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後有《芝麻胡同》,京味劇為啥總火?

2020-12-06 齊魯壹點

由何冰、王鷗、劉蓓領銜主演的京味年代大戲《芝麻胡同》正在熱播,並且連續多日拿下收視冠軍,可見觀眾對於京味電視劇仍是情有獨鍾。

從早年的《大宅門》《五月槐花香》,到近年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京味電視劇作為國產劇中的一個獨特類型,一直為觀眾喜聞樂見。劇中的四合院、北京人、北京話,早已跨越了地域限制,嵌入國民的共同記憶。

京味電視劇一直堅持用現實主義風格創作現實主義題材,這是其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京味題材南北通吃、老少皆宜

《芝麻胡同》以1947年的老北京為背景,通過講述醬菜鋪老闆嚴振聲(何冰飾)、牧春花(王鷗飾)、林翠卿(劉蓓飾)等人的故事,反映了老北京底層百姓有裡有面、有滋有味的百態人生。

近年來的電視屏幕上,並不乏《芝麻胡同》這樣的京味電視劇,比如《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等,而它們與《芝麻胡同》一樣,都由導演劉家成執導,連續多部作品讓劉家成變成了京味題材專業戶。

雖然位居北京一隅,但是京味電視劇卻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與2015年那部收視頗高的《情滿四合院》一樣,《芝麻胡同》如今又連續拿下收視冠軍。在劉家成看來,地域的就是民族的,「只要你是一個準確的表達,一種跟觀眾心與心的交流,就不會有南北界限。」

其實京味題材一直以來都是國內觀眾所鍾愛的電視劇類型,既有講述民國京城大宅院的《大宅門》,也有講述琉璃廠故事的《五月槐花香》《琉璃廠傳奇》;

既有擠在北京大雜院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也有住進樓房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既有關於部隊大院子弟生活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血色浪漫》,也有關於四合院裡老百姓生活的《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

這些電視劇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情節把北京風貌傳遞出來,劇中的那些四合院、琉璃廠、部隊大院、京腔京韻、爺兒大妞,也為觀眾鉤織起了對於那個年代下的中國的想像。

劉家成的京味題材電視劇的觀眾中有不少是90後、00後,有很多年輕人會問他,「當時是這樣的嗎?」劉家成覺得,正是因為年輕人對於當時歷史的不了解,反而讓他們覺得這種題材很新鮮。「京味只是一個背景,情感是共通的,它打通的是現代跟過去的壁壘。」

不盲目追求潮流,成就經典之作

京味電視劇能夠受到觀眾喜愛並且屢屢成為經典作品,就在於其堅持用現實主義風格創作現實主義題材,用地道的北京話來說就是,講究!

《大宅門》講述老字號藥鋪百草廳的興衰榮辱,讓人看得跌宕起伏。《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通過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生活,展現屬於小市民的喜怒哀樂。《血色浪漫》使觀眾體味了特殊年代青年人的萌動青春。《情滿四合院》用一個小院落見證了時代變遷。而《芝麻胡同》則在醬菜鋪裡反映人生百態。

曾經有人質疑劉家成的京味故事不夠時尚,但他認為,「如果太緊跟潮流,它熱的快,也退的快,我們踏踏實實講故事,我們不追潮流,潮流你是永遠追不上,你永遠跟在後面跑。」

他說,「我是百姓當中的普通一員,能打動我的,我相信也能打動廣大的觀眾,你要該堅守的就堅守,不能一切就將就市場,那樣就更沒有市場。」

在劉家成看來,現實主義題材無非就是客觀真實的表達,「這種真實來自於細節的真實。《芝麻胡同》裡的胡同是實打實的胡同,包括沁芳居周邊,都是按照過去的大柵欄兒來設計的。」為了呈現出典型的老北京風貌,他們前後花費了大概130天的時間完成了16000多平米的置景。

