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平衡」這4個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常有聽說,但真正理解的估計就不是很多了。我們並不是說理解這4個字的意思有多難,而是多數人從來就沒有想要去知道它,所以才會如此,那下面筆者就簡單的跟大家舉個例子。
打個比方吧,列如把一棵樹木砍伐了,那麼結果就不僅僅只是少了一棵樹這麼簡單。比如很多依賴於這棵樹才能存活的野生物們,就沒法生存了,也許你會說,那跑到其它樹上,不就可以了嗎?當然,有些是可以,但也有些是不可以,更何況我只是說一棵樹而已,如果是整片樹林被砍伐呢?那它們還能跑到哪裡去?
現在我們來說一下,一些不會跑的,比如真菌類,它們就是要依靠樹木才能生長的。如果沒有了樹木,那麼它們也就跟著消失了,以此類推,沒有了真菌,那還會不會影響到其它生物呢?答案是,肯定會,因為大自然的規律是循環的,你破壞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行,最終影響到的,肯定是人類。
今天可能跟大家多說了幾句話,因為「生態平衡」真的很重要。那現在我們言歸正傳,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種野生物,它屬於真菌界,一起來分享主題吧:它就是「豬嘴蘑」,鄉下遇見,請別破壞,目前200元一斤。
大家之前在家鄉有沒有曾經見過呢?是不是感覺怪怪的,但又很漂亮,沒錯,它就是「豬嘴蘑」,學名叫膠陀螺,個別地方也稱它為木海螺。「豬嘴蘑」屬於膠陀螺科,蠟釘菌,是一種長在闊葉樹的樹皮縫隙的真菌。
「豬嘴蘑」在我國分布還算廣泛,據了解,像甘肅、雲南、吉林、河北、河南、遼寧、四川等省份都有。從生長範圍來看,應該說好多農民朋友還是有見過的,當然,也有可能由於不認識,所以也就沒有記住了。
「豬嘴蘑」的菌體為黑褐色,直徑大概在4釐米左右,高度約2到3釐米,菌體柔軟且富有彈性,整體來看,還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生長的季節通常在夏秋兩季,常見於樺樹或是柞木等闊葉樹的樹皮縫隙裡,有時成群生長,有時成叢生長。
對於這種菌類,筆者在兒時的時候,上山撿柴,就曾見到。不過很可惜,那時並不知道它就是「豬嘴蘑」,更不明白它的價值,看見它的長相後,還以為它是什麼怪東西,都是直接拔掉,生怕用它來燒火,還會影響到做飯呢。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豬嘴蘑」的價值觀。這種菌類有毒,但是卻可以食用,前提是必須要去除它的毒素才可以,如若不然,是不能食用的,這點大家一定要記住。關於它的去除毒素方法,主要就是清洗,但是清洗的過程特別複雜,最少也要幾十次,而且還要隔夜讓它把毒素吐掉,非常不易。
因此,在去除毒素上,這裡就不多介紹了,如果真有需要,還請必須諮詢專業人士,切勿隨意測試。此外,這種菌類雖然有毒,但其價值卻非常珍貴,據筆者所了解,野生的「豬嘴蘑」,目前價值可達到200元一斤。
夥伴們,現在相信你們都已經知道了,今後若是在鄉下遇見的話,還請不要破壞,畢竟野生資源真的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