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交響樂中的動物世界

2020-12-18 新京報

埃可森特交響樂團將帶來《彼得與狼》和《動物狂歡節》兩部作品。 主辦方供圖

國家一級指揮範燾。

6月3日下午3點,愛樂匯與世紀劇院出品的首個家庭品質娛樂演出季將推出一場童話經典視聽交響音樂會。國家一級指揮範燾將攜手埃可森特交響樂團上演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以及聖桑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

此次演出季以家庭需求為核心目的,精選了芭蕾舞、交響樂、室內樂、踢踏舞、兒童劇、視聽音樂會等數十場演出。在整個演出季期間,每周都會有海內外一流音樂會、芭蕾舞劇、兒童劇輪番登上舞臺。

據悉,此次演出季還推出了親子套票(2人)、家庭套票(3人),以及限時搶購的五折「早鳥票」。

《彼得與狼》

不同樂器來刻畫人物和動物

《彼得與狼》是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1936年專為兒童創作的一部交響童話,也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根據這部交響童話所改編的動畫片在2008年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用視覺語言還原聽覺享受。故事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彼得與一隻來犯的灰狼鬥智鬥勇的故事。自己的好朋友鴨子被惡狼吃掉了,彼得非常傷心,堅強的彼得立刻採取了行動,翻出高牆,用自己的智謀抓住了邪惡的狼,也贏得了爺爺的尊重。在改編的動畫故事中,全片沒有一句對白,也沒有一點拖沓,全部依靠動畫人物和強大的交響樂渲染表達人物的情感,這富有童趣的管樂演奏了時而詼諧時而緊張時而澎湃的旋律。

普羅科菲耶夫運用樂器來刻畫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在總譜扉頁上,他曾做過這樣的說明:「這篇童話的每一個角色在樂隊中各有一種樂器來扮演:小鳥——長笛;鴨子——雙簧管;貓——單簧管在低音區的斷奏;爺爺——大管;狼——三個法國號的和弦;彼得——弦樂合奏;獵人的槍擊——定音鼓和大鼓。」

《動物狂歡節》

組曲中的《天鵝》流傳最廣

《動物狂歡節》是法國作曲家聖桑創作於1886年的一部諧趣橫生的管弦樂組曲。在這部作品中,聖桑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

整部組曲由十四曲組成,包括《序奏及獅王行進曲》《公雞與母雞》《野驢》《烏龜》《大象》《袋鼠》《水族館》《長耳人》《林中杜鵑》《大鳥籠》《鋼琴家》《化石》《天鵝》以及《終曲》。

除了《天鵝》,聖桑生前不允許組曲中的其他曲目演出。直到1921年聖桑去世後,這部作品才被公開。這部組曲的正式公開首演要到1922年了。

其中,第十三曲《天鵝》是組曲中流傳最廣,也最常被單獨演奏的曲目,成為了聖桑的代表作。這首《天鵝》就曾出現在周杰倫執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中。

