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叢話之厚黑學為何難學難解之緣由

2020-12-19 十三芒星

上篇文章寫就,費我精神,嘔之心血,以至於徹夜難眠,今早起來,打開網站進來一觀,心痛如斯。難道我所著作,已經引不起讀者所喜愛,難道厚黑學之博學,真就不值眾人讀之乎?

稍靜下來,反思於我,是不是學藝不精,未成對此學術闡述得簡單明了,以至於眾者皆心不在此乎。還是說厚黑學博大精深,讀者怕學而不成,獨一放棄乎。

思來想去,又翻開張默之先生所搜集的李宗吾先生語錄之厚黑叢話,仔細閱讀,不敢心有所怠。以至於方覺所悟,寫下這篇文章,闡述一下厚黑學之難學難解之緣由,望讀者有所悟,也趁此於我心中添幾分見解。

亂花漸欲迷人眼

李宗吾先生從前發表的《厚黑傳習錄》,是記載他與眾人的談話,而厚黑叢話,是把傳習錄擴大之。李宗吾先生的從前各種文字,許多人恐都未看過,今把它全行拆散來,與現在的新感想混合寫之。

厚黑叢話,是隨筆體裁,內容包含五種:厚黑史觀;厚黑哲理;厚黑學之應用;厚黑學辯證法;厚黑學發明史。李宗吾先生只隨意寫去,不過未分門類罷了。

有人曾問李宗吾先生道:「你這厚黑叢話,你說內容包含厚黑史觀、厚黑哲理、厚黑學之應用、厚黑學辯證法及厚黑學發明史,共五部分,你不把它分類寫出,則研究這門學問的人,豈不目迷五色嗎?豈不是故意使他們多費些精神嗎?」

李宗吾先生對此是這樣解釋的:」要想研究這種專門學問,當然要用心專研,中國的十三經和二十四史,泛泛讀去,豈不也目迷五色,紛亂無章嗎?而真正之學者,就從這紛亂無章之中尋出頭緒來。如果憚於用心,就不必操這門學問。我只揭出原則和大綱,有志斯道者,第一步加以閱發,第二步加以編纂,使之成為教科書,此道就大行了。所以分門別類,挨一挨二地講,乃是及門弟子和私淑弟子的任務,不是我的任務。「

是啊!每門學術都有它不同的類別與方向,若找不準方向,分不清類別,胡亂去學習,豈不是囫圇吞棗,以至後面把自己弄得蛇不蛇,蟲不蟲,徒乎而已。專淫厚黑學者眾多,而厚黑教主獨一人乎!若事事親為,哪來厚黑學也。於是方有李宗吾先生之回話也。

一花一世界

人又問:「既是如此,你不分類寫之也罷,何必這樣雜亂無章地寫?」

李宗吾先生說:「著書的體裁分兩種,一是教科書體,一是語錄體。凡一種專門學問發生,最初是語錄體,如孔子之《論語》,釋迦之《佛經》,六祖之《壇經》,朱明諸儒之語錄,都是門人就本師口中所說者筆記下來。老子手著之《道德經》,可說是自寫的語錄。後人研究他們的學問,才整理出來,分出門類,成為教科書方式。厚黑學是新發明的專門學問,當然用語錄體寫出。

宋儒自稱:『滿腔子是惻隱。』而我則:『滿腔子是厚黑。』要我講,不知從何處講起,只好隨緣說法,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口中如何說,筆下就如何寫。或談古事,或談時局,或談學術,或追述生平瑣事,高興時就寫,不高興就不寫。或長長地寫一篇,或短短地寫幾句,或概括地說,或具體地說,總是隨其興之所至,不受任何拘束,才能把我整個思想寫得出來。」

研究宋學者,離不得宋儒語錄。然語錄出自門人所記,有許多靠不住,前人已言之。明朝王學,號稱極盛,然陽明手著之書無多,欲求王氏之學,只有求之傳習錄及龍溪諸子所記,而天泉證道一席話,為王門極大爭點。李宗吾先生曾嘗說「四有四無」之語,假使陽明能夠親手寫出,豈不少去許多糾葛。

