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產業地圖,有中電光谷的身影

2020-12-21 中電光谷

武漢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編制武漢市「產業地圖」,明確各區產業定位,推動特色產業統籌招商、集中布局。武漢產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各區產業有特色,編制「產業地圖」有基礎。

中電光谷發軔於武漢,十六載以來,深耕產業,以推進城市經濟發展為重要使命,在武漢各區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推進各區經濟轉型升級。憑藉著對產業園區的建設與運營,對企業的支持與幫助、對產業生態的培育與打造,參與著武漢產業地圖的勾勒,武漢的產業地圖裡,有我們的身影。

光谷金融港位於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總投資 100億元,已入駐 387 家企業,入駐金融機構 40 餘家,數量在單個園區聚集度上位居全國第一。

光谷軟體園位於武漢光谷核心腹地,定位為軟體開發、服務外包、金融後臺服務、研發和企業總部等設施,是中部地區建成和在建規模最大的以軟體研發與服務外包為主題的產業園區。入駐企業約 300餘家,園區內企業從業人數已超過 4 萬人。其中,A 股上市公司 10 家,新三板 15 家,專利企業 70 家,高新企業 51 家。

武漢未來科技城是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規劃的一個城市功能完備的衛星城。項目覆蓋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製造和高科技農業等五大主導產業領域。2019年底,園區註冊企業超過2000家,2019年3月,累計產生各項專利3056項,軟體著作權295個,每萬人口專利擁有量遠遠超過武漢市平均水平。

光谷生物城是以「千億產業」思路建設的國家級產業基地,聚集各類生物企業2000餘家,其中世界500強8家,百億元企業2家,國內上市企業32家。其中,光谷生物城創新園打造生物產業研發創新體系和總部聚集區,主要建設專業孵化器、藥品及醫療器械檢測中心、中試放大平臺、儀器共享中心、動物實驗安評中心、金融服務平臺、眾創空間等。武漢高科醫療器械園著力打造以醫療器械為主的醫用裝備研發、製造產業集群,形成立足中部輻射全國的醫療器械產業生態園。

武漢創意天地是科技與創意產業集聚示範園區,以美術館為藝術靈魂、藝術家工作室為創作先鋒、高層寫字樓及創意工坊等為產業動力。園區已註冊科技文創類企業1000餘家,聚集國內外藝術家70餘位,園區內企業從業人數已超過10000人。園區落成了武漢市首棟專為遊戲企業定製的辦公樓——武漢遊戲產業大廈,成為華中最強遊戲產業鏈的大本營,是武漢市重點打造的遊戲產業基地,也是新興遊戲產業的孵化平臺。開園迄今,武漢創意天地成功舉辦各類活動近400場,已吸引約52萬人次參與,在推進武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同時,讓藝術走向大眾。2019年舉辦首屆武漢國際創客藝術節,不僅成功搭建了藝術與科技產業交流的國際化平臺,也增強了洪山區文化品牌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是在中央網信辦的指導和支持下,由武漢市承接的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重點布局項目。中電光谷為該項目提供綜合運營服務,提供物業、餐飲、能源、招商、展廳展示、體育設施運營、軟體平臺管理等多元服務,將本項目打造為國家級網絡安全產業高地、國家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標杆之一、東西湖區乃至武漢市新產業引擎。

武漢研創中心採用徽派園林建築風格,集獨棟、院落、園林和水域為一體,綠化率達到35.5%。園區涵蓋科技研發、網際網路、教育諮詢、文化設計等眾多領域,形成了良好的科技與創新產業生態圈,已有60餘家科技研發類企業,其中軍工及相關企業12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

中電光谷數字產業園是中國電子集團與武漢市政府戰略合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電光谷「武漢智造」布局中的重要一環,在蔡甸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在常福工業園打造218畝國際化與智能化深度結合的多功能生產空間,全方位對外展示智能製造應用場景。項目建成後,園區將集聚智能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三大產業,成為助力產業升級的先進示範、中德產業合作的首站平臺,為蔡甸區產業騰飛奠定重要基石。

中電光谷將投資20億元在陽邏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中電光谷智造中心(陽邏)」,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打造長江經濟帶上具有影響力、配套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製造生態製造中心。項目總體規劃約1000畝,以智能製造為核心,通過數位化賦能走向工業網際網路的智能化集群,以科技服務業激活科技創新的新經濟引擎,對接國內外數字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引進、培育數位化製造優勢企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的重要載體。