大到場景,小到衣服,京味電視劇都在追求這種細節上的真實。劉家成透露,為了增加真實感,《芝麻胡同》裡全部用新棉花做的棉襖棉褲,在八月酷暑天穿著這樣的衣服拍戲,每拍完一場都跟洗了一次澡似的。

劉家成執導的《情滿四合院》2018年拿到了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和最佳美術獎,正是因為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才成就了經典之作。

不用流量明星,堅持老戲骨挑大梁

京味電視劇能夠出彩,老戲骨演員的加盟絕對是重要因素。《大宅門》裡那一大堆戲骨自不必說,近年來的《情滿四合院》中有何冰、郝蕾,《正陽門下小女人》中有倪大紅、蔣雯麗,如今《芝麻胡同》裡又有何冰與劉蓓飆戲。網友稱讚說,「臺詞嘎嘣脆,演技賽神仙,韻味很『上頭』」。

身為北京人的何冰是京味電視劇中當仁不讓的男主角,《情滿四合院》中那個「混不吝」的傻柱讓他拿下第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這次在《芝麻胡同》裡,他又成了「沁芳居東家」嚴振聲。

何冰對於兩個人物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形象地總結道,「他們一個是揚著脖的,一個是低頭忍著的。」不同於傻柱的「爆發型」人格,何冰對於嚴振聲的隱忍解釋道,「當一個男人有產業、有家庭、有老人孩子、有老婆丫鬟,擁有這麼多的時候,就相當於在生活這兒有抵押品,不敢直腰說實在的。」

對於演員的選擇,劉家成遭受過不少質疑。「現在市場都認的是流量明星,你用的都是演員,不是有流量的明星。」

但他認為還是不能完全向市場低頭,這次《芝麻胡同》他又啟用了多年不拍戲的劉蓓,劉蓓的精彩表演完全超出了劉家成的預期。「拿到劇本的時候,林翠卿這個角色我腦子裡閃現的就是她,沒變過,真的太準確了!北京女人的大氣、瀟灑,那種大大咧咧,在她身上都有。」

不跟隨市場風向選用流量明星,反而讓京味電視劇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這給影視製作行業帶來了許多正面啟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

