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雪落新墳輩出貴人,靈牌逢雨後人貧苦」,什麼意思?

2020-12-15 豬友巴巴

時間如白駒過隙,人難免生老病死!在農村,每次誰家老人「走了」,大夥聞信趕來幫助主家料理喪事,這也就是「紅事請,白事自然到」的習俗吧!生活在農村,有很多的道理是通過耳濡目染中,通過一輩輩人口傳身教中學會,而那些通俗簡單的句子,一次又一次的教會了我們生活,如「問路不行禮,多走數十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俗語又稱「熟語」或諺語,是一種高度總結的短句,多用詞樸素貼近農村生活,故而在農村傳承數千年,不可否認,俗語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但是對於一些俗語,多是老人對美好未來生活的一種嚮往!是人們「趨吉避兇」的本性使然,對於以下三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裡金。

在農村,過去小農經濟,人們靠天吃飯,不斷的改造和適應自然的規律!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安身立命的命根子,如何養好地,多打糧是每個農民心裡的願望!俗話說「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裡金」,但在今天養豬為何會有汙染了呢?

這兩年,快速發展的畜禽養殖業,不可避免帶來了很多汙染問題,這源於對環保意識的淡薄!隨著,禁養區劃定以來,很多養豬戶不得不做出犧牲,為了子孫後代可持續的發展,關閉了豬場!但是,對於仍處於養殖的農民來說,豬價處於低位徘徊,豬場處理好環境問題!人們不禁納悶,為何過去的「地裡金」如何成了汙染源了呢?其實,這主要是養殖糞便資源化處理不到位,養殖與農業種植相脫節造成的!但是,隨著「種養一體,生態可持續」的發展,未來豬場將不再有汙染的問題了!

二、久病子不孝,家旺出惡狗

在農村,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著實在鞭策著人的神經!在過去那個經濟破敗的年月,能吃上一頓飽飯,能有一口「白面饃饃」吃,是老農最大的心願!人存世間,難免生老病死,但是對於老人來說,一旦生病,自己受罪也累及家人,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久病子不孝」的悲哀!真誠的希望在未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是一句口號,而能成為農村基層服務的一部分!

而「家旺出惡狗」,其實指的是在過去那個農村,經濟落後,人自己都吃不飽何談狗了!但是,若鄰居家的狗每日狂吠,那麼他家的生活肯定不錯,這裡說的「惡」不是作惡的意思,而是兇猛的含義!

