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立最晚的四個地級市,面積廣大且明清時均為府

2020-12-10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江西省,位於我國東南內陸、長江中遊南岸,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等六省相接,自古乃「形勝之區」,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譽,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因唐、宋時分設江南西道、江南西路而得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江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我國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設省於元朝時期,也是我國設省最早的一批省份。現在,江西共轄十一地級市,各市面積、人口均差異較大,設立最晚的四個地級市分別為上饒市、吉安市、撫州市及宜春市,這四個市不僅歷史悠久,明清時期都為府,其面積也都十分廣大,均居省內前六位,四市中最小的撫州市面積仍超過新餘、鷹潭、萍鄉、景德鎮這江西四個小市面積之和。

吉安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古稱廬陵、吉州,現為江西省地級市,總面積2.53萬平方公裡,是江西第二大市。吉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江西最早的建制古郡之一,也是歐陽修、文天祥、楊萬裡、解縉等名人先賢故裡,素有「江南望郡」「金廬陵」之稱,更有「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故郡」之譽。吉安還是井岡山所在地,被譽為「紅色搖籃」。

吉安古為揚州、荊州之域,先秦為吳、越、楚之地,秦時廣設郡縣為九江郡廬陵縣,兩漢時屬豫章郡,東漢末於廬陵置廬陵郡,隋時設吉州,元朝時取「吉泰民安」之意,以吉陽、安成首字改吉州為吉安,現名自此而始。明清時期為吉安府,府治廬陵縣,民國初廢府存縣,吉安府廢並改廬陵縣為吉安縣,延續兩千多年的廬陵成為歷史。建國後設吉安專區,後改為井岡山地區、吉安地區,2000年吉安地區撤銷,設地級吉安市。

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為江西省省轄市,總面積2.28萬平方公裡,為江西第三大市。上饒其地處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省交界處,有「豫章第一門戶」之稱。上饒歷史悠久,是江西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一,自古有「富饒之州」「信美之郡」的美譽。

秦時境內就已設縣,漢時置鄱陽郡,隋時設饒州,自唐始形成饒州、信州並設的行政格局,明清時市域屬饒州府、廣信府,到新中國成立後又合二為一為上饒專區。建國後,上饒專區(後改為上饒地區)先後析出景德鎮市及鷹潭市,形成了上饒獨特的行政格局,2000年上饒地區、縣級上饒市撤銷,設立地級上饒市。

撫州市,位於江西省東部,為江西地級市,總面積1.88萬平方公裡,是江西第五大市。撫州是我國著名的「才子之鄉」,有「文化之邦」的美譽,是王安石、曾鞏、湯顯祖故裡,「臨川文化」的誕生地。西漢初設南城縣,東漢設臨汝縣(今臨川區),三國時設臨川郡,隋時設撫州並改臨汝縣為臨川縣,為撫州州治,撫州、臨川之名自此而始。明清時為撫州府,府治臨川縣。建國後設撫州專區,並曾設縣級臨川市,2000年撫州地區、縣級臨川市撤銷,設立地級撫州市。

