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最著名翻譯者兩次破戒「娶老婆」,他自己是這樣表態的

2020-12-07 十方恆沙界

鳩摩羅什法師簡介:鳩摩羅什(344—413),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父籍天竺,出生於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博通大乘小乘。後秦弘始三年(401)入長安,至十一年(409)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論,系統介紹龍樹中觀學派的學說。譯經總數《出三藏記集》作35部294卷,《開元釋教錄》作74部384卷。所譯經論影響很大,其中「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為三論宗主要依據;《成實論》為成實學派主要依據;《法華經》為天台宗主要依據;《阿彌陀經》為淨土宗所依「三經」之一。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散,人稱「什門四聖」。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了《晉書》記載不實、前後矛盾的情況,考證、確認了鳩摩羅什大師兩次「破戒」娶妻都是被迫而非主動的史實,但事實畢竟已經發生了。

一、鳩摩羅什自己如何看待「破戒」

那麼,作為一位年輕時就立志到中國弘揚大乘佛法的高僧,鳩摩羅什對自己「破戒」的行為是如何看待的呢?

首先,鳩摩羅什對自己的「破戒」行為是非常悔恨的,負罪感很重。

(1)他在對弟子和信徒們講經說法的時候,常常深刻自責,並以譬喻的方式告誡弟子:

每至講說,常先自說譬喻:譬如臭泥中生蓮花,但採蓮花,勿取臭泥也。——《高僧傳》

弘始九年(407),鳩摩羅什在一次講《妙法蓮華經》時又一次表達了後悔:

九年正月十五日,於大寺中,供三千僧。什在高座云:囊穢莫舍裡真金。敷揚大義。雨花動地四方雲集。——《弘贊法華經》

「囊穢莫舍裡真金」,與蓮花譬喻的含義一致。鳩摩羅什用「臭泥」「囊穢」比照自己,而將經義、佛法喻為蓮花、真金。這種比照表現了鳩摩羅什的自責、自悔,以此告誡眾徒,以及將自己的過失與佛教事業嚴格分開的坦誠襟懷。

(2)鳩摩羅什在龜茲時,曾師從卑摩羅叉學戒律。羅什到長安後,卑摩羅叉也到了長安。羅什與卑摩羅叉相見,師徒有一段對話:

卑摩後入關中,什聞至欣然,師敬盡禮。卑摩未知被逼事,因問什曰:汝於漢地大有重緣,受法弟子可有幾人?什曰:漢境經律未備,新經及律多是什所傳出,三千徒眾,皆從什受法,但什累業障深,故不受師敬耳。——《高僧傳》

這裡鳩摩羅什又表示了自己對「破戒」的內疚心情。由於「破戒」而使自己「累業障深」,雖有三千徒眾受法,但自己「不受師敬」,認為自己不能「為人師表」,其自責和悔恨心境表露無遺。

(3)公元401年鳩摩羅什到長安不久,廬山慧遠大師即致書羅什表示友好和敬意,並贈袈裟供羅什登高座穿用,還送漉器聊以示懷。鳩摩羅什在回復慧遠的信中日:

夫才有五備,福、戒、博聞、辨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疑滯,仁者備之矣。所以寄心通好,因譯傳意,豈其能盡,粗酬來意耳。損所致比量衣裁,欲令登法座時著,當如來意,但人不稱物以為愧耳。——《高僧傳》

鳩摩羅什深感自己持戒不具,面對慧遠的尊敬,發出了「人不稱物」的懺詞,表露自己愧疚的心情。

其次,鳩摩羅什愧疚之餘,將痛切轉為悲憫心,更加盡心盡力翻譯佛經、培育僧才。

苻堅為得鳩摩羅什一人而派呂光率大軍七萬攻打龜茲,鳩摩羅什為呂光俘獲之後卻被羈涼州十七八年,此間以及後來又兩度被逼犯戒,這些經歷令鳩摩羅什對人生災厄有了更加痛切的感受,亦對人類苦難悲憫至深,產生了為眾生「度一切苦厄」的強烈願望。

從鳩摩羅什翻譯的佛經種類裡,我們可以感受到鳩摩羅什對持戒的強調和呼籲。《十誦律》《十誦比丘戒本》《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梵網經》等重要經典成為中原佛教長期遵守的戒律經典,《十分律》是中國佛教流傳年代最長、範圍最廣的律典。鳩摩羅什傾力翻譯這些律典,即是對佛教法門的維護、對自己「破戒」的懺悔,也是心靈創傷的自我撫慰。

二、我們如何看待鳩摩羅什「破戒」

鳩摩羅什大師已經涅槃1600多年,他的事跡包括「破戒」對許多人來說,已經歸入了歷史堆中。但是,當我們接觸到他翻譯的那些著名佛典,我們還是無法迴避這位略有瑕疵的佛門一代聖哲。那麼,我們修行之人應該如何看待鳩摩羅什大師「破戒」的事件呢?