(壹點號 屬娛你)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胡同、京腔、四合院……因為講究,京味電視劇火了
    《芝麻胡同》海報照片由何冰、王鷗、劉蓓領銜主演的京味年代大戲《芝麻胡同》正在熱播,並且連續多日拿下收視冠軍,可見觀眾對於京味電視劇仍是情有獨鍾。從早年的《大宅門》《五月槐花香》,到近年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京味電視劇作為國產劇中的一個獨特類型,一直為觀眾喜聞樂見。
  • 《情滿四合院》與胡同
    最近電視劇《情滿四合院》正在北京電視臺播出,這部拍攝於2015年的電視劇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發生在北京一個四合院裡的故事。
  • 《芝麻胡同》和《情滿四合院》相同的海一天,不同的大壞蛋
    當大家看到《芝麻胡同》裡的吳友仁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那就是何冰和海一天這對冤家,算是槓上了。從《傻柱》(又名《情滿四合院》)到《芝麻胡同》,二人一直都是死對頭。但是,到了《芝麻胡同》裡,稍有不同,這次一改《傻柱》中傻柱(何冰)始終收拾許大茂(海一天)的局面,變成吳友仁(海一天)收拾嚴振聲(何冰)了。
  • 《情滿四合院》導演劉家成:一部拍舊時歲月的京味劇,為何獲年輕人歡心?
    京味兒的皮囊,再加上京味兒的魂在皮、肉、骨上,《情滿四合院》這部劇確實是將京味文化做到了極致。觀眾看劇,看到了滿滿的回憶,和一股子濃鬱而純粹的北京味兒。《情滿四合院》的出品方藝照天下CEO戈乃康向骨朵透露,搭建這座四合院,共花費200多萬元,全部採用舊料來搭,這樣才更真實,讓觀眾有代入感。
  • 「傻柱」成醬菜鋪老闆,《芝麻胡同》展現地道老北京生活 | 新劇
    從早期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大宅門》,再到近兩年熱播的《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等,京味兒劇經久不衰,已然經受住了市場和觀眾的檢驗。《芝麻胡同》聚齊了一批演技紮實且土生土長的北京演員,何冰、劉蓓、方子哥、海一天等等。其中,何冰曾憑藉《情滿四合院》的「傻柱」一角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在《芝麻胡同》中,何冰飾演的嚴振聲是京城老字號醬菜鋪「沁芳居」的老闆,吃穿用度是「一爺」,買賣上又事必躬親。
  • 《芝麻胡同》臺詞夠京味兒!表演接地氣兒!
    ­  最近,電視劇《芝麻胡同》正在東方衛視熱播。這是一部標準的京味兒劇,導演是近兩年執導了《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小女人》的劉家成,三位主演是何冰、劉蓓、王鷗。該劇講述了數十年間,一家人經營「沁芳居」醬菜鋪生意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緊湊的劇情和紮實的演技,為該劇贏得不俗口碑。­  劇情很帶勁兒!
  • 8090後迷上年代劇 360趨勢解讀《情滿四合院》
    據360趨勢顯示,《情滿四合院》自開播之日起,關注度一直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而80、90後網友對此劇最為關注。好劇慢熬人氣漸漲,80後至95前人群成關注主力在當下被流量劇佔據的影視圈中,《情滿四合院》可謂獨樹一幟。它拍攝完成於2014年,於2015年在地方電視臺播出,當時並未聲名遠揚。沒想到今年10月4日在北京衛視的重播,卻成就了這部不成名的「老劇」。
  • 何冰京味兒電視劇,芝麻胡同展現了百態人生,京腔京韻代入感十足
    他是《情滿四合院》中的廚師傻柱,他是《芝麻胡同》中的嚴振生,他是地地道道皇城根兒長大的北京人,醬菜好比人生酸甜苦辣各種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清楚沉寂多年的他,從藝三十多年最終榮獲白玉蘭獎,他就是北京人心中演什麼像什麼的的影帝何冰今兒就和您聊聊醬菜罈子裡泡出的百味人生
  • 《芝麻胡同》登天津吉林春節檔 花好月圓共團圓
    「京味兒劇旗手」劉家成「永遠的代表作」電視劇《芝麻胡同》是繼《傻春》《正陽門下》《情滿四合院》之後,導演劉家成的又一「京味兒劇」力作。編劇劉雁曾執筆口碑佳作《別了,莫斯科》《風車》,同樣擅長家庭情感題材,筆觸細膩犀利。
  • 《芝麻胡同》開播,何冰靠一口白牙上熱搜,醬菜鋪差點成了棺材鋪
    對於觀眾來說,沒有好劇看,不太爽,可是如果有多部好劇同時播出,只能選擇追一部也不爽。這不,昨天晚上,地道京味兒電視劇《芝麻胡同》開播,與早一天開播的《老中醫》展開比拼,飾演醬菜鋪老闆嚴振聲的何冰被推上熱搜,竟然靠的不是演技,而是一口白牙。
