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班級群裡布置了暑假作業,並附上要買的五本書圖樣。有家長說到長樂坊路安華書店能把書一下買齊,這引發質疑:老師是「託」嗎?
家長質疑李女士的孩子在西安市碑林區一小學上三年級,前一陣子老師布置了暑假作業後,李女士去了長樂坊路安華書店,當時買書的家長排起了隊。家長只要報上學校、年級,工作人員就一下把書給拿齊。
書店裡為何如此精準的掌握老師給學生布置的暑假作業?
按照老師在群裡發的圖片,李女士又跑了3家書店,有的店沒有這些書,有的書店配不齊。李女士將自己發現的情況,跟家長們交流,其中一名家長說,這已不是秘密了,老師布置什麼作業、書店賣什麼書肯定是一致的,否則書店提前採購那麼多書幹啥?
還有的家長將前些年老師指定學生到安華書店購書遭舉報的網上連結發給李女士。這位家長說,沒有學校和老師的「支持」,一家小小的私人書店,怎麼會精準知道每個學校的暑假布置的作業?
網上曝光7月3日,華商報記者在網上查找長樂坊路安華書店。網上顯示一些家長發的文章,其中《教師黑心書商勾結,大賺學生錢,安華書店太會做生意》一文中指出:每年一到開學時,碑林區長樂坊周邊幾個學校的學生或家長都要蜂擁至安華書店購買教輔材料,儘管店員態度傲慢,書價奇貴,但家長或學生依舊掏錢購買,原因是學生的任課老師明確要求購買安華書店指定版本、指定出版社的教輔材料。這種現象已持續幾年了,前幾年曾有人就此事向上級舉報反映後,老師收斂了些,但最近這兩年,幾乎一兩個禮拜老師就要布置到安華書店購書一次,尤以剛開學為甚。這個事情應該有人管一管了,主管部門可以到長樂坊安華書店現場感受一下。
類似這樣的反映情況,網上還有很多。現實真的跟家長投訴和網上曝光一樣嗎?華商報記者以家長身份進行了暗訪。
記者暗訪7月4日,天氣炎熱,記者以家長身份來到安華書店。書店門面不大,如果不是門前排了很多家長,真的很難發現這是一家書店。
因為買書的家長和學生太多,書店門口有一位工作人員負責維護秩序,一次性放四位家長進。等這幾位家長從書店裡購買完出來後,工作人員再往裡放一波家長。華商報記者粗略算了一下,一個小時內,有近60名家長、學生進去購書。
書店玻璃門上貼著「不調換、不退貨、店內禁止打電話、禁止拍照、帶書勿進」等「警示」語。
排隊進書店後,一位女工作人員問記者是那個學校?幾年級?按線人提供的情況,記者報了興慶小學校名。這時該工作人員直接拿起5本書裝在手提袋裡讓記者去結帳。
華商報:你咋知道我買這些書?興慶小學都是三年級暑假後升四年級的。
華商報:書全不?肯定全。
華商報:你咋知道我買啥書的,我還沒查找呢。你只管報學校和年級就行了。
華商報:如果買錯了能換不?錯不了,其他家長都是這樣買的,出售後不退換。
華商報:能給個發票或者收據不?沒有。
華商報:交了錢連個憑證也沒有?不買算了。
家長只管報學校、年級,工作人員取書,家長掏錢,在書店裡根本沒有挑選之說。按這個程序,一位家長只需1分鐘就能把事搞定。
書店旁邊的一家商店老闆稱,安華書店做學生的生意已多年,每逢學生放假或開學時,就有一陣購書熱潮。該老闆笑著說:「一個小書店能把生意做到這種程度,離不開老師或學校的支持,否則不可能有這麼多家長前來排隊購書」。
同一年級不同學校東關小學的一名家長,也是購買的三年級暑假後升四年級的暑假作業,跟記者買的5本書完全不一樣。
華商報記者看到,這名家長拿的是《小學生快樂暑假數學3年級》、《小學生快樂暑假語文3年級》、《寫字天天練》、《英語寫字》,出版社不一致。記者買到的《數法題解》、《小學數學第二教材A版四年級》、《小學數學第二教材A版三年級》、《寫字天天練》、《全品小複習》也不是出自一家出版社。
華商報記者帶著這兩套書,到附近的9家書店查看購買,都不全,想一下配齊有難度。
7月5日,華商報記者到新華書店,工作人員看到記者手拿的這些書說,這些書並非孩子上課的必備書,是一些輔助書。該工作人員稱,不同學校、不同老師,變著不同的出版社布置作業,也真是難為家長和學生了,只有一些「特定」的書店,專門採購這些書才能很方便地把老師布置的作業配齊。
業內人士7月5日,從事圖書生意近二十年的劉先生說,書店和老師達成的協議,變著法到指定地點購買教輔資料,中間給老師利潤提成,說白了就是書店將部分老師當書託。
劉先生說,小書店離不開老師的「支持」,否則肯定經營不下去,這是業內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書店老闆提供一些書的目錄,把出版社、書的內容和側重點報給老師,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會把這些輔助的課外書挑出來,將不同的出版社不同學科的資料發給學生。很多學生拿到作業單後,到其他書店裡很難一下配全這些書,只能跑到提供名單的書店購買。這樣家長省事,會在家長群裡發一下在哪裡能「一站式」購齊,其他家長都會匯聚到這家書店裡。
劉先生說,現在涉及多少學校?多少學生?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嚴查。
(原題為《家長質疑:老師當「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