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回母校 拜望小學老師

2021-01-21 華夏經緯網

2005 年9 月21 日

李敖回母校新鮮小學

  

李敖題字

 

李敖與老師

  

在教室寫字

 

昨天,李敖終於回到了曾多次提到的母校———新鮮胡同小學。李敖要回來的消息不僅讓新鮮胡同小學變得忙碌而緊張,也讓整個新鮮胡同變得興奮不已。

新鮮胡同灑了5遍水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新鮮胡同,見到了正在清潔道路的工人,他們告訴記者今天這條街上已經灑了5遍水了。為了保障李敖來時乘坐的車可以順利通行,前一天胡同口拆除了佔道的隔板。

上午11點,記者透過門縫,看到學校正中的屋簷上,已經掛起了一個紅色的條幅,上面白色的大字寫著「歡迎校友李敖先生回母校」。四方的小院落中鋪上了紅色的地毯,30餘位著紅色校服的小學生正在老師手勢的指導下,練習迎接的隊列。臨近12點時,新鮮胡同小學大門口,聚集了十幾位接孩子回家吃飯的家長,一位小姑娘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今天李敖要來,下午我要買一束鮮花。」

李敖學長處處「留字」

下午3點,穿了一件黑色風衣的李敖,準時來到了新鮮胡同小學,戴著他標誌性的灰色眼鏡,手拄一支黑色拐杖。一下車李敖就聽到了來自母校的問候,「歡迎李敖學長回母校!」

70歲的李敖偕同兩位同樣曾在新鮮胡同小學就讀的姐姐,回到了闊別了近半個世紀的小學。雖然已經離開很久,但是對於變化不大的學校,李敖從中打撈起自己的回憶。他告訴身邊的校長,「這裡以前可不是教室啊」。

在五年級二班,孩子看到李敖,齊聲問候;「李敖學長好」。李敖也恭敬地向比自己小了幾輪的孩子們回應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答道「學弟學妹們好!」走進留在童年記憶裡的教室,李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8個字,最後還註明這是《晏子春秋》中的話,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鼓勵「學弟學妹們」好好學習。

其後李敖的發言不改其平日的直爽與風趣,指著自己的姐姐對同學們說,「你們現在是這個樣子,70年以後,你們就老的像我姐姐這樣了。所以你們一定要永葆年輕。」

同時還追問現在的校長;「為什麼要用啟功寫的這塊校牌,以前的那塊老校牌呢?」聽說老校牌已經遺失找不到了,李敖遺憾地搖搖頭說:「還是以前的那塊好。」

「往事如煙,永遠新鮮」

因為學校場地有限,很多記者被攔在學校外面,無奈之下某媒體敬業的攝影記者爬到了學校的房頂上。李敖走出教室後,看到房頂上的記者大聲地說: 「你們站那麼高,我老這麼仰著頭怎麼講話。」

參觀完所有的教室,在學校老師的再三要求下,李敖為母校留下了自己的墨寶,「往事如煙,永遠新鮮,前程如錦,氣象萬千。」

寫完後,李敖拒絕了老師讓其再寫一幅的要求,開玩笑地說,「這就已經露底了,這個羊毫筆太軟,這種紙又太吸墨,還有今天的墨也太濃了,所以字沒有寫好,責任全推到你們身上了。」

快要離去時,李敖看到了校門內牆上的校歌,回身向旁邊的校長輕聲地問:「當年教過我的那些老師的名字,學校還有記錄嗎?」學校門外李敖拍下了自己此行在新鮮胡同小學的最後一張照片,乘車離去。臨走之前李敖說:「這次我又找回了我的記憶,把掉在地上的回憶撿起來了。」(姜真 李特  張雷)

完成大陸行最大心願

半跪在86歲老師面前說出第一句話

「魯老師,我是您的學生李敖」

昨天下午4點10分,李敖在參觀完故宮,回訪完小學校後,走進了安華裡一棟居民樓的102室。李敖看望了今年86歲高齡的小學班主任魯老師。他也完成了此次大陸之行的最大一個心願。

半跪在老師面前

「魯老師,我是您學生李敖。」這是李敖見到老師後說的第一句話。

今年86歲的魯老師得了帕金森症,現在已經不能說話了。看著半跪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已經有白頭髮的人,魯老師只是不停地點頭。

在來大陸前,大師李敖曾說最想見的人就是曾教過自己的小學老師。57年後,他親自把扎了57朵玫瑰花的大花束送到老師面前。

給長輩送一個紅包

昨天,李敖按照小輩看長輩的老北京禮節送上了一個紅包。女兒付敏把紅包放在魯老師手裡時說:「媽,這是敖哥送您的禮物。」而付敏把一張魯老師20多歲時的老照片送給了李敖。

