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否真的認朱熹當祖先?

2020-12-11 唐朝一秀才

明太祖朱元璋以淮右布衣之身,起兵驅逐胡虜,再造華夏,十餘載而得天下。從一個窮得無地葬父的農民,一躍成為開創三百年大明江山的帝王,真是令人聽起來熱血沸騰的屌絲逆襲記。縱觀五千年華夏歷史,漢家帝王大都出身於王侯貴族,或來自於達官名宦之家,只有明太祖是真正的平民出身。朱元璋取得天下後,有人建議他認南宋大儒朱熹為祖先以彌補自己出身低的缺憾,後來歷史上也有許多版本流傳朱元璋認了朱熹當祖先,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朱元璋

孟森先生在曾《明史演義》裡面說過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朱元璋得天下之正無人可比,無需再亂認祖先。首先是救濟斯民,朱元璋以布衣之身起兵逐胡,推翻了蒙古對中原百姓的民族壓迫,結束全國戰亂,恢復中原民生民力;其次恢復漢家衣冠文化,消除蒙古在中原實施的四等人政策,實行民族和解,重塑漢家的文化自信,使中原再為禮儀之鄉,有再造華夏之功;最後結束唐末以來中原面對北方胡族的軍事頹勢,使胡人侵佔四百年的燕遼重歸漢家。所以就朱元璋對天下萬民和華夏民族所做的貢獻來說,大明王朝立基極正,朱元璋不需要亂認一個著名的祖先來提高自己的身份。

朱熹

朱元璋在親自撰寫的《朱氏世德碑記》中提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鄉。上世以來,服勤農桑。」可見,朱元璋已經明確承認明朝皇族原本是金陵句容縣朱家巷通德鄉的一個普通農民家族。所以很多流傳朱元璋亂認祖宗的傳說都是假的,多是用來抹黑朱元璋的。朱元璋取得天下後曾說「予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可見老朱是極度的自相,他的天下來自於他的努力和對這個民族的貢獻,並不是來自於他的家族和祖宗,他也不屑於認別人當祖先。

