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閩南方言諺語 90%的人都沒聽過

2021-01-17 網易

2017-07-31 11:51:43 來源: 大話鐵觀音

舉報

  如果你有到廈門旅遊過,那麼應該聽到不少閩南方言。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廈門話區,泉州話區,漳州話區,龍巖話區,大田話區,每個話區都有各自的特色腔調。雖然小編也是閩南人,有時候也沒有聽懂閩南方言,因為閩南方言中有很多閩南諺語。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這些閩南方言諺語,你是否聽過呢?

  

  諺語:天公疼憨人

  解釋:老天爺會照顧不夠聰明的人(比喻傻人有傻福)。

  諺語:嘴唇一粒珠,講話不認輸

  解釋:嘴角長著一顆痣,講起話來不認輸。指嘴角長痣的人性格倔強,講話愛跟人拼輸贏。

  

  諺語:細漢偷挽瓢,大漢偷牽牛

  解釋:小時候做些微不足道的壞事,長大後卻無惡不作。

  諺語:神仙打鼓有時錯,腳步踏差誰人無

  解釋:事情總有出錯的時候。

  

  諺語:吃緊弄破碗

  解釋:吃快了打破碗,形容做事太心急

  諺語:少年未曉想,吃老毋成樣

  解釋:年少的時候不會想,等老的時候,還不成樣子。這句話是在罵人不爭氣。

  

  諺語:心歹無人知,嘴歹上厲害

  解釋:心裡壞沒有人知道;嘴上壞才厲害。這句話是調侃人嘴皮子功夫厲害

  諺語:吃魚吃肉,也得菜甲

  解釋:吃魚吃肉,也得搭配青菜。這是勸人不能一味吃葷,需葷素搭配得宜。

  

  諺語:三年一閏,好歹照輪

  解釋:運勢會隨著時間的經過而改變(同義語: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諺語:一樣米飼百樣人

