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共研閩南文化:「真正有兩岸一家親的感覺」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臺灣青年們參觀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特色展示館,感受閩南文化風採。 龔雯 攝

中新網漳州7月7日電 (龔雯)「這邊很貼近臺灣文化,精神文化、民俗信仰的一些風格都和臺灣相近。」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研究生王阿勉經過此次閩南文化研習營活動,感受頗深。

7日,由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廈門落幕,活動為期7天,兩岸青年共同研習閩南文化,尋找到文化的認同感。

臺灣青年實地參觀閩南師範大學福建僑鄉文化館。 龔雯 攝

對於第一次來到閩南地區,王阿勉來之前有種複雜心情,「接觸了才發現語言、衣食住行都很親切,真正有兩岸一家親的感覺。」

研習營期間,王阿勉與40餘位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含研究生)及閩南師範大學臺籍博士生走進漳、廈、泉三地,遊覽自然風光,瞻仰閩南先賢,欣賞閩南民俗文藝,感受「閩南風·鄉土味」的文化魅力。

他們實地考察漳州南山寺、千年古剎三平寺、林語堂紀念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白礁慈濟宮、平和繩武樓、廈門南普陀等文化遺址與展館;聆聽閩南文化專題講座;體驗茶藝、扎染等傳統文化,在小組互動交流中共同研習、探討閩南文化的內涵與精髓。

2019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習營營員們體驗閩南特色的茶藝課堂。 龔雯 攝

在看完漳州的世遺土樓、林語堂紀念館後,王阿勉興奮不已,「這很有代表性,閩南文化中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之間和諧共處,讓我找到真、善、美的生活素養。」

王阿勉告訴記者,此行收穫滿滿,透過研習營正規的教育交流與實地探查方式,從多元角度進入閩南文化,看得更寬、更廣,「為以後更具體、更深入探究閩南文學、宗教信仰,提供研究動機與參考方向」。

王阿勉認為,閩南文化既在閩南傳承,也在臺灣發揚光大,大家是一脈相承的。

「兩岸青年互相切磋、互相欣賞閩南文化,給兩岸年輕人更深入交流的平臺。」王阿勉還說,此次了解到閩南師範大學的課程很鮮明、多元化,希望能通過學長的介紹,來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

「這邊的佛寺很神聖,平時都有人誦經,韻味很足。」臺灣高雄科技大學碩士蔡欣芸在研習營中關注閩南民間信仰,她還對一些寺廟實行的「環保減香」措施表示點讚。「兩岸民間信仰有密切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連接渠道。」

在得知自己的祖先是從閩南地區去到臺灣,蔡欣芸感慨道:「臺灣與閩南地區是同根同源的關係,大家都是閩南人。」

蔡欣芸告訴記者,此次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的一位要好的大陸朋友,「我們互留聯繫方式,未來可以相互幫忙找文獻,對論文研究、畢業和未來非常有幫助。」

2019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習營營員合影。 龔雯 攝

她還表示,以後來大陸發展是不錯的選擇。

臺南大學代表團團長郭懿萱則是初次來大陸,她坦言,此行得到各方面的體貼照顧,並表示對研習營的閩南語詩吟誦講座感興趣,「用閩南語讀詩會更押韻,很有意思。」

「了解後發現,大陸跟臺灣沒有太大差別。」郭懿萱還說,大陸的一些消費比臺灣更便宜,手機支付、滴滴打車等十分便利,「有機會願意再來。」

「這次閩南文化交流活動,讓兩岸青年彼此了解,相互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劉雲表示。(完)

