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了?網友:你生一個試試!

2020-12-17 杜康看社會

近日,閒來無事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新聞報導。其內容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提出了三個數據,「生育率、勞動力和老齡化人口數量。」在這篇文章中,馬專家言辭激蕩、侃侃而談。最後,他得出結論,我國將在2050年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當然,我們也認同馬專家預測的這一結果,而且對此並無異議。但我們不能接受的是他給出的解決方案。因為這樣的方案就算實行,也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文章中,馬專家對於人口老齡化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延遲退休。用他的話說就是:「60歲前退休就是一種浪費。」而關於解決生育率下降的問題,馬專家給出的方案則更是簡單粗暴,只需放開生育,讓年輕人隨心所欲的去生。

首先,60歲前退休是一種浪費?我們並不知道馬專家是如何得出這樣一條結論的。如果是像馬專家這樣,工作就是喝著茶看著報,整天胡吹瞎侃的話,我想哪怕是工作到80歲也是沒有問題的。但不知馬專家有沒有想過,那些整日勞碌奔波在生產第一線,以出賣體力為生的工作者能不能輕鬆地堅持到60歲?

在我國億萬的打工大軍中,除了管理與技術型人才,又有幾家公司會收留60歲以上的打工人?不要說60歲以上了,現實生活中,但凡45歲以上都已經不太好找工作了。就算勉強可以找到工作,因為身體及其它各種原因能不能做到60歲都是個未知數。不知道這幾點我們的馬專家是否經過調查了解呢?另外,如果60歲之後仍然不退休的話,極有可能導致用人單位工作崗位飽和。在這種情況下,又該如何為青壯年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呢?

其次,我們再來談一談生育率下降的問題。為了提高生育率,我們的馬專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放開生育限制。個人覺得,任何人在做一項決策前,最起碼要切合實際、貼近生活。如果只是天馬行空的胡亂規定,只會讓人貽笑大方。眾所周知,這些年我國以放開二胎政策來提高生育率,其效果並不是很理想。若是放開生育限制,又能起多大的效果?

追根溯源,其實之所以有那麼多人不想生育,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我國到目前為止,所提供的福利還遠不足以覆蓋生育的成本以及風險。因此才導致大多數年輕人不願生、不敢生。

要知道,一旦選擇生育,必定要有人專門照看孩子。若是夫妻雙方一人辭職帶孩子,必然會導致其家庭經濟壓力飆升。如果是僱傭專職月嫂的話,不但花費很大,而且,家長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的放心把孩子交給月嫂。值得一提的是,月嫂的工資相對較高,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僱傭的起。因此,一直以來,照顧第三代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代勞。這也是目前為止最經濟划算、最讓人安心了的帶娃模式。

然而這種最可靠的帶娃模式如今卻被馬專家的一句「延遲退休」,給徹底攪亂了!我們的馬專家說的倒是挺暢快淋漓,但是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這麼一來,誰還能為年輕人帶孩子?難道要逼著大家用那點微薄的薪水去高價聘請月嫂嗎?

現如今的年輕人,房貸、車貸已經壓著他們喘不過氣來。再加上讀書難、就業難、看病難等問題,早已讓他們壓力山大。若是此時再讓他們孕育出一個小生命,馬專家您覺得還有多大的可能呢?

