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靈帝時,爆發了一場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這次起義的策劃者和領導者是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作為政治口號,並以頭裹黃巾作為起義軍的標誌。
那麼,在諸多的顏色當中,張角為什非要選擇黃色?為什麼是「黃天當立」而不是「皇天當立」呢?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把它的上一句「蒼天已死」聯繫在一起分析。
我們知道,「蒼」的本意是青色或是灰白色,通常用來指代天的顏色。歷代的統治者無不認為自己是「真龍天子」,是上天的兒子,所以中國的皇帝還有一個神聖的稱謂,那就是「天子」。所以,「蒼天」所代表的就是最高統治階層——皇權。有人用「五德」或是「五行」來分析這個問題,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經不起推敲。
張角一直信奉黃老道家之術,黃帝崇尚土德,土為黃色,這就為他起義時「黃天當立」的口號奠定了基礎。後來,他得到道士于吉所授《太平經》,遂創立「太平道」,成為教主以宗教救世為己任。他最初以「大賢良師」的身份出現在民眾面前,並於漢靈帝建寧(公元168-171年)開始布教傳道活動。他把《太平經》和「黃老」思想結合在一起化為自己的教義,廣泛向信徒們宣傳。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太平道發展到中國很多地方,信徒達到幾十萬,而這些信徒主要是窮苦農民,我有一些城鎮商戶和小手工業者,同時還有和別的官吏甚至宦官。太平道的宗旨就是「以善道教化天下」,反對剝削壓迫,主張平等互愛,深得天下百姓的擁護。
據史料記載,張角布道主要是以給人治病的方式來擴大影響,建立威信。他把全國的信徒按照地區設為三十六方,「方」的首領成為「渠帥」,管理上十分嚴格,在百姓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由於漢靈帝時政治腐敗,社會黑暗,民不聊生,張角「順民意」於公元184年三月五日舉行起義,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這一天正好是甲子年的甲子日,所以口號裡便有了「歲在甲子」四字。這個口號的目的就是為了向信徒們說明,按照萬物興衰,王朝更替的歷史規律,代表東漢王朝的「蒼天」氣數已盡,將要滅亡了,而太平道順應土德(黃色),應該以「黃天」取代蒼天,結束漢王朝的統治!雖然黃巾起義歷經短短十個月便以失敗告終,但是在中古歷史上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至於為什麼不用「皇天」,那是因為皇天高高在上,脫離了窮苦大眾,也與太平道的教義宗旨不符。
關於「黃巾起義」的具體過程,大家都知道的,這裡就不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