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但普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不過根據2019年的官方統計,截至2019年末,我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14.0005億,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城鎮常住人口已經比農村多出將近3億人,而且還有日益增多的趨勢。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少農村人口趕到城市謀生,很多人正是看到城市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薪酬待遇。
城市確實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薪水,比如被稱為「金飯碗」的銀行,有數據顯示,2019年銀行業人均工資最高的浙商銀行,他們的員工人均年薪高達60.29萬元,而在銀行業裡薪水一般的農業銀行,人均年薪也達到了26.78萬元。
也就是說,銀行工作人員的月薪,基本都能達到1萬。還有華為、阿里巴巴等公司,很多員工的薪水都達到1萬以上,這些工作都稱得上是「金飯碗」。
不過,「金飯碗」畢竟不多,很多人還得從事普通的工作、拿著普通的工資。
數據顯示, 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年薪為90501元,平均月薪是7542元。城鎮非私營單位的薪水顯然更好一些,這也是很多人對城鎮非私營單位趨之若鶩的原因,相較之下,城鎮的私營單位平均年薪就差很多,只有53604元,平均到每個月則只有4467元。
以上數據表明,職工薪酬最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月薪也只有7542元,還沒有達到10000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拿銀行動輒上萬的月薪。
根據騰訊《2019國人工資報告》的數據,我們國家能拿到月薪1萬的人,基本上都來自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城市都有超過25%的人口拿到1萬以上的月薪。南京有19.37%的人口拿到1萬以上月薪,杭州和廣州的數據分別是18.60%、14.74%。
現實正是如此,北上廣深,還有杭州、南京等大城市,還有大多數人口沒有拿到1萬元以上的月薪,其他的二三線城市的情況可想而知。如果你拿到1萬以上的月薪,不管在哪個地方,基本上都屬於高收入人群了。
《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在深圳有3.3%的人口拿著2000以下的月薪,18.7%的人口拿著2000-3000的月薪,20.8%的人口拿著3000-4500的月薪,19.7%的人口拿到4500-6000的月薪,有14.6%的人口拿到6000-8000的月薪,有7.9%的人口拿到8000-10000的月薪。
至於10000元以上的月薪,深圳有8%的人口拿到10000-15000的月薪,有3.2%的人口拿到15000-20000的月薪。2019年,深圳的平均工資只有5199元,很多人還是低收入人群。
在深圳,如果拿到5000元的月薪,基本就能超過50%的人。在經濟發達、薪酬待遇位居全國前列的深圳尚且如此,那麼放在全國呢?此前說法是如果月薪達到了5000元,那你就超過了全國90%以上的人,這種說法並非毫無道理。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大城市,拿1萬元月薪的人口都不多,我國14億人,能拿1萬月薪有多少人?有一份數據透露出了答案!
根據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的調研數據,在我國拿5000元-10000元月薪的人口總數為6328萬人,佔比4.52%;拿10000-20000元月薪的有784萬人,佔比0.56%;能拿到20000元月薪的人口有70萬人,佔比0.05%。
也就是說,全國14億人,月薪超過1萬的也就只有854萬人。
那麼,哪些行業最容易拿到萬元以上月薪呢?根據2019年的數據,我國有6個行業平均年薪超過了10萬元,其中, IT行業平均年薪超16萬排第一,科研行業平均年薪13.3萬排名第二,平均年薪13.1萬元的金融業排名第三,其後是文體、衛生、電力這幾個行業,平均年薪超過了10萬。
那麼,你身邊有幾個月薪超過10000元的人?
(本文由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