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是跟團遊, 其中有一天是自由行。所以,這是計劃好去玩的。到處溜達一圈。傳
說中的網紅打卡
彩虹邨
彩虹地鐵站,ins上網紅打卡地。
彩虹村建於1964年,為當地人提供經濟適用房 - 這在 香港 是一個大問題,在那裡生活成本是世界第二高的!他們用彩虹色繪製了莊園,讓它看起來很開朗,世界墜入愛河。哦,有趣的事實:「彩虹」是指粵語中的彩虹!雖然它從來沒有被設計成一個旅遊景點,但很容易看出為什麼它獲得了如此多的關注。公共住房區位於 九龍 黃大仙區,是成千上萬人的家園。
彩虹站, 香港 港鐵觀塘線上的一個車站,與鑽石山站一樣,基於東 九龍 線在鑽石山站需有路軌直接前往 九龍 灣車廠,故在彩虹站設計上特別加設中央路軌,以便東 九龍 線的列車供應暢順,同時亦不影響觀塘線的運作。
交通】地鐵 彩虹邨 站C4——出地鐵左轉——進入 彩虹邨 見到樓宇中間的2層停車場
不過這裡已經非常網紅了,所以不可避免的是非常多的遊客。
籃球場的座椅
籃球場的座椅也非常適合拍照
坪石 邨
坪石 邨 是 香港 的一處公屋,位於 九龍 觀塘區 平山 ,臨近 彩虹邨 ,但名氣並沒有 彩虹邨 和益昌大廈大,很少有人知道這裡。外牆的顏色不是這裡的看點,真正精彩的地方隱藏在樓內——正方形天井。建築內部的黑暗和天空外部的強光形成強烈的光線對比,層層疊疊中猶如穿越時光的隧道。
【交通】:乘觀塘線在彩虹下車,向東南步行約100米
這個居民樓其實可以進去,可以跟著居民進去,乘電梯上到21樓,再往下看,真的很嚇人。
如果居住在這種地方,真的感覺要和鄰居搞好關係。一層太多人了。
勵德邨
這個地方比較偏僻,而且不好進去,不讓拍照,我推薦去打卡。
香港 唯一的圓環式建築——公共房屋 勵德邨 ,位於港島大坑,與銅鑼灣一路之隔,鄰近維園和渣甸山。
南山邨
這裡是一個小眾打卡的邨屋,沒有彩虹那麼多人,卻也非常適合拍照。
【交通】乘坐港鐵在【石硤尾】站,B2出口出,沿窩仔街直走,路口左轉進入大坑東道,上過街天橋,一直往裡走,看到樓房外圍是綠色的就是目的地啦!
石硤尾公園
這是在計劃之外意外發現的一處適合拍照的公園,公園裡的鞦韆不時會有小朋友來玩,很童年。
公園的整體風格和大陸的公園類似,都是一些健身器材,但卻不知為什麼,就是比大陸的公園要好看。
公園內的牆壁是粉色和藍色搭配,好夢幻的感覺。
清新簡潔的街拍照片瞬間就出來了。
公園中還有一處泳池,只是幾乎沒有人再去下水遊泳。
廟街
每個城市都有的一條街
在 香港 我推薦去廟街
簡直太有意思了
原本以為這裡只是小商品一條街,但沒想到,晚上去了才知道,我真是太年輕。
怪獸大廈(益昌大廈)
怪獸大樓,ins上超級火的網紅打卡地。具體百度地圖搜索可以導航到益昌大廈。
【交通】位於鰂魚湧和太古地鐵站中間,建議從【太古】站下,B出口,直走不到10分鐘。
或乘坐小巴61路、68路在鰂魚湧街下;69路小巴在海景樓下;乘坐叮叮車在柏架山道下。
它是由5棟大廈組成的「E」形狀建築物,分別是:福昌樓、益昌樓、益發樓、海山樓、海景樓,在這些大廈裡頭竟然密密麻麻寄居著2000多戶1萬多人,那場面非常震撼人心!