  解釋: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每個人的表現、個性依然是不盡相同。

  這些閩南語的古早智慧話語,認真想一想是不是很有道理呢?閩南語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發音,在《大話鐵觀音》中,編劇就通過「tea和閩南語的鐵是一個發音」,串出了閩南特色茶文化——鐵觀音。想要更深刻的理解閩南古諺語的精髓,就先從閩南語學起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閩南方言拾趣:閩南諺語中的衣食住行
    在生活中,當你衣著搭配不妥時,是否曾聽過老一輩人這樣說?據本地老一輩回憶,早些時候,「內長外短」的衣著被視為「衣冠不整」,而現在的年輕人們穿著「內長外短」成為時尚,老一輩人通常會這麼說。在他們的口中,一些閩南諺語體現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在語言上也頗為生動。本期「閩南方言拾趣」,就列舉幾句與大家分享。
  • 兩岸專家暢談閩南文化傳承 以「學習傳承閩南方言」為主題
    東南網12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實習生 羅桂英)昨日,由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主辦,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承辦的閩南文化沙龍(閩南方言廈門專場)在廈門舉行,沙龍以「學習傳承閩南方言」為主題,海協會原副會長、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首任院長張銘清,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兩岸語言文字交流與合作協調小組秘書長張世平
  • 閩南方言概述
    他們帶著各歷史時期的中原漢語,與當地土著語言(閩越語)相融合,逐漸形成了閩南方言。  閩南語音的文白異讀現象反映了移民及其文化浪潮的歷史層次。一般認為,白讀音是上古音(秦漢雅言)的遺存,而文讀音更接近中古音(唐宋官話)。閩南音系是「古無輕唇(f)」「古無舌上(zh ch sh r)」等聲母演化規律的有力旁證。而閩南語音的七調則完整地展現了中古語音「四聲八調」的面貌。
  • 《閩南方言大詞典》今日北京首發
    這些詞典都是關注某一地的方言,要麼是廈門或泉州的方言,要麼只有漳州方言,都不能完整代表閩南語,「要是三地合起來,百分之九十的閩南語方言都能涵蓋在內」。  不過,真正讓周長楫等專家決定編寫一部涵蓋廈漳泉三地閩南方言詞典的,緣於幾次跟一些臺灣學者的爭辯。
  • 海絲泉州十大科學閩南諺語評選活動座談會順利召開
    讀了這些妙趣橫生的閩南諺語,是不是更加熱愛我們的閩南文化。 「閩南諺語書法作品」贈送儀式上,鯉城區科協、泉州歷史文化中心、泉州西湖文化促進會及陳懷曄、洪光輝、林英明、吳永安、吳江鴻、蔡志雄六位書法家將閩南諺語書法作品贈予鯉城區檔案館收藏陳列,鯉城區檔案館接受了書法作品,並為主辦方和書法家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 閩南方言的「臭」字
    閩南話的「臭」字當然不是好字眼。比方說,閩南人經常叫「不守信用、不講友情、缺乏公德的人」為「臭人」,叫創治或加害他人、損人利已的人為「臭心肝」,叫對人惡狠、兇氣的面容為「臭面」;還有,叫瘌痢頭為「臭頭」,叫生瘡長癬的腳為「臭腳」「臭腳蹄」。
  • 這首閩南兒歌你還記得嗎?它的故事90%的人都不知道……
    「閩南話的發音各地不同,但仍有跡可循,就如1-10數字都有兩種發音。」如此細節的區別,也只有周教授,這個「閩南通」能講得出來。在教學樓下的閩南童謠長廊旁,劉丹暘見到該校前後兩任閩南語教研組負責人——林玲和林麗春老師。她們分別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閩南童謠省級和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 嶽陽即將要失傳的方言諺語,你知道的還有幾個?
    編前語: 今天飯後小鬼和媽媽閒聊,期間媽媽隨口說了一句小鬼不明白意思的方言諺語,在詢問媽媽釋義後,覺得這諺語太有意思、太神奇、太貼切了!瞬間勾起了濃烈的好奇心,於是才有了這篇方言諺語的整理,寫完強烈的滿足感、成就感湧上心頭,同時驚嘆於前輩們的智慧。
  • 歷史:閩南方言與文化縱橫談--第一篇
    一、閩南方言的形成,閩南方言又叫閩南話,也有人稱之為「河洛話」或「福佬話」。閩南方言是在福建閩南地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關於閩南方言的形成時間,至今學者們的看法仍不完全相同,但都認為至少在上古的末期南北朝已見端倪。
  • 千萬不要讓一個福建人講閩南話-虎嗅網
    姑且不論北魏的花木蘭有沒有可能是福建人,萬一木蘭是福建人,她可能在軍中會面對這樣的靈魂三問:「你是福建人啊,會說閩南語吧?」「福建靠海啊,你們天天看海真爽。」「你們福建一定沒見過雪吧?」這裡用幾個方言諺語舉例:無難度:好馬呣食翻頭草。普通難度:三儂禃條心,烏塗變成金。進階版:燒䀁兮食缺,織席兮睏椅。
  • 閩北文化|聽說這六句方言諺語,只有建甌人才能完美讀出!不得不服
    會說方言,但是你如果不會建甌方言 那下面這些諺語可能你讀出來會少點味兒 因為這些諺語只有用建甌話說出 才是最正宗最有味的
  • 原來用閩南話唱歌這麼好聽,方言部分我想再聽100遍!
    說起閩南歌大家之前可能聽過《公蝦米》,最近又有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它就是《大田後生仔》。我們先來聽一下這首歡快活潑的歌曲,感受閩南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做人一輩子 快樂沒幾天一條大路分兩邊 隨你要走哪一邊不怕不怕就不怕 我是年輕人風大雨大太陽大
  • 安溪退休老師「探秘」方言三十載 被稱為閩南話「活字典」
    他情迷鄉音韻味並潛心鑽研,被稱為閩南話「活字典」——「探秘」方言三十載 著書傳播傳統文化核心提示  他是一名退休語文老師,曾把閩南方言運用到教學中,並編寫成《閩南方言與語文教學》一書;他迷戀方言背後厚重的文化,執著於閩南方言研究
  • 融合漳州特色文化元素 《閩南方言》明信片受追捧
    漳州新聞網訊(記者 莊文劍 文/圖)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漳州分公司近日發行一套閩南方言明信片,融合漳州特色文化元素的獨特設計,受到許多集郵愛好者的追捧。  這套《閩南方言》明信片是由漳州郵政公司李燕爾設計團隊設計製作,獲中國明信片文化創意大賽銀獎。整套明信片16張,其中8張以漳州著名風景圖為背景、4張以漳州「三寶」(片仔癀、八寶印泥、水仙花)和漳州木偶為背景,4張以漳州名小吃、名水果為背景,每張明信片都印有閩南方言,極富漳州文化特色。
  • 閩南話歇後語好有味道
    帖子發起人網友「kx」說,偶爾和老人們交談,冷不丁便會聽他們冒出一兩句閩南話歇後語,幽默又形象,這些歇後語,結合了閩南地區生活環境的特點,說起來更加有味道。但這些閩南話歇後語慢慢地被人們遺忘了。  網友「kx」是南安人,他對閩南話歇後語略有些研究,平時也注意收集了不少歇後語。他說,發起這個話題,就是希望這些「下裡巴人」的民間文化能夠一直流傳下去。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經過了千百年來的歷史演變,漢語流派極廣,方言種類也非常多,一些歷史久遠的方言成了活化石,容納了許多不同時期的語言特點。基本上,沒有一種方言在歷史的長河是表現靜態的,大部分方言受當時官話的影響,都具有著反映歷史變遷的因素。
  • 網友總結「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福建僅閩南話入選
    翁海霞)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了一份「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排名第一,廣東話緊隨其後,福建方言僅閩南話入選,與蘇州話並列第三,接下去依次是上海話、陝西話、長沙話、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四川|吳語|溫州話|潮汕|方言|閩南地區|客家話|海南話|閩南語|...
    語言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尤其是在地域遼闊的中國,東西、南北各地區的差異尤為顯著,這種差異著重表現在各地的方言上。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 廈門海滄區教育局局長當老師 每天教一句閩南話
    「海滄區『閩南方言與文化進校園』種子班」17日結業,歷時兩個月,它是為秋季學期師資做準備——從下學期開始,海滄區所有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都要上「閩南語」課,每周一節。  上周六,這140名「種子教師」接受了一場閩南語的「期末考試」:一段聽力「測試」和一場演出。
  • 福建方言:閩中莆田,與閩東、閩南大不同!
    平時,當其他省份的人看到福建人時,一般都認為他會說閩南話,實際上並不一定。僅僅是福建沿海的閩東、閩中地區,與同為沿海的閩南口音就區別挺大的,就連在福州和泉州位置中間的莆田聽閩南人說話,都只能聽懂六七成,聽閩北福州人說話,只聽懂在兩三成左右,更不用說叫莆田人去聽閩西龍巖客家話和閩北吳語系了。 莆田話也叫莆仙話,就像古漢語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代口語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