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九品屬什麼級別?

2020-12-04 付飛龍long

我們經常以九品芝麻官來形容一個官員的官職很小,事實上九品已經是官員裡面級別最低的官了,那麼清朝的九品到底低成什麼程度呢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中央官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京官,分為文官和武官兩大類。京官由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大部分組成,包括內閣、軍機處和六部等幾大類。而地方官,則包括總督、將軍、巡撫、將軍、提督、知府、縣官等。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個級別,這說明同一個級別的官也有正、從之分,比如最頂端的正一品要比從一品高上一級。在嚴格的官員等級制度下,七品縣令在很多人眼裡已經屬於芝麻小官,因此人們也常把七品知縣稱為「七品芝麻官」,但事實上在七品之下還有八品、從八品和九品從九品官,他們的地位比知縣還不如,是真正的「芝麻官」。

九品官級別有多低官員級別高低,可以從他們所著品服(朝冠、吉服冠、朝服、補服、蟒袍)和俸祿區別開來。清朝文武百官所著蟒袍官服,一品至三品繡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繡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只能繡四爪五蟒;而朝冠與吉服冠區別不大,但冠後所插之翎枝就很有講究了,只有五品以上才能用花翎,六品一下就只能用藍翎。當官的也要養家,官職的高低也決定了俸祿的多少。最高的正一品,歲俸達180兩,最低的九品,只有35兩的歲俸,而且級別越高待遇越好,這其中就涉及到養廉銀問題,為了防止官員腐敗,清朝對高級別的官員是相當慷慨的,其中一品大員的養廉金發放同地方總督標準,一年是一萬六千兩到兩萬兩白銀。

武官裡面,提督也可領880兩,甚至小小的把總,一年也有100兩。但是養廉銀只有七品(包括七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領取,八九品的低級官員,就只能靠著這些微薄的年薪過日子。這也凸顯出九品官員地位之低,簡直和一品官員是天上地下之別,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還有比九品更低的官嗎有,他們統稱為「未入流」九品已經處於清朝「九品十八級」官制的末尾,還算是有編制的正式的官,在現代,也是處於體制內的國家公務員了。然而,在清朝官僚階層,還有一批似官非官的人,他們統被稱為「未入流」,是不在體制之內的。這一群人,地位比九品小官更低,幾乎沒有任何物質保障,在京的包括五城兵馬司吏目府使、醫士、布政使司檢校。

地方上的正術、正科、訓術、訓科、典術、典科、關廳庫大使、驛丞、茶引批驗所大使、河泊所大使、道會、道正、京師崇文門關分司副使、州縣稅課司大使全部都算是有司其職的小吏,多少還有些權力,卻永遠都入不了流。因此,九品芝麻官好歹還是官,以上這些連官都不是。所以說,論當官,九品芝麻官還不是最卑微的,想想低下還有一大部分人連體制內的編制都沒有,他們的心理應該平衡些了。

