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歷史上最好聽的「九大姓氏」,不論怎麼起名字都好聽,趕緊來看看,有你的姓氏嗎?
人生下來擁有的第一樣專屬個人的東西,就是名字,也是跟隨人一生的符號。
名字,寄託了父母對於孩子的期盼,但是為了好聽,很多父母都會在這上面絞盡腦汁,簡直可以堪稱一門藝術,也有了「男詩經,女楚辭」的說法。
但是姓名,姓名,名字能後天修改,但是姓氏是先天就決定了的,所以名字好聽了,姓氏也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不論怎麼取名都有內涵,都好聽的姓氏。
一、司馬
司馬,其實一開始他不是一個姓氏,而是古代一個官職的稱謂。
在古代的戰爭中,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戰略地位相當於現代的核武器。司馬在西周時期,就是專門管理馬匹的官職,相當於國家軍事命脈的管理者。
在騎兵沒出現之前,如果要形容一個國家強大,都會用千乘(乘:戰車)之國,萬乘之國來描述。秦國的祖先也是因為養馬有功,而被賜予了的封地。
因為官職的位高權重,所以演變成姓氏之後,天生就自帶一種威嚴感,有種剛強的氣概。
二、諸葛
諸葛這個姓原來只是一個葛性,後來慢慢演變產生複姓。
這個姓本身讀起來感覺就很好,加上歷史上這個姓氏出現過一位耳熟能詳的人物,所以大家看到這個姓氏潛意識的感覺就是,這個姓氏是睿智的代表。
三、上官
這個姓氏的起源是一個地名,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邑,叫上官,楚懷王的小兒子在哪裡做官,於是就姓上官了。
這個姓氏讀起來就有高高在上的感覺,所以取名的時候不會太剛強,如果溫婉一點就剛剛好會相得益彰。
四、歐陽
歐陽,這個姓氏是中國複姓當中人口最多的,這個姓氏很有意思的點在於,不論是姓歐的還是陽的,和歐陽這個姓都是一脈相承的。
這個姓起源於夏朝,是因為祖先被封為歐陽亭候,所以歐陽就成為了他們的姓氏。
這個姓氏,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就像謙謙君子一般,取名自帶親近的感覺。
五、納蘭
這個姓氏的祖先最早是蒙古族,佔領了女真一個名叫納蘭的部落之後,取姓為納蘭,著名的葉赫納拉氏就是這個姓氏的分支之一。
這個姓氏和清朝的皇室關係匪淺,兩者姻親關係,後來還成為了「滿清八大貴族」之一。
這個姓氏天生自帶文藝氣息,一個蘭字有一中偏偏美少年的感覺,文藝一些起名總不會錯的。
六、慕容
這個姓氏的祖先是鮮卑的皇族,取這個作為漢姓的原因在於:「慕(天地)二儀之道,繼三光(日、月、星)之容」
最早聽到這個姓,是在《天龍八部》中,那個一心想要復國的男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慕容,這個姓氏是因為皇族的誕生而誕生的,所以這兩個字讀起來就有一種靈氣和貴氣。
七、獨孤
這個姓氏的祖先其實是光武帝的後代,原本為劉姓,後來流落匈奴,在匈奴中生根發芽,組建了一個部落,名為獨孤,於是就被稱為獨孤氏,最顯赫時曾是「鮮卑八大姓」之一。
這個姓氏我是在武俠小說中聽到的,一出場「獨孤求敗」四個大字,徹底徵服了少年的心。
天生自帶霸氣和悲涼的姓氏,就像一個人面對著千軍萬馬,但是好不畏懼。這個姓氏男孩子應該很好取名。
八、皇甫(fu三聲)
這個姓氏的起源,各家都有各家的說法,我們挑其中一個來講講。
這個姓氏源於姬姓,是西周時期有位太師叫皇甫,亦稱「皇父」(當時沒有皇帝的概念,只有王),他的後代多以祖先皇甫名字,作為姓氏,流傳至今,非常的古老。
九、端木
端木,這個姓氏的祖先是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名叫子貢,就是上學的時候大家都學過的「子貢問曰」那個子貢。
這個姓氏後來改稱「端姓、木姓、沐姓」,所以到今天這個姓氏已經相當少見了。
這個姓氏讀起來的如同謙謙君子一般,很平和,取名不論男女都好說。
結語:在中國人看來,取名是一門很古老的藝術。
但是千萬不能因為好聽就隨便取,要注意字的含義,以及典故,不能取得太大了,要量力而行。
農村一些老人說,取名字要對應人的生辰八字,主要是取「運」,好聽反而是次要的,千萬別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