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音樂節《女武神》震撼演繹華格納歌劇

2021-01-17 國際在線娛樂

  本報訊(記者  倫兵)很少有長達五個多小時的歌劇演出能夠讓觀眾處於環環相扣的劇情推進中,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前晚在保利劇院首次演出1967年卡拉揚為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製作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令現場觀眾震撼不已。雖然離最初製作已過去50年,雖然卡拉揚已經離世,但前晚由著名指揮家梵志登帶領的香港管弦樂團,以及一批國際知名的華格納歌劇演唱家將這部經典歌劇演繹出極高的藝術水準。從樂團的演奏,到歌唱家的演唱,再到舞臺美術設計,都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歌劇製作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女武神》是華格納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一部。北京國際音樂節曾經邀請紐倫堡歌劇院演出過「指環」全劇,中央歌劇院也曾演出《女武神》。然而,由於這次拿出的是1967年卡拉揚的版本,所以吸引了眾多「瓦迷」和普通觀眾。即將接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的梵志登,在音樂情緒和節奏的把握上都體現了他對華格納音樂的理解,香港交響樂團更是在他的調教下展現了最出色的華格納式的音色。演員們的精彩演唱,也讓觀眾為之一振。而全劇最後當舞臺上烈火「燃」起,管弦樂強烈地撞擊著觀眾的內心,讓整部歌劇的情緒達到最頂點,現場觀眾無不為之動情,音樂的魔力就此展現無餘。

  這是1967年的製作,原以為會有些老套和傳統,但在現代藝術家們的重新製作和演繹下,放射出雋永的光芒。華格納的歌劇在西方歌劇中最為經典,而在中國卻並不普及,真正高水準的演出也不是經常出現。而此次的《女武神》則為華格納歌劇在中國的演出列出一個高水準的坐標。它告訴觀眾,華格納歌劇的演唱和樂隊怎樣表現才稱得上高水準,華格納歌劇也可以有現代元素,它不需要一味宏大的音量,而需要真正符合華格納音樂的內涵起伏,歌唱家不僅能唱,還要把握華格納風格和人物的內心,這臺《女武神》可謂一個高水準的範本。據悉,明日18:30,《女武神》將再次登上保利劇院的舞臺。