相關焦點

  • 閩南文化與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坊在福建漳州舉辦
    臺灣鄉土文化青年協會考察團赴漳州交流。供圖中新網漳州3月28日電 (記者 張金川)為更好發揮閩南文化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的作用,閩南文化與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坊28日在福建漳州舉辦。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閩南師範大學及臺灣鄉土文化青年協會考察團相關專家學者等40餘人參加了工作坊「閩南文化與兩岸青年交流合作」主題研討。閩南文化與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工作坊28日在福建漳州舉辦。供圖臺灣是閩南文化的重要傳播區,有800多萬漳州籍同胞,佔臺灣總人口的35.8%。
  • 兩岸大學生走進閩南古建 共探閩南聚落復興之路
    信息 兩岸大學生走進閩南古建 共探閩南聚落復興之路 2016廖靜 攝   中新網泉州7月11日電(廖靜)「2016兩岸大學生海絲聚落文化與傳統建築調查夏令營暨學術研討會」11日在福建泉州市博物館開營。50餘名兩岸大學生通過為期10天的夏令營活動,走進傳統閩南古建築,開辦研討會共探閩南聚落復興之道。
  • 祭拜開臺王,兩岸親一家
    、海滄青礁村、海滄閩南文化研究會、海滄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以及來自海峽對岸的臺青共五十多名代表出席了祭拜儀式。這些遷臺居民祖地均為閩南,閩南方言、民間習俗、民間信仰等得以在臺灣保留和傳承,閩南文化在臺灣落地生根,顏思齊功不可沒。
  • 兩岸一家親 攜手共發展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黨組成員楊毅周率調研組一行來蕉考察調研,希望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促進融合發展再深化。蕉嶺縣委書記、蕉華工業園區黨委書記陳偉明陪同考察。調研組一行先後深入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謝晉元故居、丘成桐祖居、丘逢甲故居,實地考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示範點、美麗鄉村和名人文化品牌提升、名人故居保護修繕及對臺工作情況。楊毅周對蕉嶺縣為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作出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
  • 「天涯共此時 兩岸一家親」中秋音樂詩歌晚會在杭州舉行
    「天涯共此時 兩岸一家親」中秋音樂詩歌晚會在杭州舉行 發布時間:2016-09-14 21:08:22 星期三  來源:杭州網     杭州網訊 9月14日晚,「『天涯共此時 兩岸一家親』2016杭州中秋音樂詩歌晚會」在位於西子湖畔的連橫紀念館舉行。
  • 海峽兩岸青年交流周在福建漳州啟動 共享發展機遇
    下午,為進一步深化「兩岸一家親」理念,有效凝聚兩岸青年親情的共同記憶,主辦方從「農村」這一兩岸同胞鄉愁的共同載體著手,結合漳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情況,邀請兩岸鄉村振興與社區營造方面的專家學者,舉辦兩岸青年鄉村振興與社區營造論壇。來自漳州市農業系統、鄉村振興示範鄉鎮、市農村青年政富帶頭人協會、市青年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及臺灣嘉賓代表120多人參加論壇。
  • 兩岸專家暢談閩南文化傳承 以「學習傳承閩南方言」為主題
    東南網12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實習生 羅桂英)昨日,由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主辦,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承辦的閩南文化沙龍(閩南方言廈門專場)在廈門舉行,沙龍以「學習傳承閩南方言」為主題,海協會原副會長、廈大新聞傳播學院首任院長張銘清,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所長、兩岸語言文字交流與合作協調小組秘書長張世平
  • 兩岸一家親 青春同築夢
    做客坊巷,以球會友,歌舞傳情…… 兩岸一家親 青春同築夢 2018-08-11 23:40:07  來源:福州新聞網
  • 兩岸關係七十年的發展和啟示(六):兩岸「一家親」和「命運共同體...
    兩岸隔絕狀態打破以前,臺灣與大陸一水之隔、槍炮相向,兩岸同胞飽受骨肉分離、音訊斷絕的苦痛;兩岸交往以來,廣大臺灣同胞幾經兩岸關係緊張對抗與和平發展不同狀態的切身體驗,越來越認識到兩岸原本同根、同宗、同文,認識到「兩岸一家」「命運與共」是歷史、也當是現實和未來。臺灣一些政黨和政治人士越來越明確地打出了「兩岸一家親」的旗幟。