相關焦點

  • 清朝的九品官屬什麼級別?
    每個朝代都有不同的官制,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官制分為九品十八級,從正一品到從九品。而題目中所說的九品,就包括正九品和從九品。先來看看清朝的正九品和從九品都有哪些官職,我們就大概了解是什麼級別了。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是一部超讚的喜劇,周星馳通過詼諧幽默的表演,把九品芝麻官演得深入人心。那麼,九品芝麻官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九品十八級清朝的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別。而在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是一個代理縣令,並非是九品,而是正七品。實際上,清朝的九品芝麻官可以細分為正九品和從九品。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主要負責什麼,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可是在古代清朝的九品芝麻官比之更加險惡。清朝將官員分為九品跟十八級,而九品又細分為正九品跟從九品。九品在清朝就是縣級官員從屬,相當於現在的科長之類的級別。在清朝是不允許鄉村設立官員的,所以這些小地方上的官員也被認為不入流。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清代知府現代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個特殊品級,即超超品。
  • 清朝的九品是幹什麼的?
    清朝的官制,一品到九品,又有正從之分,所以共九品十八級。按品級算,一品最大,九品最小,至於九品是幹什麼的,當然是官員,只要有品就是官。但是,九品還不是最小的官員了,下面還有從九品,還有無品的一大堆,有可能是吏,有可能是辦事員,也有可能也是個官。
  • 清朝的九品芝麻官,相當於如今什麼級別,和你想的是否一樣?
    周星馳所主演的《九品芝麻官》雖然是一部喜劇電影,但是讓我們看的笑中帶淚,周星馳演的縣令不畏強權,終於成功為人伸冤。片子是以清朝為背景年代,起名為《九品芝麻官》也許是為了體現小人物不屈的精神,才給了周星馳這麼一個芝麻大小的官職。因為按照真實的歷史,縣令是正七品。
  • 清朝的「二品大員」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務?級別太高,你可能不信
    清朝官員形象「品級」,即區分官員地位高低、身份尊卑的等級;清朝官員的等級按照「九品十八級」劃分,即「一品至九品,品級分正從」!清朝的官員品級和現今的公務員級別有著較為明確的對應,從「從九品」到「正一品」,分別對應今天的「副股級」到「正國級」。在諸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乃至歷史文獻的記載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二品大員」這樣的特殊稱呼,那麼,「二品大員」到底對應今天的什麼級別,什麼職務呢?
  • 古時候清朝的軍機大臣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官員?
    我們經常都會在電視上看見清朝電視劇中出現什麼什麼巡撫,還有大學士,知府,知縣等。那麼這些人的官到底有多大呢?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從之別,如正一品、從一品。
  • 清朝官帽的級別之分,九品官帽令人羨慕,一品官帽想都不敢想!
    我們都看過清朝的電視劇,在皇帝上早朝時,百官群列。每個人頭上都戴著一頂官帽。這個是他們身份的象徵。有沒有人注意過官帽上面的花球是由不同的材料構成。這體現了他們官的等級,從一品到九品,官帽上面的花球的材料越來越珍稀。
  • 清朝「三品官員」和「四品官員」是現在什麼級別?
    清朝的時候,官員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級。三、四品官員在清朝的時候,都可以列入中高級官員的行列匯中。他們的任命,都需要皇帝親自批准,給出具體的任命意見。而且,從康熙後期開始,清朝官員允許給皇帝上奏摺,直接跟皇帝溝通。   雍正以後,四品以上官員,全都允許向皇帝上密折。
  • 清朝的九品官雖小,但有國家編制,比打工人強多了
    清朝的九品官無疑屬於前者。清朝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級,每個品級都分成正、從兩級,如正一品、從一品,從高到低,以此類推,一直到正九品、從九品。當然如果要細緻劃分,每個品級的官員還分文官和武官、京官和地方官,等等。那麼,清朝都有哪些官員是九品官呢?01:京官先說文職京官。
  • 清朝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三品官員和市長差不多?
    說到古人當官,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員的一品二品,我總是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複雜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的比較大一些,哪種的比較小一些,那好我們現在就先了解一下清朝官職的排名情況。
  • 「清朝侍衛」是怎麼分級別?最高級別相當於多大官,你可能不知道
    現在古代劇的盛行,使人們知道古代官職與現今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官職的大小等級按品來算,通常分為九品,這與現在部級、處級有很大的差別。九品的官員制度從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只是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略微有一些變化在一些講述清朝的電視中,我們經常在皇宮中聽到御前帶刀侍衛這一職位名稱。
  • 在清朝,什麼級別的官員能穿「麒麟服」大學士能穿嗎?
    在清朝,只要是當官,或者有當官資格的,地位都一般老百姓高。他們可以享受很多特殊待遇。哪怕是秀才,只是踏中科舉的第一步,就免繳賦稅。一般老百姓得活到七十歲才有這個待遇。而且,秀才見官不拜,官員也不能隨意處罰秀才。這僅僅是預備役的官員,連科舉都只是踩出了第一步。
  • 看了《慶餘年》:論宗師、九品級別深度
    而其中那些令人迷惑的級別的小細節,是我覺得這本書真正迷人之處。慶餘年可以說是我的文學啟蒙。在這部劇中出現了這麼些個級別水平,比如大宗師、九品高手、八品高手等。那麼,就先聊聊級別水平這個東西。大宗師是《慶餘年》世界觀裡的頂級戰力,要量化大宗師的水平,實際上就是評估《慶餘年》世界的武力等級。
  • 清朝的貝勒是什麼級別?為何總督見到貝勒都要行禮?
    清朝作為古代發展到極致的中央集權專制王朝,它的官制也是古代封建王朝中,最為完善且最具代表性的,分為九品十八級,正一品往往虛設,從一品的總督基本上就已經是巔峰,那麼為何總督見到貝勒也要表現得很尊敬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九品十八級以外,還有著超脫於這官階之上的皇室爵位。
  • 在清朝,什麼級別的官員能穿「麒麟服」?總督能穿嗎?
    官服穿戴在身上,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官員的身份和地位,比較常見的就是用顏色、圖案來分別,讓其用來體現官員的級別以地位。如:皇帝的五爪金龍,皇子阿哥的五爪蟒袍,這也是僅僅在朝堂或者說吉慶典禮上所穿的。在清朝的官員當中,穿著最普遍的就是官服中的補服,在官服的前後,有一塊很明顯的「補子」,「補子」底色為石青色,大小為30釐米左右,其上有著動物圖案。周圍有的植物作為邊襯。
  • 清朝官帽:一品到九品,頂戴花翎介紹
    現在,金源德林為大家介紹不同品級的頂珠都是用的什麼寶石做的。- - 一品官帽 - -一品官的帽頂為紅寶石,禮帽上的頂珠都為寶石級剛玉。水晶通體透明,屬貴重礦石,雖然在現代,水晶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在古代,這種通體透明、顏色繽紛、硬度又高的寶石,可是十分受人喜愛的,並且親切地稱它為「水玉」、「水精」等。
  • 清朝官帽的等級之分,九品官帽也讓人很神往,一品官帽想都不敢想
    清朝時期的官員們不僅在服飾的顏色、大小、圖案方面都有不同,甚至連頭上那一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帽子,也能夠體現出極為嚴格的等級之分。清朝的官員制度分為「九品十八級」,也就是分為一品、二品、三品……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品與從品,最高級別為正一品,最低級別則為從九品。官員們的官帽不分正從,也就是說直接反映九個品級,而主要的區別在於官帽的帽頂上所裝飾的東西不一樣(俗稱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