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倫兵)很少有長達五個多小時的歌劇演出能夠讓觀眾處於環環相扣的劇情推進中,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前晚在保利劇院首次演出1967年卡拉揚為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製作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令現場觀眾震撼不已。雖然離最初製作已過去50年,雖然卡拉揚已經離世,但前晚由著名指揮家梵志登帶領的香港管弦樂團,以及一批國際知名的華格納歌劇演唱家將這部經典歌劇演繹出極高的藝術水準。從樂團的演奏,到歌唱家的演唱,再到舞臺美術設計,都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歌劇製作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女武神》是華格納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一部。北京國際音樂節曾經邀請紐倫堡歌劇院演出過「指環」全劇,中央歌劇院也曾演出《女武神》。然而,由於這次拿出的是1967年卡拉揚的版本,所以吸引了眾多「瓦迷」和普通觀眾。即將接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的梵志登,在音樂情緒和節奏的把握上都體現了他對華格納音樂的理解,香港交響樂團更是在他的調教下展現了最出色的華格納式的音色。演員們的精彩演唱,也讓觀眾為之一振。而全劇最後當舞臺上烈火「燃」起,管弦樂強烈地撞擊著觀眾的內心,讓整部歌劇的情緒達到最頂點,現場觀眾無不為之動情,音樂的魔力就此展現無餘。
這是1967年的製作,原以為會有些老套和傳統,但在現代藝術家們的重新製作和演繹下,放射出雋永的光芒。華格納的歌劇在西方歌劇中最為經典,而在中國卻並不普及,真正高水準的演出也不是經常出現。而此次的《女武神》則為華格納歌劇在中國的演出列出一個高水準的坐標。它告訴觀眾,華格納歌劇的演唱和樂隊怎樣表現才稱得上高水準,華格納歌劇也可以有現代元素,它不需要一味宏大的音量,而需要真正符合華格納音樂的內涵起伏,歌唱家不僅能唱,還要把握華格納風格和人物的內心,這臺《女武神》可謂一個高水準的範本。據悉,明日18:30,《女武神》將再次登上保利劇院的舞臺。
攝影/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