主辦方售票:400-650-5050 010-65680021

主辦方官網:www.musicfans.cn

撰文:Dionysus

相關焦點

  • 哈爾濱歌劇院讓交響樂走進中小學生課堂
    本報29日訊哈爾濱歌劇院的演奏家們29日帶著樂器圓號和大管走進了哈市平房區新疆二校的教室裡。雖然哈爾濱歌劇院堅持為中小學生舉辦交響樂專場已經有10年了,但是演奏員帶著樂器走進教室來為孩子們演奏樂曲、講解音樂知識還是頭一回。  看見哈爾濱歌劇院的演員們拿著圓號和大管這兩件樂器走進來,孩子們興奮得了不得。
  • 中國交響樂風華正茂
    捷傑耶夫在《帕西法爾》演出當天舉辦的首屆2019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上表示。「2019世界交響樂北京論壇」由中國國家大劇院發起舉辦,共有來自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名樂團和相關藝術機構代表參與。論壇上,中外嘉賓圍繞「觀眾培養與普及」「交響樂與城市」「交響樂與科技」「樂團發展與新作品」等議題進行交流,共同探討交響樂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 「中國交響樂之春」將啟 尋覓中國交響樂記憶
    回首中國交響樂的發展歷程,中國的交響音樂誕生在中西文化交匯的歷史大潮中,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交響音樂傳入中國,老一代中國作曲家也開始了在這個領域的探索。20世紀前期,蕭友梅、黃自、冼星海、馬思聰、賀綠汀等作曲家寫作了一批具有「拓荒」性質的作品。這些曲子有些流傳至今,有些則消失在歷史的茫茫煙海中。而老一輩作曲家和他們筆下的作品,都是中國交響樂發展歷程中不容遺忘的篇章。
  • 360°野生動物紀錄片,帶觀眾真正「走進」動物世界
    居住在城市或遙遠國家的人們,了解非洲草原大型動物、深海神秘魚類以及亞馬遜叢林各種昆蟲的主要方式,就是野生動物紀錄片。例如BBC之前推出的《地球脈動》系列紀錄片就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還吸引了更多人關注野生動物。
  • 走進動物世界讀書心得300字-讀書筆記摘抄
    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在閱讀時,人們或摘錄各種精彩詞句、至理名言,或歸納書中的重點內容,或表達對文章內容的感受體會,形式多樣。它既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也是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的一種好方法和好形式。以下內容是走進動物世界讀書心得300字-讀書筆記摘抄 ,供大家參考!
  • 民族交響樂《隴上行》走進保加利亞
    1月21日至24日期間,在保加利亞著名港口城市瓦爾納和首都索非亞舉辦了民族交響樂《隴上行》專場演出兩場。據了解,本場音樂會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館聯合主辦,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
  • 交響樂的新樂章,這次和一個遊戲有關
    他們需要一個契機了解到交響樂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對於這些擁有更獨特審美情趣和內容訴求,甚至有些挑剔的年輕人而言,讓他們走進音樂廳的理由必須足夠充分。他們期待在這門舶來的嚴肅藝術上看到更新鮮的表達,更現代還要更本土。 中國交響樂需要做出改變,它要找到與年輕觀眾溝通的方式,才有可能在紛繁變化的當代文化生活中找到落腳點,甚至在國際舞臺,完成一次影響力的躍升。
  • 世界文化探秘: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樂》
    1893年6月,他又重新開始創作《第六交響樂》。在此前的2月23日,他寫信給外甥弗拉奇米爾·達維多夫,說要把新交響樂獻給弗拉奇米爾,並認為「這是一件令人多麼愉快的事啊」。信中還說明:「這次是一部標題交響樂,但是這個標題對大家始終是一個謎,讓他們去絞盡腦汁吧。」
  • 流淌的旋律——交響樂知識普及公益講座(第二期)
    交響樂走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歷史告訴我們,時尚與經典沒有標準,時間是唯一的見證。社會在變,事物在變,唯有音樂,歷久彌新。那些曾在500年前震撼人類心靈的作品,同樣會在今天打動我們。音樂就像跨越時空的橋梁,穿越歷史,影響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
  • 交響樂高雅難懂?著名作曲家敖昌群帶你「敖」開交響樂的大門
    11月6日下午,著名作曲家做客天府文旅大講堂暨名家講壇,他以《敖開交響樂的大門》為題,現場分享交響樂的獨特魅力。作為省內外聞名遐邇的音樂家、教育家,敖昌群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並在全國以及全省各大比賽中屢獲大獎。
  • 當越劇版「賈寶玉」鑲入交響樂《紅樓夢》中……