三、雪落新墳輩出貴人,靈牌逢雨後人貧苦

喪葬在農村,是一種儀式同時也是一種寄託!對於農村老人說的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實意思都是說,在喪葬儀式完畢後,新棺入墳,恰逢降雨或下雪,這是一種好的預兆!在老人看來,墳墓照向子孫,新墳遭雨雪有「積雪淋墳出貴人」的說法!也預示著老人以後子孫富貴幸福,是一種良好的憧憬!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以上的俗語您是如何認為的呢?歡迎大家訂閱本專欄,閱讀更多的農村俗語故事以及資訊!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飄雪落墳,必出貴人,靈牌遭雨,後人必苦」什麼意思?
    在農村,婚喪嫁娶本是常事。這些年,農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提高,與之而來的是農村的風俗也在不斷的變化。這個年,感觸最深的是年味,越來越淡了,過去初一拜年,一個大家族,一個隊伍,跑遍整個村,而如今,出門拜年的人越來越少了。
  • 農村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是一種比較通俗的文化形式,是老農們傾注了許多智慧和經驗而總結出來的,別看那些老一輩的老農沒有受過什麼高等的文化教育,但是他們卻在勞動實踐和多年的生活經驗中看破了很多世俗人情,總結出來很多非常有道理的農村俗語。
  • 農村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正房寬敞出貴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說道農村俗語可能大家都能耳熟能詳,並且這些俗語都是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俗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並且這些俗語簡單易懂,俗語包羅萬象,有的說天氣也有的說農事,更有的說這農村怎麼去建設房屋,在村裡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老輩人將關於俗語的事情,因為很多俗語都是有淵源的,聽起來其中的細節確實很有意思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而來。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不過社會不同了,有些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放到現在雖然過時了,但也能從中看出以前人的生活狀態。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7年難逢9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知道什麼意思嗎?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俗語都是由普通的老百姓們總結出來的,民俗民諺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都非常的有指導意義,能讓我們明白很多的道理,知道一些事情該怎樣正確的去處理。記得從小學讀書的時候就和村裡的同學一起去讀一些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各行各業的人總結出來的,種地的有種地的俗語、挖井的有挖井的俗語、木匠有木匠的俗語、蓋房掏糞的也有俗語,說是俗語也其實是一種規矩,人們按照這些老規矩來做事情,能夠更加的容易簡單。節氣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領域非常注意的東西,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按照節氣來做事情,所以有很多俗語就和這些有關係,俗語來源於人們的生活中間。
  • 農村有句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什麼意思?
    農村人相對來說比較迷信一些,做事情講究的信條也比較多,而且他們還特別重視五行陰陽和風水方面的問題。他們將這些總結出了很多的農村俗語,以此來告誡後世的人,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很多話是封建迷信,但仍然還是會口口相傳,甚至從心裏面覺得就是這麼回事。
  • 農村俗語「好男無毛貴如金,好女無毛福一生」,什麼意思?
    這些話語中不乏一些俗語,就是靠著簡單的話語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了讓我們受益無窮的知識,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學習。農村的老人經常會給我們將一些沒聽過的俗語,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民間俗語就是「好男無毛貴如金,好女無毛福一生」,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先說上半句「好男無毛貴如金」,這句話的意思是男生體毛比較少的話,以後就會成為享清福的貴人。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明白了
    導讀: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 明白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經常聽到一些諺語、俗語,往往只是寥寥幾個字,但仔細一想卻也能意會到其中所蘊藏的生活道理。比如說,在農村,有的小孩子剛出生時會有一頭濃密的黑髮,這時村裡的老人就會搖搖頭說:「貴人不頂重發」。這「重發」究竟是什麼意思?可要知道在這個壓力大的時代,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是會引得多少人羨慕,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為什麼老人常說「貴人不頂重發」,「重發」是什麼意思?相信看完以下的內容,你就明白了!
