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回憶:劉封為何被劉備賜死

2020-12-14 聽小顏說歷史

三國演義這本書裡面,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厲害的英雄好漢,像是梟雄曹操,仁者劉備,還有東吳的孫權。但是,經歷了長久動亂的三國最終卻被司馬家族所統一,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父輩辛苦獲得的江山,後代有沒有能力接住。秦始皇擁有超凡的才能,憑藉實力統一了中國,開創了歷史。可是在接班人上,他的兒子實力不濟。生機勃勃的大秦國,毀在了秦二世手中。隋文帝勵精圖治,沒想到傳承給兒子,隋煬帝暴虐荒淫,二世而亡。所以一個國家能否長久發展,跟繼承者的能力直接相關,關係到國家的存亡。翻閱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事情發生很頻繁。祖輩興盛繁華,被後世墮落的一乾二淨,這是歷史逃不開的循環。

在三國裡面有很多黃二代,例如曹操的兒子曹丕、曹植,孫權的兒子孫亮,劉備的兒子我們也都比較熟悉那就是後來的阿鬥。劉阿鬥的樂不思蜀流傳甚廣,有這樣一個昏庸的領導者,蜀國怎麼能在強者間生存,最後的滅國也情有可原。劉禪的惡名源於面對自己國家的覆滅,沒有絲毫悲痛,反而整日沉於酒色。劉備其實不僅劉禪一個兒子,他還有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兒子,叫劉封,能力出眾是皇帝的人選。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孔明讓劉備殺了劉封,因為他太出眾。睿智如諸葛亮,精明如劉備,為何有著最佳人選殺之不用,反而選擇一個昏庸無能的繼承人呢?可以通過下面幾個方面來得出答案。

一、雖然擁有血緣關係,但是並不是很親

自古無情帝王家啊,在皇室裡面長大的人都是冷血心腸,畢竟一出生就是兄弟相殘,自然為人冷漠,對外人更甚。其實劉封並不是劉備的親兒子,而是他認的兒子。在劉備早年的時候,是還沒有之後的孩子的,劉封在大家眼裡就是蜀漢未來的繼承人了。劉封是那種有天賦還努力的人,智勇雙全,軍事才能奇佳,很多大臣都覺得這就是未來的掌權者了。劉封能力出色,如果真是劉封繼承了皇位,蜀漢或許真有爭奪天下的實力。大家應該也知道,劉禪是劉備在年邁的時候才出現的,這就讓劉封地位發生改變。從此,劉封的出境變得非常的尷尬。誰也不喜歡將自己的江山,交到一個跟自己沒有半點關係的人手中,來擔當未來繼承人。可是更讓劉備擔心的是,以後劉封會威脅到自己親生兒子的地位。劉封跟隨劉備多年出生入死,因此劉備並沒有立即處置劉封。不過,劉備的忍耐還是在劉封越來越猖狂的時候爆發了,他還是賜死了自己的愛子。

二、軍事失誤

劉封由劉備一手養大,將軍們也喜歡對劉封武藝進行指點,他武功很高,兵法也比較厲害,幫助蜀國立下無數功勞。劉封早些年的時候跟著萬人敵他們一起在戰場上,攻克過西川地區,劉備很是欣賞他。關羽在荊州進行北伐,沒想到中了東吳的奸計,因為自己的自負,被敵人佔領了荊州。而這一過程中,關羽曾派人向劉封求助,想要讓他出兵援助,用來解荊州之急。可是關羽最後還是被俘虜了,荊州也沒了,就是因為劉封看見書信卻裝作看不見,也沒有派兵。關羽在蜀漢的地位是怎樣,這是不言而喻的吧,說是核心人員也不為過。好兄弟死亡以後,劉備對劉封心中的憤恨變得更多了,兩人之間的矛盾也變得越來越深。

