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輝:深圳應促進印刷業融入循環經濟

2020-12-19 搜狐網

  深圳印刷業:內憂外患待扶持

  羅革林

  「全國印刷看廣東,廣東印刷看深圳」。2006年,深圳印刷產業總產值達到近300億元,在全國城市中位居首位。

  在2007年深圳兩會中通過的「十一五」規劃中,市委市政府已明確將「文化產業」列為深圳市第四大支柱產業,而印刷工業屬文化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佔文化產業逾40%,有重中之重的地位。

  然而,深圳印刷業的發展也面臨土地資源緊張以及周邊城市印刷產業的發展帶來的競爭壓力。對此,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印刷行業協會會長譚浩輝提議:深圳應促進印刷業融入循環經濟,加強支持印刷產業的力度,扶持深圳印刷業參與國際競爭。

  優勢:領先全國

  譚浩輝委員介紹,深圳印刷業借著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與經濟特區政策優勢,在26年間從特區成立之初的兩家手工作坊式印刷廠發展至現在,已成為以數位化印前、膠版化印刷、機械化自動化印後加工、印刷材料高新化等為特點的,以高檔書刊、高檔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為主導,以包裝裝潢為主體的優勢傳統產業。深圳印刷業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目前,深圳已有2000多家印刷廠,從業人員近20萬人,年產值近300億元。

  2005年全國印刷企業100強排行榜中,深圳企業佔22席,其中前三名均為深圳企業。

  困境:內憂外患

  然而,深圳印刷業的進一步壯大正在面臨多方面壓力。

  譚浩輝委員舉例說,在深圳四個「難以為繼」(土地、空間難以為繼;能源、水資源難以為繼;實現萬億GDP需要更多勞動力投入,而城市已經不堪人口重負,難以為繼;環境承載力難以為繼)的困境下,一些印刷企業由於業務規模擴大需要擴建時,很難批到土地,嚴重製約了印刷業的發展。這是深圳印刷業發展的內憂。

  深圳印刷業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由於珠三角其它城市的土地資源比深圳要寬裕,近幾年來吸引了很多國際印刷業巨頭落戶。例如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落戶佛山,廠房佔地面積1000畝,經過15年的穩健經營,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印刷企業之一,2005年出口總值就已達到11.8億人民幣。

  與深圳毗鄰的東莞印刷產業的發展也十分迅猛,2006年東莞印刷業增長近30%,產值超過200億元,有趕超深圳之勢。此外,長三角地區與環渤海灣地區的印刷業發展也是突飛猛進。深圳印刷業如果不突破求變,將會逐漸失去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出路:政府加大扶持 主攻國際市場

  譚浩輝委員認為,深圳印刷業在現有條件下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必須揚長避短,利用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印刷水平高的技術優勢,發展高檔印刷業,走向國際市場。對此,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印刷業給予扶持。

  一是要扶持一批龍頭印刷企業。在深圳全市逾2000家印刷企業中,企業規模有大有小,但其中不泛許多優秀企業,全國100強企業中深圳企業佔據22席就是一個證明。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建議挑選技術領先的約200家企業給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鼓勵印刷企業發展科技含量高、高產出、低能耗、低聲耗、無汙染的技術,促進產業全面升級。此外,政府還應通過產業政策引導、稅收優惠等制度層面的支持,引導和推動企業進行研究與創新。在政府採購層面,應爭取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向自主創新的企業傾斜。

  二是應扶持市印刷行業協會等組織,大力推進深圳印刷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訂。標準之爭其實就是市場之爭,誰掌握了標準就意味著先行拿到進入市場的入場券,進而從中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甚至成為行業的定義者。隨著信息技術逐漸成為印刷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智慧財產權與技術創新領域出現一個新特徵:技術標準專利化。因此,在新形勢下,以政府為引導,行業協會大力協助,企業積極參與而形成的技術創新體系必不可少。應鼓勵有實力的大型印刷企業設立技術研發中心,爭取讓深圳成為全國乃至世界印刷產業技術和服務標準中心。

  三是應在深圳創建中國笫一所印刷產品測試中心,為印刷企業技術革新提供一個服務平臺。目前深圳印刷企業眾多,規模有大有小,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有實力成立產品測試中心,因此,政府應投入資金或給予大型印刷企業一定的優惠政策成立一個公共產品測試中心,為所有的中小印刷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服務,不僅可調動中小印刷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設備資源。