明太祖雕像

從朱元璋建國後大修鳳陽祖陵並加封歷代先祖,對自己的後代子孫的安排也是生老病死全方位照顧,可以看出朱元璋以一個極其重視自己的家族和血統的人,極端崇尚封建孝道禮法。故他不可能帶頭違反孝道,亂認祖宗。同時朱熹本人在南宋時期地位並不高,他的理學被未被官方認可,他是在明朝時期才被慢慢拔高和成為官方顯學的,所以朱元璋時期認朱熹當祖先,對朱元璋帝位的穩固和幫助並不大。其實朱元璋的出生和有無顯赫祖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對驅逐胡虜,光復華夏所建立的偉大功勳,這才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事。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當皇帝後,想認朱熹為祖宗,沒想到一理髮匠打消了他的念頭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也跟李世民一樣,有了同樣的想法,歷史上的朱姓人物中,朱元璋選擇了儒學集大成者、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所以大捧朱熹。本來,朱元璋想將自己的祖宗與朱熹扯上關係,但畢竟他是一代帝王,這種事情不能過分去勉強,不過張獻忠在到處流竄之時,有一天打到了張飛廟,得知廟中供奉的神像是張飛時,也懂得姓氏宗族的人倫道理,一時興起,便要到廟裡祭拜,並且下令讓部下寫祭文。
  • 有人勸朱元璋認朱熹為祖宗,朱元璋:馬屁拍錯了!
    朱熹,公認的宋代理學大家,是宋朝有名的思想家,理學家和哲學家。此人天生聰明,5歲就能讀懂《孝經》,在十八歲那年就考取了貢生。僅僅在一年之後,科舉成名,賜同進士出身。這個職業,你要真的想去討論出身的話,在朱元璋那個時候,那就是純屬無稽之談了。因為我是皇帝!我已經當上皇帝了,難道你們還要去追問我的出身不成?所以有很多封建大臣哪有那個膽子?但是也有的大臣繼續拍馬屁,想要得到皇帝的認可。這些深受理學界大佬朱熹影響的大臣們,翻開歷史一看,呦,這不是正好嗎?朱熹也姓朱!
  • 開國皇帝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先:做出「成績」比出身更為重要
    可見,在封建皇朝中,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祖上沒有一個「好」祖宗,但如果能認一個「好」祖宗,也是相當重要的。《論語·子路》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認一個「好」祖宗的目的就在於,一個「好」的祖宗,不僅是為了光彩,更重要的是在於政治上的目的。
  • 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宗,因理髮匠一句話,從此自稱:朕本布衣
    成為皇帝之後,為了家族名聲曾想認朱熹為祖宗,但是只因一人便放棄了想法。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對朱元璋又有多大的影響?朱元璋不僅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有名的草根皇帝。因為自己的身世,出身貧寒,小時候家裡窮,甚至連飯都吃不上,正是這樣,小小年紀的朱元璋只能去給那些大地主家裡放牛,在這期間,沒少受這些地主們的欺詐。
  • 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宗,因理髮匠一句話,從此自稱:朕本布衣
    成為皇帝之後,為了家族名聲曾想認朱熹為祖宗,但是只因一人便放棄了想法。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對朱元璋又有多大的影響?從布衣到皇帝朱元璋不僅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有名的草根皇帝。朱熹和朱元璋都是江淮地區的人,正是因為朱熹的身份當時有很高的地位,朱元璋才有這樣的想法,當他提出之後,就連群臣都隨聲附和說「認朱熹為祖宗非常靠譜。」
  • 大臣:你應該承認朱熹是祖先!朱元璋:不需要!我是淮西的老農
    ,朱元璋做過的乞丐和尚,也是「紅巾賊」由於出身低微,沒有祖上有名的經驗,大臣們勸朱元璋說:「陛下去找有名時的祖上吧!」一般人當上了皇帝,想要尋找貴賓時的祖先,其實是無可挑剔的,但不管怎麼說,在中國古人的話說,「早在百年前,就是一家人」即使是再普通的農家,在某個門第出身的時候,隨便找個名人的鼻祖,中國人修族譜是一個傳統例如,唐朝建立以後,即使李元熙是李氏的後裔,其始祖也可以追溯到老子朱元璋出身低微,勸先祖群臣認同朱熹朱熹的朱元璋一樣,江加入地區的人士
  • 朱元璋曾想認朱熹為祖宗,後因理髮匠的一句話,從此自稱:朕本布衣
    在中國的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皇帝在上位後,都要把自己祖先的血統追溯的更偉大一些,但如果要按照為這個社會上作出的貢獻與否來說的話,就一定要將祖先的形象打造的輝煌一點,以此來襯託出自己華麗的身份。我國著名的皇帝朱元璋,出身為貧農,更甚者,做過乞丐。成為皇帝之後,為了家族名聲曾想認朱熹為祖宗,但是只因一人便放棄了想法。
  • 朱元璋續家譜 史官問到他是否朱熹的後代 朱的回答讓史官大跌眼鏡
    朱元璋續家譜時,史官問到他是不是朱熹的後代時,朱元璋的回答讓史官大跌眼鏡。朱元璋即明太祖,是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的開國皇帝。人們在修家譜的時候,要上家譜的人都要找一個曾經做過大官對國家有奉獻或者歷史上最風光的名人來當自己的祖先,以此顯示自己的風光和有序的傳承下去。