《大學》「格物致知」四字,解釋者有幾十種說法。假使曾子當日記孔子之言,於此四字下加一二句解釋,不但這幾十種說法不會有,而且朱學與王學爭執也無自而起。

蒲公英在於她的獨特而聞名

李宗吾先生在重慶有個姓王的朋友,對他說道:「先生你談話很有妙趣,我改天邀幾個朋友來談談,把你的談話筆記下來。」他聽了,大駭,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宋明諸儒的語錄嗎?心想萬一我門下出了一個曾子,模仿《大學》那種筆法,簡簡單單地寫出,將來厚黑學案中,豈不又要發生許多爭執嗎?於是李宗吾先生趕急仿照「聃大公」的辦法,手寫語錄,名曰《厚黑叢話》,謝絕私人談話,以示大道無私之意。

將來如有人說「我親聞厚黑教主如何說」,你們萬不可聽信。經李宗吾先生這樣的聲明,絕不會再有天泉證道這種疑案了。李宗吾先生每談一理,總是反反覆覆地解說,寧肯重複,不肯簡略,後人對於厚黑學再不會像「格物致知」四字,生出許多奇異的解釋。

李宗吾先生之於厚黑學也,可謂盡心焉耳矣。噫!一衣一缽,傳之者誰乎!

這也許就是厚黑學之所以難學難解的緣由吧!那我們要怎麼才能學好這門學術,而不至於學一半,廢一半。其實,我們的教主已經說的很透徹了,只要厚黑學發揚傳承起來,定有眾多門生甘願將它分門別類,簡單化了。若有精深者,還可長江後浪推前浪,把厚黑學推至巔峰,也不至於方出世便已叫巔峰,這是何等的孤獨。

一點而紅

我們用厚黑史觀去看社會,社會就成為透明體,既把社會真相看出,就可想出改良社會的辦法。李宗吾先生對於經濟、政治、外交,與夫學制等,都有一種主張,而此種主張,皆基於他所謂的厚黑哲理。李宗吾先生這個叢話,可說是拉雜極了,仿佛是一個大山,滿山的昆蟲鳥獸、草木土石等,是極不規則的。

惟其不規則,才是天然的狀態。如果把它整理得釐然秩序,極有規則,就成為公園的形式,好固然是好,然而摻加了人工,非復此山的本來面目。李宗吾先生把他胸中的見解,好好歹歹,和盤託出,使山的全體表現出來,若有志斯道者,加以整理,不足者補充之,冗蕪者刪削之,錯誤者改正之。

開闢成公園也好,在山上採取木石,另建一個房子也好,抑或捉幾個雀兒,採些花草,拿回家中賞玩也好。如能大規模的開採礦物則更好。再不然,在山上挖點藥去醫病,撿點牛犬糞去肥田,也未嘗不好。

李宗吾先生發明厚黑學,猶如瓦特發明蒸汽機,後人拿去紡紗織布也好,行駛輪船、火車也好,開辦任何工業都好。李宗吾先生講的厚黑哲理,無施不可,深者見深,淺者見淺。有能得之一體,引而申之,就可獨成一派。孔教分許多派,佛教分許多派,將來這厚黑教, 也可分許多派。

寫文字,全是興趣,興趣來了,如兔起鶻落,稍縱即逝。

李宗吾先生寫文字的時候,也是如此。引用某事或某種學說,而案頭適無此書,就用蘇東城「想當然耳」的辦法,依稀恍惚地寫去,以免打斷興趣。寫此類文字與講考據不同,乃是心中有一種見解,憑空白地,無從說起,只好借點事物來說,引用某事某說,猶如使用傢伙一般,把別人的偶爾借來用用,若無典故可用,就杜撰一個來用, 也無不可。

對影成三人

借例:

莊子寓言,是他胸中有一種見解,特借鯤鵬野馬、漁父盜蹠(zhí)以寫之,只求將胸中所見達出。至鯤鵬野馬,果否有此物,漁父盜蹠,是否有此人,皆非所問。胸中所見者,主人也。鯤鵬野馬,漁父盜蹠,皆寓合也。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讀詩當如是,讀莊子當如是,讀厚黑學也當如是。

寫到這裡,心情仿若陰轉多雲,一切都豁然開朗。於是,我於此篇,也不用再過多訴寫,讀者一觀,定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真不明白者,留言評論起來,作者一定細細閱讀,加以回復解釋。

再有作者真的需要鼓勵,不是學厚黑學的就這麼臉皮厚,每在文章結尾總要幾個關注,幾個打賞。作者也是人,走上這條路,註定坎坎坷坷,也需要生活,沒有你們的支持,作者哪有寫下去的勇氣。

