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幾千年,大浪淘沙,雖然過去的點點滴滴已經消失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歷史上各朝各代湧現出許許多多極具個性的人物,他們或好或壞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他們的事跡也被歷史所載,為後人熟知。今天我們就說一說我國歷史上那些富可敵國的富豪們,看看他們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
1,陶朱公——範蠡
範蠡,歷史上一個正能量的人物,出身貧寒,但是學識淵博。他本是楚國人,但是時逢楚國政治黑暗。於是他與文種一起投奔了越國,越王勾踐對他們這樣的人才自然是非常重用。
越王勾踐後來被吳王夫差打敗並被俘虜,勾踐用自己的隱忍打消了夫差的顧慮,勾踐被放回越國,於是就有了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最終隱忍多年的勾踐將越國逐漸發展起來,打敗了吳國,當然這其中,範蠡與文種是最大的功臣。
範蠡在幫助勾踐成就霸業之後,沒有選擇勾踐的封賞,而且選擇了功成身退,因為他知道勾踐是一個能共患難,但不能共享福的人。於是他毅然放棄高官厚祿,選擇了做一名普通人。
離開官場之後,範蠡就選擇了經商,憑藉自己的本事,很快就積累下了萬貫家財。尤其是他為了幫助窮人三次散淨家財,給百姓留下了傳奇美名。被後世尊為財神。
2、沈萬三
沈萬三,本名沈富。沈萬三以種田起家,後來利用當地水運之便進行海外經商,後來在江南張士誠的庇護下,壟斷了江南私鹽生意,再用自己的財富結交權貴,最終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據記載,沈萬三的財富巔峰時期可達到2萬億人民幣,這個數字對於我們來說想都不敢想!
因為朱元璋在統一天下時,沈萬三沒少幫助朱元璋的頭號大敵張士誠,所以朱元璋對沈萬三沒有什麼好感。而沈萬三為了巴結朱元璋也確實沒少給朱元璋花錢,朱元璋重修南京城的時候,沈萬三就替朱元璋分擔了三分之一的費用。
後來沈萬三竟然提出要替朱元璋犒賞三軍,這給了朱元璋清算沈萬三的藉口。最終這個巨富被朱元璋發配,而他巨大的資產也全部歸了朱元璋。
3,大貪官和珅
和珅是乾隆爺身邊的重臣,形容和珅那就是一個字~貪。和珅通過察言觀色、溜須拍馬得到了乾隆爺的賞識,所以官路平步升雲,有了權利之後,就利用自己的權利謀取利益,買官賣官、結黨營私,只要能來錢,他什麼都幹。最終貪下了巨額財富,和珅的資產總價值10億兩白銀,是當時國庫資產的十幾倍。
乾隆爺去世後,嘉慶皇帝繼位第一件事就查辦和珅,抄和珅家時,清點資產就用了一個星期,又用了一個星期時間才將和珅的家產全部運回國庫。和珅最終也落得個被斬首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
4,伍秉鑑
伍秉鑑出生於乾隆年間,祖籍福建,祖上以經營茶葉為生。1801年,伍秉鑑從去世的哥哥手中接下了自己的家族產業~怡和商行。商行經過伍秉鑑的經營,很快就積累下了巨額財富,而且成為了當時廣州十三行的首領。
後來,因為國家政策,他的商行有幸可以跟洋人交易,這無疑給他創造了極大的商機。而伍秉鑑確實也把握住了這樣的機會,不但生意做的越來越大,而且在洋人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名聲,洋人都願意跟他做生意。
據統計,伍秉鑑的財富最多可達2800萬銀元,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後來,貪婪的洋人不斷在貨物中夾帶鴉片,鴉片流入中國害了不少人,於是伍秉鑑就被戴上了漢奸的帽子。後來,清政府決定製止鴉片流入中國,伍秉鑑夾在中間兩頭為難,雖然他做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未能阻止鴉片戰爭的爆發。
鴉片戰爭爆發後,伍秉鑑站在了清政府這邊,他出錢修建城牆、購買戰艦,鴉片戰爭失敗後,伍秉鑑還承擔了100多萬的賠款。但是伍秉鑑的這些行為並沒有為他摘掉漢奸的帽子,百姓對他詬病不斷。
最終,74歲的伍秉鑑在萬念俱灰中病逝,隨著他的去世,廣州商行也逐漸沒落,永遠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歷史上富豪很多,古往今來,誰又能逃得過名與利呢!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辛勤奔波,為的還不是一個利字嗎!這本身是沒錯的,但是切記「君子愛財,取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