    當交響樂《紅樓夢》的第一樂章《獨白》起始,臺下的樂迷們已經開始默默驚嘆起來。確實,「三弦」這種並不好聽,且音質硬邦邦、富有京味兒的樂器出現在第一樂章中,讓人有些意外。但確是這次作品的作曲者之一胡詠言有意而為之。
  • 交響樂《紅樓夢》世界首演,將越劇、民樂和說唱鑲嵌其中
    當時獲得的震撼讓劉力記憶猶新,這個唱段也被保留在作品中。「本來我想每句都有轉調,但發現效果不好。所以作品裡凡是張嘴演唱,原本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於是,越劇的演唱就像珠寶一樣鑲嵌在交響樂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其實,越劇和交響樂的結合頗有難度,因為交響樂有邏輯有主題,結構複雜。於陽表示,交響樂的創作要遵循其特有的音樂規律。
  • 孫子兵法全球行:香港著名詩人的《兵聖交響樂》
    中新網蘇州3月12日電 題:香港著名詩人的《兵聖孫武交響樂》  記者 韓勝寶  「滄海桑田兩千年,孫子兵法十三篇,誰能識得此韜略,世界潮流必為先」。香港著名詩人孫重貴的詩歌《兵聖孫武交響樂》,發表在香港散文詩學會主辦的《香港散文詩》雜誌2011年6月號上,並廣為流傳。  孫重貴是國際華文詩人協會會長,香港音樂文學學會監事長,發表的百餘首詩歌已譜成歌曲傳唱被選入各種歌曲集,獲「冰心獎」、「文化藝術成就獎」。他的山水詩、生態詩、財經詩別具一格。
  • 上海徐匯:交響樂《紅樓夢》世界首演,85分鐘聽見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交響樂《紅樓夢》11月15日晚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世界首演。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部《紅樓夢》。交響樂《紅樓夢》由指揮家胡詠言,作曲家劉力、於陽共同創作,紀念越劇大師徐玉蘭誕辰100周年。作品時長85分鐘,不設中場休息,一氣呵成。
  • 交響樂版的《紅樓夢》:一部保留了越劇韻味的交響樂作品
    越劇《紅樓夢》曾經風靡一時,聽過越劇《紅樓夢》的你,聽過交響樂《紅樓夢》嗎? 交響樂《紅樓夢》共6個樂章,長約85分鐘,由胡詠言執棒上海愛樂樂團,越劇演員王婉娜擔綱「賈寶玉」,歌唱家韓蓬擔任男高音,浙江音樂學院合唱學院擔任合唱。 1958年2月,由上海越劇院創排,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越劇《紅樓夢》在上海首演,由此拉開傳奇又燦爛的戲曲藝術歷程。
  • ​臺灣:陽明山二子坪,夏日蟬鳴交響樂
    導語:臺灣:陽明山二子坪,夏日蟬鳴交響樂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一個夏日的午後再次來到二子坪,還沒有開始走進步道,就已經聽到聲勢壯大的蟬叫聲。走入步道時, 不同的蟬鳴聲此起彼落,充斥整個山林之中,這輩子從來沒有聽過這麼盛大嘹亮的蟬鳴聲,奇怪的是你並不會覺得這些聲音很吵,這簡直就是一場大自然的夏季交響樂,而我很樂於沉醉其中。
  • 柏林交響樂團,讓心靈與交響樂共鳴
    德國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國家,那是眾多音樂大師成長的地方,眾多世界著名的樂團也在這裡誕生,柏林交響樂團就是其中之一。都說現代年輕人不喜歡古典,喜歡電子音樂的節奏和動感,其實不然,來到柏林交響樂團的音樂會現場,會發現很多年輕人前來欣賞古典而振奮的交響樂,當代更多年輕人在假期放棄在家「宅」,更多人會選擇到音樂大廳感受一場振奮心靈並且能夠感受典雅的古典交響樂,而柏林交響樂團就是人們的首選。
  • 走進野生動物的天堂——肯亞
    抬頭一看,只見3隻四五米高的長頸鹿,正尾隨著一大群斑馬和瞪羚,左顧右盼的走進我們,他們快速的穿過公路,逐漸消失在樹叢中。隨後,人們又驚訝的看見黑壓壓的一大群角馬走在大草原上,在它們旁邊還有一些斑馬、野牛、瞪羚和各種各樣的鳥,這一群野生動物足有上千隻。此後,我們又看見兩隻獅子正懶洋洋的躺在草叢中,轉身卻見十幾頭大象正橫穿公路,過往的車輛停在兩端,遊客們激動的搶拍這難得的景象。
  • 《動物世界》即將展開亡命航程 李易峰走進"鬥獸場"
    原標題:李易峰走進「鬥獸場」   李易峰飾演鄭開司   由韓延執導、李易峰領銜主演的電影《動物世界》將於本月29日上映。遊輪上的遊戲參與者是一群亡命之徒,這個遊戲場最終淪為「動物世界」的鬥獸場。   近日,片方在遊輪上舉行為期五天的宣傳活動,並揭曉了40分鐘正片片段。李易峰接受採訪時坦言,在電影領域他還是個新人,需要一個成長期:「不管能不能做到,我都希望把演員和明星這兩個不同的角色做好。」
  • 100張CD奏響百年中國交響樂創作的歡樂頌《中國交響樂創作世紀回顧...
    百年來經過幾代中國音樂家的不懈努力,更多優秀的交響樂作品問世,成為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成為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交響樂創作,是交響樂這一世界性藝術形式的本土化表達,它將中國元素、中國風格、中國文化底蘊和西方作曲技法融合,抒發中國情感、傳遞中國精神,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