筆者有以下幾條建議。

第一,尊重歷史。鳩摩羅什「破戒」是事實,但是被迫的,不是主動的,這點是很明確的。不能像有些不負責任的網文那樣,說鳩摩羅什大師主動索要女人,這個是會造口業的。人無完人,「破戒」是鳩摩羅什大師的定業,縱然他佛學造詣高深,不負一代高僧盛名,也是無可奈何,改變不了的。

第二,不因人廢言。儘管鳩摩羅什大師有缺點,但他的優點更明顯。我們應看到,他翻譯的佛經,「以悟達為先」,先理解透徹,然後大膽地以意譯為主,文辭通俗易懂,深受老百姓歡迎。現在流行的很多佛經,如《法華經》《金剛經》《阿彌陀經》《維摩詰經》等,都是鳩摩羅什的譯本。據持戒精嚴的道宣律師說,鳩摩羅什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他主持翻譯的經文是「得佛遺寄之意」的,又是受文殊菩薩「指授刪定」的。鳩摩羅什曾經發願:如果他翻譯的佛經沒有曲解佛法的本意,那麼他涅槃後,舌頭是不會燒爛的。如今,甘肅武威就有一座舌塔,供奉著大師那不朽的舌頭。因此,我們對於大師一生忍辱負重,顛沛於兵戎與王權之間,為了把真正的佛法傳到東土的卓絕努力,應生「同情之理解」,對於他翻譯的經典,應作稀有想,好好誦讀,悉心領會。

第三,要善用、善護己心。鳩摩羅什大師的遭遇值得警醒,但是我們看人看物,不要老盯著那不好的地方,那樣不僅得不到好處,反倒可能形成一種情執,燻黑了自己的菩提心。「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唯心所現」,「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修行的關鍵其實在於「修心」,「境隨心轉」。聽經聞法,開示悟入,成佛作祖,都依此心。不能錯用了心吶!「自位不知他位,下位不知上位。」有很多事情,我們沒處在那個位置上,是很難理解的;有很多時候,我們沒達到那個境界,是很難體會的。因此,我們應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心態,不應事事苛責,畢竟,從究竟意義上講,「破戒」的表面上是鳩摩羅什大師,其實也是我們自己啊!

