剔透的糖人和糖畫。她還保留著過去的傳統習慣,請顧客先轉一轉龍鳳轉盤,試一試手氣,最後送上一幅精美的糖畫。
不過除了傳統糖畫樣式,現在她更多地在嘗試創新圖案糖畫。小朋友們喜歡的小豬佩奇,年輕人愛的美國隊長、蝙蝠俠,卡通生肖,她都能以勺為筆,以糖汁為墨,輕鬆製作出來。
「以前的糖畫是用來吃的,而且往往過年過節時大人們才會買給小朋友們吃,算是一件『奢侈品』。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購買糖畫糖人多是因為一種情懷,追憶童年或者體驗傳統文化。」李梅表示,不僅希望讓糖畫糖人味道更好,同時也致力於把糖畫做成一件藝術品。
以前傳統的糖畫大多是平面畫,李梅還做起了立體糖畫,比如各種玩具手槍、有軲轆的自行車,其中,立體玫瑰花是她的代表作。朵朵糖花不僅好看,它們放在音樂盒裡,再裝上燈,還可以隨著音樂旋轉。
李梅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糖人糖畫作為其中一部分,已傳承千百年,希望有更多人關注和傳承,就是對手藝人最大的鼓勵。雖然現在消費者選擇更多,但她一直堅信,糖人糖畫在現代社會並不會黯然失色。「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傳統技藝不會消失,仍然會有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從古鎮廟會到民俗展會、文化交流活動等都有糖人糖畫藝人的身影出現。」
讓李梅驕傲的是,12歲的女兒也會製作糖畫,如果她願意,李梅也會非常樂意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女兒,讓她成為新一代傳承人。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