三、狼子野心

不管是古時候,還是現在,領導最怕的就是自己手下的人太能幹,遮住了自己。劉備一生只生了一個兒子劉禪,他的精明能幹好像跟兒子一點關係也沒有。他和劉封相比,可是一點可比性都沒有!劉備臨死時,白帝城苦心託孤,就是擔心百年之後,劉禪守不住蜀漢基業。但畢竟自己的血脈,即使再不中用,也要盡全力為他謀劃。在劉備看來,劉禪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這個乾兒子劉封。劉封只要幫助劉禪打理朝政,齊心協力為劉禪做事,也不會成為最大的阻礙。關鍵是劉封,不願意被一個無能小兒管制發號施令。由於荊州一事,劉備追究了劉封的責任,但是他並不知錯。只有諸葛亮知道,這個乖乖聽訓的義子,早就不耐煩了,他有自己的野心。就是上述原因,所以諸葛亮才讓劉備早做決定,希望能殺死劉封,以免將來會引起後患。父輩尚在,這個義子已經有所圖謀,不服管教,若自己撒手人寰,無能懦弱的劉禪怎麼會是劉封的對手呢?這樣,劉備就下旨,賜劉封死罪,解決後患。劉封一直以來受到劉備重視與喜歡,還受到蜀漢諸多將軍認可未來的繼承人,就這樣自殺了。

所有事情都有雙面性,劉備為劉禪鋪好了道路,但也嘗到了苦果。劉禪這個人,既不會治國,又不會打仗,天天就知道玩,這樣的人治理國家,哪個國家不會滅亡呀!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雖然很有才能。劉封被殺後,蜀國沒有了良將可用,最後同樣死在了沙場。有的人認為,殺死劉封,讓蜀國走向了滅亡。這是一個轉折點,是諸葛亮和劉備造成的。過分看重血統的原因,讓諸葛亮和劉備在繼承人的選擇上,都偏向了劉禪,可是劉禪軟弱無能,最後毀了大好江山。英雄如他們,也被一脈血親,貽誤大事,不得不說是他們的一個歷史敗筆。古人的很多思想都擺脫不了時代的局限,劉封之死,看上去是可避免的,其實是必然。當後人翻開厚厚的歷史,依然會為這位少年將軍,蜀國名將,卻潦草離世,死於權謀感到悲嘆惋惜吧。

