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為何知名度不怎麼高

2020-12-06 空谷殘生人悲魂斷

布袋戲是起源於我國東南沿海及臺灣島的一種民間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然這是個人認為,大眾的口味如何,一家之言也不能代替。現如今布袋戲知名度比較高的有「霹靂系列」,「金光系列」這兩個系列,其中知名度相對非常不錯的當屬「霹靂布袋戲」,本文重點講述這一部(當然這也和我沒看金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沒有看便沒有發言權,沒發言權強行發言是要被金光道友寄刀片的)。霹靂布袋戲第一部當屬1984年的《霹靂城》,這是霹靂系列真正的開端。但從頭開始觀看的人喜歡從1988年開始播出的《霹靂金光》開始,畢竟一哥素還真就是這裡閃亮登場的。

霹靂系列從《霹靂金光》、《霹靂眼》、《霹靂至尊》三部作品開始,到2018年上檔的《霹靂魔封》已播出超過兩千四百餘集,平均劇集時長60分鐘,你可以算算假如一個人真的要從頭開始看,每天抽出來3個小時的時間,看完這些(姑且當2400集算,湊整),需要2400個小時,每天雷打不動3小時(審美疲勞,臨時有事,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等等幹擾因素都排除掉),需要800天,也就是2年零2個月加10天。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舉個例子,以一名剛升到高中的學生來說,每天中午不睡覺看一集,每天下午放學後一集,晚自習後一集,各種假期每天看三集,你得馬不停蹄看到高三,然後終於看完了才發現又更新了好多,等你再補完新劇,你發現是時候準備高考了,然後你又悲劇的發現,高一高二光看了布袋戲,沒怎麼學,高三的日子開始頭疼了,一切得重頭來過,還不一定有效。這是霹靂布袋戲不如日漫的知名度廣的原因之一:每集時間太久,時間跨度太長,劇集太多。

第二個原因,人物配音問題以及語種問題。霹靂布袋戲基本上完全由有「八音才子」美譽的黃文擇先生一力承當,也就是說不管你在一集裡聽到多少人說話,幕後永遠只有黃文擇先生一個人在動嘴皮子,厲害吧,而且配的是閩南語。閩南語作為理解程度尚在粵語之上的中國古老語種,對於聽慣了普通話的觀眾來說,聽閩南語簡直是在受折磨,他們寧願去聽日語,或者英語。其實閩南語真的很有味道,堅持下來你會覺得普通話還沒有閩南語好聽(當然這個結論只限於霹靂布袋戲,生活中還是認為普通話方便一點),更遑論日語,英語,雖然好多人從小學英語,但有幾個真正覺得英語聽著有感覺的,起碼我覺得看閩南語配音的霹靂才是享受,畢竟習慣了。

第三個原因,人偶和畫面問題。早期的布袋戲,人偶基本上是木偶,靈活度不高,靈動感不足,畫面模糊不清,這是要命的問題,至少在我看來。而其他的動漫就不一樣了,起碼看著像那麼一回事,人們能接受,比如小編的弟弟,都上高中的人了,看個葫蘆娃,貓和老鼠還樂得不行,之前有一回給他看《霹靂謎城》其中一集,看了三分鐘說畫面太滲人了,讓我拿走到一邊看去,還說我是個神經病,看鬼片。,我也很無奈,解釋不清,只好自己看。《霹靂謎城》是2000年後的作品了,人偶用膠質的,服裝和畫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還是有人不能接受,總覺得有一種陰氣森森的感覺。

第四個原因就要在宣傳推廣的角度來找了。90後小得時候,電視裡不是貓和老鼠。就是葫蘆娃,要麼哪吒鬧海,西遊記,當然更多的人認為迪迦奧特曼,柯南,火影忍者才是童年,我不反對,我也才刷了3遍迪迦奧特曼而已(剩下的兩個一個都沒看過,有點小丟人)。然而就是沒有布袋戲,哪怕那個時候已經很成熟,已經很努力朝著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向改變,電視裡依然看不到,我也是17年才在百度裡看到了一小段視頻,然後好奇之下搜了完整的,然後徹底入坑,別的電視劇再也看不進去了。就是在今天,一打開各類視頻APP,無一列外全是綜藝類,日漫,美劇,宮鬥劇,韓劇,都市情感劇,等等等等。本就不多的頁面徹底沒了布袋戲的生存空間,更別說這些APP自誕生之日起,到底有沒有聽過布袋戲這個名字,現在能搜到,估計也是因為霹靂多媒體推出了面向國際的計劃,影響力超出了預料,亡羊補牢不上去的。

結語:非常欣慰的是在嗶哩嗶哩裡每天都能看到更新的各類霹靂布袋戲視頻,也能看到免費的不帶廣告的完整劇情,唯一遺憾的是,似乎只是從《霹靂謎城》開始才有完整版,前面的沒有。歡迎大家留言參與討論,也歡迎更多的道友入坑霹靂,當然,金光也不錯,雖然沒看過,但既然有「金光在隔壁,這裡是霹靂」一說,料想也非常精彩了,歡迎萌新入坑。

