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2020-12-15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3日訊 從成都向西出發,40多公裡處,藏著現代人的理想田園。

一邊是茂林修竹的傳統村落,一邊是藝術氛圍極濃的民宿、酒館、竹藝館.....美術館入村,文化落地生活,以顏值「出圈」,卻憑實力「圈粉」;

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竹編工藝成為「國禮」傳達中國美好;

幾年時間裡,崇州道明竹藝村從成都西邊的一個小村落,一路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中國村落之美。

 

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竹裡只是一個開始」

崇州道明竹藝村被大眾所熟知,大多是因為「竹裡」,極具特色的建築形態一經出現便迅速引爆社交圈,吸引遊客前往打卡。

如果你在上空俯瞰「竹裡」,它是一個無限符號∞,也是太極圖案的拓撲變形,象徵著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美學:融合與無限。

很多人慕名「竹裡」而來,卻因竹藝村而留下。

竹裡只是一個開始,見外美術館、來去酒館,三徑書院,遵生小院,竹藝坊,青年旅舍.......建築和村落,藝術和人,融合、衍生,誕生崇州道明竹藝村的生活方式:在藝術中生活,在生活裡創造藝術。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在竹藝村閒庭信步,聽蟬叫蟲鳴,走進隨處遇見的美麗建築,去看看竹編工藝品,也可以去當地村民院子裡看看他們的竹編作品,與正在編織的大爺閒話幾句,體味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自然生態、產業業態、⽂化形態三態互生的理念在此種情形之下「呼之欲出」,而崇州道明竹藝村進一步發散,基於鄉村發展模式推動傳統手工藝向現代化轉型。

「竹裡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嫋嫋海南沉,洗塵襟。」這樣的生活在崇州道明竹藝村隨意流淌,陸遊的「詩意生活」仿佛就在眼前。

 

竹藝村傳承,不僅是生活,更是使命

如果說「網紅」是崇州道明竹藝村的氣色,那深厚的文化內涵則是其底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來說不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數據顯示,四川超過90%的竹編花籃來自道明鎮。道明竹編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卻少了一絲匠氣,多了一縷煙火氣,對於崇州道明竹藝村的傳承者們來說,竹藝本身就是生活,竹籃是他們生活的工具,是與他們日夜相伴的物品。

在崇州道明竹藝村,4300多年的村史,2000多年的竹藝傳承史不曾中斷。

如今,新的傳承人不斷湧現。90後空姐楊隆梅放棄民航的工作,成為了竹編二代,一家三代從事竹編事業,從小對竹編耳濡目染的她將竹編傳承當做終生追求的事業;護士肖瑤在母親身上看到了一名竹編藝人的用心和堅持,以大學生返鄉的身份回家創業,擔起傳承和發展道明竹編的責任;丁春梅的父親就是道明鎮赫赫有名的竹編大師丁志雲,但丁春梅不落窠臼,大膽創新,被當地人稱為最有創意的竹編傳承人,並在2013年與父親一起創建「丁知竹」竹編創意館。

在道明竹藝村,像這樣的竹編新生代傳承人,在時代的洪潮裡,他們守著這小小的村落和手中的竹編,傳承著、創新著.......

 

Dou in 竹藝村,讓竹編藝術走進大眾視野

雖然崇州道明竹藝村已經代表中國走上了國際舞臺,但竹編藝術依然只存在於某個圈層裡。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崇州道明竹藝村,了解竹編藝術,今日頭條四川分公司聯合中共崇州市委宣傳部、崇州市文旅局、道明鎮政府、崇州市文旅集團發起了「Dou in竹藝村」的活動,通過年輕人喜歡的短視頻來傳播傳承竹編藝術,讓竹編藝術走進大眾視野。

崇州道明竹藝村作為「Dou in美好鄉村 」系列活動的首站可謂意義深遠,它將作為中國美好鄉村的樣本,把遠離大眾視野的村落美好還給人們,同時也將浮躁的人心還給自然。(張靜)