不知道大家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文章下面評論。

相關焦點

  • 三國雜說:劉封為何被劉備賜死
    在三國中就有一大批這樣的例子,吳國,魏國,還有蜀國那個劉備和阿鬥。阿鬥的無能是出了名的,是他一手將蜀國葬送,國破山河不在,阿鬥也沒有任何的心痛。他不光不治理朝政,還荒淫無度,沉迷在酒林肉池之間。其實劉備的兒子中,有一個比劉禪更適合噹噹統治者,此人非常的優秀,他叫劉封。因為他能力太過出眾,諸葛亮就私下對劉備說,還是殺了他吧。
  • 三國史事:劉封為何被劉備賜死
    一部三國,書寫著無數英雄壯士的故事,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孫權睿智,吸引無數讀者為之入迷。可惜的是三國演義演義到最後,卻是司馬家的勢力獲得了天下。正所謂是打江山難守江山易,守比攻更重要。秦始皇曠世的英豪,統一天下,創造了千古基業。可是最終選擇接班人不慎,基業毀於一旦。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縱觀三國的歷史長河,有多少英雄折戟在這歲月當中。其實三國的這段歷史,很多優秀的將領當中,無論是戰死沙場,還是被陰謀所謀害,他們的光與熱依然也成就了他們一段傳奇。不過在三國的人物當中,有這麼一號人物,此人便是劉封。
  •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見死不救?劉封被賜死時說出真相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見死不救?劉封被賜死時,說出了大實話 導語:關羽敗走麥城這件事想必就是三國時期最遺憾的事了吧,因為就在不久之前,他帶著荊州的將士把駐紮在襄樊的曹仁打的節節敗退,儘管于禁和龐德率領3萬援軍支援曹仁,但這支部隊卻在路上被關羽用水全殲。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表面是為了劉備,實則為自己
    關羽反對,因為劉備有親兒子沒必要再收個乾兒子,以免為爭奪繼承權而引發災禍。但是劉備並不聽勸,堅持收寇封為義子,並改名劉封。劉封劉封(?—220年),東漢末年長沙(治今湖南湘陰)人,東漢末年將領,蜀漢昭烈帝劉備養子。有武藝,性格剛猛,氣力過人。
  •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蜀漢年輕一代傑出的將領,為何卻被劉備賜死
    劉封是劉備在荊州的時候所收的義子,他原名寇封,是漢朝羅侯的後代。劉備看中了劉封的氣度才華,恰當其時,劉備還沒有兒子,就收了寇封為養子,改名劉封。在劉備取西川的時候,劉封率領軍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劉封是年輕一輩武將中的佼佼者。而且,在取得西川的時候,劉封才年僅二十多歲。在劉備的培養下,劉封已經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領。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讓他率領孟達鎮守上庸。 但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將領,卻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自己人手中。最後,劉備賜死劉封,讓他自裁。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三國雜說:劉封為啥被劉備賜死
    三國演繹了很多英雄,比如仁義的劉備,奸雄曹操,睿智的孫權。每一位都是讓人著迷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最後的贏家確實是司馬家族。得江山簡單守江山很難,先父打下的基礎,兒孫能不能保護好,會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秦始皇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創見千古基業,英明如他,也一招不慎,百年大業毀於一旦。
  • 有味的三國歷史:劉封為啥被劉備賜死
    制衡能力極強的孫權,狡詐陰險的曹丞相,大漢後代劉皇叔,這都是三國給我們留下的經典人物。但是,經歷了長久動亂的三國最終卻被司馬家族所統一,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不斷告訴我們,守住這江山才是最不容易的,先輩留下的血汗,後世往往不懂珍惜。
  • 有趣的三國史:劉封為何被劉備殺掉
    一部三國,書寫著無數英雄壯士的故事,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孫權睿智,吸引無數讀者為之入迷。但歷史最後跟大家開了一個玩笑,經過英雄們的混戰,最後國家卻歸了司馬家族。老話都是這樣說的,打拼江山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後代究竟能不能守住,不辜負祖輩心血。
  • 關羽兵敗麥城被殺後,諸葛亮為何規勸劉備,賜死養子劉封?
