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號凌晨,玉溪市公安局青龍場檢查站的民警在一輛從西雙版納開往昆明的客運汽車上發現一個椰子。看上去和普通的椰子沒什麼兩樣。可在經驗豐富的基督民警看來,其中卻是暗藏玄機。用刀切開留下的不是椰香,而是一股甜蜜的香味。根據這氣味民警推斷,椰子裡極有可能藏有冰毒可疑物。
果然就在椰子被砸開的瞬間露出來的不是果肉,而是黑色的塑膠袋。裡面則全是分裝成小袋的冰毒可疑物,共計440克。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細節,在心思神秘的基督民警眼中,卻成了發現毒品的關鍵。就在查獲椰子藏毒後,緊接著民警又在一輛從西雙版納開往曲靖的客車上,發現了疑似物。
在一個裝零食的塑膠袋裡,裝有3個火龍果和一個梨,還有一袋乾脆麵和一小盒卷心酥。可是當民警把可疑袋子裡的火龍果一個個切開時,卻並沒有發現異常。難道是民警的判斷錯誤,就在大家以為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時候,其中一個裝卷心酥的紙盒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卷心酥明顯是拆開後重新封膠。盒子一打開裡面裝滿了藍色小包裝的冰毒,共220克。此外,民警還在一個空床處的被褥裡搜出一包冰毒約210克。緝毒民警在兩輛客運車輛上共查獲了3起毒品案件。
這其中查獲數量最多的就是冰毒,而要說起冰毒在國內的蔓延。就不得不提到10年前全國通緝的一個人—大毒梟劉招華。
2005年3月5日凌晨,福建總廳禁毒總隊。刑偵總隊和武警三方聯合開展了一次抓捕行動。代號為啄木鳥。當天凌晨4時,行動指揮部發出行動指令,對一起特大冰毒案的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之後酒量載著武警特警和公安幹警的抓捕分隊從福州駛出。3點20分。60餘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將27號住宅重重包圍。10分鐘後,狙擊手也到達了指定位置。之後強公主踹開房門,快速衝進屋內。警方這次要抓捕的人正是在逃大毒梟,劉招華。
劉招華,福建福安人。從1995年起。劉招華利用自己掌握的一種新型合成技術,開始製造冰毒。幾年間,他生產、運輸、販賣的冰毒量達30噸之多。其中11噸被中國警方查獲。從他手中流出的19噸冰毒,讓無數家庭傾家蕩產,妻離子散。這一起案件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冰毒案。值得一提的是,劉招華曾是一名法警,具備極強的反偵查能力。
16歲那年,劉招華中專沒上完,輟學之後,他跟著大哥修過一陣汽車,但受不了大哥的暴躁脾氣。在當年的徵兵中。劉招華謊報年齡,偷偷跑去當兵,成為了福州邊防支隊的一名戰士。不過劉招華在部隊中的表現非常積極。被領導認為是一個積極上進的好苗子。所以兩年之後獲得了前往福州武警學院學習的機會。從武警學院畢業之後。他被順利提了幹,成為了排長。當年劉招華是他們老家那批士兵中最先提幹,也是唯一的一個。然而,那麼劉招華是怎麼樣走上了製毒販毒的道路?
劉招華一直想提前轉業,但是按當時的規定,劉招華需要在部隊服役十五年。在福州這個大城市呆了幾年的劉招華倒已經看不上部隊的待遇。他渴望去花花世界一展自己的手腳。
他用一個極端的方式,讓自己脫離了部隊的生涯。轉業了之後被分配到老家福安的法院,當上了縣城的一名法警。兩年後。劉招華因為出色的交際能力被當地市政府抽調過去,負責招商引資的工作。這是一個叫福建宏發塑膠有限公司,這座工廠是劉招華在1992年期間負責招商引資工作時,與一個人合夥開辦的。在工廠附近建有一棟三層樓的別墅,這個別墅在1993年的福安算得上頂級奢華,光這棟別墅劉招華就動用了70多萬人民幣。
從部隊轉業後到了法院,劉招華廣傑朋友認識了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因為福建緊挨著臺灣。所以這裡的臺灣商人非常的多,走私也很猖獗。當時的劉招華打著福建宏發塑膠有限公司的招牌,在表面上收購加工國外的廢棄塑料。暗地裡則和一些開場的臺灣人走私龍骨、酒、汽車等物品。
並由此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很快的就開上了自己的私家車。一輛皇冠牌的3.0轎車,而且當時劉朝華這樣的轎車就3輛。在市政府工作的劉招華,有時候開著皇冠車去法院。從1989年轉業到法院,到1992年開了工廠,建起了當地最奢華的別墅,還開著三輛皇冠轎車。短短3年時間。劉朝華從一個小法警,一夜暴富。
1996年的12月31號。劉招華從別墅裡逃走。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裡是劉招華進行走私和製毒的一個窩點,而他的巨額財富也都是通過這種罪惡的營生而來。
那麼享受了5年的巨富生活和他人鮮豔目光的劉招華。又是如何案發的?
