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2日,WWE(世界摔角娛樂)公布了其第一例冠狀病毒陽性的病例。
據知情人透露,該患者此前因與醫療行業人士共進晚餐而被感染,但上周末已經轉為陰性,現在身體狀態很好。
此人仍保持著匿名,而WWE也根本沒有打算停止摔角表演賽的計劃。事實上,即便這幾個月來新冠疫情在美國愈演愈烈,WWE仍是體育行業中極罕見的堅持運營的公司。
上周美國總統川普與多家職業聯賽的負責人進行了通話,主角是自然是四大聯賽(NFL、NBA、MLB、NHL),WWE總裁文斯-麥克馬洪也在其中。
NBA是美國率先停賽的大聯盟,當爵士中鋒戈貝爾成為首個確診球員,總裁亞當-蕭華在極短時間內就做出了停賽決策。隨後,各大體育賽事也紛紛按下了暫停鍵,包括UFC(終極格鬥冠軍賽)都在轉播商ESPN的壓力之下被迫暫停,只有WWE甘冒爭議繼續其常規日程。
WWE的聲明也很像掩耳盜鈴,「一位WWE員工確診了COVID-19。我們認為這件事對WWE旗下的天賦和員工風險很低……該員工感染後沒有接觸過任何WWE的員工。」
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我們認為,現在能為民眾提供消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最近這段時間,WWE一直通過空場錄製比賽繼續放送節目,其錄製地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奧蘭多市。
但奇怪的是,佛羅裡達州長羅恩-德桑蒂斯在4月初就已經頒布了居家令(全美最遲之一),一直到4月30日都有效,這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內,只有最基本的企業可以繼續營業,體育顯然不應在其範圍。
沒人知道WWE為何可以繼續「營業」,德桑蒂斯辦公室沒有回應媒體的採訪要求。
但這次疫情已經讓所有人都看清,佛州州長是川普最堅定的盟友之一。而川普與WWE的瓜葛,絕對可以追溯到他尚未公開涉足政壇、他的成功學書籍還能暢銷,他還被當作值得誇讚的「商業大亨」的年代了。
* * * *
川普和麥克馬洪年紀只差了一歲,都是戰後一代,吃盡了美國的戰爭紅利。兩人成長背景也很相似,都是子承父業的典型。
川普3歲時就已經從父親的房地產帝國掙到了(相當於今天的)20萬美元年收入;8歲時他已經成為百萬富翁(儘管他後來不斷吹噓發家只是從父親那裡借來100萬美元,但事實完全相反)。
麥克馬洪的祖父和父親已經為他建立起了娛樂帝國的雛形。事實上,摔角這一運動在美國的興盛與麥克馬洪家族這樣的愛爾蘭移民分不開關係。他的爺爺傑西在20世紀初發家,他的父親文森特在傑西去世後接管了生意。
文森特的性格低調,他認為摔角推廣人是不應該下場摻合比賽的,也反對胡克-霍根參演《洛奇》系列電影。在這方面,文斯跟文森特是完全相反的。他希望WWE能保持「美國東北風」的地域特色,但文斯卻希望整合行業,向更廣闊的全國乃至全世界市場進發。
他曾說:「如果我爸知道我要做什麼,他是絕對不會把股票賣給我的。」
他的確有驚人的商業嗅覺,並不贊成父親的死板守舊,喜歡活躍在鎂光燈前,享受媒體的關注。年輕時他做過臺上主持,做過電視解說,幫父親打理公司將電視聯賣翻了三倍。1976年阿里大戰安東尼奧-豬木,他就是幕後策劃人之一(被一些人批評為鬧劇和作秀)。這種個性與川普如出一轍。
到1980年代,麥克馬洪和川普接管了各自祖父的產業,很快,都想在紐約地區大發橫財的兩人就「心意相通」起來。
那時候,大西洋城(新澤西州一座度假城市,是美國東岸最大的賭城,現已蕭條)還想跟拉斯維加斯一爭高下,川普在這裡收購了很多資產。1988年,他與麥克馬洪有了第一次合作,讓後者在大西洋城的「川普廣場(Trump Plaza)」舉辦了第四屆摔角狂熱大賽(WrestleMania IV),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於川普主動要求繼續承辦第五屆。
麥克馬洪也說:「我從來沒不知道門票能賣得那麼快。」因為這一時期的成功,後來的摔角狂熱大賽總能吸引7到10萬人規模的現場觀眾。