    大將關羽——武聖關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蜀漢名將,因為他生前重情義,再加上他的傳奇故事,被民間尊稱為&34;,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對關羽追加了褒封,比如清代時奉關羽為&34;,崇稱為&34;,與&34;孔子齊名。
  •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見死不救?劉封被賜死後,說出了大實話
    關羽敗走麥城,劉封為何見死不救?劉封被賜死後,說出了大實話 導語:三國時期最遺憾的莫過於關羽兵敗荊州,最後被東吳將領擒殺了。這次失利直接導致劉備集團失去了半壁江山和無數青壯派將領,蜀漢的整體實力一落千丈。
  • 關羽死訊傳來,劉備痛哭流涕,諸葛亮一句暗示,劉封立馬被賜死!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可以說是整個三國的轉折點,關羽死後,三國老一輩的英雄人物都相繼死去,蜀漢也因為失去了荊州這個戰略要地而實力大降。關羽丟掉荊州後,並沒有馬上就被抓住,而是逃往了麥城,困守麥城的關羽最後走投無路,四處突圍,才被東吳士兵抓住,隨後被殺死。關羽困守麥城時,曾向離荊州最近的有規模駐軍的上庸守將劉封求救,劉封卻見死不救,使關羽失去了生還的可能。
  • 劉封屢立戰功,忠於職守,為何諸葛亮勸劉備將其賜死
    劉封驍勇善戰,劉備初到荊州時,欣賞其勇猛果敢,將其收為義子。建安十六年,平定西川時劉封隨諸葛亮、張飛等人出徵,立下了很多功勞。益州平定,劉備封其為副軍中郎將。建安二十三年隨劉備攻取漢中,至二十四年,劉封又與孟達合兵佔領了上庸郡,劉備又升其為副軍將軍。至此劉封軍事生涯達到了頂峰。
  • 三國史之我看:劉封是劉備的養子,為什麼被劉備賜死
    一部三國,書寫著無數英雄壯士的故事,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孫權睿智,吸引無數讀者為之入迷。雖然三個集團爭鬥不斷,分久必合的歷史走向,卻是司馬家族一統三國。可是最為關鍵的是,對於父輩打下的江山,後代能否守住,這至關重要。秦始皇擁有超凡的才能,憑藉實力統一了中國,開創了歷史。
  • 三國中,為何一定要賜死劉封?諸葛亮的真實目的太可怕了!
    劉封是劉備的義子,30多歲時就被乾爹劉備賜死。劉封被劉備處死,表面上是因為荊州戰役時關羽被東吳軍圍困他和孟達拒不發兵搭救,致使荊州淪陷,關羽敗死。然而,仔細翻看《三國志》,就會發現此事另有玄機。
  • 三國人物(四)賜死劉封 劉備是真哭還是假哭!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有武藝,氣力過人,劉備進入蜀地時,二十多歲的劉封率領部隊和諸葛亮、張飛等並肩作戰,打了許多勝仗。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圍攻樊城,與曹仁作戰。關羽與劉備是沒法再鐵的哥們了,從桃圓三結義的關係,以及關羽所處的職位、能力、貢獻來衡量, 拿十個上庸郡換一個關羽,劉備也不答應。劉封不管與關羽有什麼恩怨,都應該始終把握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接到命令後,上庸郡可以放棄不守,但必須得救關羽,因為城池丟了可以再奪回來,關羽要是有個閃失,劉備必然追責、報仇。2、對皇權爭鬥的危機感不強。
  • 劉備為何要賜死養子劉封,又在其死後痛哭流涕?
    就在此時,劉備與長沙郡的一個劉姓人家結識,這家的外甥叫做寇封,年紀輕輕,氣宇軒昂,頗有武勇。劉備一眼就看中了他,於是收其為養子,算是了結了身後之事。這寇封也改名為劉封,成為劉備集團的欽定接班人。這劉備剛剛收養劉封沒多久(可能也就幾個月時間),就生下了嫡子劉禪(阿鬥)。劉封在劉禪出生後就成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存在,繼承人是肯定沒得當了。而且他年長劉禪近20歲,如何妥善的安頓他,對於劉備集團來說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 劉備為何收養子劉封,最後又殺劉封,到底有沒有把劉封當成繼承人
    劉封是荊州長沙郡一戶劉姓人家的外甥,同時是羅侯寇氏的兒子,本姓寇,劉備經過一系列的考察,便決定收養劉封為養子,在法律上,當劉備沒有親生兒子時,劉封就是劉備唯一的繼承人,對,你沒看錯,劉禪沒出生前,劉封才是劉備唯一的繼承人。
  • 關羽遇害,諸葛亮私下說了11個字,劉備聽完當機立斷,賜死劉封
    關羽和劉封,都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關羽自打和劉備桃園結義以來,忠肝義膽,誓死相隨,立下功勞無數,最後卻落得敗走麥城,含恨遇害。關羽之死波及了劉封,劉封沒有及時救援關羽,所以被劉備賜死。那麼劉封究竟死得冤不冤?
  • 諸葛亮為何一定要劉備賜死兒子劉封?他的真實想法,沒有說出來
    劉封回到成都,見到「義父」劉備後,不但沒有得到安慰,反而受到一系列指責,指責他欺凌副將孟達,並且不救援關羽。軍師諸葛亮更狠,勸說劉備藉機除掉劉封,以除後患。劉備對軍師諸葛亮的話言聽計從,於是不顧多年「父子之情」,賜劉封自盡。劉封非常悲哀,甘願認劉備為「義父」,為義父南徵北戰,流血犧牲,遇到的待遇卻是自盡。劉封自盡後,劉備還假裝哭得非常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