統籌 責編 / 吳陳

視覺 / 羅語嫣

相關焦點

  • 九江市柴桑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和平一行考察調研中電光谷
    趙和平區長一行先後參觀創意天地體驗館、合美術館、OVU創客星及數字園區事業部,深入了解中電光谷在主題產業園區開發建設、招商運營、空間配套服務及智慧園區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對中電光谷產業園區開發運營的先進理念及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 又一世界500強落戶光谷,中電建八局武漢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揭牌
    12月2日上午,中電建八局武漢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揭牌,辦公地點位於光谷企業天地。該公司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旗下骨幹企業——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水電八局」)全資子公司。近年在武漢承建項目10餘個,連續三年獲武漢市市政工程金獎,多個項目獲評湖北省建築工程安全文明工地。這是水電八局首次在湖北省設立全資子公司。據介紹,中電建八局武漢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將立足光谷,整合湖北區域內的客戶、資金、人力、技術等資源,打造一家由高新技術人才組成的建築強企。中國光谷官方融媒體矩陣來了!
  • 中電光谷與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公司進行合作 涉佛山紅崗科技城
    觀點地產網訊:12月2日,中建三局城市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夏元雲等領導一行參觀考察中電光谷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電光谷黨委書記、總裁黃立平,助理總裁、南方區總裁李明輝,中電光谷產業合作中心總經理潘琪,中電光谷數字公寓事業部總經理、武漢歐微優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源等參與了本次籤約活動。
  • 宜昌市點軍區區長高傑一行考察調研中電光谷
    12月11日-12日,宜昌市點軍區區長高傑、點軍區副區長張華勝一行考察調研中電光谷,中電光谷總裁黃立平,助理總裁尹碧濤等予以熱情接待,並與考察團展開座談。▲宜昌市點軍區高傑區長一行考察調研中電光谷考察團一行先後參觀了光谷軟體園、未來科技城、光谷生物城、創意天地以及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深入了解了中電光谷在主題產業園區開發建設、招商運營、空間配套服務等方面的情況,對中電光谷產業園區開發運營的先進理念及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
  • 央視《對話》「中國產業地標」走進武漢 「光谷」作為第一關鍵詞被...
    長江日報訊(記者鄭汝可)9月1日晚,央視《對話》欄目「中國產業地標」系列節目播出,本期聚焦武漢。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馬國強與十餘位武漢企業家代表一同,與央視主持人陳偉鴻互動對話,探討武漢從「鋼的城」到「芯的城」的高質量發展樣本。
  • 中電光谷居然有這麼多「黑科技」(系列二)
    生活在「宇宙中心」光谷,科技是繞不開的話題,6月5G牌照頒發,人們開始關注「黑科技」。什麼是「黑科技」?「黑科技」最早出現在動漫《全金屬狂潮》中,原意指非人類自力研發,凌駕於人類現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識。在網絡上,指一切「很厲害」的新硬體、新軟體、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翻譯成武漢話就是「尖板眼」。
  • 武漢光谷新能源與環保產業基地
    武漢光谷新能源與環保產業基地是在全球新能源與環保產業迅猛發展、在中國莊嚴向全世界宣布中國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碳排放減少45-50%的背景下產生的;武漢光谷新能源與環保產業基地是武漢市發展戰略性新型產業的部署,按照市政府十二五規劃要求,武漢市十二五新能源產業要達到500億、環保產業要達到1000億的產值規模,武漢光谷新能源與環保產業基地是承擔這一戰略目標的主體
  • 中電光谷與四川中啟麟飛籤訂框架協議,推動雙方多領域戰略合作
    8月13日,四川中啟麟飛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麟一行來訪中電光谷,中電光谷董事長、總裁黃立平,助理總裁尹碧濤等予以熱情接待。雙方就兩家企業未來多領域合作以及大健康產業發展展開座談,並籤訂合作框架協議。
  • 中電光谷:聚集高端創新要素 助推新區實施經略海洋國家戰略
    作為落戶新區的重要產業園區,中電光谷加快聚集藍色涉海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建設海洋特色園區,助力新區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興輪繩纜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麗婧:「這個纜繩是我們興輪繩纜自主研發設計以及生產的一款繩索,專門針對我們海洋工程領域裡一些超大型船舶。我手上的這一款只需要40毫米直徑的繩子,比我們普通人的手腕還要細一些,但是可以拉動20萬噸的貨櫃的巨輪。」
  • 新經濟獨角獸企業布局光谷的背後,主題產業園的價值是什麼?
    ,而且入駐中電光谷旗下光谷軟體園和光谷金融港兩大主題產業園區的就有8家企業。瞄準網際網路新經濟崛起的時代潮流,以軟體服務外包產業為主導,通過對城市與產業格局的重新思考和規劃定位,中電光谷的前身,當時的光谷聯合打造了光谷第一個開放式主題產業園區,為軟體服務外包和科技研髮型企業量身打造辦公生活空間,也重新定義了光谷產業與城市的共生關係。▲武漢城市群技術與產業協同的主要策源地:光谷軟體園十年磨一劍。
  •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電光谷:聚集高端創新要素 助力新區藍色經濟發展