「當年老師教我時就是這個樣子的,我一定好好保管。」李敖很快地把照片收了起來。

沒吃炸醬麵,老師不高興了

問過了老師的身體情況,和家裡人說了幾句家常話後,李敖就要離開了。

「留下來吃飯吧,吃北京的炸醬麵。」魯老師一家本想留大師在家裡吃晚飯,但因為行程太緊張,李敖只待了20多分鐘就匆匆走了。「老師,有機會我還會來看您的,您要保重呀。」臨走前,李敖拉著老師的手向她道別,並表示有時間一定回來吃家裡的炸醬麵。

李敖說要走,家裡人特意把老師推出來送他。看見老師的一隻腳沒踏在輪椅踏板上,李敖趕緊說了一聲:「腿沒放好。」並要幫老師把腿放到輪椅上。老人家的眼睛一直都望著李敖,始終沒有離開過。魯老師雖然不能說話,但嘴裡一直都是「嗯……嗯……」的,付敏說,那是李敖沒留下吃飯,老師不高興了。

大師已經走出了院子大門,魯老師還在一直看著。(鄧躍)

李敖將與連戰「同場競技」

昨天,記者來到北京大學進行探訪。李敖演講的地點是北京大學的辦公樓,這也是此前連戰進行演講的地方。記者來到時,橫幅已經高高掛起,上書「熱烈歡迎李敖先生訪問北京大學」,門前已經擺好了鮮花。晚飯時分,工作人員在做最後一項準備工作,布線和調整燈光。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會在北大BBS上推出了「網絡競問贏取門票」活動。據統計,最後共有130多個提問帖,歸納起來共有3類問題,一是對李敖的評價、自我定位等,二是對大陸當前熱點問題或現象的態度和看法,三是對兩岸關係和島內政治的看法。其中,有人特別提出李敖怎麼看待北大以學者身份禮遇他和北大學子對他的評價的問題。

12點北大校醫院看望癌症少年

吳子尤:我與李敖很像

今天中午,李敖將到北京大學校醫院探視一位15歲的癌症病童吳子尤。幾個月前他寫了一封信給李敖,說了自己的故事,李敖當時就決定,親自到醫院探視這個小朋友。

臺灣媒體稱,吳子尤寫給李敖的信中提到,「看您的自傳,還沒念完就哭了,您自稱五百年來白話文的一二三名,是實事求是的。」吳子尤說,信中學了很多李敖的寫法,「不知道他能不能看明白,就像跟他聊天一樣,用這種態度和心情給他寫信。」

吳子尤聽到李敖要來探望他時表示希望親自到北大講堂,聆聽李敖演講,因為他覺得雖然年齡相差近一甲子,但自己跟李敖真的很像。

「二十世紀出生的天才作家裡,女的只有一個,張愛玲;男的就是我,子尤。」

吳子尤,1990年4月出生,15歲,身高1.85米,5歲開始說相聲,6歲開始看卓別林電影,7歲開始試文筆,8歲轉向寫作,小說、散文、現代詩、古體詩、雜文,無一不獵。13歲被發現患有縱隔惡性腫瘤,因此住進醫院,「這份上帝的禮物」讓他有了異於同齡人的生死愛痛,令他對生命和生活有了更為深刻的見解。其作品《誰的青春有我狂》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子尤從8歲到15歲的50多篇作品,其中他病後創作的《讓我心痛的妞妞和<妞妞>》一文,對「周國平哲學」大膽質疑,令他聲名鵲起。

今日15點30分 法源寺

靜待李敖重返「八月十六」

不得不說的巧合是,「李敖神州文化之旅」的「楔子」,也就是他57年後重返「家鄉」的前一天,是農曆八月十六,而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小說《北京法源寺》的楔子,也開始於一個農曆八月十六的夜晚。9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京法源寺,先替李敖尋訪這個令他神往已久的地方。

走進寺內,裡面正在進行地下管道的修繕,院內地磚四翻,尤其是大雄寶殿前已溝壑成網,一位僧人告訴記者,「寺內這次是鋪設地下管線,已經開工很多天了,在李敖來以前肯定能完工。」工作人員說,屆時打算請李敖先在寺裡參觀一圈,然後到隔壁佛學院的小禮堂裡發表一個演講。至於送李敖什麼禮物,則只有方丈一人知道,但他一早就出去了。(劉淑清)

