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怕疼,我要求剖宮產……」

2020-12-14 齊魯壹點

只要是懷孕的女性,估計都會有過這樣的思量:這生孩子的時候,到底是剖還是順?哪個更好?

今天小艾就跟大家說說,關於順產和剖宮產的幾個誤解。

「剖了不疼,順產疼!」

不少寶媽害怕順產,拒絕順產的理由第一個就是「我怕疼!」很多道聽途說的寶媽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想像力誇張了這種痛感。

分娩痛其實也存在一定個體差異,少數幸運兒甚至沒有明顯痛感,覺得非常痛的同樣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可以忍受的。

而且隨著醫學的發達,目前很多醫院都開展了分娩鎮痛,無痛分娩也越來越普及。所以順產的疼痛,已經有很多手段來去減輕它了。

其實,剖宮產帶來的疼痛並不會少多少。雖然生的時候不痛,但是生完了痛啊!

麻醉的時間畢竟有限,鎮痛泵拔除之後,這時候刀口疼痛就來了,還伴隨著子宮收縮痛,尿管刺激尿道痛,禁食餓得胃痛……

同樣都要痛,還要多挨一刀,哪個划算?

「剖了不松,順產會讓陰道鬆弛!」

不經由陰道分娩,就不會造成陰道鬆弛,這個說法真的是錯誤的。陰道的鬆弛其實在孕晚期就開始了,不管從哪裡生,激素都會提前做好準備,骨盆縫變寬,陰道擴張,以利於胎兒通過。哪怕你直接選擇了剖宮產手術,這個過程也是客觀存在的。而陰道的擴張性很強,一般在產後3-6個月基本上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彈性。同時,在恢復期多注意盆底肌的鍛鍊,堅持凱格爾運動,陰道的鬆緊度是可以恢復的。很多女性擔心的「影響夫妻生活「,真沒有那麼普遍。

「只要順產就會側切!」

當剪刀遇上會陰,那對於側切的恐懼讓很多臨產媽咪乾脆選擇了剖宮產。「肚子挨刀總比下面挨剪好!」其實這種擔心其實也有些過慮。如果胎兒不算太大,胎頭娩出比較順利,尤其是對於二胎三胎媽媽來說,不需要的情況下是不做會陰側切的。而且,會陰側切的傷口,相對於剖宮產的傷口來說,癒合還是比較快的。一般3-5天左右,會陰部的側切口就會癒合。畢竟剖宮產的傷口除了皮膚脂肪肌肉,還有腹膜、大網膜、子宮,這麼一層一層。而且只要剖一次,就會變成瘢痕子宮,如果打算二胎,可能還要有再次挨刀的心理準備。

順產or剖宮產該怎麼選?

順產優缺點:

順產是自然分娩的過程,對產婦和新生兒都好處多多:

1、有利於產後恢復,僅僅會陰部位有傷口,生產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生產後一般3天就可以出院;

2、產後無需忌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隨時餵哺母乳;

3、相對剖宮產來說併發症少;

4、對嬰兒來說,從產道出來時肺部得到擠壓刺激,肺功能得到鍛鍊,皮膚神經末梢經產道擠壓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經、感覺系統發育較好,整個身體各項功能的發展也較好。

但是,順產整個過程比較漫長,從產前陣痛到生產可能持續十多個小時,而且陣痛也讓人難以忍受的,生產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會陰撕裂或側切。現在提倡無痛分娩,可以緩解產程痛苦。

剖宮產優缺點:

剖宮產可以自由選擇分娩的時間,分娩時間較短,一般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整個生產過程。但是產婦要承擔麻醉意外、傷口感染、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生二胎子宮破裂的風險。

剖宮產對胎兒同樣也有危害,會增加寶寶出生後患肺部疾病的風險,也可能對寶寶造成損傷。剖宮產手術時間雖然較順產短,但是恢復起來卻需要一段較長的過程,皮膚上的刀口大概7天癒合,肚子內部的傷口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癒合。而且,剖宮產術後需要讓子宮充分休息兩年左右才可以要二胎。

