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利靜馬爽
橡膠期貨價格近期從高位回落,12月10日延續跌勢。不過,作為橡膠產業下遊,輪胎企業漲價之聲依舊。據報導,今年9月份以來,超過4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了漲價通知單,近期仍有企業發布漲價通知。橡膠價格回落,是否會遏制輪胎企業漲價的勢頭?
橡膠股期品種「低頭」
滬膠期貨主力合約於12月2日創下年內次新高紀錄15870元/噸,此後便一路後退。12月10日盤中,該合約一度創下11月19日以來的新低14200元/噸,截至收盤,該合約報14210元/噸,跌1.59%。20號膠期貨與滬膠期貨走勢亦步亦趨。截至12月10日收盤,該合約報10260元/噸,跌1.44%。
A股市場上,近期橡膠、輪胎相關概念股亦出現回落。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收盤,輪胎與橡膠指數跌0.60%,盤中最低點較11月23日高點累計下跌11.60%。概念股方面,截至12月10日收盤,朗博科技(603655)跌停,通用股份(601500)、三角輪胎(601163)、青島雙星(000599)等跌幅居前。
橡膠期貨價格在10月份以來經歷了兩輪衝高回落,兩次上漲行情衝擊的高點分別在16400元/噸、15900元/噸附近。
輪胎企業似乎別有一番風景。近日有報導稱,今年9月份以來,超過4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了漲價通知單。除中策、風神、玲瓏、正新、雙星等國產輪胎大廠外,韓泰、佳通等外資輪胎企業也開始漲價,累計漲價幅度在5%以上。
炒作資金退潮
對於橡膠先揚後抑的走勢,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張向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前期上漲主要由於國內外產區受天氣影響割膠放緩、下遊輪胎企業需求旺盛,以及醫療防護用品生產持續增長,爭奪天然橡膠原料,導致供應端出現結構性失衡。近期價格回落則因為天然橡膠減產預期動搖,且國內輪胎出口放緩,加上交易所橡膠倉單有所增加,對盤面構成了壓制。
青島中青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菁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供應方面,泰國洪災對原料產出影響不大,供應預期打壓了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COM)橡膠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出口方面,需要關注的因素是海運費漲價以及貨櫃資源緊張。
從產業資金方面,林菁說,「臨近年底,經銷商庫存已滿且有回籠資金的需求,因此需求較前期有所下滑。」盤面上,由於基差走闊,產業資金積極介入套保形成了新的空頭力量。
國投安信期貨高級分析師胡華釺表示,此前膠市出現的天氣炒作因素經不起時間考驗,部分炒作資金提前出逃;且隨著膠價反彈,各品種間價差進一步擴大,期現貨價格差也明顯擴大,這種結構性行情反映實際需求分化,投機需求側重於小品種(比如煙片膠和全乳膠),而小品種價格一直高估,導致各方始終無法形成合力。
從橡膠――輪胎的價格聯動來看,一般來說,膠價上漲會抬升企業經營成本,反之則減輕企業經營壓力。但天然橡膠漲價並不是這一輪輪胎漲價的唯一壓力來源。林菁分析,輪胎漲價背後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由於輪胎不僅含有天然橡膠,還包含其他多種原材料,合成、化工助劑、炭黑、鋼絲簾線等都會影響輪胎的成本。近期以來,化工助劑和炭黑、鋼絲因供應短缺導致價格上漲,疊加天然橡膠價格的上漲,導致輪胎成本大幅上升。
膠價回落是暫時現象
從價格走勢看,張向軍表示:「目前來看,膠價回落可能只是暫時現象,2021年隨著全球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下遊需求還可能保持增長態勢,對膠價和輪胎企業收入都會存在支持。」
張向軍認為,在歲末年初時點,隨著主要產區陸續停割,天然橡膠供應將減少,且2021年需求前景較為樂觀,因此預計後市膠價仍有上升空間。整體來看,膠價自7月份以來震蕩走高,主要是受汽車輪胎生產需求旺盛推動。
林菁也表示看好明後年市場行情。不過,短期隨著海外市場原料供應的逐漸增多,國內已經停割,加之海外以及中國傳統假日將至,無論從環保、輪胎銷售、資金回籠等角度來看都存在著不確定性。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