  • 《芝麻胡同》專家研評會:探尋京味兒現實主義創作的趨勢和特點
    專家探尋「京味電視劇」的高峰,生活流是根本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認為:從《情滿四合院》到《芝麻胡同》,這樣一批京味電視劇的連續播出已經產生的重要影響,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風格鮮明的系列
  • 《芝麻胡同》收官 神仙演技為何只撐起半部好劇
    《芝麻胡同》劇照。55集電視劇《芝麻胡同》上周六收官。比起開播時的高熱度、高評分,說再見時,其口碑和討論度雙雙回落。關於該劇,網上有條「評價鄙視鏈」:劉蓓、何冰等人的神仙演技、嘎嘣脆的京味兒臺詞、有裡兒又有面兒的老北京氛圍、說不清是奇情抑或浮世繪的劇情、有的演員不到位的臺詞和妝容……觀眾眼裡,誰是上乘,哪裡欠了火候,一目了然。最終,這部本有望成為「老北京文化擔當」的《芝麻胡同》,只是停在了「半部好劇之上、一部好劇未滿」處,未能比肩《大宅門》等先前的京味經典。
  • 《情滿四合院》|今年看過最感動的電視劇
    原本以為年近尾聲要錯過了,不料偷得半日閒的11月被我發現了《情滿四合院》。當然感人是一部分,歡樂是另一部分。要說它感人可能也得分人,比如我女朋友就完全看不懂,無法體會。而我推薦給我哥,他的回覆是,「早看過了,不錯這電視劇。」這是一部年代戲,沒有代入感是比較難體會其中的韻味的。像就有豆瓣網友這樣評價《情滿四合院》:滿院白眼狼,一家吸血鬼、小寡婦愛飯盒。
  • 最良心的年代北京劇,《芝麻胡同》帶你走進老北京,重溫胡同記憶
    在前段時間不久,一部剛殺青的新劇勾起了小編的興趣,這部劇的名字啊叫做《芝麻胡同》。他正是憑藉著它的特殊性,成功的勾引起了我對它的興趣。這部劇特殊就特殊在它是一部反映老北京的年代劇,整部劇中處處都是透漏著濃濃的京味。
  • 《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聽劉家成講小人物的故事
    人物簡介劉家成,全國政協委員,自由職業導演,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員,北京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代表作有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芝麻胡同》等。
  • 《芝麻胡同》熱播,沁芳居裡醃醬菜,胡同裡演繹小人物的別樣人生
    本來不少觀眾還在為先前那部《情滿四合院》豐富劇的情慾猶未盡,緊接著差不多由該劇原班人馬傾力打造的《芝麻胡同》就接踵而來,何冰、畢彥君、方子哥、海一天在《情滿四合院》的幾張老面孔,在《芝麻胡同》裡又聚,雖然背景時代不同,但展現的同樣是普通人的情懷和人生。
  • 京味電視劇熱播,通過地域文化自信構建整體文化自信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承辦的電視劇《芝麻胡同》研討會近日舉行。該劇以1947年北京沁芳居醬菜鋪為背景,講述了老闆嚴振聲、妻子林翠卿及一心為父親治病的牧春花三人之間相互扶持、風雨共擔的情感故事。
  • 《芝麻胡同》大結局前有乾貨,看過才知道什麼是年代劇
    《芝麻胡同》本周就要大結局了,我才開始看,攆不上,騎著自行車追。加速追下來,覺得《芝麻胡同》作為一部年代劇那是真!精!彩!1、先說「真」要是用一句話說清,《芝麻胡同》講了個什麼故事?網上有說,《芝麻胡同》沒有寫成醬菜園的商戰史、百年老店的傳承史,很失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能成百年老店,是有訣竅的。除了一般的「仁義禮智信」,按現在觀點,也有社會化分工,每個專業,每道工序,都做到了業內更高標準。
  • 《情滿四合院》是年代劇,更是時代劇
    中國內地的電視劇,現實主義題材貧瘠,以中年人為主角的現實題材劇就更匱乏,而《情滿四合院》裡郝蕾(圖)和何冰等實力派演員讓此類題材獲得收視率和口碑雙豐收,有超越電視劇本身的意義。【國劇觀察】飾演「傻柱」的何冰把善良和正義、無私詮釋得自然而真摯,不帶絲毫說教意味。
  • 年代劇《芝麻胡同》:何冰王鷗,詮釋老北京胡同下的人情冷暖
    可以說,年代劇算是近年來最能否引起大家共鳴的電視題材了,而《芝麻胡同》是由編劇劉雁執筆、劉家成導演即將在2019年和觀眾們見面,這部《芝麻胡同》用另一種方式來詮釋著老北京的故事:堅守現實主義創作方向,用傳統老北京的姿態詮釋愛恨交織的生活,用彼此的情義和在困境中對生活的擔當,並且努力實現年代劇與現實社會的有效連接和創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