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數字經濟引擎 賦能高質量發展 嘉興港區積極推動「兩化」深度...

2020-11-25 騰訊網

數位化浪潮席捲而來

正在衝刷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角落

搶抓機遇、先行布局

近年來,嘉興港區緊緊圍繞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要求,主動扛起在「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塊中當先鋒、打頭陣的使命擔當,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積極致力於傳統行業數位化改造,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激發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1

全力打造智慧園區「港區樣板」

推進數位化園區建設,是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積極舉措。

在新形勢下,數位化園區建設已成為化工園區破解可持續發展難題、加快轉型發展、提升園區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化工新材料產業是嘉興港區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作為嘉興港區核心產業平臺之一的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是國內第一家以中國化工新材料冠名的化工園區。

為順應國家對化工園區智慧化管理的大勢,嘉興港區主動有為,把智慧園區建設作為自覺追求,2015年,嘉興港區已先行一步,對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開展智慧化改造,全力打造全國智慧化工園區「港區樣板」。

2016年10月,園區成為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單位,在全國率先開展政府主導型化工園區智慧化、標準化建設。2017年6月,園區又被工信部確定為全國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試點單位。

2017年7月5日,嘉興港區智慧化工園區(一期)項目正式上線運行,並同步舉行了面向全國的智慧化工園區Asoco(天勳)產品發布會。2017年12月2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單位。

嘉興港區智慧化工園區(一期)項目主要包含智慧安防、環保、地理、物流、消防、能源六大板塊,逐漸實現了對化工園區安全、環境、能源、物流等重點防控面的智能預警與分析評價。通過智慧化管理,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安全本質水平大幅提升。

「智慧化工園區(一期)項目實現了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實時監控和排汙口在線監控,利用信息技術排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嘉興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嘉興港區致力於智慧化工園區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具有競爭力、可推廣的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方案,積極爭取承擔國家標準化試點任務,努力提升港區化工園區競爭力。

目前,港區智慧化工園區建設已形成了一整套標準化體系。2017年12月29日,園區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創建單位。

據了解,嘉興港區建立了智慧信息標準查詢平臺,制定發布了《智慧化工園區建設與管理通用規範》、《智慧化工園區入駐企業通用要求》、《智慧化工園區公共服務規範》、《智慧化工園區入駐企業安全管理規範》、《智慧化工園區入駐企業環境管理規範》、《智慧數據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等7項地方標準規範,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安全、環保本質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今年以來,嘉興港區在進一步夯實智慧化工園區(一期)平臺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智慧化工園區2.0版本(二期),打造縱向貫通政府部門和企業、橫向連接各職能部門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平臺,實現基礎信息規範完整、運行動態實時掌控、異常事件智能預警、應急指揮協同高效、企業服務豐富便捷等功能。

據悉,智慧化工園區(二期)重點實現六個方面功能:全面接入企業信息數據,實現園區平臺與智能工廠無縫銜接;全力打通各類信息系統,發揮「讓數據多跑路」的大數據應用效能;全覆蓋建設傳感預警一張網,實現感知智能化、預警智慧化;全要素完善危化設備管理,實現全生命周期內全方位動態化智慧監管;同步推進標準化建設,實現智慧化工園區港區模式的複製推廣;全力整合優勢資源,為園區管理提供全方位的運營與服務。

作為全國唯一的政府主導型的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範單位,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智慧化工園區建設秉持「方案可複製、模式可推廣、運營可持續和標準化建設」的方向,為全國其他化工園區提供可借鑑的建設經驗和智慧產品,為全國化工園區的規範化、標準化、智慧化運營提供支撐。

自智慧化工園區(一期)平臺運行至今,先後接待國內各類考察團100餘次,接待考察人員規模總計達1000餘人,相互學習借鑑化工園區管理模式、產業規劃和智慧化建設的寶貴經驗。嘉興港區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模式目前已在山東東營、寧陽和江蘇啟東、贛榆等園區成功推廣複製,積極為國內化工園區的發展提供「港區模式」。