  四是應成立印刷行業在職培訓中心,專門培訓在職技工、技師、操作工等。隨著資訊傳播科技的發展,印刷業對數字印刷人才以及能夠操作並懂得先進印刷設備和印刷技術的高層次人才需求非常旺盛。而深圳印刷業目前20萬從業人員中,大部分沒有受過正規職業培訓,企業想培訓員工也找不到合適的培訓機構。因此,政府迫切需要支持印刷行業協會或高職院等高校成立培訓中心,為印刷業發展提供高層次人力資源。

(責任編輯:張慶龍)

相關焦點

  • 譚浩輝:讓深圳成為世界印刷中心
    第四屆深圳市政協委員譚浩輝:讓深圳成為世界印刷中心「曾經在國內印刷業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全國印刷看廣東,廣東印刷看深圳』。如今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世界印刷中心之一。」1984年,出生在香港的譚浩輝,已是丹麥寶隆洋行(中國)有限公司在華南地區的負責人,參與籌建深圳旭日印刷有限公司,這是深圳乃至全國首批中外合資書刊印刷企業,他為印刷廠推薦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印刷設備———來自德國的海德堡印刷機,並帶來了先進的印刷工藝。
  • 譚浩輝獲第13屆畢昇印刷傑出成就獎
    海德堡印刷設備(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譚浩輝先生獲選本屆畢昇印刷傑出成就獎。同時獲選的還有徐世垣、騰躍民、於援朝、黎雪和徐毛清等其他五位印刷資深人士。第一屆獲獎者為領導研製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選等  譚浩輝先生從事印刷30多年,現任海德堡印刷設備(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深圳市印刷行業協會第七屆會長,深圳市第四屆政協委員,曾獲得「廣東省第六屆印刷複製進步獎」、「新中國百名傑出貢獻印刷企業家」、「深圳關愛行動愛心大使」、「深圳市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等殊榮。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融入國家「內外循環」是香港經濟復甦的法寶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融入國家「內外循環」是香港經濟復甦的法寶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爍 李越 胡定軒 李雨齊  2020-11-06 【解說】2020年是「十三五
  • 東莞印刷包裝業為何這麼牛?
    而不可或缺的包裝印刷業也在東莞經濟的繁盛推動下,迅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同所有傳統製造業一般,包裝印刷業也早已在歲月變遷中掌握到產業升級、華麗蛻變之道,從單純的盛裝功能演進至品牌文化宣傳。 如今,憑藉著數位化技術的發展,東莞包裝印刷業或將再抓時代機遇,搏擊長空,展翅飛翔。
  • 美國印刷史:殖民地印刷業為何受到約束?釐清美國印刷業的發展史
    報紙印刷示意圖在英國,這些年裡人口的增長、印刷所的增多和自由思想的興起,使政府難以實施對印刷業的控制。但是在麻薩諸塞,政府仍然有效地控制著印刷業。在所有的美洲殖民地裡,印刷業開始時是置於政府的主持之下的。印刷業被認為應是現存制度的支持者,一旦出現它可能服務於別的目的的危險,當局就寧可不要它。曾任美國維吉尼亞總督三十八年之久的威廉·伯克利爵士於1671年誇口說:"謝天謝地,美洲沒有免費學校也沒有印刷所,我希望幾百年都沒有。
  • 首屆「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評選
    莊金洲董事會主席錦勝包裝(深圳)有限公司行業:包裝裝潢及其他印刷譚浩輝總經理海德堡印刷設備(深圳)有限公司行業:印刷設備製造丁力業董事總經理深國投商用置業有限公司行業:租賃業喬德衛總裁深圳綠色動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行業:環境治理業
  • 深圳當納利搬遷傳聞塵埃落定,年內分批遷往東莞與敬業印刷合併。及...
    1993年,它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與深圳石化下屬的旭日印刷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深圳當納利旭日印刷有限公司」。後來,隨著股權的變更,才變成現在的名字。在裕同、勁嘉等本土企業崛起成為深圳印刷的新名片之前,當納利、利豐雅高、中華商務等三資企業便憑藉高起點、高質量,為深圳印刷業贏得了全國性聲譽。可惜,如今三者去其二,有兩家已經或即將離開深圳。
  • 古代成都的印刷業比你想像中發達(組圖)
    在印刷術發明以後,讀書人選擇的書也是手抄本和印刷本並行。而成都平原,在唐宋時期,就成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印刷術的發源地和中心地之一。高度發達的印刷術和印刷業也催生了很多和印刷有關的故事。  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曾經研究過,雖然印刷術起源的地點說法不一,但是根據目前我國所發現的八世紀和九世紀的早期印刷品中,能夠確知刻印地點的,都是刻印於成都。
  • 共話「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新方略——2020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
    △ 2020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開幕式11月19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展望『十四五』:循環發展新方略」,來自循環經濟領域的各界代表齊聚一堂,群策群力推動我國「十四五」循環經濟事業高質量發展。
  • 從海德堡數位化創新技術看印刷業智能生產之路