  • (兩岸關係)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廣東梅州舉行
    新華社廣州11月16日電(記者徐弘毅)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閩南師範大學主辦的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16日在廣東梅州舉行。兩岸專家學者圍繞「新形勢下臺灣民情新變化與兩岸融合發展」展開相關研討。
  • 會聚港澳臺 兩岸一家親 共圓中國夢
    兩岸同胞應攜手努力,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5號人民大會堂「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新時代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兩岸關係必將沿著這篇重要講話指引的方向,堅定地向前邁進。
  • 「榕臺緣、一家親」——「七夕」兩岸未婚青年交友聯誼會線上線下...
    本次活動由福州市臺聯、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總工會、福州市婦聯、福州市臺協、臺灣婚俗文化發展協會、臺中市福州十縣同鄉會等主辦。旨在能夠讓兩岸青年傳承「七夕」文化,敘緣交心,相知相戀,找到心靈伴侶,獲得愛情事業雙豐收。近百位兩岸未婚青年通過線下活動、線上連線和現場直播的方式,敘緣交心,展現才藝,表白愛慕,尋覓心儀的另一半。
  • 【一顆中國心 兩岸一家親】閩臺融合發展助力兩岸交流協作
    進一步拓展文化交流領域  加強對臺文化產業合作。推進閩臺文化產業實驗園區建設,打造兩岸影視產業基地。建立兩岸書院聯盟,辦好兩岸圖書交易會、金門書展,打造「福建文創市集」。  推進閩臺城市交流合作。推動搭建城市交流平臺,建立對接機制。發揮閩東北、閩西南經濟協同發展區在對臺城市交流合作中作用。  拓展教育等領域交流合作。
  • 從海峽青年節到海峽論壇:兩岸交流「不掉線」
    從海峽青年節到海峽論壇,兩岸交流「不掉線」。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吳鳳嬌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兩岸關係複雜形勢影響,兩岸交流活動及人員往來大大受阻,但是兩岸交流合作並未因此中斷。
  • 「中華一家親」海峽兩岸各民族交流活動
    楊品驊說,「大山裡有你的農忙,海岸線上有我的漁獲。我們都有飲酒歌、送別歌,高山上的感動與海洋上的感動是共通的。」  作為心懷融合兩岸民歌夢想的歌手,楊品驊在大陸走訪了許多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觀看了一部講述內蒙古草原故事的電影。  「畫面中草原上的草隨風搖曳的時候,我想起了家鄉海邊的波濤。」
  • 《閩南文化守護者》系列報導之四|陳金水:「武」動閩南傳經典 兩岸...
    他們的師爺是陳金水,一名致力於守護閩南傳統武術,開啟漳臺武術交流的老人。1950年陳金水出生於漳州市龍文區,現為龍文區武術協會會長。這群5-15歲的孩子在師父、師爺的用心調教下,一招一式有模有樣,練起武術套路更是一板一眼有章有法。陳金水說,這就是練武之人特有的精、氣、神。
  • 兩岸聯創歌曲《兩岸一家親》「唱響中國」
    (李凌 盧健)  兩岸聯創歌曲《兩岸一家親》「唱響中國」  由兩岸作者聯創、兩岸歌手演唱的歌曲《兩岸一家親》,繼奪得「唱響中國」福建賽區優秀作品第一名後,又從全國近2萬首歌曲中脫穎而出,闖入「全國三十六強」,將角逐「全國10首優秀歌曲」。
  • 楊毅周:習近平「兩岸一家親」理念的重要意義
    兩岸一家親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長期倡導的對臺工作理念。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更是高度重視「兩岸一家親」理念,在各種場合不斷地強調、多次詳細地闡發。使「兩岸一家親」理念成為新時期發展兩岸關係的一面旗幟,為新時期兩岸關係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 中華一家親 兩岸瀟湘聚
    9月15日至16日,「中華一家親,兩岸瀟湘聚」海峽兩岸各民族交流活動在新寧舉行。由40多名臺灣同胞組成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隊,與桂林、長沙、新寧等代表隊的800多名隊員,來到新寧崀山,共話兩岸情。
  • 天涯共此時兩岸一家親 2015首屆杭臺音樂交流節開幕
    原標題:天涯共此時兩岸一家親 2015首屆杭臺音樂交流節開幕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杭州訊 9月16日,由杭州市文廣新局、杭州市臺辦主辦,杭州市圖書館、杭州市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促進會、浙江合凰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的「當阿里山戀上西子湖系列」之「2015首屆杭臺音樂交流節」在杭州市圖書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