有兩個人,一個名叫陳文燕,一個名叫張明輝。他們兩個人都是以販毒為生。1996年,警方發現了兩人販毒的事實實施抓捕。法院對陳文印、張明輝兩人走私販賣冰毒案進行審理。
根據刑法第347條規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冰毒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販賣冰毒數量多達5000克的陳文印、張明輝,兩人拒不交代毒品來源。二人一審被判處死刑。這一天,法院聽眾席的一個角落裡,有一個人一直在默默的關注整個審判的過程。這個人正是陳文印和張明輝的毒品供貨人—劉招華。
可以說這個劉招華真的膽子很大,作為陳章二人的同犯。他竟敢公然出現在法院,不過也正是因為親自來到現場,劉招華對接下來發生的事兒,才有了一個新的判斷。
劉招華從法院出來之後,他知道。陳章二人為求自保,肯定會把自己供出去,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因為陳張二人舉報劉招華有功,所以二審的時候,他們被改判為無期徒刑。
根據陳文燕、張明輝的供述,1997年1月7日。福州市刑警支隊組織警力前往福安市賽岐鎮。摸清了劉招華的製毒窩點,並對劉招華可能逃竄的路線進行了封鎖。1月9日凌晨約6時許,警方直搗劉招華的冰毒工廠,但此時工廠內只有幾個所謂的工人。
主犯劉招華已經不知所蹤,原來三天前在法院旁聽完陳文印、張明輝的二審結果後。熟知犯罪心理的劉招華,意識到自己會被供出來。他當天就連夜逃離了福安。劉招華跑了,扔下了和她已經結婚的女大學生和她的孩子們消失的無影無蹤。
劉招華從小就對化學有狂熱的興趣。初中的時候,劉招華不僅化學成績好,其他各科也都非常優異,所以才會有進入武警學校再學習的機會。正是因為劉招華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天賦,所以他第一次製造冰毒的過程非常順利。
陳文印是劉招華在當兵的時候就認識的一個朋友。他找到劉招華,問他能不能搞到一些冰毒?他準備走私到臺灣、日本進行販賣。劉招華這個時候才具體了解了冰毒的利潤,他頓時被這其中高額的利潤驚呆了。面對賺錢的機會,劉招華從來都不會猶豫,很快他就開始著手製造冰毒。但是當時國家已經開始嚴控冰毒原材料麻黃素的買賣。化學底子還不錯的,劉招華便絞盡腦汁琢磨,用其他化學物質取代麻黃素。為此,他投入40萬元進行罪惡的實驗,並跑到西安一位教授那裡,以討教為名騙取結晶方頭。一年之後,劉招華真的找到了一種麻黃素的替代品。他利用這種新型的冰毒合成技術,第一次大規模投入了生產。
就在福安警方四處查找劉招華下落的時候,東躲西藏劉招華制定下了一個罪惡的計劃。他先去了中國毒品的重災區廣東普寧。但是劉招華一到普寧就發現警方的通緝令已經轉到了這裡。而普寧的生意人中,大多來自福安。為了避免暴露身份,狡猾的劉招華只呆了3天,便動身前往海南三亞。躲了一年之後,劉德華感覺普寧的風頭已經不那麼緊了。他再次折回到廣東,準備在那裡尋找合作者。很快,劉招華就打聽到這裡的販毒老大陳炳錫。
這個人有固定的毒品來源,就是身在緬甸的大毒梟譚小林,這個譚曉林在緬甸擁有一支270人的私人武裝。但譚小林只做傳統的4號海洛因。他對冰毒這種新興毒品,並不感興趣。而陳炳錫作為毒品的銷售,他深知海洛因雖然毒癮性更強。但是冰毒的利潤更高,所以他急缺冰毒。通過搭線,劉招華很快見到了陳炳錫,兩個各有所需的毒販就這樣同惡相濟開始了各位罪惡的合作。
在陳炳錫的經濟支持下,短短兩個月內,劉招華就生產出了1噸的冰毒。不過這個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劉招華的野心。他的目標是建一個能生產出10噸冰毒的巨型工廠。
與此同行,福安警方一直在尋找劉招華的行蹤。雖說劉招華已經銷聲匿跡近一年之久,但警方知道一個掌握合成技術的慣犯絕不會就此把手的。不出警方所料。在第一次生產出的一噸冰毒脫手後,劉招華就擴大了生產線。結果在接下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劉招華竟然瘋狂的製造出了31噸的冰毒。