相關焦點

  • 李宗吾《厚黑學》厚黑叢話
    厚黑叢話 自序民國十六年,我將歷年作品彙刊一冊,名曰《宗吾臆談》,內容計:(1)厚黑學;(2)我對於聖人之懷疑;(3)心理與力學;(4)考試製之商榷;(5)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我是發明厚黑學的人,還是回頭轉來講我的厚黑學,因此才寫《厚黑叢話》。我生平揭的標幟,是「思想獨立」四字。因為思想獨立,就覺得一部二十四史和四書五經,與宋元明清學案,無在不是破綻。《厚黑學》一文,是揭穿一部二十四史的黑幕;《我對於聖人之懷疑》一文,是揭穿一部宋元明清學案的黑幕。馬克思的思想,是建築在唯物史觀上;我的思想,可說是建築在厚黑史觀上。
  • 厚黑叢話詮釋厚黑學別具一格的存在性
    有人說:「我替你把《厚黑學》譯為西洋文,你可把曹操、劉備這些典故改為西洋典故,外國人才看得懂。」李宗吾先生立馬嚴厲回應說:「我的厚黑學,決不能譯為西洋文,也不能改為西洋典故。西洋人要學這門學問,非來讀一下中國書,研究一下中國歷史不可,等於我們要學西洋科學,非學英文德文不可。」
  • 新認知:厚黑學和王陽明心學其實是一樣的
    很多人會很奇怪,為什麼厚黑學和王陽明心學是一樣的,王陽明心學是講性善的,而厚黑學講的性惡的,今天就給你們解解惑。李宗吾的在《在厚黑叢話三》中說道:有孟子之性善說,就有荀子之性惡說與之對抗。有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有李宗吾的厚黑學與之對抗。王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把良知二字講得頭頭是道。李宗吾說:「小孩見著母親口中糕餅,自然會取來放在自己口中。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見哥哥近前,自然會用手推他打他。」
  • 厚黑學的精髓:先心,再用
    藥中之最不偏者,莫如泡參甘草,請問世間的大病,被泡參甘草醫好者自幾?「自孟子而後,性善說充塞天下,把全社會養成一種不癢不痛的大腫病,非得痛痛地打幾針,燒幾艾不可。所以聽李宗吾講厚黑學的人,當說道:「李宗吾的議論,很痛快。」因為害了麻木不仁的病,針之灸之,才覺得痛;針灸後,全體暢適,才覺得痛快。
  • 厚黑學精髓:為人處世,記得窮困時要「厚」,輝煌時要「黑」
    #文史好物推薦#很多人都聽說過《厚黑學》,也知道它是民國奇人李宗吾先生的著作。他在厚黑學一書中,闡述臉皮要厚而無形、心要黑而無色,這樣才能成為"英雄豪傑"。李宗吾的在《在厚黑叢話三》中說道:有孟子之性善說,就有荀子之性惡說與之對抗。窮困時臉要"厚"厚臉皮的背後,凸顯的是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這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需要不斷磨礪。
  • 厚黑學的智慧精髓千萬不要理解錯了,否則,你的人生必然吃大虧!
    安慰之餘,我說:「哥們,你還真別吐槽,慈悲多禍害,方便生下流,善良未必換來的就是善良,您對人性太樂觀了,沒事多研究一下厚黑學吧」哥們一臉迷茫,「是不是非得做壞人才能成功?」瞧見沒,典型的對厚黑智慧嚴重誤解!不吃虧才怪。
  • 《厚黑學》4句名言,道破「臉厚心黑」之道,學一招受益終生
    李宗吾認為,心子如此之黑,這等本事,不成為一世之雄都難。劉備的臉皮最厚:靠曹操、靠呂布、靠劉表、靠孫權、靠袁紹。東奔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生平絕技就是——哭,故此,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當時曹操煮酒論英雄,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故曹操說:「天下英雄為使君與操耳。」
  • 盛名之下難副其實?飛將軍李廣難封的真正緣由
    」時並未展現出太大的將才本領,緣由在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根本沒有武將發揮才能的餘地。 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在表達,李廣生不逢時,如果早生幾年能夠遇見太祖高皇帝(劉邦),封其人為萬戶侯都是起點。這無疑是漢文帝對於李廣的一句褒獎的話語,當然其中有無溢美之情,且看個人理解。 可在後世很多人看來,這反而成為了佐證李廣難封、時運不濟的最佳評價。
  • 「錢學森之問」本質是什麼?為何如此難解?該如何破題?
    錢學森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老憂國憂民之心,溢於言表!「錢學森之問」本質是什麼?從錢老的表述來看,「錢學森之問」本質上是對中國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能力的思考!我們的教育沒有遵循培養科技創新能力應該遵循的原則,所以眾多知名大學,如:清華、北大、復旦、中國科技大學等等大學,培養出的學生都沒有取得讓錢老滿意的傑出成就,一言以蔽之,創新能力不足!