小編認為,以放開生育限制來鼓勵年輕人生育,這本身沒有錯。但請不要僅僅以空喊口號的形式來對年輕人生兒育女的行為進行認可和鼓勵。必要的時候,也應該以經濟形式來獎勵與刺激年輕人進行生養。只有緩解或是解決了年輕人養娃的壓力,才能真正解決當下國人生育率低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上海為什麼全國生育率最低,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越來越不願生孩子,先看幾個數據,我國現有人口80於是發達國家用各種招式鼓勵多生。這個非常好理解,父母兩個人身三個孩子人口當然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只生一個的時候,人口必然越來越少,保持人口不增不減生兩個最好,然而我國的生育率持續走低,生育意願低迷,甚至還影響到了生育能力。也就從不願生成為了不能生。我在網上經常看到很多段子,為什麼要結婚啊!生孩子打遊戲不香嗎?一個人高質量生活不香嗎?要幹嗎要去當舔狗啊!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生孩子,這些原因很扎心卻很現實
    這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波熱議,就是關於「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願生孩子」。其中康康還看到儲殷教授關於年輕人不生孩子這個問題的討論。 「他說現在年輕人不生孩子是一種享樂主義,對父母不孝,對社會不公。這一言論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很多人都表示不生孩子不是一種享樂,而是沒有實力真的不敢輕易生孩子」。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
    即便近些年國家逐步取消計劃生育政策,放開生育,各個媒體也都在宣傳人口老齡化和低出生率即將帶來的社會問題,但年輕人普遍的生育意願都不太強。不少年輕人到了三十多歲還不結婚,結婚之後要那麼不著急要孩子,要麼只要一兩個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呢?
  • 二貨脫口秀|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
    大家好,我是隔壁老羅,今天和大家聊聊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我大多數人一般都是先談戀愛,然後結婚,最後生娃,我覺得不是很多年輕人不願生,而是很多年輕人卡在了戀愛或結婚的階段,這就導致很多年輕人無法走到生孩子的階段,當然也有直接跳過了戀愛和結婚,就生孩子的。
  • 催生無濟於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也就是從那時起,德國的生育率逐漸下降,從70年代到現在德國一直維持著每個婦女生1.4個孩子的低生育率。不過為了維持經濟社會的發展,一般普遍認為每個婦女需要生2.1個孩子,很顯然德國離這樣的標準相距甚遠。
  • 為什麼古代人窮卻生一堆兒女?現在人條件好卻不願意生?
    在古代,貧困的農民大都是不識字的,他們的孩子更加不會被送去讀書。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差的,所以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其實是很低的,並不需要花愛的錢,而等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就可以幫家裡幹活掙錢。小一點的時候可以去放牛,再大一些的時候就會和父母一起去做農活了。不像現在一個小孩的花費已經遠遠超過一個成年人的花費了,無論是幼兒園還是補習班,現在都是越來越貴的,而且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你還不能不花這些錢。
  • 高考加50分,你願意生三胎嗎?網友:我們生不出天才
    有多少人,願意因為這項高考加分而生三胎?有心人計算過生娃的成本,越是發達的城市,生娃的成本越高。從出生,到養育、請保姆,之後是越來越昂貴的幼兒園、各種天價課外輔導班,然後是小學中學,在這期間,哪一門功課落後了,還得單補……總之,光是教育成本,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 從過去偷著生,搶著生,到現在不願生,中國人為什麼生不動孩子了
    2011年我們實施了雙獨二孩政策,父母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有兩個孩子。此後2017年又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然而政策放開之後,卻不像專家想的那樣,大家踴躍生,人口增長速度依然緩慢。 回想過去40年間,曾幾何時,超生遊擊隊登陸了央視春晚,反映著那個時期人們在計劃生育下偷著生,搶著生的狀態。
  • 出生率創新低,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了?
    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最近大家都紛紛表示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也就是說中國人越來越少了,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生了。 根據國家數據統計,2019年年出生人口為1456萬,比2018年減少58萬。這是自從2017年以來,出生人口連續第三年下降。
  • 90後不願意生孩子,00後銳減,白巖松說:應該對年輕人好一點
    那時候誰會想到二十年後國家開放二胎了,人們反倒不願意生了。從2013年開始,我國的結婚率就一直下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示不太想結婚,即使結婚了,一個孩子就夠了。相比較以前,90後比80後少了一千多萬人,00後又比90後少了四千七百萬人,即使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人們依然不願意生孩子。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呢?
