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給大家分享了整個初中數學的分類思維導圖,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在學習中製作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和思維工具。思維導圖能夠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還記得讀書的時候,老師經常要求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多用發散性思維,從一個點想到一條線,再到一個面,然後舉一反三。放射性思維方式就是這種從點到面的過程,出發點是點,而目的是要周全的思考整個面。比方說我們想到一個主題,而後把主題最初想到的東西寫出來,這些是對這個主題來說,在我們的思維中潛伏著的最重要的要素,而後再把這些要素繼續往下剝離分拆,就這樣把一個主題思考完整。
作為學生來講,思維導圖大多用於知識點的梳理和總結,所以首先我們要認真聽好每一堂課,做好相關的筆記,然後每一個小節學習完後,就可以製作一張小的思維導圖,當本章內容學完以後,我們可以再次製作這一章的完整思維導圖。
我們依然用有理數這個章節做為示例。
知識點:有理數的意義(1)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2)有理數的分類注意:①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一個中性數,是正負數的分界點.②自然數:在本教材中自然數是0和正整數.即0,1,2,3,4,…
有理數的意義其實也是有理數的一種分類方式 ,所以我們就可以根據有理數的分類,先畫出一個大體框架,然後再把前面知識點的內容填充到框架中。
知識點:三個概念數軸,相反數,絕對值(1)數軸:三要素、用途(2)相反數:定義、應用、求法(3)絕對值:意義、表示方法
根據書本的章節內容來搭建框架,根據老師的講解和書本知識來填充細節。
知識點:有理數的運算(1)法則:加減法、乘除法、乘方(2)運算律:交換律、結合律、全本律(3)運算順序:
有理數運算內容較多,不要嫌麻煩,一步一步慢慢來就可以了
到這裡,我們基本上把整個有理數章節的知識點全部囊括了進來,關於有理數的思維導圖就完成了。如果我們能夠養成這樣的習慣去總結、歸納,那麼慢慢地,我們也會使用這樣的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下面是一些學生的思維導圖,比我畫的這個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