  • 這18個厚黑學精髓,告訴你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教你為人處世之道
    對於《厚黑學》林語堂的評價是:「李先生之《厚黑學》有益於世道人心,豈淺鮮哉!讀過中外古今書籍,而沒有讀過李宗吾《厚黑學》者,實人生憾事也!」林語堂下面帶大家看看《厚黑學》中的那些厚黑之術1、世間的事,分兩種,一種是做得說不得,一種是說得做不得。
  • 哪的地方話最難學?
    在閩南的就說潮汕話聽不懂; 潮汕話就說客家話難明白; 客家話就說福州話舌頭大; 福州話就說閩南話獅石不分; 江浙吳語的就愛說廣東粵語像鳥叫…… 在福建連城工作多年的外甥說:連城一個縣有
  • 正史中,發生在張飛身上的詭異事件,三個難解之謎
    那麼,在張飛身上,發生了三件事,也非常詭異,可以說,是難解之謎,這三件事中,究竟隱藏了什麼玄機呢? 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 ​正史中,發生在張飛身上的詭異事件,三個難解之謎
    第一件事,張飛在長坂坡率二十騎斷後,擋住了曹操數千精銳騎兵。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 厚黑學:做人再老實,也不要吃三種「虧」,否則,一輩子都難翻身
    這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一條至理名言,也是很多老實人的口頭禪,但是,凡事無絕對,厚黑學就認為,不是吃什麼虧都是福,有些虧就千萬不能吃,一旦吃了,就會害得自己一輩子都難翻身。具體而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講,做人再老實,也千萬不要吃以下這三種「虧」,否則,一輩子都難翻身。
  • 職場厚黑學8句精髓,噎得讓人無法反駁
    職場腹黑手段各種各樣,走進這場從來沒有停過的戰場吧,職場厚黑學8句精髓送給大家。1.在利益面前,感情不堪一擊。經理A平時處事圓滑老道,職場生涯順風順水,私底下卻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向供應商索取回扣,禮券,旅遊,餐券等實質性價值的東西,一次合作不慎發現經理A私自做出37萬元收貨單據,公司未收到貨物,卻要向供應商匯出貨款。
  • 厚黑學心計最警醒的20條為人處世之道!不叫的狗,咬人最兇
    厚黑學告誡我們,千萬不要體會到了人情的冷暖,才後悔沒有早一點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厚黑學最警醒的20條為人處世之道,一起來看看吧!1、能容忍眼前的侮辱,放下架子,顧全大局,這叫厚。2、如果認準一個目標,那麼就遇事要忍,出手要狠,善後要穩。
  • 厚黑學:吃虧是福!但這三種虧千萬不能吃,否則,一輩子都難翻身
    這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一條至理名言,也是很多老實人的口頭禪,但是,凡事無絕對,厚黑學就認為,不是吃什麼虧都是福,有些虧就千萬不能吃,一旦吃了,就會害得自己一輩子都難翻身。具體而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講,做人再老實,也千萬不要吃以下這三種「虧」,否則,一輩子都難翻身。
  • 厚黑學之運用秘訣
    對於厚黑學而言,前面說過關於求職及升官,和辦事的幾種方法。好用不好用,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嘗試。有朋友說,關於厚黑學就是道德敗壞,是玩弄心計的,其實不然。學習厚黑學更多的是防止別人玩弄心計,用自己的所學,看清楚其他的模樣而已,如果懂得少,被別人玩弄,還要和別人稱兄道弟,是不是覺得很悲哀呢!
  • 破解文言文難學之謎
    二、古書難讀學過文言的同學都有切身體會,一種感覺是明明認得這個字,就是讀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在這裡舉個例子:扶輦下除,觸柱折轅。(《蘇武傳》這裡「除」字作何解?除本義為:宮殿的臺階。下除:就是下宮殿的臺階。還是這個除在《陳情表》裡有「除臣洗馬」的句子,這裡的除是授予官職。
  • 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從聽說系統的角度來說,全世界所有語言都沒有難易之分,都是由不同的發音和語調組成的一連串的聲音。當你逐漸明白這一連串的聲音是什麼意思時,你就具備了聽力能力;當你能夠把這一連串的聲音自己說出來時,你就具備了口語表達能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先天具備聽說能力,在一種語言環境中長大的人,對這種語言的反應就會相當敏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