其實,無論選擇什麼方式生產,寶媽及家屬應為寶媽和胎兒的生命安全考慮。

聽取醫生的建議,並配合醫生及時的做出選擇。

不要聽別人的話,也別整天的亂想像。

相信你的醫生,她會對你進行綜合評估而定分娩方式的,自己也要樹立分娩信心,你會順利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壹點號濟南艾瑪婦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因為怕疼堅決要求剖宮產,生完孩子後卻悔不當初!
    圓圓媽媽至今都記得,當年她因為怕疼堅決要求剖宮產時,擺在她面前的手術知情同意書上密密麻麻的手術風險條款,和主治醫生那嚴肅的表情。在她再三的堅持下,醫生同意了對她進行剖宮產。但當插著尿管、打著點滴、背著止痛泵五花大綁地被推出手術室時,她就為自己一意孤行的選擇開始後悔,因為剖宮產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了。如果能從頭再來一次,她一定會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順產!
  • 剖宮產時間聽誰的才科學!
    1、胎兒窘迫2、產程遲滯3、骨盆狹窄或胎頭與骨盆腔不對稱4、胎位不正5、多胞胎6、首胎剖宮生產7、胎盤因素8、子宮曾歷過手術9、母體不適合陰道生產10、胎兒過大出現以上情況,醫生才會建議準媽媽選擇剖宮產的方式生產。
  • 剖宮產的孩子更聰明,看到知乎上的這個回答我震驚了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對於「順產的孩子比剖宮產聰明是嗎?」這個問題,給出了恰恰相反的回答,還洋洋灑灑寫了一段。我認真閱讀後,簡直震驚了。因為人類的頭部比動物大,所以人類比較聰明。剖宮產因為避免孩子頭部受到擠壓,生出來的大頭娃娃更聰明。
  • 剖宮產什麼日子好?醫生:這個時候剖是「良辰吉日」,對寶寶好
    其實,剖宮產確實有一個「良辰吉日」,那就是孕期39周。多數媽媽剖宮產的日子,都在39周左右,很少提前或延後剖。醫生:這個時候剖是「良辰吉日」,對寶寶好曉月懷孕37周的時候,正趕上暑假的末尾。八月底豔陽高照,天氣很熱,婆婆每天數著曉月的肚子算日子。
  • 郭碧婷生產照曝光,向佐貼心陪伴,生下千億女兒順產還是剖宮產
    而不少可能會想,這個日子這麼吉祥不會是擇期剖宮產吧!菁媽開始也是懷疑應該是剖宮產。 還有李亞男頭胎女兒也是剖宮產,也是為了配合老公王祖藍的時間。所以會擇期剖宮產。
  • 想要剖宮產,過了多少周才可以選日子?別選早了被醫生趕回來
    文|好孕姐我閨蜜是個急性子,她聽另一個姐妹說,剖宮產可以自己選日子,而且也不用非得等到宮縮陣痛的時候去剖,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一大半的痛苦,而且她也迫不及待想跟肚子裡的寶寶見面了,所以她感覺自己差不多接近了預產期,就特地讓她媽找了一個好日子,定好日子之後
  • 產婦丈夫指責醫附院不施剖宮產致新生兒死亡
    由於是高齡初產婦,曉陽要求剖宮產,一名姓李的主管醫生建議順產。10時半許起,曉陽有強烈的生產感覺,助產士命他使勁憋住;11點多出現胎心下降,找不到主管大夫;直到下午近1點半時,主管李醫生到場後馬上處理,胎兒很快分娩出來,經搶救後哭了幾聲最終死亡。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呢?記者為此對患者、醫院、衛生部門進行了採訪。
  • 剖宮產嬰兒臉部被割傷縫8針 手術醫生被停職
    有網友爆料稱,趙女士近日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第一醫院做剖宮產手術,術後發現嬰兒臉上有一處傷口,「兩公分長,是剛縫合的傷口」。邯鄲永年區第一醫院回復稱,醫生在做手術時由於失誤給嬰兒造成傷害,院方責令手術醫生停職檢查。
  • 剖宮產和順產哪個更好?哪些孕婦就需要做剖宮產了?
    剖宮產是解決難產的最佳方式,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方式可以替代它,但它不是分娩的最佳方式。 影響分娩的四大要素有:產力、產道、胎兒及產婦心理因素。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造成生產過程的意外發生,如果醫生預估可能發生意外,那麼就會建議產婦選擇剖宮產。
  • 中國大城市剖宮產比例超五成 外媒:希望孩子吉日生
    醫生等待給下一位產婦做剖宮產手術。報導稱,中國剖宮產的比例之所以特別高,與此前的獨生子女政策、醫療條件改善,以及該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分不開。該研究的作者表示,許多父母和祖父母要求進行剖宮產,是希望讓孩子在黃道吉日裡出生,或者是因為他們認為,剖宮產的嬰兒可能成型更好。報導稱,在中國,99%以上的婦女是在醫院裡生產的——30年前只有一半左右。