    作為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重要產業園區,中電光谷加快聚集藍色涉海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建設海洋特色園區,助力新區藍色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個纜繩是我們興輪繩纜自主研發設計以及生產的一款繩索,專門針對我們海洋工程領域裡一些超大型船舶。我手上的這一款只需要40毫米直徑的繩子,比我們普通人的手腕還要細一些,但是可以拉動20萬噸的貨櫃的巨輪。」11月3日,興輪繩纜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麗婧告訴記者。
  • 對接武漢光谷 黃石崛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充分發揮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  頭部在武漢,配套在黃石;研發在光谷,生產在黃石;融資在武漢,投資在黃石。黃石以武漢光谷為依託,加快產業協同發展,一個以PCB(印刷電路板)產業為圓心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
  • "中國光谷"武漢光電子產業收入去年突破1400億元
    新華網武漢2月19日電(記者周夢榕)記者從中國第一根實用光纖、第一臺半導體雷射器的誕生地武漢東湖高新區了解到,去年其光電子信息產業總收入達到1450億元,已躋身入世界級產業集群。武漢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享有「中國光谷」的稱號。2001年,武漢東湖高新區獲批為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 武漢開始編制產業地圖,國家級產業基地分布沒有黃陂和蔡甸
    引言:看到下面這幅圖,作為黃陂和蔡甸人,您有何感想呢?堂堂大黃陂和蔡甸區,面積佔整個武漢的1/3,居然沒有一個國家級的產業基地,難道黃陂和蔡甸就一直保持「好山好水好無聊」的農村格局嗎?黃陂還有點希望,還可以盼望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園趕快落地,希望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申報成功,希望長江新區早日獲批。不求三個夢想都能達成,只要一個能落實,黃陂人就滿足了。蔡甸呢?除了個中法生態新城,似乎沒聽說有大的項目計劃在蔡甸落地。
  • 武漢產業園區再添新地標,光穀物聯港項目建成
    10月27日,大學園路上,湖北省水泥領域知名企業——媧石水泥集團武漢天研公司旗下總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光穀物聯港」產業園項目建設已經完工。據了解,該產業園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周邊。該科技園建成後,將成為媧石集團和武漢天研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新總部基地,承載「物聯網產業發展、大數據等網際網路+業態生態。光穀物聯港產業園將圍繞『中部最大物聯網產業園區』的定位,建成極具科技感的綠色、智能園區,打通產業線上線下服務體系,並滿足企業未來總部辦公、研發設計、創新孵化、展覽展示、商務生活配套等全方位的發展需求。」光穀物聯港相關負責人表示。
  • 武漢順民地產大健康產業集聚,光谷東又添龍頭
    我國醫療器械領域三巨頭之一的邁瑞早早落戶光谷中心城,聯影也緊隨其後入駐光谷中心城。聯影的加入再次為光谷中心城大健康行業奠基。使得武漢順民地產周邊再添醫療配套。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產品線覆蓋全線高端醫療影像設備,並同時擁有全球領先核心技術、雄厚資本實力及頂尖人才優勢的集團。
  • 中電光谷南方區總裁李明輝:與萬興科技攜手共進 助力長沙「軟體再...
    ,長沙也成為繼北京之後全國第二個獲批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的城市。(中電光谷南方區總裁、長沙公司董事長李明輝致辭)  作為長沙創新發展的排頭兵,目前,高新區已吸引騰訊、IBM、華大北鬥、萬興科技等全球一線知名產業龍頭企業入駐,聚集了長沙市約80%以上信息安全產業企業。
  • 武漢長盈通、中原電子等發起的武漢光谷軍融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3/28/2018,3月21日下午,由七〇九所、中原電子、高德紅外、武漢長盈通等53家單位發起,七〇九所擔任第一屆理事長單位的「武漢光谷軍融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七〇九所(藏龍島所區)召開成立大會。來自五十餘家單位七十多名代表參會,湖北省國防科工辦陳禮斌處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科創局李晶副局長、七〇九所馬中所長等出席了會議。
  • 山西省小企業發展促進局局長薛江炤和山西轉型綜改區陽曲產業園區...
    中電光谷董事長、總裁黃立平,助理總裁姚華,助理總裁、中電光谷建築設計院院長尹碧濤,規劃發展中心執行總經理、武漢歐微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磊等予以熱情接待。▲助理總裁尹碧濤陪同薛江炤局長和郭雲貞主任一行考察光谷軟體園薛江炤局長一行參觀了光谷軟體園,考察團一行對中電光谷十幾年來一直專注於產業園區的開發運營,並切實從地方稟賦出發組織產業,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取得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期間,通過中電光谷的對接,考察團一行赴華中科技大學參觀考察並與華科副校長等座談交流。
  • 上海交大、廈大等高校代表走進光谷
    12月3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走進東湖高新區。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全國高校的200餘名代表,在武漢國家級產業基地人才對接洽談會上紛紛表示,看好武漢及光谷產業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