1990年代,麥克馬洪感覺WWE遭受了來自勁敵特納集團(旗下擁有CNN電視網絡)WCW聯賽的狙擊,於是想到了「WWE態度」新戰略,為了收視率親自下海,炮製了一樁樁鬧劇,扮演惡人,與「冷石」史蒂夫-奧斯汀上演員工打老闆的鬧劇,拉邁克-泰森、巨石強森等人介入恩怨一起炒作。
跟川普一樣,他經常為了搏眼球不擇手段也不顧政治正確發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惡臭。
川普不止一次公開讚賞親生女兒伊萬卡身材妙曼,「如果她不是我女兒,我肯定願意約她。」
當媒體和民眾都批評這樣的言論太猥瑣後,他還頗為惋惜地說:「我女兒那麼美,但我卻不能說。」
至於麥克馬洪,當他親生女兒史蒂芬妮懷孕時,他甚至想了一個「劇本」,「就說我把她肚子搞大怎麼樣?」他女兒後來說:「我不覺得這種劇情很幽默。」
史蒂芬妮說得沒錯,就算是卡戴珊一家也不敢這麼寫炒作劇本,YY科勒是OJ-辛普森私生女已經是極限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跟川普一樣,麥克馬洪還有個奇葩的女婿,綽號「Triple H」的保羅-萊維斯克在WWE擔任要職,但翁婿二人關係微妙。萊維斯克和史蒂芬妮本來就總被稱為「電視夫妻」,兩人也的確玩過假結婚的鬧劇,比起婚姻伴侶更像是生意夥伴。)
總之,在麥克馬洪的推動下,WWE逐漸走進了美國主流媒體視野,成為風靡一時的娛樂消遣。進入21世紀後,WWE終於再難尋競爭對手,職業摔角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川普絕對想再分一杯羹。
2004年,川普重回摔角狂熱大賽(第20屆)的舞臺,為了製造噱頭,WWE還安排了前任明尼蘇達州州長傑西-文圖拉(曾做過摔角手和WWE解說)採訪川普,兩人插科打諢,文圖拉先是稱讚他的髮型「特別帥」,還問川普如果自己重回政壇能否得到支持,川普說:「100%支持。」
隨後文圖拉吼道:「你猜怎麼著?我覺得2008年我們需要一個職業摔角手來擔任總統!」
最諷刺的是,文圖拉在2018年接受採訪時又說,他考慮在2020年參選總統,「如果我真的參選,川普絕對沒有連任可能。」但最終這還是成了一句空話。
早在2004年,川普在WWE的亮相已經在現場引發噓聲,但他自我感覺十分良好。「我只想參與(WWE)的節目,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想這麼做。」他說。
* * * *
跟麥克馬洪的「WWE態度」一樣,川普自己的真人秀節目也靠同樣手段爭取收視率。到2007年,當WWE和川普的《飛黃騰達》都遭遇大幅收視下滑、再也不復世紀初的繁盛時,雙方開始尋求進一步合作。
這就是「億萬富翁剃頭大戰」的背景。
2007年1月,WWE開始炒作川普與主持人羅西-奧唐奈的恩怨,麥克馬洪到處宣揚讓兩人打一場。結果他卻找來兩個打扮成奧唐奈和川普的摔角手上演了一出鬧劇。觀眾很不滿意,現場噓聲橫飛。
但劇本才剛剛開始。2月,川普在WWE的節目《Raw》中亮相,跟麥克馬洪又表演了恩怨戲碼,為了烘託節目效果,他甚至在現場向觀眾大撒鈔票。
隨後兩人達成協議,在第23屆摔角狂熱大賽上各選代表來一場正式對決,誰輸誰現場剃光頭,徹底吊起了觀眾胃口。
4月,對決終於上演,現場至少來了7萬名觀眾(官方稱有8.01萬人創下了底特律福特菲爾德體育場的上座機率,但這就跟川普吹噓參加他的就職儀式觀眾人數創紀錄一樣都是水分),光是門票收入就達到538萬美元(這的確創了紀錄)。
麥克馬洪以現在看來極其滑稽(或許當時還能被稱讚為大男子氣概)的走路方式出場,並嘲諷川普的成功學雞湯《交易藝術》(川普出版的大部分書籍都靠代筆)是辣雞。
他走到一張總裁辦公桌面前,上面擺著他將跟川普籤署的比賽合同,「他將因此成為全世界的笑柄!為什麼?因為這裡是個大男人的世界,這是我創造的狂熱世界!我是不會在這裡丟人的!」
等麥克馬洪把自己的替身薩摩恩-烏瑪加介紹出場,川普終於在萬眾期待中亮相。
川普絕對沒令人失望,他緊緊摟著兩位身材妙曼的超短裙爆乳裝女摔角手出場(其中一位後來還參演了他的真人秀),一副「美金在手天下我有」的樣子。而解說感慨道:「看看呀,這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生意人之一了。」