相關焦點

  • 探索崇州道明竹藝村「蝶變」之路
    百家媒體聚焦成都鄉村振興典範 探索崇州道明竹藝村「蝶變」之路 正值周六,崇州道明鎮竹藝村如往常一樣,迎來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桌上清茶兩三盞,看的是青山聳翠,嗅的是清新空氣,享的是安逸生活。  實際上,這處深受遊人喜愛的竹藝村,在一年多前,只是一處尋常樸素的林盤村落。
  • 崇州道明·竹藝村:一座建築帶火一個「網紅村」
    5月中旬一個上午,兩輛大巴車駛入距離成都主城區50餘公裡的崇州道明·竹藝村,來自都江堰的一批觀光團來到這裡進行參觀。   2月10日竹藝村正式「開村」後,不少人慕名而來,近一個月客人更是絡繹不絕,竹藝村名譽村長張永超幾乎每天都有幾輪接待任務。竹藝村並不是一個行政村,它指的是崇州市道明鎮龍黃村9、11、13組所在的區域,佔地面積123畝,包括86戶村民。
  • 公園城市 鄉村表達看崇州道明竹藝村的「蝶變」之路
    實際上,這處深受遊人喜愛的竹藝村,在一年多前,也只是一處尋常樸素的林盤村落。今年4月,崇州道明竹藝村正式對外開放,憑藉著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改造後的田園風光,依託網紅建築「竹裡」,竹藝村一躍成為成都人民朋友圈的網紅「打卡」點,成為成都鄉村「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典範。
  • 生於十三五⑨|道明竹藝村「變形記」:從普通小村落,到「網紅」鄉村...
    竹林幽幽,青瓦白牆,遠離城市喧囂,於青山綠水間,道明竹藝村就坐落在這樣優美的地方。四年前,崇州道明鎮龍黃村還是成都西邊眾多川西林盤中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小村落。而如今,龍黃村搖身一變成為「道明竹藝村」,不僅被全國所熟知,還走上國際展示當代藝術的最高展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的代表,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村落之美。道明竹藝村「變形記」背後,是成都十三五期間的鄉村振興的一個切口,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一個側面,展開的,是一幅「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畫卷。
  • 崇州竹裡印象
    (二)  久居都市,穿梭在車水馬龍之中,喘息之間,暫別城市的喧鬧繁華,回到故裡崇州,沉浸唐詩宋詞中的竹裡,便心戀竹藝村,再次走進竹裡館。翠竹、綠樹、田園、山水,那份寧靜與祥和的感覺,幽然與天然的感慨,藝術與詩意的感悟,別致的太極臥倒的數字8式建築設計風格,古樸與現代文創理念的融合,就像穿梭於遠古與現代、自然與文化之間,構築純天然的竹生態、竹生活、竹空間、竹文化,仿佛與王維獨坐幽篁裡,明月來相照似乎相識相知,與陸遊竹裡房櫳一徑深近乎相戀相愛。川西林盤民居植入竹韻之美,融入鄉愁意境。
  • 在網紅竹林喝酒拍照,成都周邊又一必打卡秘境之地——道明竹藝村
    避暑和避雨,是最近成都人逃不開的兩個話題~這個距成都市區僅1小時車程的國家級非遺竹編小鎮——崇州道明竹藝村!有一棟據說要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網紅"建築。如果不想宅在家裡,那這個成都向西50裡的,網紅竹林村落,絕對是你夏日避暑、觀雨的首選地!
  • 竹林美景中的一個藝術村落——道明竹藝村
    「道明竹編」品種繁多,竹筐、竹簍、竹椅、竹扇……造型新穎別致,工藝精細,道明人用竹編傳承匠心。「道明竹編」更是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的特產,同時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誌性產品。而竹藝村便是以竹編藝術品為生的網紅藝術村落。從高空俯視整個道明鎮,你會發現一個在一片綠色的竹林中有著一座獨特的建築,這裡便是竹藝村了。
  • 崇州竹裡:一首陸遊的詩和一個入選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
    攝影:韓力崇州道明鎮盛產竹子,各種竹編、竹雕成了當地民間藝人們的拿手巧活,素有竹編之鄉的稱號。「道明古鎮已經做了很多年推廣,村裡還住著五位非遺傳人,但由於當地農家的生活竹編大多技術含量不高,所以一直沒得到太多社會關注。我們對這裡的產業結構進行梳理之後,發現它根源上其實缺的是藝術與設計。」中業的策劃小組介紹說。
  • 蓉城花開:崇州最美鄉村公路旁的小村莊竹裡 火火火火
    文:成都生活美學發布平臺「蓉城花開」小編畫眉。作為中國最美鄉村公路,成都崇州市的重慶路已經集聚了一大批鐵桿粉絲。尤其是每年道路兩旁油菜花盛開時,遊客們蜂擁而至。道明竹藝村位於中國竹編非遺小鎮道明鎮,坐落在中國最美鄉村公路——重慶路旁。竹藝村背靠無根山,緊鄰成都白塔湖,數十公裡的健身徒步步道、騎遊步道及環湖康養道可供春遊登山休閒;面朝油菜花種植核心區,在菜花盛開季節,可觀賞大片菜花景觀。
  • 在成都「蜀國之蜀」的崇州竹裡,我們掀開了未來鄉村模樣的一角
    人們在這裡勞作,用自己的雙手將竹條編織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原本破舊的房屋,在改造之後成為了一個個充滿文創氣息的活動個空間。這裡,傳承著當地的竹編文化,發揚著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讓人們了解到,原來在竹林深處,有這樣一個未來的生活方式。這就是被稱之為「蜀國之蜀」的崇州竹裡。