2

「智慧賦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經濟新常態下,智能化改造已經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在全力推進智慧化工園區建設的同時,嘉興港區加快推進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打造「數字車間」「無人工廠」,推進園區數位化改造。三年來,港區已有20多家化工企業完成智慧化改造。

近年來,嘉興港區集聚了一批國內化工園區優秀服務商,航天恆星、浙大中控、海康威視、艾默生、西門子、聚光科技、華為等知名企業前後與嘉興港區合作,協同建設企業超50家,在港區註冊企業超10家,企業間形成長期戰略合作,為港區數字園區平臺和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立足於產業集群,嘉興港區分行業挖掘和培育若干產業數位化轉型的典型引路作用,引導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機器換人」步伐,繼續加快智能工廠項目建設,深化重點企業智能製造新模式試點示範作用,實現化工企業的智慧化建設全覆蓋,培育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值得一提的是,嘉興港區智能工廠建設通過數位化手段,實現對企業重大危險源的實時監控、隱患排查、環境質量分析、汙染源監控和事故應急救援等系統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園區實時監控、事故預警和先期處置能力。截至目前,嘉興港區已實現符合條件的智能工廠改造全覆蓋。

今年初,浙江省科技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建與培育名單,嘉興港區智慧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功納入省級創建名單,成為港區首家省級綜合體。

嘉興港區高度重視智慧化工新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依託浙江航天恆嘉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在智慧化工新材料園區、智能工廠建設方面的豐富經驗和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的產業優勢,以杭州灣新經濟園(G60科創走廊)和乍浦港區為兩翼的空間布局,建設集創新資源要素、政產學研、公共服務體系等功能於一體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園區內近40家化工新材料企業提供綜合服務。

港區從增強科技扶持效應、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創新主體、打造創新載體、引進專業機構、加強智庫支持、完善配套設施等多個方面打造公共創新服務體系。2018年,嘉興港區智慧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成功列入嘉興市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創建名單。港區第一時間啟動政策兌現程序,及時撥付500萬元建設資金用於四大體系建設以及綜合體「六個一」推進。

據了解,嘉興港區通過整合資源,進一步發揮綜合體的綜合服務效力,為港區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例如,港區不斷加強區內企業與清華大學等大院名校的戰略合作,有效利用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資源,開展多方面、多層次科技交流合作,搭建技術轉移中心、研究生實踐基地等產學研合作交流平臺,促進雙方資源共享、互利互惠,並通過綜合體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積極承擔地區政府、企業委託的科研項目等。

根據綜合體三年創建目標,嘉興港區智慧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將把握化工安全生產和綠色發展的主線,不斷完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智慧綠色安全監管服務體系、產業創新生態服務體系、公共創新服務體系,立足港區,面向全省,放眼全國,展望全球,著力打造創新能力強、智慧安全好、產業生態優、公共服務安全的一站式省級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港區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為全國化工園區的規範化、標準化、智慧化運營提供技術支持,為港區參與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奠定基礎。

3

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兩化」深度融合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現已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今年9月,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布了第一批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名單,嘉興市共有5個平臺上榜,來自嘉興港區的航天恆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位列其中。

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浙江省「1+N」平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省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重要窗口」的標誌性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省經信廳在2018年和2019年開展了兩批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創建工作,在此基礎上,經企業自主報送、專家評審、綜合評價,形成了第一批省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名單。」嘉興港區發改經信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航天恆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由浙江航天恆嘉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為服務智慧化工園區建設而研發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該平臺主要分為IaaS物聯網平臺層、DaaS大數據平臺層、PaaS平臺層、SaaS應用層,及貫穿IaaS、DaaS、PaaS層的數據管控平臺。SaaS應用層現有危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特種作業規範化管理,平臺充分考慮了擴展性,能夠支撐更多應用的部署,比如企業管理駕駛艙、企業能源管理等。