電影《變形金剛4》大家都有看過吧,其中有一個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了,因此這幾棟大樓瞬間在網絡上發酵,網友們稱之為「怪獸大樓」。
「怪獸大樓」是上世紀60年代建造的,是那個時期非常流行的綜合型辦公樓,樓上是住宅,樓下是店鋪,充分利用土地空間,創造更多的價值,隨著「怪獸大樓」名聲大噪,很多遊客不遠千裡而來,只為一睹大樓芳顏。而且大部分都是日韓小姐姐呢。
3D魔幻熊??
(萬豐大廈)3D魔幻熊??,彩色的牆面,將熊表現出極其富有立體感。同樣也是ins上的網紅打卡地。
這裡是ins上相當熱門的打卡點,房子頂樓對面就能看到一棟小黃樓和3D立體熊,非常顯眼吸睛,拍照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交通】地鐵深水埗A2出口。
這個樓的完美打卡點是他附近的樓頂 天台 ,只不過上樓都要密碼鎖,而且都是居民樓,這些樓都是私人民宅,所以一般不會讓遊人進去。
不過我是怎麼進去,爬到樓頂的呢。哈哈,我在樓下自動販賣機買快樂水時,和當地人聊起來,阿姨看我穿的很港風,就幫我開門,讓我上去拍照,真的感謝啦。
嘉鹹街
嘉鹹街 類似 北京 的798地區,是 香港 的藝術園區。這些地方,有很多街頭塗鴉,也有很多藝術店。因此,也便成為網紅打卡地。
【交通】港鐵上環站A2出口步行10分鐘。
嘉鹹街 露天市集據說是最古老的露天市場之一, 街上有不少各式各樣的小商小販,包括賣鮮魚蝦蟹的、糧油雜貨,是 香港 最市井,生活最純樸的一面。《 重慶 森林》裡梁朝偉扛著菜和王菲一起走的就是這個地方。
我發現 香港 很多人都推著這樣運貨車。
在靠近中環荷里活道的路口有一處塗鴉牆,千萬別錯過了拍照,很有國外感覺。
在 香港 ,這些五顏六色的廣告也都很好看,色彩豐富的城市更有人文紀實的感覺。
香港 同樣也像個山城,到處都是斜坡,但走在這種起起伏伏的道路上,卻不覺得的累,而是很有趣,因為街景很好看,街道兩邊的商鋪也都很有意思。
發現一家賣攝影作品的藝術店,這些照片都是當前ins上很流行的圖片
在HK,就算在施工的道路,都很有港風的感覺。
遺憾的是在 香港 沒怎麼吃水果,雖然知道在這邊的水果會好吃,但真的很貴。
西環碼頭
堅尼地城,靠近西環碼頭。乘地鐵到終點站。
這邊的教堂很少,大部分都是教會形式。
香港 生豬行
叮叮車是 香港 的雙層有軌電車,這種百年前的交通工具,目前只有 香港 還保留著。叮叮車的軌跡以東西方向貫穿了 香港 島的北部,覆蓋面最全的線路是堅尼地城—筲箕灣 ,全程約1小時,也是最適合遊覽者體驗的一段。叮叮車不按裡程計價,無論在哪站上下車,價格相同。
叮叮車的軌跡,以東西方向貫穿了 香港 島的北部,路線與地鐵港島線基本一致,途經西環、上環、中環、銅鑼灣、灣仔、筲箕灣及 維多利亞 港沿岸幾個重要區域。也就是說,進入些區域自然會和叮叮車不期而遇。
今年是米奇90周年,公交車印上了宣傳廣告。
維多利亞 港灣
來 香港 必打卡的地方, 維多利亞 港灣。這是現在正在維修。不能靠近看。 維多利亞 港(英語:Victoria Harbour)簡稱維港,是位於中華人民 共和 國 香港 特別行政區的 香港 島和 九龍 半島之間的海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 香港 亦因而有「東方之珠」、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
【交通】乘坐地鐵到尖沙咀。
重慶 大廈
重慶 大廈位於 中國 香港 特別行政區內,是 香港 九龍 尖沙咀的一座樓宇,位於彌敦道36-44號。於1961年落成,是一座混合型大廈,擁有很多廉價賓館、商店、食肆、外匯兌換店及其他服務行業。
大廈內的約4000個住客中,主要是 香港 的少數族裔人士,以 印度 和 巴基斯坦 等 南亞 裔人士、以及來自不同 非洲 國家的人士最多。有些人會將這座建築物比喻成「 香港 少數族裔的 九龍 城寨」,為當地甚有特色的一個另類國際化地標。
但是有很多 印度 人在,聽說之前有危險發生,建議女生不要單獨一個人去。