  • 農村俗語:「天空莫做屋,地空莫葬墳」,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生活恬淡平和又愜意,遠離了城市的快節奏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常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每天勞作之後大家鄉親們聚在一起,談談自己遇到的趣事。在這之中就免不了要提到一些農村的俗語。這些農村的俗語大多來自農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涵蓋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村裡一些老人愛說這些俗語,他們認為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財富,要原封不動的傳下去,而且他們也堅定的認同這些俗語。但是對於很多農村的年輕人來說,接受了新的思想的觀念的洗禮,世界觀人生觀與老人肯定不同,所以他們認為這些俗語是落後的沒有用處的。所以導致很多俗語慢慢就失傳了。在農村這些俗語你知道多少呢?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為何生妻不娶?
    我是「殖場先知道」,一個專注於農村事物的解讀者。就算有許多文化具有地域性,但是有一種文化不具備這種因素,那就是俗語,據我所知每個地方都會有俗語,語言不同俗語也不同,但是意思卻完全相同。今天我要說的這句俗語是「生妻不娶,暗九不過」,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這句話的意思,這些俗語其實對後世有非常好的指導意義。【生妻不娶】「生妻」指的是丈夫沒有死亡的妻子,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死了丈夫的女人會被稱為寡婦,而不是妻子。
  • 農村老話「七不出門,八不歸,逢九出門空手回」,是什麼意思?
    其實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做「三六九,往外走」。這裡的「三」諧音「散」,「六」諧音「溜」,「九」諧音「久」。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逢三、六、九出行很溜,順風順水,在外面經商或做官會很長久。農村人為什麼「逢七不出門」呢?由於各地的風俗不同,對這句話的解釋也有所不同。第一種解釋是:「七」諧音「妻」,逢七出門就等於說是「七(妻)離」。
  • 俗語「大寒逢臘八,喝粥做尾牙」,什麼意思,「尾牙」是什麼?
    日子真的就仿佛是小溪般的流水一樣,沒有什麼聲響地悄悄溜走了。算到今天,給農曆庚子年留下來的時間也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二十幾天。根據曆法測定的時間,2021年1月20日凌晨的4時39分42秒,太陽黃經會達到300°、北鬥七星的鬥柄也會指向「醜」位。從那一刻開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會開始接替小寒登場亮相,開啟屬於自己的時間。節氣進入大寒的哪一天也是農曆庚子年的臘八節。
  • 年底了,農村老人說「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你別看農民在家裡喝酒不幹啥,但是農民聊天起來都是帶有「學問」,比如一些老人聚在一起就會聊一些俗語,有的俗語也是意義比較深刻,帶有很多的警示意思。雖然說有的俗語比較短,但是從細節上來看,是屬於短小精湛的話語,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通俗易懂,其實在農村裡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基本都會說上幾句俗語,但是有的人會說俗語,但是裡面的意思就很難懂了,就比如這句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有的人就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
  • 農村俗語:「宅子出現三喜,家中人才輩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過去的時候,人們的知識文化有限,很多人都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可能鬥大的字不識一羅筐,但是他們卻憑著自己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雖然有些粗糙,但是卻透著一些道理。在過去的時候,人們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是對未來還是有一些寄予的,關於這些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也有一些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句俗語:宅子出現三喜,家中人才輩出,這裡所說的三喜指的是什麼呢?農村俗語:「宅子出現三喜,家中人才輩出」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明九不可怕,暗九大過天」,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是一代代在田間辛苦耕耘的先人,通過細微的觀察和對事物認知的一種「解釋」!在漫長的歷史中,俗語的發展包含了人情世故,包含了農業種植,也包含了自然天氣!可以說,農村的俗語是一部記錄社會發展的編年史,畫盡了人事的蒼桑!
  • 農村俗語,「七十三,八十四,老天不收自己去」,什麼意思?
    每當閒暇的時光,總是會回憶起兒時農村的時光!的確,歲月讓我們這一代人也開始思考,我的前三十年有無問心無愧,我的後三十年又將何去何從!三十年的歲月匆匆走過,每當停下腳步,耳畔總在迴響那些年,在農村,爺爺無私的教誨,以及那些耐人尋味的老話!然而,歲月催人老,爺爺也以魂歸大荒,但是那些年他講給我說的俗語,卻歷歷在目,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則爺爺常說的俗語。
  • 俗語「大寒逢臘八,喝粥做尾牙」,啥意思?「尾牙」是什麼?
    日子真的就仿佛是小溪般的流水一樣,沒有什麼聲響地悄悄溜走了。算到今天,給農曆庚子年留下來的時間也只剩下了屈指可數的二十幾天。  根據曆法測定的時間,2021年1月20日凌晨的4時39分42秒,太陽黃經會達到300°、北鬥七星的鬥柄也會指向「醜」位。從那一刻開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會開始接替小寒登場亮相,開啟屬於自己的時間。節氣進入大寒的哪一天也是農曆庚子年的臘八節。
  •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農村民間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是什麼意思,怎麼來理解?在古代,由於人們的文化水平比較落後,所以他們在面對一些未知的事情時,只好按照俗語的說法來辦事。而一些俗語固然有道理的,但是一些俗語還是不那麼靠譜的,所以說這農村的俗語說的並不一定都是對的。而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關於生辰八字的民間俗語。古人迷信的根據相書認為,人是否能夠走運、做大官這和出生的日子和時辰是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