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市場中,大眾是最早推出「雙車戰略」的合資品牌,這幾年日系兩田也學得有模有樣,兩輛不同名字的車都出自一樣的平臺,三大件也一模一樣,並且價格相當,除了與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之外,兩輛車其實也存在競爭關係,畢竟隸屬於不同的合資公司,在銷量上肯定也要分出個高低,那麼同樣是出自豐田TNGA架構,為何雷凌就是賣不過卡羅拉呢?
卡羅拉屬於全球車型,日本本土市場和美國市場是一個造型,歐洲市場是一個單獨造型,而一汽豐田卡羅拉採用了歐版的設計並進行微調,而廣汽豐田雷凌則採用了本土版造型,兩車在外觀上有一定差距,內飾上的差異微乎其微。但一汽豐田卡羅拉佔據了一個時間維度上的優勢。2003年,一汽豐田就將第九代卡羅拉引進國內了,並取名花冠,一上市就大獲成功,2007年一汽豐田繼續引進第十代車型,保留卡羅拉的名字,並且與花冠兩代同堂銷售直到2013年。
那時候國內消費者對日繫緊湊型家轎的認識就是豐田卡羅拉和軒逸,而廣汽豐田開始生產雷凌是在2014年,比早期的花冠整整晚了11年,這11年時間積累的用戶口碑就對雷凌的一種無形壓力,並且很多人還認為拉羅拉是正統,而雷凌只不過是廣汽豐田模仿卡羅拉而推出的競爭車型,這就是先入為主的優勢,畢竟一款新車型的推出都要經過用戶沉澱,而雷凌在用戶基數上顯然還不具備超越卡羅拉的實力,簡單點說就是知名度還沒打響。
雷凌的整體售價要比卡羅拉低一些,並且終端的優惠也要比卡羅拉大一些,甚至在價格接近車型上的配置也要比卡羅拉多幾個,事實證明,雷凌的銷量正在穩步提升,並且廣汽豐田在裝配水平上也要比一汽豐田更出色,如果將時間拉長一些,以後超越卡羅拉也不是不可能。
相同的例子其實也發生在兩個公司的其他車型上,比如說廣汽豐田推出的SUV車型威蘭達,它與一汽豐田RAV榮放是兄弟車型,但是在銷量上卻一直無法超越RAV4榮放,並且這個差距還非常明顯。但是廣汽豐田凱美瑞和一汽豐田亞洲龍卻正好相反,不過兩車的銷量差距與凱美瑞的價格低並且有優惠有關係,但從消費者認知角度來看,肯定是凱美瑞的知名度要遠遠高於亞洲龍。
目前被一汽豐田送走的車型有蘭德酷路澤、銳志、皇冠和普拉多,而廣汽豐田還將會繼續引進全新漢蘭達,所以在產品布局上廣汽豐田要比一汽豐田有優勢,但皇冠和普拉多都是在今年相繼停產的,一汽豐田騰出了一定的排量積分,並且畢竟會將老舊的生產平臺升級為最新的TNGA平臺,後期大概率會推出漢蘭達的兄弟車型,甚至全新一代普拉多和塞納也大概率會花落一汽豐田。
我們再回到雷凌和拉羅拉的問題上,其實兩車的產品力差距極小,但卡羅拉勝在了先入為主,勝在了大量的用戶基數,另外廣汽豐田在車型的產能上可能也有自己的安排,其次就是廠家營銷以及線下布局方面,一汽豐田依舊佔據優勢,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的經銷商網絡要比廣汽豐田更健全,這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卡羅拉的產品滲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