最搞笑的是川普還嘲諷了麥克馬洪的髮型,對自己的「一片黃雲」感覺超級良好。在一番垃圾話之後,他介紹了自己的替身鮑比-拉什利。
平心而論,這兩位大資本家對待「替身」摔角手的方式,跟幾百年前南方種植園主對待黑奴的態度頗為神似,而美國社會竟能為此歡呼。但畢竟,那都是唐納德-斯特林仍能安做快船老闆的年代了。
他們籤合同之前又噴了更多無聊的垃圾話,川普還說他知道「95%的好萊塢明星都想看你剃頭」,諷刺的是,當川普當選總統,好萊塢變成了最「如喪考妣」的群體。
隨後又出現一個小高潮,那就是史蒂夫-奧斯汀突然現身,上臺威脅了川普和麥克馬洪,講了「你被炒了」的梗(川普在真人秀裡最常講的一句話,他曾想申請專利但失敗了)。而到比賽開始前,他們還有一出最大的情節衝突需要表演,那就是川普挑釁麥克馬洪上臺決鬥,並把他「狠狠」推翻在地,雖然效果大半都靠麥克馬洪自己的誇張演出。
這麼弱智的劇情安排讓人早能預料川普替身戰勝麥克馬洪替身的結果,當然,麥克馬洪恨不得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創意都塞進這場比賽,中途甚至出現了奧斯汀毆打裁判、又被烏瑪加一拳放翻、川普再上前毆打麥克馬洪(當然也是在後者全心全意的配合下)的插曲。
原本拉什利已經被放倒,但因為奧斯汀製造的衝突,他果然給自己的「主人」爭了口氣,成功反擊烏瑪加拿下勝利。
很快,麥克馬洪被綁上了椅子,川普得意地拿著電推子,大笑著與拉什利剃光了他的頭髮。
這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在時隔多年後早就已經失去了娛樂的色彩,但當時確實得到了好評無數。連《體育畫報》都採訪了拉什利,而他說:「(川普)懂得怎樣成功,他做的一切都是一流的。摔角狂熱大賽的很大一部分成功都應歸功於他。」
到2013年,川普成功入選WWE名人堂也根本不是意外了。
* * * *
就跟選美一樣,摔角這一行業跟川普的氣質(甚至是美國民族氣質的某些層面)是完全相符的。美國媒體人曾評論稱,「我們今天所經歷的唐納德-川普現象,WWE就算不是唯一的關鍵因素,也是大部分的關鍵因素。」
現在,大西洋城衰落了(川普的賭場公司曾四度申請破產保護,同時還能神奇地完成上市收割一波韭菜),摔角狂熱大賽就跟《飛黃騰達》一樣,逐漸退出了主流視野,再也無法製造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津津樂道的話題了。美國政治光譜極端化和嚴重撕裂,讓那「某些層面的美國氣質」在一些人棄如敝履。
但川普和麥克馬洪當然一直是贏家,在觀眾的笑聲中,他們為自己攫取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巨額財富。
2016年12月,川普尚未正式就職,就宣布將麥克馬洪的夫人(本質上也是同富貴的生意夥伴)琳達提名進內閣,讓她擔任中小企業管理局局長。
這麼多年來,為了川普的從政路,麥克馬洪一家可是出錢又出力,在2004到2014的十年間,他們夫妻二人一共為川普基金會捐了至少500萬美元(這筆錢到底是出自WWE還是他們兩個人到現在也說不清)。
而在2016年大選期間,琳達-麥克馬洪雖然嘴上斥責川普不尊重女性,但照樣為他的競選活動籌集了超過700萬美元的資金,是川普的大金主之一。
2019年,琳達才卸任局長職位,這也是為了讓她繼續投入到為川普爭取連任的任務當中。
疫情期間,她自然也與川普同聲同氣,希望民眾不要恐慌。與此同時,WWE股價暴跌,有媒體報導稱麥克馬洪尋求釋放資金,籤署了一份未來出售部分股份(每股38美元的價格賣掉了226萬股)、釋放超過8000萬美元現金的合約。
過去一年,因為收視率和贊助合約收入全都在下滑,再加上媒體輿論的壓力(比如WWE摔角手糟糕的醫保政策),麥克馬洪已經炒掉了WWE的聯合總裁喬治-巴裡奧斯和米切爾-威爾森。
但更大的蕭條可能已經難以避免,而川普的連任前景在疫情之下也多了更多不確定。
13年前在福特菲爾德體育場,川普身上展示出的傲慢、耍酷、自戀和冷漠(可能還有恐懼被戳穿的脆弱),與他如今不斷吹噓自己抗疫成果的樣子其實並無區別。只是彼時的狂熱歡呼,早已成了鏡花水月夢一場。
作者: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