來源:競報

相關焦點

  • 青龍路小學畢業典禮 學子自創詩歌感恩母校
    「再見,敬愛的母校,在您的懷抱裡,我們從無知變得懂事,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膽小變得勇敢。」典禮現場,陳秋璇和陳秋曉這對雙胞胎姐妹格外引人注目,因為她們同時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向母校作別。據悉,在剛結束的第七屆「今日教育杯」小學生新課程作文徵評活動中,這對姐妹花還雙雙榮獲一等獎。    六年時光,同學們的成長離不開大家的勤奮好學,更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耕耘。
  • 豐縣單樓鄉丁堂小學一一我的母校
    文:清荷圖:蔣思鋒從目不識丁頑皮任性的孩童到成為循規蹈矩知書達禮的小學生,離不開啟蒙老師的諄諄教誨。這張白紙被塗鴉的花枝招展,也得益於啟蒙學校的栽培。印象中,成名成家,富豪大咖常會寫一寫自己的母校。但我還是那麼愛您,愛您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甚至在這漫長的近四十年的春秋裡,每當看到"丁"字,我便會想到您,便會用最初從您那裡學到的語法說上一句:丁堂小學是我的母校!丁堂小學成立於1949年6月的建國初期,當時只有一個教學班,學生30人,後來增致6個班,200餘人,「一溜北三寨」出那麼多的大學生,與丁堂小學是分不開的!
  • 李敖母校北京新鮮胡同小學:百年老校文化氣息濃
    ,是座百年老校,洋溢著一股濃厚的中華文化氣息,李敖母校的老師在為他重返故土感到由衷高興的同時,也盼望他能抽空回母校看看。   新鮮胡同小學位於北京朝陽門附近雖然離高樓林立的北京中央商務區不遠,這座小學卻坐擁一條鬧中取靜的幽深胡同。而學校灰牆紅瓦的房屋、精細雅致的大門、以及由文化名人啟功題寫的牌匾,讓人感受到一陣撲面而來的老北京風韻和濃厚中華文化氣息,不由得讓人聯想起老校友李敖先生的國學底蘊與中華情結。   一位正準備下班回家的老師如數家珍地介紹了新鮮胡同小學的來歷。
  • 郭榮‖母校情結
    每個人都有母校,不管是小學、中學和大學。只要是受過文化教育的人都有母校。對母校的印象和記憶或多或少都會留在人生記憶之中。在這些母校的記憶中佔據份額最多的為中學記憶。    楊家寺中學原來是在小學的基礎上逐步創建的,我的印象裡也許是一九五八年開始設立小學附中,後來大約是一九七O年才有高中部的。
  • 回憶太谷銘賢母校和艾爾溫老師
    在銘賢校慶90周年之際,我以赤子之心寫此拙文,以表對母校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同時獻給我在銘賢學習和任教時最尊敬的老師一一艾爾溫先生及夫人詹姆斯。     由於社會和家庭的原因,我從高小起就在銘賢讀書,一直讀完了初中、高中、高中二。三年級時,美國歐柏林大學選派的優秀大學生艾爾溫擔任我們的英文教師。
  • 小學畢業30年後回母校「考試」,試題令人感動,多少人能考滿分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分享是:小學畢業30年後回母校考試,試題內容令人感動,這份試卷有多少人能夠做滿分呢?他們這次回到母校,已經是30年之後了,大家都到了不惑之年,再次相聚,內心的激動、感慨難以言表。這份試卷的題目非常有意思,選擇題裡不僅考了跟聚會相關的信息,還考了當年的數學老師、語文老師是誰,真是滿滿的回憶呀!
  • 祝福獻給可愛的老師 嶧城區翰林小學舉行畢業典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種燦燦 陳星 棗莊報導7月5日上午,對於棗莊市嶧城區翰林小學六年級89名畢業生來說,是他們小學階段最難忘的日子,學校為他們舉行了儀式感滿滿的畢業典禮。
  • 聞邦椿院士訪問母校溫嶺市橫湖小學 八字贈學生
    11月6日上午,正在老家溫嶺的中科院院士聞邦椿抽空訪問了母校溫嶺市橫湖小學
  • 連戰回到闊別61年的母校西安後宰門小學(圖)
    相關報導:母校:排練舞蹈迎接校友(圖)    表姐:他是個孩子王 總「領導」我(圖)    82歲的老房東孫紹信:連仔―連仔―吃飯嘍(圖)           專題: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  華商網訊 快訊: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
  • 連戰與母校後宰門小學互贈禮物並向圖書館捐資
    後宰門小學向連戰贈送由學生所作的畫卷   中新網4月30日電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今日(30日)下午回到母校