  • 道明竹藝村,成都周邊喝茶新去處,建築網紅,取名講究
    道明竹藝村的這座標誌性建築,可能很多愛旅遊的朋友都不陌生了。我們也是被這入選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奇特建築所吸引來的。來之前,除了這個8字建築,確實對竹藝村也沒什麼了解。從成都出發,大概1小時10分鐘的車程,就到了這座網紅建築「竹裡」。
  • 崇州竹裡:一個隱藏在農村的國際頂級建築,最適合周末全家一日遊
    而最近兩年在網上又出現了一個關於竹子的世外桃源,不僅在川內非常火,還火到國際頂級建築展上去了,它的名字叫做「竹裡」。如今因為「竹裡」這個網紅建築,促使整片竹林也成了「網紅之地」,並且改名叫竹藝村。雖然春雨綿綿,但停靠在竹藝村農家小院的私家車卻是絡繹不絕。重慶路兩側的菜花已基本凋謝,但桃花、李花卻競相綻放,五顏六色,美不勝收!
  • 崇州「竹裡」: 一座「點亮」道明鄉村的房子
    昨日,本報記者走進「竹裡」,聆聽它背後的故事。道明竹編尋出路傳統工藝與現代文藝擦出「火花」遠遠望去,「竹裡」像一個臥倒的數字8,被竹林包裹著,圓形小青瓦房與周圍竹林、樹木、青山、田野顯得非常和諧。道明鎮是歷史悠久的竹編之鄉,道明竹編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國內大多數「非遺」一樣,前幾年,道明竹編也面臨著重找出路的問題。「竹裡」的建設初衷就是為道明竹編提供一個傳播和交流的平臺,充分發揮「文創」的作用,讓竹編工藝煥發新的生命力,借力鄉村旅遊,讓竹編工藝有更大的市場。「竹裡」的設計目的,不僅是為了傳承當地的竹編工藝,更是為道明竹編工藝的復興增加新的創意。
  • 成都不僅有錦裡和寬窄巷子,還有一個蘇軾也要稱讚的竹藝村
    成都一帶景點非常多,除了市區的錦裡、寬窄巷子、武侯祠等,在成都近郊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去處:竹藝村。竹藝村離成都市區很近,位於崇州市的道明鎮。竹藝村不僅僅是竹林密布,景色優美,它還有一個美輪美奐的建築:竹裡。竹藝村開始出名就是因為這個非常養眼的建築,它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袁烽設計,在世界上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 成都民宿.崇州歸野民宿預訂-沉浸在2000多年竹編歷史非遺小鎮民宿
    成都歸野民宿所在的崇州道明竹藝村,有2000多年竹編歷史,也是「非遺」項目體驗基地。道明竹藝村有五位竹編非遺傳承人居住、生活,傳統的竹編手藝也在這裡代代傳承;道明·竹編博物館、三徑書院、竹裡·建築點亮鄉村、見外美術館...等都是很有收穫的!
  • 如何在城市中尋找恬靜生活,「道明」竹裡給你想要答案
    看慣了城市的車水馬龍你是否也懷念陶淵明式的歸園田居住慣了鋼筋水泥建造的房屋你是否也懷念與自然擁抱的感覺成都最近有一個竹藝村火了>▼遠遠望去「竹裡」像一個臥倒的數字8,被竹林包裹著,圓形小青瓦房與周圍的竹林、樹木,遠山、田野相得益彰▼其建築內部更是曲徑通幽,水景與山景之於兩個中庭之間,營造出傳統元素與設計美學的詩情畫意
  • 崇州竹編花房亮相成都主城區 網友:好美
    近日,一座造型別致的建築成為成都中心城區桂溪綠道上最靚麗的焦點,它就是由四川道明竹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 〔讀城〕成都地標產品之九:道明竹編,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道明竹藝村據《華陽國志》介紹,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道明人就已經開始種竹和使用竹了。穿越2000年時光,歲月更替,光陰流轉,道明人在自己的天地裡始終如一靠著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傳承,讓竹編成為川西乃至成都平原不可取代的獨特文化藝術符號。
  • 遊街子古鎮,逛道明竹裡!「無徑之夜」開跑前還可以這麼玩兒?
    - 景點推薦1 -道明·竹藝村 距成都約63公裡,駕車約1小時30分據賽事起點約500米,步行約3分道明竹藝村位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所在地崇州道明鎮道明鎮是歷史悠久的竹編之鄉,道明竹編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五位竹編非遺傳承人在這裡居住、生活,傳統的竹編手藝在這裡代代傳承。 小鎮的改變源自於一座叫做竹裡、顏值超高的建築空間的誕生。
  • 崇州3條主題鮮明的線路出爐,黨建、團建、主題考察... 通通包含
    近年來,崇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高質量建設公園城市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範區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在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產業發展、非遺傳承等方面積極實踐和探索,走出了一條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之路,形成了眾多可供黨建活動、團建活動、主題考察的點位和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