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德國電視一臺6日報導稱,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超過1/3的女孩在18歲前就結婚,估計12個童婚國家的損失大約是630億美元。結束童婚現象可以給這些國家帶來經濟增長。
這份名為「女孩受教育並結束童婚」的報告指出,非洲是全球童婚比例最高的地區。在全球20個童婚比例最高的國家中,有18個是在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區域,每年有逾300萬女性在18歲前完婚。該地區15歲前就結婚的現象也最為普遍。報告稱,許多女孩未成年就結婚,並開始懷孕。這些女孩接受教育的年數也比較為晚婚的女性更短。童婚致使非洲人才減少,生產能力發展較慢。其中12個童婚國家的損失大約在630億美元。
媒體曾報導過一些童婚案例:比如,辛巴威15歲的女孩託波迪茲在放學回家途中,一名22歲的男子強行與她約會,遭到拒絕。但這一幕被她的父親看到,認定他們已經在一起,因此要求她須嫁給這名男子。託波迪茲因此被迫休學,並很快就懷孕了。在遭到丈夫家暴後,她回到娘家,並開始致力於阻止童婚現象。她要求政府修改法律,把最低的結婚年齡從16歲提高到18歲。
實際上,童婚並非是發展中國家的獨有問題。美國紐約州去年6月才修改法律,終結當地童婚現象,把法定結婚年齡從14歲提高到18歲。
國際組織「女童不是新娘」負責人穆西亞認為,童婚的根本原因是貧窮、氣候變化以及戰爭衝突等原因。該組織認為,除了政府政策和法律改革,社會規範也必須改變。尤其要保證讓女童留在學校。世界銀行的報告稱,每接受一年中等教育,女孩在18歲以前結婚的比例就下降5個百分點。
據稱,非洲聯盟已經定下目標,要在2030年前消滅童婚現象。目前已經有24個國家展開結束這種惡習的行動。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終結童婚現象可以為這些國家帶來更多的人才,可產生重要的經濟效益,促進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