素還真初登場

相關焦點

  •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文/老郭聊動漫今天談的這個話題,並不是來引起霹靂和金光粉絲的矛盾的,我們儘量從客觀角度來進行討論,並且老郭最後希望,能夠通過對兩家同源同種的藝術作品分析
  • 霹靂布袋戲手遊
    找霹靂布袋戲手遊去哪裡?那就來18183遊戲庫! 霹靂布袋戲手遊是一款以霹靂布袋戲改編的多人競技遊戲,這也是霹靂布袋戲第一次作為競技遊戲出場,不想其他多人競技類RPG,玩家不需要自己來創建角色,而是利用AR相機的方式通過掃描場景來獲得角色,然後和玩家們組隊進入比賽。
  • 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來源標題: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
  • 霹靂布袋戲的最佳「食用」步驟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造型酷炫的戲偶到大眼萌的公仔,再到或高冷或可愛的動漫周邊商品,這些竟都出自臺灣一家布袋戲的「百年老店」。去年在烏鎮大劇院,粉絲從四面八方雲集響應,為類似戲偶眾籌慶生,不少人當眾對其熱情表白,場面不輸影視明星見面會。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霹靂布袋戲至80年代誕生開始,便造成了巨大的轟動,在往後的30多年的歲月裡一直道友深受喜愛。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霹靂布袋戲的困境:《霹靂靖玄錄》的價格是不是標錯了……
    上篇偶然發了一個霹靂布袋戲的小圖集,沒想到道友還挺多的。看來布袋戲的圈子雖小,但都是真愛粉吶!閩南布袋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晉代。晉《拾遺錄》有載: 「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可謂歷史悠久。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紅遍兩岸三地,流行30多年出品3000多劇集的霹靂布袋戲。從落地生根到枝茂繁榮,霹靂布袋戲又經歷了怎樣的一個發展過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氏布袋戲家族。這是霹靂布袋戲的前身,但真正霹靂宇宙的開啟,要從1988年說起,那一年《霹靂金光》橫空出世,布袋戲武俠江湖裡出現了一個嶄新的主角人物素還真,並在此後長達18年裡,素還真始終蟬聯最受歡迎男主角榜首。《霹靂金光》的誕生也標誌著霹靂布袋戲這一獨立戲曲派別的產生。
  • 霹靂布袋戲,我們就此別過吧
    這個帳號前面寫了幾十篇關於霹靂布袋戲的文章,藉由這些文章也曾與很多有趣可愛的道友交流,但今天我只能和曾經很愛的霹靂布袋戲道一句山高路遠,我們就此別過。早上發現關注的布袋戲臺詞bot突然不更新並頭像全黑,驚詫之下點開霹靂布袋戲的超話,發現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會主持人節目上臺獨言論,再向前還翻到了霹靂ins上關於新冠疫情的海報。這種無恥的態度簡直令人震驚。原來臺獨抹黑大陸人的思想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是嗎。
  • 霹靂布袋戲的套路有哪些?
    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在大陸是越來越火,發展了幾十年的布袋戲也迎來了新的轉折點,大陸的粉絲一定會為布袋戲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契機。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劇集上千集,其中的套路又層出不窮,我們來梳理一下霹靂布袋戲中有哪些常用的套路!
  • 霹靂布袋戲被冠以偶動漫之後,為何又改回來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大家所熟悉認知的霹靂布袋戲,是指1988年《霹靂金光》開始的,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
  •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
    30年屹立不倒,霹靂布袋戲為何受年輕人追捧,這點最膚淺!文/老郭聊動漫哈嘍,各位同學大家好!這期老郭聊動漫我們來聊聊30年屹立不倒,現在又被年輕人所追捧的偶動漫,霹靂布袋戲!對於任何一個成系列的動漫或者影視作品來說,能夠持續更新幾年十幾年的我們見過,但是對於霹靂布袋戲這種周更兩個小時,三十年來雷打不動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 從他英到霹靂布袋戲,這些創作者為何屢屢挑戰觀眾底線?
    想必大家早已聽說了《霹靂布袋戲》的相關事件,霹靂資深操偶師丁振清將新冠病毒稱為WH病毒,而官方節目《超級霹靂會》中又公然宣揚TD言論,在此之後,霹靂官方又被扒出各種臺獨的騷操作。可以說霹靂官方的行為已經觸犯了DL觀眾的底線,想繼續在大陸掙錢就很困難了。
  • 以藝術的角度看霹靂布袋戲
    霹靂布袋戲發展多年,沉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布袋戲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無論是香港,臺灣,澳門還是新加坡,他們的歷史文化都屬於中華文明,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霹靂布袋戲因霹靂公司一些錯誤的言論遭到內地網友抵制,全網下線,對於一些道友,也許要跟這部陪伴了自己青春的偶動漫要說再見了,難免要有一些感傷,畢竟陪自己度過了無數個春秋,但是大義面前也只能忍痛割愛!
  • 臺灣霹靂布袋戲特展首登新北 真人版素還真現身
    (新北市文化局提供/吳亮賢新北傳真)當地文化部門負責人蔡佳芬表示,首次邀請霹靂來到新北市展出,新莊是傳統布袋戲的發源地,作為首展地點最適合不過了,今年度新北市文化貢獻獎得主小西園劇團許王及去年度的獲獎者真快樂掌中劇團江賜美女演師,就是來自新莊的名家!蔡佳芬說,藉由霹靂的發展與時俱進,帶起市民朋友們對布袋戲的興趣與重視。
  • 霹靂布袋戲:主角素還真為何不能一直在檯面上,這三個方面是主因
    喜歡布袋戲的戲迷經常以「道友」二字來稱呼彼此,現在比較火的布袋戲分為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前者主角人物是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組成的三臺柱;而後者的主要人物則是由史豔文、藏鏡人、黑白郎君構成的三巨頭,再加上人氣暴走的俏如來堪稱第四巨頭,金光布袋戲近幾年呈現出高水準的劇情,在一定程度上講,金光布袋戲的人氣已經不次於霹靂布袋戲。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越南的水上木偶:圖片來自於網絡)霹靂布袋戲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問世時深受好評,一舉捕獲觀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