即使沒有梁朝偉、林青霞和王菲主演的電影《 重慶 森林》的渲染,位於 香港 尖沙咀彌敦道36號的 重慶 大廈也一樣聞名遐邇。就是這座不起眼的大樓,被 美國 《時代》雜誌選為 亞洲 最能反映全球化的地方,也是最能反映 香港 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
《富豪雪糕》其實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便於 香港 大街小巷流動販賣的雪糕車。
也許並不如叮叮車、天星碼頭那樣具有標誌性,但當了解其中的故事,每個曾經是孩子的中年人都會會心一笑。
天星小輪
天星小輪是 香港 維多利亞 港著名的擁有悠久歷史的渡海交通工具。天星小輪是與 香港 電車、太 平山 山頂纜車齊名的擁有百年以上悠久歷史的交通工具。
穿梭於 維多利亞 港的天星小輪不單是 香港 與 九龍 之間的渡海交通運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乘搭天星小輪亦是 香港 本地其中一項最質優價廉的觀光旅程。亦是訪港旅客遊覽 維多利亞 港首選的行程,《國家地理旅遊雜誌》曾把乘搭天星小輪遊覽維港兩岸譽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
尖沙咀天星碼頭:從港鐵尖東站L6出口,沿梳士巴利道往鐘樓方向步行前往,約5分鐘。 中環天星碼頭:從港鐵 香港 站A2或港鐵中環站A出口,沿民耀街步行前往,約10至15分鐘。 灣仔天星碼頭:從港鐵灣仔站A1出口,沿人行天橋往 香港 會議展覽中心方向走,至港灣道後再轉往會議道,約15分鐘。
天星小輪的起源要追溯至1880年,一位外國人——波斯拜火教(祅教)教徒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創辦天星小輪的前身——「 九龍 渡海小輪公司」開展其載客渡輪服務。並以一艘名為「曉星」的蒸汽船來往尖沙咀與中環。
這裡真的很適合拍照!!尤其在船上。
PMQ元創方
PMQ元創方(英文:PMQ,意思為Police Married Quarters,即已婚警察宿舍),為 香港 的一個創意中心,位於 香港 島上環荷李活道,總樓面面積達1.8萬平方米,設有5個門口,正門在其東面的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的前身為於2010年11月10日被列為 香港 三級歷史建築的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經過活化後成為創意中心,於2014年4月14日起局部開放,於同年6月21日正式開幕。
作為一個將歷史建築保育再活化的典型案例,元創方極力恢復已婚警察宿舍原貌,甚至還原了樓梯欄杆的顏色。
【交通】
從港鐵上環站E2出口右轉,沿永樂街走至德輔道中後,右轉至機利文新街,再往前走至皇后大道中,沿鴨巴甸街前往,全程約7分鐘 。
從港鐵中環站C出口,沿皇后大道中往中環中心方向走,然後搭乘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至士丹頓街,轉右再往前走即達,全程約15分鐘 。
香港 大學
港大的校園建在山坡上,建築與自然完美融合,小路兩旁是翠綠的叢林,高低錯落的教學樓通過四通八達的樓梯相連(港大沒有圍牆、沒有大門,沒有做足準備的我倆在校園裡迷了路…)從港大建築風格中可以看到文藝復興的影子,哥德式建築的融合,在這百年的歷史中,這所學校傳播,吸收世界各地的文化,逐漸形成了多元的,開放式的教育氛圍。
在 香港 大學 裡找到了小清新的感覺。
這裡真的很適合拍照。但是大學很大,也不好找,就多花時間走走吧。
香港 大學 裡的建築也非常有歷史。
建築的美。
從大學走出來就已經接近黃昏。
HK掃街
夜遊 香港 結束啦!返回酒店洗洗睡了。
一天的自由行,感覺讓我大飽眼福啊!累並快樂著!很多地方都值得細細去品味。特別適合攝影愛好者呦!有時間的話,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