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平樂媽祖文化旅遊節
在印山旅遊碼頭廣場開幕啦~
昭州迎盛會,佳節薈賓朋。5月1日,以 「一樣的灕江,不一樣的風光」為主題的廣西桂林平樂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縣城印山旅遊碼頭廣場盛大開幕。一場集媽祖文化交流、經貿交流、昭州文化研討、工農業旅遊產品展示、非遺民俗秀、美食體驗和龍舟大賽、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的盛會,正式拉開序幕。
春深夏啟,天氣晴好。縣城三江口的印山旅遊碼頭廣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廣西桂林平樂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開幕式規模宏大,場面壯觀。
當天的開幕式,邀請了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出席。縣人民政府縣長石小松主持開幕式。
縣委書記陸智成、東森集團董事長顧松林、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先後在開幕式上致辭。
陸智成在會上向蒞臨本次旅遊節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遊客朋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並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平樂發展的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陸智成說,
平樂古稱「昭州」,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地處灕江、荔江、茶江交匯處,於三國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建縣,有1800多年的歷史,素有「兩粵通衢」之稱。平樂縣境內至今仍然保存了同安華山、張家榕津、沙子、平樂縣城共4座媽祖廟(天后宮),是桂林市媽祖文化最為盛行區域,也是中國內陸地區媽祖文化的重要傳承地。
平樂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濃厚,薈萃了獨具特色的州府文化、農耕文化、媽祖文化、關嶽文化、過山瑤文化和船家文化,縣境內的獅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灕江風景區、金字嶺景區、桂江風景區、茶江風景區、仙家溫泉、榕津千年古榕群和千年古街、月亮山、冷水石林、各鄉鎮古村落等景點,是旅遊觀光和攝影創作勝地。平樂美食文化堪稱一絕,平樂十八釀、平樂沙子丸子、平樂水浸粑、平樂石崖茶製作、平樂水上油茶先後列入自治區、桂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近年來,平樂縣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旅遊發展道路,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2018年成功舉辦首屆廣西桂林平樂媽祖文化旅遊節,「一樣的灕江,不一樣的風光!」在全國廣泛傳播,經貿交流會上「你們來了,我們就贏了」的一句話更是贏得參會企業家廣泛共鳴。以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為契機,2018年我縣實現46家旅行社組團遊平樂,接待遊客人數累計達245.49萬人次,同比增長96.34%;旅遊總消費21.82億元,同比增長94.47%,旅遊業實現井噴式增長,開啟了平樂旅遊發展歷史新紀元。此次舉辦廣西桂林平樂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就是要繼續充分利用平樂媽祖文化這一獨特文化資源,打造平樂旅遊最靚麗的名片,成為展示大美平樂的重要窗口。
(中華媽祖交流會贈送百福圖給我縣)
本屆媽祖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主要在縣城的印山旅遊碼頭、昭州文化廣場、同樂汽車站廣場、平樂美食街、茶江濱江道和縣城核心景區進行。期間,將舉行開幕式、媽祖水陸巡安、文化旅遊農產品展示、水上表演、文藝晚會、民俗風情體驗、經貿交流會等活動,旨在傳承媽祖文化,促進文化交流,並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吸引更多企業到平樂投資,大力推動「一園一城、一江一港」建設,奮力實現「從建成老縣、人口大縣向經濟大縣邁進」和「按城市建設標準,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做大產業規模」兩個發展總目標。
在陣陣禮炮聲中,桂林市政協副主席湯桂荔宣布廣西桂林平樂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開幕。
隨後,湯桂荔、陸智成、石小松、陶偉文、袁天賜以及東森集團董事長顧松林、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俞建忠共同為廣西桂林平樂第二屆媽祖文化旅遊節點燃聖火。
活動現場
NEWS
在活動現場,萬餘名來自縣內外的遊客現場觀看了原汁原味的媽祖古祭祀典禮,感受世界非遺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媽祖祭祀典禮遵照禮制舉行,樂舞以「三獻」為中心,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送神》五個樂章,經過擊鼓、上香、奠帛、讀祝文、焚帛,焚祝文、行三跪九叩禮等儀式,大家一起祈求媽祖護佑國泰民安、平樂風調雨順。祭祀場面恢宏大氣,古風濃鬱厚重,氣氛莊嚴肅穆,令現場觀看的遊客讚嘆不已。專業、規模宏大的媽祖祭祀典禮,不僅把媽祖文化與藝術觀賞完美結合,而且展現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信俗》的魅力,將促進我縣媽祖祭奠更規範化、儀式化、藝術化。
平樂位於灕江水系,山清水秀、人文璀璨,媽祖文化在平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積澱。明清以來,許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商溯江而上,到此經商定居,他們為平樂帶來商業繁華的同時,也將媽祖文化由海洋沿江河向內陸延伸,把對媽祖的崇拜帶到了這片美麗的桂江流域,並演變成為靠水為生的桂江船民共同的尊崇。
因此,平樂各地在明清時期就修有媽祖廟,至今還有保存完好的平樂古街、榕津古街、華山古街三處粵東會館以及沙子「天妃廟」供祀著媽祖,使媽祖文化在平樂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使平樂成為廣西最有媽祖淵源的內陸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