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做夢好不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好,因為很多人常常在清晨醒來的時候,覺得自己做了一晚上的夢,十分疲憊,所以認為是做夢影響了睡眠質量。
但是你知道麼,其實睡眠質量好不好,和做夢沒有太大關係。因為正常人都會做夢,如果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那麼平均長達六年的時間都花在了做夢上。
做夢不僅正常,而且有益。做夢能幫助大腦功能的恢復與加強。,為身體帶來氧氣和養料,並運走廢物,為第二天的大腦活動打下基礎。
我們所有人睡覺的時候不是一下就能迅速進入睡眠狀態的,而是分為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動期。在深度睡眠階段,生長激素會大量分泌,對於人體的修復和生長都有重要影響。
那為什麼一覺睡醒後會感覺累呢?我想你應該猜到了。如果總是覺得自己睡覺的時候做很多的夢,可能是因為你的深度睡眠比別人少,簡單來說就是睡得不夠深,長時間處於淺度睡眠,睡覺的時候有一種似夢非夢的感覺。
淺度睡眠的時間不夠就無法保證身體有足夠的時間處於完全的休息狀態中,自然就會感覺到疲憊。
那如何快速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呢,下面的內容要仔細看哦!
我國傳統的養生之道講究「先睡心,後睡目」。為了避免「噩夢連連」,要先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然後再進入睡眠狀態。
因此,晚上9點以後最好避免過於興奮,不要進行卡拉OK、應酬、網聊、打電話、做策劃等大腦皮層比較活躍的活動,可以看看電視劇或聽聽舒緩的音樂,11點上床睡覺。
大部分人中午會有午休時間,很多人會選擇睡覺,但是要注意大睡要放在晚間。白天打盹可能會導致夜晚睡眠時間被「剝奪」。白天的睡眠時間嚴格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且不能在下午三點後還睡覺。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失眠的時候你都是怎麼做的?大家一起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