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人難免生老病死!在農村,每次誰家老人「走了」,大夥聞信趕來幫助主家料理喪事,這也就是「紅事請,白事自然到」的習俗吧!生活在農村,有很多的道理是通過耳濡目染中,通過一輩輩人口傳身教中學會,而那些通俗簡單的句子,一次又一次的教會了我們生活,如「問路不行禮,多走數十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俗語又稱「熟語」或諺語,是一種高度總結的短句,多用詞樸素貼近農村生活,故而在農村傳承數千年,不可否認,俗語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但是對於一些俗語,多是老人對美好未來生活的一種嚮往!是人們「趨吉避兇」的本性使然,對於以下三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裡金。
在農村,過去小農經濟,人們靠天吃飯,不斷的改造和適應自然的規律!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安身立命的命根子,如何養好地,多打糧是每個農民心裡的願望!俗話說「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裡金」,但在今天養豬為何會有汙染了呢?
這兩年,快速發展的畜禽養殖業,不可避免帶來了很多汙染問題,這源於對環保意識的淡薄!隨著,禁養區劃定以來,很多養豬戶不得不做出犧牲,為了子孫後代可持續的發展,關閉了豬場!但是,對於仍處於養殖的農民來說,豬價處於低位徘徊,豬場處理好環境問題!人們不禁納悶,為何過去的「地裡金」如何成了汙染源了呢?其實,這主要是養殖糞便資源化處理不到位,養殖與農業種植相脫節造成的!但是,隨著「種養一體,生態可持續」的發展,未來豬場將不再有汙染的問題了!
二、久病子不孝,家旺出惡狗
在農村,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著實在鞭策著人的神經!在過去那個經濟破敗的年月,能吃上一頓飽飯,能有一口「白面饃饃」吃,是老農最大的心願!人存世間,難免生老病死,但是對於老人來說,一旦生病,自己受罪也累及家人,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久病子不孝」的悲哀!真誠的希望在未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是一句口號,而能成為農村基層服務的一部分!
而「家旺出惡狗」,其實指的是在過去那個農村,經濟落後,人自己都吃不飽何談狗了!但是,若鄰居家的狗每日狂吠,那麼他家的生活肯定不錯,這裡說的「惡」不是作惡的意思,而是兇猛的含義!
三、雪落新墳輩出貴人,靈牌逢雨後人貧苦
喪葬在農村,是一種儀式同時也是一種寄託!對於農村老人說的這句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實意思都是說,在喪葬儀式完畢後,新棺入墳,恰逢降雨或下雪,這是一種好的預兆!在老人看來,墳墓照向子孫,新墳遭雨雪有「積雪淋墳出貴人」的說法!也預示著老人以後子孫富貴幸福,是一種良好的憧憬!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以上的俗語您是如何認為的呢?歡迎大家訂閱本專欄,閱讀更多的農村俗語故事以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