  • 朱元璋不「認」朱熹做祖宗,到底誰攀誰?
    但最後修族譜的時候,朱元璋卻沒有把自己修成朱熹的後代。到底是他們倆確實八竿子挨不著邊兒,還是朱元璋不願意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這個謎團。說實話,以前我經常會把朱熹和朱元璋家族搞混,總以為朱熹是明朝的某一個皇帝,後來看了南宋抗金的歷史後,才真正記住了朱熹的身份,他還是抗金名將劉子羽(劉韐的長子)的乾兒子。朱熹是江西婺源茶院朱氏,即現在的紫陽朱氏,而朱元璋生於安徽鳳陽,兩地還是相隔一定距離。
  • 南懷瑾:朱元璋為什麼要把祖宗和朱熹扯上關係
    可是他當了皇帝以後,一定要把家族祖先的血統追溯得更光輝一些。正如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在人群社會中有了事功上的成就,一定要找根,而且一定要使那根整飾、塑造得光輝一點。這是人性必然的道理。同樣地,唐太宗也要找根,也要找一個光輝的根。追溯歷史,李姓人物,以老子最好,在學術上的成就很了不起,所以他設法說成是老子的後代。
  • 朱元璋要續家譜,史官問他是不是朱熹之後,朱元璋回答很硬氣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就準備重續朱家的家譜,於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朝中的儒臣們。接到任務的朝臣們,既高興又忐忑,高興的是給皇帝修家譜,是很光榮的,忐忑的是,如果修不好得罪了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大家就從常理上推測,皇帝是不是也希望給自己找一位顯赫輝煌的先祖呢?
  • 明太祖朱元璋真的是「鞋拔子臉」?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
  • 朱元璋想給自己認個體面一點的祖宗,手下一句話讓他打消了念頭
    短短一段話,就道出明太祖朱元璋祖上4代的名字,其實再往上一代的名字也一樣,叫朱仲八,還是數字。元的統治下,沒有上學的漢人是不能有名字的,朱元璋祖上最起碼5代都是文盲。可以想像一下,朱元璋當時在社會中的生活狀況是多麼的困苦,那是一個看不見邊的苦難歲月。朱元璋15歲那年鬧蝗災,他的父母以及大哥相繼餓死(反正死因都和飢餓有莫大關聯)。
  • 朱元璋曾拒絕「認祖歸宗」,朱元璋:也不看看我的皇后是誰
    古代皇帝所認的祖先,有真有假且真假難辨,其目的無外乎是希望通過粉飾祖先,來證明自己君權的尊貴正統性。可是,追溯祖先的做法到了朱元璋身上就不太好用了,因為明朝百姓都知道朱元璋出身貧寒,他不僅做過乞丐,還當過和尚。
  • 朱元璋曾拒絕「認祖歸宗」,朱元璋:也不看看我的皇后是誰
    古代皇帝所認的祖先,有真有假且真假難辨,其目的無外乎是希望通過粉飾祖先,來證明自己君權的尊貴正統性。也許清朝野史如此記載,正是為了貶低、嘲笑朱元璋的出身。但朱元璋已經成為了皇帝,明朝官員們再為難也要給他找到一個高大上的祖先!還別說官員們絞盡腦汁,還真給朱元璋找到一位高大上的祖先:北宋理學家朱熹。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又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 蒜頭鼻、豬腰子臉,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像《大明風華》中長得那麼難看...
    有一天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朱元璋,朱元璋的一個轉身當時就把朱棣嚇得一臉驚恐。不只是朱棣估計連看劇的朋友們可能也嚇了一跳,大家可能會有疑問:朱元璋真的長這樣嗎?畫面裡的朱元璋眉毛上挑、鼻子高聳,表情猙獰,再配上豬腰子臉,簡直跟歷史書上的朱元璋畫像一模一樣。但是歷史上的朱元璋真的就長這樣嗎?
  • 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為什麼這麼醜丨朱元璋:我是故意的
    而這個人物不是別人,竟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一幕不僅讓觀眾看後心有餘悸,也讓大家心裡犯了嘀咕:朱元璋真的有這麼醜嗎?據《明太祖實錄》記載:「及上稍長,姿貌雄傑,志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從文字的描述上來看,並沒有說道朱元璋在長相上有什麼特異之處,而且「姿貌雄傑」讓人很難和那個尖嘴猴腮的畫像聯繫起來。而《明史·本紀第一·太祖》中的描述大同小異:「比長,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 明太祖朱元璋吃的御膳相當於今天什麼樣的水平
    我們從明太祖朱元璋的菜單來看,洪武帝的日常飲食食材大都以常見的羊肉或者鵝等,並沒有比我們現代普通人的飲食材料好,而民間流傳的皇帝一百零八道菜也是後面皇帝不斷添加所至,同時以因為皇帝吃的御膳需要提前製作並且由太監等進行試菜,而御膳房到皇帝用膳地點也需要很長時間的行走
  • 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女情況
    八子:潭王朱梓朱梓(1369年10月6日-1390年4月18日),朱元璋第八子,母妲定妃。洪武二十三年,與王妃一起自焚而死。無子,國除。九子:趙王朱杞朱杞(1369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九子,1370年去世,年僅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