  • 我痛得快要死了,誰能幫幫我?
    近日,陝西榆林的一位產婦,在無法忍受疼痛並多次提出剖宮產未果的情況下,選擇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一悲劇在勾起不少產婦對疼痛的記憶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產婦、家屬、醫院三方角色的討論。
  • 30歲母親的哭訴:我不想生二胎,不是因為怕疼,而是因為怕這個
    在家人的催促下,我仍然拒絕生二胎是因為那樣的日子我再也不願意重新經歷一次,我害怕再失望一次。二、我不想生二胎,不是因為怕疼,而是因為怕再失望一次我今年30歲了,有一個2歲的女兒。家裡的長輩看到我年紀也不年輕了,便多次催我和老公要準備一下,生個二胎,剛好可以和女兒有伴。
  • 我要順,我能順,我……
    也就是說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假期長度都是一樣的。在我生完第一胎,產假結束回去上班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完全沒有調整好,全家人都非常辛苦。一想到生完二寶,又要應付大的,又要餵養小的,還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恢復身體投入工作,順產當然比再來一刀稍微輕鬆一點。第一次去產檢,產科醫生就問我:「你想怎麼生?」丨圖蟲創意「還可以選嗎?」我有點欣喜地問醫生。
  • 二胎媽媽:早知剖宮產有「後遺症」,當初真不該選!
    當初選擇順產的媽媽,說自己宮縮疼的忍不了,待產室的床單都拽爛了;剖宮產的媽媽則表示,早知道剖宮產有「後遺症」,當初真不該選!一年多了,刀疤還是這樣寶媽煒煒說,自己當時是剖宮產,現在女兒已經16個月了,但傷口還是經常會疼。
  • 女孩打針怕疼,卻毅然做出這個決定……醫生看後深鞠了一躬
    醫生向捐獻幹細胞女孩90度鞠躬:「謝謝你,救我的病人。」  這位90後捐獻者叫廖婉伶,今年剛滿30歲,當得知自己可以救助一位血液疾病患者時,廖婉伶的想法很簡單:要救人!  在徵求家人同意後,她決定為這位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捐獻幹細胞。廖婉伶在朋友圈裡寫下一段話:五天,六支動員針,五次抽血,三次穿刺,手臂和手掌留下了淤青,但是給人生留下了驕傲的事兒!
  • 剖宮產副作用大,要想自己生,你需要這樣做!
    雖然剖宮產現在是個很成熟的手術,但是它畢竟也是需要開刀的,而且剖宮產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當順產的產婦已經下地素以活動的時候,你可能正可憐巴巴地躺在床上。剖宮產雖然不需要經歷宮縮時的陣痛,但之後的腹痛還是難免,甚至有些無法忍受。
  • 「我從來不怕疼,我怕醜!」 網紅13歲起 花百萬整形百次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周楚娜目前還是在校學生,她去年3月在微博上貼出「整容日記」,粉絲迅速上漲至30多萬,隨後簡介改成了「全國年齡最小、整容最多」談起自己的整容之路,她直言「以前的我真的不好看」,眼睛小、鼻子又塌,和班裡漂亮女生形成鮮明對比,而男同學總會背地討論女生的長相,「他們會給我取各種難聽的外號,我又生氣又自卑。我還經常被區別對待。
  • 女人一生到底能做幾次剖宮產?
    一般來講,剖宮產後再生育,需在2~3年後再孕,因為剖宮產後子宮壁的刀口在短期癒合不佳,過早懷孕,新鮮的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過程中很容易脹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脅生命。
  • 《我家那小子》陳學冬怕疼,中醫理療過程像「被打過一樣」
    《我家那小子》陳學冬怕疼, 中醫理療過程像「被打過一樣」文/小屁孩娛樂陳學冬在《我家那小子》真人秀節目中,因身體不適獨身前往中醫館進行檢查,醫生了解大致病情後,告訴陳學冬需要刮痧,雖然陳學冬並無抗拒,但是在和醫生聊天過程中,陳學冬說自己以前刮過一次痧,那個時候不太受得住,因為太疼了,沒想到我們的「冬冬哥哥」也是一個怕疼的人啊。
  • 剖宮產後又開胸!西安醫生敢打『硬仗』!嚴重心臟病媽媽分娩早產寶寶
    寶寶沒有足月,媽媽有妊娠合併嚴重心臟病,病情不等人,剖宮產及心臟手術須同時開展……日前,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產科等多學科醫生智慧碰撞、全力協作,為一妊娠合併嚴重心臟病產婦成功實施剖宮取子及同期開胸修心術,成功挽救母嬰,織就了生命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