相關焦點

  • 鳩摩羅什歷史原型真實畫像 鳩摩羅什為何兩次破戒娶老婆
    自從著名網絡小說和網絡劇《不負如來不負卿》走紅之後,越來越多人想要了解鳩摩羅什歷史原型以及真實的畫像是怎樣的,鳩摩羅什長相怎樣的,做為一個僧人,他一生曾破過兩次戒,被逼和女人結婚,生孩子。鳩摩羅什傳奇的一生裡,還曾經歷過哪些事?
  • 兩國為爭奪此高僧開戰,兩次破戒,娶十個老婆,死後留八字真言
    兩國為爭奪此高僧開戰,兩次破戒,娶十個老婆,死後留八字真言。文/論史鑑今歷史短視頻鳩摩羅什,後秦時一位著名的佛學大師,佛教之所以在中國傳播的那麼廣他是有很大貢獻的,同時他與玄奘、不空等都是重要的譯經家。年輕時候的他遊遍了西域的許多地方,但不幸的是,有一天他竟然被抓了,還被逼破了戒,有兩個國家為了得到他竟然發動了戰爭。
  • 這個翻譯《金剛經》的和尚犯戒娶老婆,為什麼還受到皇帝的禮遇?
    《金剛經》,被譽為中國佛教最大宗派---禪宗的印心之作,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就是因聽聞《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經文而開悟的。很多喜歡佛學的朋友都非常喜歡這部佛經。你知道,最早將佛經譯成中文的是誰嗎?他被譽為中國佛教之祖,他翻譯的佛經達到近三百卷。如果你認為是唐朝的玄奘法師,那你就錯了。他是一個外國和尚。
  • 一代高僧,兩次破戒,最後娶妻——鳩摩羅什的傳奇人生
    他從小就有很高的悟性,在佛法方面更是天賦異稟。身為一個混血兒,他不僅精通梵語,對漢語的運用也很嫻熟,因為對佛法的熱愛,鳩摩羅什翻譯了許多佛教經書。其中有《金剛經》、《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百論》、《中論》等有名經書。
  • 鳩摩羅什作為高僧兼哲學家,又是翻譯學鼻祖,竟兩次破戒!
    與弟子譯成《大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金剛經》等經和《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他的母親是一代龜茲國的公主,名叫耆婆。這也是一位奇女子,聰慧過人,十分有才。不僅有著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而且有著超強的理解領悟能力。
  • 鳩摩羅什一生為何兩次破戒
    我們接著上次,為您介紹中國佛經翻譯史上的最重要的頂尖人物---鳩摩羅什。上一篇文章,已經大致提到了鳩摩羅什的譯經工作,鳩摩羅什率領著幾百人,這都是當時的最頂級的佛教文化大師,翻譯佛經, 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佛經,都是由鳩摩羅什率領這支隊伍翻譯出來的。
  • 破戒的高僧,兩次破戒,娶妻生子——鳩摩羅什!
    破戒的高僧,兩次破戒,娶妻生子——鳩摩羅什!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分別是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的鳩摩羅什一生曾兩次「破戒」娶妻,高僧破戒,猶如美玉中的一點瑕疵,讓其受到種種議論的同時,也讓對其彌久敬仰的人們產生莫大的遺憾和困惑。
  • 他與玄奘不分伯仲 兩次被逼破戒成親 死後火化舌頭不爛
    他與玄奘不分伯仲 兩次被逼破戒成親 死後火化舌頭不爛時間:2017-06-01 16:0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他與玄奘不分伯仲 兩次被逼破戒成親 死後火化舌頭不爛 鳩摩羅什,後秦高僧與唐玄裝齊名,是佛教東傳的關鍵性人物,印度佛教最重要的經典,鳩摩羅什都通過翻譯把它們介紹到了中國
  • 比唐僧還牛的和尚,譽為「千古一僧」,為了弘揚佛法,娶10個老婆
    談及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和尚,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僧。唐僧就是玄奘法師,他前往西域取經,並且翻譯佛家經典,對中國佛教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然而有一位和尚比玄奘法師還牛,他就是鳩摩羅什,他和玄奘、不空、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
  • 千古一僧:被迫兩次破戒的高僧
    ——鳩摩羅什這是《金剛經》中的一句,它的譯者即是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並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鳩摩羅什。小編最先知道鳩摩羅什是出自小說《不負如來不負卿》,只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人物到底還是有別於真實人物,當時小編也只是有一點好奇鳩摩羅什是否真的兩次破戒。後來百度一搜,就給大佬跪了!!從出生就帶著玄幻色彩,曾引發兩國戰爭,還被迫娶妻的高僧,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也就一個鳩摩羅什了!
  •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高僧,為了弘揚佛法,娶了11個女子為妻
