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417字,預計閱讀4分鐘
今天,方略研究院為大家帶來一份新年好禮——2019年度十大教育圖書。
2019年度十大教育圖書通過出版社自薦、專家推薦和讀者推薦等形式,徵集了2019年出版的一批優質圖書。通過專家三輪評審後,選出了2019年度十大教育圖書。
自今日起,方略研究院將聯合長江教育研究院、教育治理與智庫研究院、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陸續發布年度盤點系列——2019年度十大教育政策、2019年度十大教育熱點、2019年度十大教育新聞等。
明天將發布2019年度十大教育政策,敬請期待!
圖文無關
01
《教育奠基未來——新中國教育70年叢書》
周洪宇 總主編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入選《出版人》雜誌特別策劃「70社70種圖書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圖書推薦活動、中國教育報「2019年度教師喜愛的100本書·90佳」,位於「鄂教版2019年度十佳圖書」榜首。
叢書共3冊,分別從新中國教育70年70位教育人物、70篇教育文章和70部教育著作等三個方面梳理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對新中國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文章和著作。
叢書具有經典性、總結性、工具性、資料性和實用性等特點,把思想的深度鑽研與表述的通俗易懂結合起來,可供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學習參考。
02
《共和國教育公平之路》
袁振國 翟博 楊銀付 主編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的獻禮作品,詳細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共同努力,艱苦卓絕地推進教育公平理念並最終取得輝煌成就的過程,全面地收錄了我國在這一過程中實施的政策和舉措,最後系統地總結了我們獲取的經驗,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獨樹一幟的教育公平之路。
本著作注重思想性、歷史感、國際比較,注重用事實和數據說話,以期講好教育公平的中國故事。
03
《未來學校》
朱永新 著
中信出版集團
我們今天覺得天經地義的學校生活,因為網際網路,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會在潤物無聲的改變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傳統的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說到學習,大家馬上想到的不是「學校」,而是「學習中心」。
針對當下諸多教育痛點,朱永新對未來教育趨勢做出了預判:今天的學校會被未來的學習中心取代。
同時,他系統整理了關於未來學習中心的八個問題:學習中心,長什麼模樣?學習中心,誰來學?學習中心,誰來教?學習中心,學什麼?學習中心,怎麼學?學習中心,怎麼評價學得好不好?
04
《教育的第三隻眼——讓教育面向未來》
湯勇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從五個角度——教師的處境、孩子的狀況、教育體制中的一些狀況以及社會熱點的教育現象幾個角度——和讀者們一起探討了我們現今社會中,教育出現的各種問題,讓人從不一樣的教育切口和角度,去發現和認識教育中的問題。
這不是一本宏觀的教育空談,每一篇文章,作者都結合了當下真實的案列作為切入口,以現實的教育熱點和突出的現象開始,直擊教育的痛點。
05
《謀與敢:朱九思口述史》
朱九思 口述
陳運超 整理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本書對朱九思教授擔任華中工學院領導長達30年左右(1953-1984)時間的治校之道進行系統回顧,研究朱九思在治校實踐中凝練的教育思想、管理思想和領導藝術、剖析朱九思的成功方略及其影響因素。回顧了華中科技大學院系改革、人才引進與流動、教師管理、教學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情況,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再現了華中科技大學近30年的發展變革情況。同時,以哲學的視角呈現了一位人文研究者對改革的理解與實踐。
06
《教育倫理學》
王正平 主編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本書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融通古今,積極建構中國特色教育倫理學體系,對於全面系統分析教育倫理問題,回應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倫理道德挑戰,推動我國邁入教育強國行列具有重要的啟示。
主要包括教育倫理學基本理論、教育倫理原則與範疇、教育中的具體倫理問題研究和教育倫理道德實踐等四大板塊,共二十二章,涉及教育倫理學概念、教育倫理思想發展狀況、教育與善的追求、教育制度與政策倫理、教育利益衝突與調節,立德樹人、教育公正、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仁愛等內容,集中反映了國內外的教育倫理學研究成果。
07
《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論叢》
董澤芳 主編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叢書共32卷本,既是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又是湖北省學術著作出版專項資金重點資助項目。
叢書從教育社會學、高等教育學、高等教育社會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實際出發,立足於社會大轉型的時代背景,基於促進社會的政治穩定、科技振興、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人民幸福的目的,圍繞「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的主題,遵循學術理路與思想意涵相結合、現實批判與理想建構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等原則,對因新舊體制、新舊觀念及新舊因素的對立與衝突所產生的諸多方面的高等教育問題,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以及社會學、教育學、文化學等多學科的視角,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和深入的研究。
本叢書將為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促進高等教育與社會協調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
08
《教育的情調》
[加]馬克斯·范梅南 李樹英 著
李樹英 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
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尋找教育情調的旅程。
在這本書中,你能通過一個個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應有的樣子——敏感而機智,知道什麼對孩子合適、什麼不合適,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關注孩子的獨特之處,關注孩子的個體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聽」孩子。
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讀懂孩子的內心,把準教育的基調,讓教育和成長變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09
《我們需要怎樣的學校》
[美]艾瑞克·唐納德·赫希 著
張榮偉 譯
福建教育出版社
本書共分七部分,內容包括:智力資本:一項公民權利;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一個思想領域的批判;現實的報復:教育與主流研究;概括與總結等。
10
《反思的愛:看見自己,看見孩子》
[美]Regina Pally 著
戴艾芳 譯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想要培養出一個快樂、健康、成功的孩子是件很難的事情。父母們常常會發現,自己被一大堆自相矛盾的養育建議重重包圍。當現實生活無法達到預期標準時,那些概括出「正確方法」的書,只會讓全心期盼的照料者們感到灰心喪氣。
書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Pally認為成功的養育之道是:放慢腳步、反思並且認識到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沒有正確的要領可循。
她結合新的神經科學研究。向讀者闡釋了人類大腦具有的對他人共情、分析和聯結的自然傾向,這是我們成為好父母的必備要素。
本書是一本可讀性非常高的書,可以為想要跟孩子建立起有愛並持久的關係的父母提供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