不過很快劉招華就聽到了一個令他惶恐的消息了。譚曉林販毒團夥在販運一批海洛因的過程中,被警方截獲。劉招華的冰毒倉庫暴露後,警惕性很高的,他馬上帶上一支裝有20萬現金的密碼箱,準備外逃。幾乎在同一時間,警方出動了大批武警,對市區進出關口、交通要道實行戒嚴。尤其是對離開廣州的可疑車輛進行逐量排場。可狡猾的劉招華卻選擇騎自行車走小路逃出了城。
之後劉招華頻繁的更換落腳點,幾個月來,他從汕頭到廈門。再到武夷山,最後逃到了青島。而劉招華的最終目的地卻是廣西桂林。
為什麼是這裡呢?因為劉招華相信桂林將是自己的福地。因為這個地名中有三個木子,按照劉招華之後口供中的說法。他命中缺木,所以他的所有化名。都帶有木子,比如說之前的劉森,就是他用過的一個話題,到達桂林之後,劉招華又多了一個化名,李笙清。劉招華花了重金託人弄到了這張身份證。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張身份證,劉朝華才得以在桂林的公開場合露面,甚至是上電視上報紙,大搖大擺的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正在警方多方排查劉招華蹤跡的同時,狡猾的劉招華卻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攜帶巨款,迫切渴望投資西部,投資桂林的商人,當時國家正在努力西部招商引資,進行西部大開發。於是化名為李森青的劉招華,很快就以投資商的身份和桂林市的一些當地名流接觸商。
而且他還成立了一家名為森森的公司,和當地縣政府,籤訂了一項高達3億元人民幣的合同。當時劉照華利用其開的森森公司租下了臨桂縣的3萬畝的林場。進行紅豆杉種植,但是後來警方發現。這根本就是劉招華精心準備的又一個製毒據點。
他當時正在著手往裡面運他獨有冰毒合成器。2003年11月,就在劉招華暗中著手自己新一輪瘋狂製毒計劃的時候。陳炳錫在泰國被抓捕歸案,隨著陳炳錫的落網。一個覆蓋面巨大的毒品銷售網絡,清晰的進入到了中國警方的視野。通過陳炳錫的招呼劉招華的犯罪事實也徹底浮出水面。警方開始了在全國範圍內對劉招華的收網行動。
2004年11月24日上午,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a 級通緝令,對劉招華懸賞20萬元進行通緝。這份通緝令隨後在各大媒體登出。就在電視上播出a 級通緝令的那一刻,劉招華在哪呢?他在桂林的一家高級酒店和幾個當地很有分量的商人一起吃飯。在電視上播出劉招華照片的時候。有人還笑著對劉招華說,哎,你看,電視上那個人跟你長得真像。劉招華聽了也笑了笑,還點點頭說。
從酒店出來,劉招華就迅速回到了自己的別墅,收拾了一些東西。就在電視臺播出通緝令之後,桂林警方接到舉報電話。有市民反映,大商人李笙清和通緝犯劉招華長相相似。而且此人並非本地人,來路十分可疑,不過等警方趕到灕江花園185號別墅區時,別墅內早已人去樓空。
難道說這一回劉招華又像上一次一樣,騎著自行車跑了嗎?沒有,他甚至根本就沒有走出桂林。而是就地躲在桂林雁山的一個廢棄山洞。直到半個月後,他才決定逃出桂林。經過9年的較量,警方早已將劉招華的性格和犯罪心理摸透。所以他們將劉招華的老家設為了重點布控對象。果然,劉招華的身影如期出現在了福安市街尾27號的一棟居民住宅內。2005年3月5日凌晨,早已準備充分的福建省廳禁毒總隊、聯合刑偵總隊和武警三方力量。組成聯合行動指揮部。將睡夢中的劉朝華一舉抓捕歸案。這一天剛好是劉招華40歲生日。
2006年6月26日。廣州中級人民法院對劉招華案件進行了公開審理。一審判處劉招華死刑。2009年9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經最高法院核准,劉招華被押赴刑場(廣州),執行死刑,終年44歲。
臨行前有記者問他是否有想過自己的下場會是怎樣?他是這樣會答的:怎麼死都一樣,被槍斃和生老病死沒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