目前,航天恆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對嘉興港區、山東藍區等化工園區內48家化工企業的現有設備開展數據採集,涉及5大類設備總量共計2萬多臺,平臺建設圍繞要素「全覆蓋」,對系統數據進行普查和審核,設有主管部門及企業手機端設備信息管理,結合移動端和二維碼標識,巡檢人員可以快速了解設備的信息,同時將平臺的主要功能拓展到移動端,滿足企業和監管人員的移動化辦公訴求,同時設有日誌系統模塊,在保證數據穩定的前提下,對數據變動做到有跡可循。

除此之外,該平臺強化定期檢驗、法定檢測檢驗、運行維護、故障異動排除等環節的管理,為企業建立一個系統化、立體化、動態化的設備健康檔案和監管體系。

「航天恆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順應時代趨勢的一次創新。」浙江航天恆嘉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主要創新點有三塊內容,包括大數據分析及挖掘技術實現智能預測預警、數據分區技術實現海量數據的高效訪問與管理、擬化技術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該平臺為智慧園區提供了運行狀態全貌的集中展示,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為企業提供設備遠程診斷、預測性維護及特種作業規範化管理等服務,是保障園區生產、安全、環保等業務健康運行的重要手段。

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航天恆嘉將秉承「讓管理更智慧,讓企業更高效」的理念,不斷探索新型的智慧化工園區建設模式,繼續探索完善平臺建設。

下一步,港區將制定出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專項扶持政策,推進資金、土地、用能、環境等要素資源向數字經濟傾斜,推動數字經濟生態體系打造,支持數字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發展。

同時,港區還將堅持以數字經濟為重點的招引方向,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特色區域,同時推進產業數位化,引導推動企業加快智能化改造,支持企業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施數位化改造,實現化工園區企業的智慧化建設全覆蓋,培育更具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助力港區產業數位化轉型,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讀嘉