  • 高秉涵向母校捐贈新書並與師生座談
    近日,來自臺灣的高秉涵在其長子高士瑋的陪同下,再次回到家鄉,專程來到牡丹區第二小學,捐贈他剛剛發行的圖書《鄉愁》。牡丹區政府黨組成員、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張團昌出席了捐贈儀式,學校部分老師、學生和家長代表參加活動。
  • 書法家賀軍峰為家鄉母校捐贈圖書
    為了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喜愛並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書法文化,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及書法欣賞水平,北京青年書法家賀軍峰12月8日為母校肥城市桃園鎮張裡小學師生捐贈了一批價值上千元的歷代書法經典字帖,此次捐贈的字帖從先秦到清代名家,包含楷、隸、行、草、篆五大書體,精選了在中國書法歷史上頗具影響力與代表性的名家碑帖,內容十分豐富
  • 記者雲集連戰母校西安後宰門小學
    隨著連戰西安行程的最終確定,連戰母校後宰門小學成為媒體採訪的熱點。昨日下午2時許,當記者來到位於西安市北新街的後宰門小學時,學校大門外已有包括中央電視臺、香港文匯報及省內六七家的媒體。   「我已經等了將近2個小時,但是校方依然態度堅決,不讓入內採訪。」一位駐陝媒體記者抱怨。
  • 福建這些集體、老師被教育部表彰!有你母校和恩師嗎?
    福建這些集體、老師被教育部表彰!有你母校和恩師嗎?日前,教育部公布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名單。福建多所學校、多名教師上榜!福建上榜的有——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名單福建省(20 個)長汀縣汀州小學龍巖技師學院壽寧縣鰲陽中心小學南安職業中專學校
  • 銘記母校恩 揚帆再啟航—丹霞小學畢業班大隊委歡送會
    7月17日下午,丹霞小學大隊部為畢業班大隊委們舉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歡送會,學校少工委主任林耀強總校長、校外輔導員陳漢才同志、政教處主任鄧麗群、中隊輔導員老師、大隊部全體大隊委出席參與,儀式由大隊輔導員林雨涵老師主持。 會前大屏幕上播放大隊委們畢業前的校園活動照片,回顧了大隊幹部們走過的美好時光。伴隨著《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歌聲響起,歡送會拉開帷幕。
  • 看看219所上海小學的校徽中有你的母校嗎?
    兒時的小學,承載了童真的記憶,而今,又承載了多少家庭的期盼。你還記得你母校的校徽長什麼樣子嗎?小編整理了滬上219所小學的校徽,快來找找有沒有你的母校? 浦東新區
  • 老師請考上清華的學霸回母校傳經,學霸回應三個字。老師懵了!
    學生能考上清華北大是老師、學校引以為榮的事。老師會常常把學霸的大名掛在嘴邊,時刻不忘教育下一屆學生:大家要努力學習,你看,咱們去年的學生某某某都考上了清華大學,大家一定要以他為榜樣,考清華!考北大!實現人生夢想。
  • 跟著防彈金泰亨一起踩點金泰亨母校!
    V位於大邱母校共有三個,在大邱西區飛山洞出生的V,在中學曾短暫搬到慶尚道的居昌郡,而後回到大邱,在這裡念了幼兒園與小學、高中。 在大邱一高教過V的老師說過金泰亨的軼事:V上課相當認真,個性也很親切,是老師和朋友都喜歡的人氣學生。
  • 武漢育才可立小學219名畢業生摘下口罩用最美笑容告別母校
    近日,建校僅6年的武漢市育才可立小學,為第一屆219名畢業生舉辦雲端畢業典禮,他們初見於2014年秋天,再見於2020年夏天。表達對母校和對生活的感恩之情。仲夏的微風與蟬鳴,交織在七月,是畢業的時光。當孩子們一起摘下口罩,露出最美麗的笑容,喊出「母校再見」時,老師們隔著屏幕含淚告別畢業生「願你們帶著所有的美好和期許,振翅高飛,歷經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 青島一中畢業學子重回母校 特別的祝福把老師惹哭了
    第六屆黃曉明優教獎如約而至每年的教師節期間,青島一中優秀學子黃曉明都會為母校的老師們送上黃曉明「優教獎」,這個經典項目已經常駐一中師生心中並走過了五年。2020年,第六屆黃曉明「優教獎」如約而至。10位一中教師在大家的祝福聲中走上臺前,分別領取到了鮮花和5000元的大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