  攝影/孫楠

相關焦點

  • 致敬北京國際音樂節20年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將上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 時隔十二年,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再次登上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選段《女武神》將作為重頭戲致敬音樂節二十年的歌劇之路。10月24日、27日兩晚,這部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音樂節聯合製作的重磅大戲將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 《女武神》是《尼伯龍根的指環》四聯劇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部,經常以單劇形式被搬上舞臺,其中的第一、三幕也常以音樂會歌劇的形式上演。
  •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再造「指環」傳奇
    中青在線北京 10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時隔12年,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再次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 。選自「指環」四聯劇的華格納力作《女武神》,將於10月24日、27日 兩晚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再造「指環」傳奇。
  • 北京國際音樂節迎來20周年 卡拉揚版《女武神》將亞洲首演
    音樂節將在10月8日至10月29日為期22天的時間裡,獻上29場演出,涵蓋了歌劇、交響樂、教堂音樂會、兒童音樂會以及漫步系列音樂會等多個種類。 而在這所有的節目中,重頭戲無疑是音樂節與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攜手推出的華格納歌劇《女武神》。據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介紹,過去中國國內上演最多的是義大利歌劇,而德奧歌劇大多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完成首演。
  • 2015北京國際音樂節引進兩部華格納恢弘歌劇
    2015北京國際音樂節引進兩部華格納恢弘歌劇 2015-10-07 19:06:3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帕西法爾》北京國際音樂節再現華格納傳奇
    10月29日,由北京國際音樂節、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與馬德裡皇家歌劇院聯合製作的這一曠世傑作隆重上演。指揮大師古斯塔夫·庫恩率領中國愛樂樂團與多位世界頂級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以這部長達4個半小時的作品將中國歌劇舞臺紀念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的系列活動推向最高潮。
  • 北京國際音樂節20年 引領中國歌劇演出新潮流
    《麥克白》《小狐狸》《白蛇傳》第二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日前在北京舞臺亮相,經過二十年曆程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以成熟和充滿創意的面貌再次成為金秋北京演出市場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其中剛剛演出完的浸沒式歌劇《小狐狸》和即將上演的體驗歌劇《人聲》,以及華格納的歌劇《女武神》再一次將北京國際音樂節傳統的重頭戲——歌劇演出推向新的高度。
  • 華格納封筆之作《帕西法爾》壓軸國際音樂節
    華格納歷時25年之久才完成這部歌劇的創作,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版本從萌芽到上演也經歷了六個春秋。此次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攜手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以及馬德裡皇家歌劇院,以宏大的陣容將這部鴻篇巨製作為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演出,呈現在中國觀眾面前。在中國愛樂樂團排練廳,已經排練過幾天的庫恩老先生對中國愛樂樂團的表現讚不絕口,「《帕西法爾》很難,對歐洲的一流樂團同樣很難。
  • 致敬歌劇之王威爾第和華格納
    作為廣州古典音樂的標杆,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也從本月起攜手打造四場「年度歌劇之王」系列音樂會及兩場公開活動,向威爾第、華格納致敬的同時,也讓更多羊城觀眾從不同角度走進這兩位歌劇之王的音樂世界。再看下半場的節目單,從取材於西方愛情長詩的歌劇《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的「前奏曲與愛之死」到當今世上最流行也是最長的樂劇劇目《紐倫堡的名歌手》的前奏曲,再到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靈感來自北歐神話、表現了女武神在空中飄逸瀟灑又不失恢弘氣勢的《女武神的騎行》……這些華格納經典歌劇選段,無不向觀眾展示了德國歌劇史上這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的輝煌音樂形象。
  • 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 女高音為開幕式畫龍點睛
    原標題:女高音為開幕式畫龍點睛   詩意化的彗星運行,晦暗而頹敗的海平面,如科幻電影一般的巖洞,音畫結合的視覺設計讓10月4日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盛宴。本屆音樂節以「向大師致敬」為主題,華格納和威爾第這兩位同時迎來200周年誕辰紀念的歌劇作曲家佔據了音樂會的上下半場。
  • 看50年後復刻的卡拉揚版《女武神》,你才明白他為什麼「偉大」
    這種罕見的、毫無保留的投入,讓卡拉揚在1967年的薩爾茨堡復活節音樂節上推出值得歷史銘記的《女武神》。《女武神》是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第二部分,這部耗費20年完成的巨著,全劇長達15個小時。
  • 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法國喜歌劇院展開三年合作計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10月21日下午,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與法國喜歌劇院主席讓-伊夫·勒乎圖,在北京正式公布兩機構間將自2020年至2022年就聯合製作歌劇項目建立深度合作的計劃。
  • 上海四重奏亮相音樂節 演繹華格納、威爾第經典
    10月17日晚,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帶來一場室內樂音樂會,今年剛好30歲生日的上海四重奏組合將在北京音樂廳獻上威爾第、華格納、布裡頓、潘德列茨基與周龍的室內樂作品,另外還有一首美國作曲家羅伯特·奧爾德裡奇為樂團所作的全新曲目。有趣的是,即將被演出的這6位作曲家卻都是以歌劇見長。
  • 靈與肉的較量——關於華格納歌劇《湯豪瑟》
    10月2日,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又將開幕了。這次音樂節的兩場重頭戲,就是由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演出的兩部最優秀的德奧歌劇,它們還都是首次登陸中國。一個是理查•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10月3日和5日演出兩場,關於此劇,本報已於奧運會前闢專刊進行了介紹。另一部,就是華格納的《湯豪瑟》。
  • 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精彩上演
    人民網北京10月16日電(鄭海鷗、白春陽)日前,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在如火如荼上演。12日,改編自京劇名作的新國劇《霸王別姬》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揭幕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表示。 浸沒式歌劇《奧菲歐》等「新」作亮相 本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迎來歷史上最「新」、最「年輕的」的劇目板塊,所上演的《奧菲歐》、《消失人的日記》、《切膚之痛》三部作品均為新銳之作,或根據經典名作改編的作品。 10月19至21日將首演5場浸沒式原創歌劇《奧菲歐》。奧菲歐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 國際音樂節首部公益兒童歌劇《諾亞的洪水》公演在即
    布裡頓(Benjamin Britten)的獨幕兒童歌劇《諾亞的洪水(Noye’s Fludde)》將於10月27日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隆重上演。這是班傑明?布裡頓的歌劇作品首次登陸中國,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首部公益兒童歌劇。《諾亞的洪水》亦是2012年「藝述英國——英國藝術及創意產業節(UK Now)」的重要劇目之一。
  • 是什麼大IP讓英搖、漫威、華格納都為之瘋狂?
    有如維京戰吼,令人熱血沸騰,在現場演繹這首曲子將是怎樣的一種震撼?從音樂上來看,《女武神》與《齊格弗裡德》最精彩,而《萊茵的黃金》較為優美,《諸神的黃昏》則顯示了華格納多年來所形成的思想。相信今天的人們對於北歐神話的認知,很大程度上都是經由華格納的這四部史詩級的歌劇作品引介的,或許也正是因為華格納在「挖掘IP」上的成功,才又有那麼多後世的創作者將北歐神話作為素材。
  • 拜羅伊特、《尼伯龍根的指環》與華格納
    八月的歌劇版圖與平時不同:慕尼黑、維也納、米蘭、巴黎、倫敦、紐約這幾大歌劇院都休假,歐洲大陸各類音樂節星羅棋布,譬如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傳統音樂節、布雷根茨音樂節,義大利佩薩羅的羅西尼歌劇節,維羅納的露天歌劇節等等。而最具規模、藝術水準最高的要數拜羅伊特歌劇節和薩爾茨堡音樂節。
  • 義大利歌劇《茶花女》 亮相杭州國際音樂節
    現任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和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餘隆是第一位應邀指揮美國五大交響樂團之一費城交響樂團的中國指揮家,也是與世界頂尖級交響樂團合作最多的華人指揮家。
  • 科學網—音樂魔神華格納
    因其誕辰200周年,世界各地的音樂廳、劇院都紛紛奏響華格納的恢宏樂聲,中國國家大劇院也再度上演了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 作為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華格納前承莫扎特、貝多芬的歌劇傳統,後啟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但因為在政治、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複雜性,他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 華格納於1813年出生於萊比錫。
  • 馬友友《逍遙遊》閉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今晚,第二十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將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將攜手吳蠻、吳彤、雷佳及絲綢之路樂團聯袂登臺,並與指揮家餘隆執棒的杭州愛樂樂團音樂會合作演繹作曲家趙麟為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委約的新作——大提琴協奏曲《逍遙遊》。這也將宣告從10月12日開始以「樂匯中西 時代新聲」為主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