    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是未來製造的特點,印刷業亟需轉向以數據為中心的柔性智能製造。印刷業的數位化看海德堡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火車全靠車頭帶。一個行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同樣可以看出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說到印刷業,我們不妨可以通過擁有160多年悠久歷史的膠印巨頭海德堡來看看印刷業的數位化發展之路。
  • 網際網路時代,印刷業前景在哪裡?
    紙媒的日漸衰落,也將印刷業帶入了低谷。因此有人說,印刷業行將要消逝了。形成如今這種場面的緣由主要是如今的年輕人,關於報紙並沒有什麼興味。他們理解信息的途徑主要是自媒體和電視。特別是如今短視頻等行業的興起,使這種音訊傳播方式加快並且變得有趣起來。
  • 促進教材循環利用需打破利益樊籬
    原標題:促進教材循環利用需打破利益樊籬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媒體和學者探討並推動我國教材實現循環使用,但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目前能夠得到循環使用的教材佔比很小,
  • 中國印刷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1.1.2 中國印刷業經濟環境分析C      (1)國際經濟形勢分析i      1)國際宏觀經濟現狀分析r      2)國際宏觀經濟走勢預測分析.      (1)印刷業發展總體概況w      (2)印刷業發展主要特點w      (3)印刷業發展有利因素w    2.1.2 中國印刷業經濟指標分析.
  • 深圳電視臺深圳直通車報導—深圳市彩昇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如何把握新時代脈搏,找準高質量發展 著力點和突破口,是科技型企業的課題,今天,跟隨欄目,聚焦《弘揚新時代深圳精神-創造新時代企業作為》專題,走進一批重點企業。深圳市彩昇印刷機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專業製造間歇式不乾膠商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深圳立業集團入駐我市並與金貴銀業籤約
    活動現場6月2日,深圳立業集團入駐郴州高新區暨立業集團與金貴銀業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籤約儀式上,郴州高新區管委會與湖南立業金貴金屬有限公司,湖南立業金貴金屬有限公司與郴州市金貴銀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籤約。根據協議,立業集團將入駐郴州高新區,並將發揮市場和資本運營優勢,與金貴銀業開展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本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 曾義淺談深圳龍崗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深圳作為一個大都市,每天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而來,自深港高鐵的開通,深圳和香港之間的聯繫就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開始來到大陸工作,創業。曾義就是其中一個來深圳創業發展的香港人。
  • 3D列印與傳統印刷業的碰撞與融合
    然而從一開始便背負著印刷之名的3D列印,卻多少有點令印刷人摸不著頭腦,很多印刷人感慨這項走在科技最前沿的技術還是印刷嗎?3D列印到底與印刷之間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就以上問題採訪了眾多業內外專家。
  • 打造固廢循環利用「產業高地」助力深圳建設「無廢城市」國際標杆
    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秘書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指出,深圳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已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不僅推出了城市固體廢棄物100%循環利用整體解決方案,還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可量化、可複製、可推廣的產業化建設模式,為城市固廢循環利用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深圳樣本」。
  • 專家倡導越南發展循環經濟
    可持續發展的經驗教訓不僅來自應對新冠肺炎大流行,而且在促進2021年至2030年的包容性社會經濟增長中也必不可少。此次論壇由越南工商會和越南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舉辦,重點討論可持續公司治理的關鍵內容,促進循環經濟以應對氣候變化和加強公私合作。
  • 新冠肺炎疫情促澳門經濟多元
    他表示,要不斷增強澳門暢通國內大循環、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在推動自身經濟復甦的同時為國家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賀一誠說,澳門處於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兩個循環的交匯點上,這既是機遇與優勢,也是責任與擔當。澳門需要準確把握自身角色和定位,利用特殊地位發揮獨特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經濟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