  • 「這屆年輕人太自私,連娃都不生」不是不生,是生不起
    「現在的年輕人啊,太自私,不想承擔責任,連孩子都不願意生」,這是許許多多所謂的「老人」得出來的結論。只知道享受,不懂得付出,只想過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想抱孫子都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時候了。但是有多少人站在現在的「年輕人」角度想一想,社會生育率變低了,難道真的是帶不動這屆年輕人了?養兒防老的思想洗不動了嗎?有網友曾經算過一筆帳,從孕期到孩子高中畢業,總共至少要花掉大約70萬元,其中超過一半的金額都用在了教育支出上,但這也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水平。
  • 全球生育率驟減,23國面臨「嬰兒荒」,女人都不願意生孩子,為啥
    現在經濟越來越發展,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為什麼現在的女性都不願意生孩子了呢?為啥女人都不願意生孩子?曾有人做過一項報告,對象是生育主力90後的年輕人,問及為何不願意生孩子,答案五花八門,但又不無道理,背後的原因令人心酸。
  • 部長慌了: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結婚生孩子了?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離婚率的數據,年年高漲,結婚率和生育率的數據,一年比一年低,年輕人都不結婚不生孩子了,這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啊。——問題根子上解決不了,那就先來個kpi壓著。先鼓勵你們結婚,然後死活不讓你們離婚,這樣僵持著,你總能生出個孩子吧?
  • 孩子到底生不生?不是你自己決定的,現實原因很殘酷
    經濟社會,貧窮限制了你的生育的欲望。有人說,法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願意生幾個就生幾個,與別人有毛關係?呵呵,這麼說的人想法太單純,還是太年輕。生孩子多少跟你喜歡不喜歡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錢包的厚度。
  • 年輕人不願意生娃,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於是,隨著個人渴望的消費檔次與預期收入差距的逐漸拉大,很多年輕人都認為未來自身經濟狀況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故而選擇減少生育數量或者推遲生育年齡。上述三個機制,構成了「低生育率陷阱」的核心內容,也解釋了為什麼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總和生育率降到1.5以下後就長期難以回升。
  • 可以生三胎了?現在年輕人生育觀,教和育誰來買單
    可以生三胎了?現在年輕人生育觀,教和育誰來買單許多年輕人選擇不生第二胎或第三胎。最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原因。如今,人們普遍認為「沒有錢,生下來就要受苦」。這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現在年輕人生育觀,教和育誰來買單某網友曾經計算過一筆帳,從孕期到孩子的高中畢業,一共至少花了70萬元,其中一半以上的金額都在教育支出上花,但這也只能算是普通的水平。
  • 若父母不催生,生育不限制你打算生幾個娃?年輕人的答案出奇一致
    那麼,要是生孩子這件事完全由自己決定,沒有父母的催促也沒有國家政策的影響,現在的年輕人到底會生幾個孩子呢?有媒體針對這個問題,隨機採訪了一些年輕人,但是得到的答案卻令人有點尷尬,而且她們的答案出奇一致。年輕人A:如果沒有家長的催促,也沒有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那麼我覺得我還是先不生孩子吧,畢竟我現在的工資連養活我自己都有點困難,更何況養孩子。
  • 為什麼年輕人現在都不願意回農村?首當其衝,上廁所太難了!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在城裡打工的年輕人都出生於農村,有些小節目採訪時,他們大多都表示卻願意留在城裡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家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的發展。目前這些留守人員也要照顧自家的田地承擔著各種各樣的家務活,培養孩子等工作,非常的繁忙,而且因為家庭條件並不富裕,家庭條件很難改善。只能依靠在廠裡打工的青壯年去掙錢,彌補家庭的收入。大部分的人都有這樣的願望,他們希望能夠掙到足夠多的錢,帶老人孩子去城裡生活。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都願意去城裡,而不願意留在鄉下呢?
  • 為什麼30年前都爭著生兒子,現在又爭著生女兒?原因現實又無奈
    為什麼30年前都爭著生兒子,現在又爭著生女兒呢?原因現實又無奈,我們一起來看看。 有些,甚至不願意委屈女兒,想要把女兒培養的更優秀,直接就不再生了。從這些人的做法,我們能接收到一個信息:新一代的父母思想轉變了,不再固守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舊思想。 正是因為思想轉變,才沒有非生兒子不可的想法,反而會因為女兒貼心、懂事、可愛,而更願意生女兒。畢竟,現在女兒跟兒子一樣,都有對父母養老的義務,而且女兒在照顧父母方面還比兒子更細心、更有耐心。
  • 你為什麼願意生二胎?一個90後媽媽的回答,讓人深思
    深以為然,大多數媽媽在生完第一胎之後都很容易會好了傷疤忘了疼。你問她生孩子有多疼,真的很疼,但是若回憶起來好像這些疼痛相比較帶孩子的累又算不了什麼。女人總是這樣健忘的,生孩子的時候是真的很疼,但是孩子生完之後,你才發現,疼痛跟勞累以及寒心比又算得了什麼。為什麼大多數年輕媽媽會不願意生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