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說旅行,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對於河西走廊的嚮往,可謂是由來已久,從早期關於《河西走廊》的紀錄片,到後期雜誌中關於河西走廊石窟的介紹,每每看到其中的石窟都會讓我期待萬分。
於是在2020年的夏天,小馬再一次來到河西走廊旅行,這一次的目的主要是去走訪如今保留在這條通道上面的石窟,像莫高窟,西千佛洞,天梯山石窟以及榆林窟等等,可謂是讓我都是驚喜滿滿。
如果說到其中最讓我有些失望的是哪一個石窟,那麼一定算是張掖的馬蹄寺石窟。雖然在河西走廊中,它的名氣是僅次於敦煌莫高窟的石窟。即便這裡的遊客很多很多,大巴車,自駕車等都將這裡圍得水洩不通,但是往往很多人都是來這裡打個卡就走,什麼也不知道。
那麼為什麼小馬會對這裡感到有些失望呢?首先他的74元門票並不便宜,其次當你逛完整個景區之後,稍微懂一點的人都會發現石窟群內保留下來的古物很少,大部分的石窟內都是為了旅遊開發而重塑的佛像和重新繪製的壁畫,看起來就非常的嶄新,違和感非常強烈。
因此在小馬走完馬蹄寺石窟瞬間有點失望,不過好在馬蹄寺這裡的景色很美,而且你還可以看到中國非常特色的裕固族風情,它們的服飾和風俗習慣,那麼這種失望也算是煙消雲散了。
不過好在小馬對於馬蹄寺早就有所研究,那麼這種期待感是沒有那麼強烈的。馬蹄寺最早建於晉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鑿,原本只是郭某的隱居和講學之地,後來的人在這裡增加了塑像,後來更是成為了重要的佛教聖地,最輝煌的時候僧眾達到了300多人。
到了明清時期這裡更是得到了皇家的重視,原本寺內還有乾隆賜給的御物金鞍、龍袍等等,憑藉著1600多年的歷史,馬蹄寺成為了西北乃至中國都極其重要的遺存,和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並成為河西走廊中的三大藝術石窟。
雖然剛才小馬說來到這裡有些失望,但是只要你細心的話,同樣會發現這個石窟不少的看點,其中就是現在的馬蹄殿中那個被譽為鎮寺之寶的馬蹄印跡,據說和格薩爾王有著聯繫。
馬蹄寺中的「三十三天」石窟同樣也是非常驚喜,一共分為了21個石窟,整齊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懸崖上。從外面看感覺很是普通,然而當你進入到洞內的時候會發現別有洞天,即便如今的造像和壁畫幾乎很少可見,但是僅僅憑藉這種通道相連的山中石窟群,也算是一種神跡。
尤其是當你慢慢地行走在馬蹄寺的「三十三天」石窟中,那些需要通過大大小小的通道才能進入的石窟之後,瞬間會讓你驚喜滿滿。
逛完了「三十三天」石窟後,可以前往旁邊的站佛殿走走逛逛,據說這裡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一個石窟。複雜的構造同樣成為國內較為特色的石窟群,如今保留下來的古物不算太多,可以重點關注入口處殘存的壁畫。
其實馬蹄寺石窟群的珍貴之處並不在目前開放的景區內,而是藏在距離景區幾公裡之外的金塔寺,這是藏在肅南縣祁連山北麓、大都麻河西岸的崖壁之上石窟群,目前保留下來的僅僅只有兩個窟,但是卻可以看到極其珍貴的涼州模式的石窟,只是很可惜目前文物保護中不開放給大眾。
這就是看起來有點失望的石窟,但卻處處彰顯著它那古老的氣息,這或許就是人文景點的魅力,即便很多古文物都殘敗不堪,但是當你認真去了解過它的歷史和故事的時候,瞬間會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