有山 有水 有港

宜居 宜業 宜遊

嘉興港區官方公眾號

微信號 : jxgqwx

相關焦點

  • 數字中國建設加速推進 多地點燃數字經濟發展引擎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中國建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趨勢更加明顯,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促進數位技術與農業、製造業、服務業深度融合,建成益農信息社23756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持續深化企業上雲和深度用雲,上雲企業已超35萬家,跨境電商綜試區總數達到5個。 ✦三是數字賦能,著力提升數字治理水平。著力推進「城市大腦」建設與應用,初步建立了以應用場景為突破口的大數據應用體系,努力打造數據供應鏈,大數據應用指數全國第一。
  • 淄博移動:5G賦能工業,助推「兩化融合」發展
    會上通過分享5G+工業網際網路的最新動態、關鍵技術及產業方向,研討最新科技成果和應用場景展示,探索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淄博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的實踐路徑,助力淄博市企業全方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閉環,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 德州移動「5G+」助力「兩化」融合
    凱盛晶華總經理助理陳玉海、山東移動公司5G首席技術官李建元圍繞主題分別進行了「5G+MES 智能工廠搭建與應用」、「 5G賦能工業 信息引領未來」的精彩演講,為5G新技術如何推動工業化現身說法,為解決兩化融合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開闊了思路。
  • 臨淄:注入數字經濟新動能 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今年以來,臨淄區聚焦工業企業智能化提升、數位化轉型,持續推進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培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新動能,助力經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推進智能製造,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臨淄區圍繞全區石油化工、機械、輕工、醫藥等優勢傳統產業,積極落實「五個優化」,以推動精益化管理、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提升、平臺化服務為改造方向,在全區開展製造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優化行動,每年重點扶持50個智能化技術改造示範項目,力爭到2022年,實現全區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全覆蓋
  • 中國移動吉林公司深度布局5G發展 助力數字吉林賦能升級
    中國移動吉林公司面對跨域創新,積極順應產業變革新趨勢,深度布局信息通信業在5G新時代的發展戰略,搭建資源平臺,聚合產業夥伴能量,以產業鏈帶動產業系統,為吉林區域經濟發展和數字吉林賦能。  與廣大合作夥伴共同發展  6月4日,中國移動吉林公司「數字5G產業 創造新時代 合作夥伴大會暨大連接終端訂貨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成功召開。
  • 聯播+|習近平點燃數字引擎賦能未來
    11月23日至24日,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努力同各國攜手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培育新動力、開闢新空間。   無論是G20峰會還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無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還是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為「數字經濟」點讚。
  •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進入了深度調整的新階段,數字經濟在傳統經濟的低迷中異軍突起,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張,佔GDP比重快速提升,正成為全球競爭新制高點。數字經濟正加速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以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為代表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帶動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經濟轉型。
  • 「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2020廣州國際創新節正式開幕
    本屆廣州國際創新節由廣州市天河區政府、市委外辦、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以「新基建賦能數字經濟」為主題,為期三天時間陸續舉辦開幕式、創新論壇、廣州天英匯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天河人才文化節、創新未來之夜、創新考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嘉興港區:實幹書寫民生答卷 攜手奔向小康之路
    作為嘉興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嘉興港區堅持以「四大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全市「四大會戰」,以加快建設「三港一城」全力助推「三城一地一明珠」在港區落地見效,堅決扛起在全市打造最精彩板塊中當先鋒打頭陣的使命擔當,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嘉興秀洲厚植創新沃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到嘉興阿特斯研究院項目現場,只見相關廠房正在加快改造,預計今年12月可實現投產。作為阿特斯集團技術產品戰略的重要載體,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註冊資金1億元,其實施成果將指引阿特斯集團未來新增電池和組件產能的技術方向,進一步強化秀洲光伏產業鏈的深度和廣度。
  • 王長林:以製造業數位化轉型為抓手 推動河南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製造業的發展,多次作出重要講話指示,提出了「中國必須搞實體經濟,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發展實體經濟,就一定要把製造業搞好」「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等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河南發展新時期製造業指明了方向。
  • 2020世景會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2020世景會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 「賦能升級 數造未來」2020漢陽數字經濟沙龍
    自疫情發生以來,數字經濟在助力武漢疫情防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幫助,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網際網路不僅對武漢甚至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5G賦能千行百業 助力「數字龍江」發展
    原標題:5G賦能千行百業 助力「數字龍江」發展2020年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市分公司大區經理白帆只爭朝夕,忙著他所負責區域的5G基站建設收尾工作。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到2025年,重點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等10個方面取得新突破。令白帆頗為自豪的是,作為領銜新基建的代表,5G將賦能高質量發展,構建產業新生態,他的工作就是「十個新突破」的具體落實。今年,他和同事們在哈佳和哈牡高鐵沿線建設了近200個5G基站,目前90%已完工。
  • 數字經濟儼然成為全新發展趨勢 數字賦能帶來深度變革
    原標題:數字經濟儼然成為全新發展趨勢,數字賦能帶來深度變革   在
  • 又一氫能產業鏈項目!嘉興港區進博會牽手世界500強企業
    11月5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開啟。當天下午,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浙江—歐洲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高峰對接會上,嘉興港區管委會與林德公司、上海華誼(集團)公司三方代表籤署氫能產業鏈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該項目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三方將加強氫能開發應用領域的合作,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氫能的生產和供應、純化和液化、儲存和運輸以及加氫站充裝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 「兩化」深度融合 「數字慶陽」建設加快——慶陽市信息技術發展綜述
    「兩化」深度融合 「數字慶陽」建設加快——全市信息技術發展綜述隴東報記者 劉萍凝「十三五」以來,我市緊緊抓住國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網絡強國戰略以及「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等政策機遇和有利條件,立足實際,大力發展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兩化」深度融合和「數字慶陽」建設,積極培育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戰略新興產業,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交融發展,壯大信息產業鏈,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改善社會民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 兩化融合:求實創新才有深度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導讀:今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對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措施。
  • 影譜科技:AI賦能文化 催生多形態的高質量數位化應用
    (原標題:影譜科技:AI賦能文化 催生多形態的高質量數位化應用)
  • 發揮數字經濟引擎作用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啟動早、環境好,業態和模式創新活躍,對於激活消費、帶動就業的潛力巨大。從2014年到2019年的6年時間,我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長始終保持在50%以上的貢獻率,2019年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67.7%,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