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八,剛好是小雪節氣。小雪節氣是冬季的第2個節氣,也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國家獨有的,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節氣是古代曆法的補充,又是農事活動的準繩,對農民來說意義重大。古時候沒有天氣預報,智慧的古人,還學會了利用節氣,來預測天氣,以指導相應的農業活動。我們知道,預測天氣是非常困難的,現代科技如此發達,還有了氣象衛星,很多時候也難以預測準確未來的天氣狀況。那麼古人又是如何預測呢?
其實,古人利用節氣預測天氣,很多時候都是靠經驗的總結,長期總結自身的親身經歷,看每一年的每一個時間點,會出現什麼樣的天氣,然後記錄下來,並逐漸傳給後人。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修正,去偽存真,古人就形成了用節氣來預測天氣。為了便於傳播,古人還把這些經驗,總結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
現在小雪節氣就要到了,關於小雪節氣,古人也留下了不少有關天氣的俗語,其中有這樣一句「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這是什麼意思呢?
單從字面上看,「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的意思很簡單,說的是如果小雪節氣當天或者前後幾天沒有下雪的話,那麼第二年莊稼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不理想。由於莊稼收成差,自然不需要那麼多人幹農活,家裡請的長工只能歇著了。長工在以前就是農村有地的人,花錢請的工人,屬於包吃住的那種,長期住在自家,隨時幹活。雖然現在沒有長工了,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受影響。
那麼,為啥說「小雪不見雪」,第二年莊稼收成就不好呢?這是因為,小雪節氣前後,在正常年份是冷空氣比較活躍的時間段,由於冷空氣活躍南下,跟南方溼熱空氣相遇,就會帶來降雪、降雨天氣,北方是下雪,南方則是降溫、降雨。這是正常年份的情況,如果小雪節氣沒有下雪,則說明此時候冷空氣活動跟往年比出現了異常,比往年偏弱。這種異常往往會導致氣候的連鎖反應,即之後的第二年,氣候也會隨之脫離正常「軌道」。
這其實跟現在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一個道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冬季氣溫偏高,隨後的春季、夏季氣溫也會偏離正常。而農民種地,最希望的就是「風調雨順」,該下雨時下雨,該晴天時晴天。過去種地都是「靠天吃飯」,缺乏抵禦水旱災害的能力,因此,當氣候出現異常,不再風調雨順的時候,莊稼收成就會大受影響。
還有一句俗語,意思跟「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意思相反,即「小雪雪花飄,來歲收成好」,說的就是小雪節氣前後下雪,第二年莊稼就會大豐收,這也是農民最為期待的。小雪節氣本來就意味著雨雪多發,這期間下雪才是正常現象。
今年馬上就要到小雪節氣了,按最新的天氣預報顯示,11月22日,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新一輪雨雪降溫過程進一步鋪展開來,預計內蒙古中部、京津冀以及東北南部等地將會出現小到中雪或雨夾雪過程。也就是說,今年的小雪節氣,北方很多地方都很可能會迎來雨雪天氣。對農民來說,這是一個大好消息,意味著明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