    不僅不能為惡,更加不能有常人的七情六慾,所以也就不能娶妻生子了,若是有意破戒,則之前所修功德就會前功盡棄,甚至要接受嚴厲的懲罰。然而,歷史上卻有一位高僧不僅娶了妻,還娶了11位之多。但這並非是其有意為之,而是被形勢所逼的。他身體雖然被玷汙,但心靈卻是極度純潔的,並沒有為此起妄心,也就不算破戒了。這位高僧就是婦孺皆知的鳩摩羅什。
  • 高僧兩次破戒,卻成翻譯經書大師,為證明所譯經書無誤留下舌舍利
    可是鳩摩羅什大師經歷了兩次被迫破戒,第一次破戒,前秦皇帝苻堅久慕鳩摩羅什之名,派大將軍呂光率七萬大軍徵討西域,並密囑呂光攻克龜茲後,務必將鳩摩羅什護送回長安。其實這是政治需要了,以鳩摩羅什在西域崇高威望,控制了他也就間接控制了西域各國。呂光不負眾望,果然擒獲了鳩摩羅什,班師沿河西走廊撤回內地。不想,經過淝水之戰後的前秦,已經土崩瓦解,皇帝苻堅已經被殺。
  • 離紅塵最近的高僧:一生兩次破戒娶了11個女人,死後留下佛家舍利
    離紅塵最近的高僧:一生兩次破戒娶了11個女人,死後留下佛家舍利子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中國流傳最廣的外來宗教。起源於南亞次大陸的古印度,從公元1世紀起,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後來長大後,他對佛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於是便離了紅塵進入了佛道,而且很快便被人們所熟知,可是,就在鳩摩羅什36歲的時候,他所在的龜茲國被敵人侵佔,而鳩摩羅什也被迫和公主結婚,這是他第一次破戒。還有一次就是在公元401年,當時文恆帝攻進後涼,也就是涼州。
  • 千古一僧破戒娶妻,後人還稱他是第二個佛陀
    據說他在後秦時代是個神一樣存在的大師,聽他授經的人不計其數,他坐在高臺上,底下的人都不敢仰視他,因為太過莊嚴神聖。但這樣一個佛學造詣極深的人卻兩次破戒踏入紅塵,犯了佛家清規戒律之首,具體是怎麼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據記載,鳩摩羅什的祖籍是天竺(今印度一帶)但他出生在今天新疆一帶,當時稱為龜茲(qiu,ci)國。
  • 這個和尚「六根不淨」兩度破戒,娶了四個老婆,還生了兩個兒子!
    但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一個厲害的和尚,他先後娶了四個女子為妻,最後生了兩個兒子,這就打破了佛教的規矩,但是他最後非但沒有受到世人的指責,還當上了國家的國師,是不是很奇葩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他的故事。這個和尚名叫:鳩摩羅什。
  • 鳩摩羅什:被逼兩次破戒娶妻,不忘初心終成佛家集大成者
    受困涼州,被逼破戒鳩摩羅什是混血兒,父親是印度王室成員,以傳播佛法為使命來到龜茲國,與龜茲王妹結合生下了他,他從小天資聰穎,半歲就會說話,三歲能寫字,五歲已經博覽群書,被譽為神童。可是呂光覺得他不過是徒有虛名,其實沒什麼本事,決定羞辱他來彰顯自己的威風。呂光逼迫鳩摩羅什娶龜茲公主,否則就要大開殺戒,鳩摩羅什不忍看家鄉父老鄉親慘遭塗炭,只能同意了,這是他第一次破戒。
  • 他自幼出家學習佛法,卻破了色戒娶12房老婆,依然被譽為千古一僧
    他自幼出家學習佛法,卻破了色戒娶12房老婆,依然被譽為千古一僧嗨嘍,大家好,我叫永琪,佛教一直是我國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我們和佛教的淵源也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我們在日常生活著也或多或少的會了解到一些佛教的理解,也明白佛教講究六根清淨
  • 他提倡「一夫一妻制」自己卻娶了6個老婆
    出人意料的是,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康有為,一生娶了6個老婆,最小的甚至比他小43歲,打臉不?原配夫人張雲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康有為19歲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娶了張雲珠,包辦婚姻,自然沒有什麼感情基礎。雖然沒有感情基礎,但是婚後倆人共生了5個孩子,咱也不知道為啥。對婚姻生活不滿意的康有為,有想法了。
  • 兩次破戒娶妻的佛卻受人敬仰,走上絲綢之路,尋找高僧鳩摩羅什
    ……自小就有慧根,12歲時與母親遊歷(今)克什米爾,一羅漢向他母親預言: 如果他長到三十五歲時,還未破戒,那他會成為第二個佛陀。就在這樣的逼迫之下,鳩摩羅什破戒了。但他沒有選擇父親的老路——還俗,而是更加勤勉禮佛,翻譯經文。「常懷辱」卻「無異色」,如果說鳩摩羅什的先天優勢讓他異於常人,那麼後天的勤勉與自持才是他得大圓滿的法門。遇到呂光,可能是鳩摩羅什一生中最鬱郁不得志的時刻。
  • 佛教:他一生娶妻兩次,為什麼還被稱為千古一僧?
    從古印度一路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來到龜玆國(中國新疆庫車一帶),因為學問淵博,被龜玆國王尊為國師,國王有個妹妹,年輕貌美名叫耆婆,她看上鳩摩羅什的父親,於是國王逼他父親娶了耆婆為妻,他父親無法拒絕於是和耆婆說:「我沒辦法只有和你結婚,婚後你要和我一起學習佛法,不能障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