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總面積1.87萬平方公裡,是江西面積排名第六的地級市。宜春自古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陶淵明、宋應星均誕生於此。宜春建制始於西漢初,有兩千二百多年的設縣史,隋時於宜春縣設袁州,明清時宜春縣為袁州府府治所在,現市域分屬袁州府、瑞州府、臨江府、南昌府等。建國初設袁州專區、南昌專區,後袁州專區併入南昌專區,1959年南昌專區改稱宜春專區,2000年撤地區設地級宜春市。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點讚,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山東最晚設立的三個地級市,清朝時期全為府
    現在,山東是我國經濟大省、強省,也是我國經濟發展較為均衡的省份,十七地市中有十六座進入了全國百強,但各地市也存在著相當的差距,十七地市中最晚設立的三個地級市歷史均十分悠久,清朝時期全為府,但現在經濟均排列在後段。
  • 陝西最晚設立的三個地級市,均由地區改設而來
    現在,陝西共轄十個地級市,其中最晚設立的是榆林市、商洛市及安康市,這三市均歷史悠久,清朝時期均為府、直隸州(府、直隸州平級),都於新世紀由地區改設而來。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端,地處陝、晉、蒙、甘、寧等五省區交界處,其東臨黃河與山西相望,北接內蒙古,西連甘肅、寧夏,古長城橫貫七百餘裡,自古是邊關重鎮,為兵家必爭之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九邊重鎮」之稱。
  • 四川設立最晚的四個地級市,均由地區改設而來,其一曾為省會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內陸,是我國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經濟大省,省會為成都市。四川歷史悠久,古為巴、蜀,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歷來為經濟、文化繁榮之地。現在,四川省共有18地級市及3自治州,這十八個地級市中,設立最晚的是雅安、巴中、眉山及資陽四市。
  • 江蘇最晚設立的兩個地級市,均位於江北,其一為項王故裡
    江蘇儘管歷史悠久,但設省較晚,元朝是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但直到清朝時江蘇才設省,現在江蘇共轄十三地級市,在我國經濟大省中地級市數量是較少的一個。建國後,江蘇一直為經濟大省,其省轄市數量一直居全國前列,1983年我國開始施行「市管縣體制」,江蘇各地區全部撤銷,形成了十一地級市格局,之後僅有兩個地級市設立,這兩個地級市分別為泰州市、宿遷市,均位於長江以北。
  • 河北成立最晚的兩個地級市,其一有我國最著名飛地
    河北省現省會為石家莊市,而保定、天津、北京、大名都曾為其省會,而承德、張家口則分別曾為已經撤銷的熱河、察哈爾兩省省會。建國後,河北不僅省會數次遷移,其行政區劃變化也劇烈,建國初所屬地域與現所屬有很大的區別,更不要說這之間的行政區劃變遷。現在,河北共轄十一個地級市,其中最晚設立的兩個地級市分別為衡水市及廊坊市,這兩個市歷史上均不曾為地區中心。
  • 新世紀,山西新設了四個地級市,均為歷史悠久之地
    山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春秋屬晉,戰國分屬韓、趙、魏三國,明初正式建省,現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現在,山西共轄有十一地級市,其中有四座為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所設,這四個地級市均位於黃河之畔,與陝西隔黃河相望。
  • 有趣的江西區劃,「最小」的四個地級市面積之和,不及贛州一半
    在一個省裡,也許有一兩個面積比較小的地級市,但這也不能說有趣,也不能說有規律,江西省的區劃比較有意思,江西省有4個面積比較小的地級市,即景德鎮、萍鄉、新餘和鷹潭。景德鎮、萍鄉,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些地級市的面積都不大,雖然不比較不知道,但從競爭來看,這4個地級市的面積之和還不及贛州市面積的一半,不知道是這四個地級市太小,還是贛州市太大,在贛州的面前,四個小市就像「小巫見大巫」一樣。
  • 四川設立「最晚」的四個地級市,均由地區改設而來,其一曾為省會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內陸,是我國人口大省、資源大省、經濟大省、省會成都市,四川歷史悠久,古代被稱為巴蜀,自古以來被稱為天府之國,自古以來就是經濟、文化繁榮之地,目前四川省共有18個地級市和3個自治州,這18個地級市中設立最晚的是雅安、巴中、眉山、濟陽市。
  • 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四個地級市在哪?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陸地面積最大的是大西北的新疆,最小的是澳門。各省面積有大有小,這就意味著省級行政區下轄的地級市面積也有大有小。我們就盤點一下我國陸地面積較大的幾個地級市。那曲市原來是那曲地區,2018年4月改設地級的那曲市。在那曲市成立之前,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在內蒙古。內蒙古面積約有118萬平方公裡,北與蒙古接壤,東北與俄羅斯以額爾古納河為界。在國內,內蒙古從西到東接壤甘肅省、寧夏、陝西省、山西省、河北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有3個盟和9個地級市,「盟」是內蒙古特有的區劃,與地級市同級。
  • 清朝安徽省有八府五直隸州,其中只有四個現在還是地級市的名字
    安徽省在關內十八行省中,建省時間算是很晚的了。明朝時,現在的安徽省屬南直隸,清初,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此後,江南省被一分為二,直到1667年,江南左才正式命名為安徽省(取安慶府、徽州府首字),省會設在安慶府。
  • 江西四個「最小」地級市,面積之和不及贛州一半,是你的家鄉嗎?
    江西四個「最小」地級市,面積之和不及贛州一半,是你的家鄉嗎?一個省可能有一個或兩個面積比較小的地級市,但這不能說很有趣, 江西省的區劃比較有意思, 有四個面積比較小的地級市, 景德鎮,偶然鄉,新餘,鷹潭。
  • 遼寧行政區劃調整設想:11個地級市,足矣
    遼寧省總面積14.86萬平方公裡,下轄14個地級市,全省常住人口4351.7萬人,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4909.5億元,排名全國第十五,比江西省略高,比陝西省略低。新中國成立初期,遼中南工業區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為全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貢獻了1000多個「全國第一」,遼寧省也因此被稱為「共和國長子」,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1978年遼寧省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三,而如今的第一經濟強省廣東省彼時才排名第五。
  • 新世紀,福建這個縣撤銷,為千年古縣且與地級市同名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部沿海,地處東海之濱,與寶島臺灣隔臺灣海峽相望,同浙江、江西、廣東等三省相鄰,境內多山,呈「依山傍海」之勢。福建歷史悠久,古為閩越之地,秦漢時開始納入華夏版圖,經過兩千多年的移民、開發,現在已經成為我國最為富裕的地區之一。
  • 江西宜春的區劃史 百年來形狀越來越奇怪
    在江西省的地圖裡,除了贛東北的上饒外,最奇怪的便是位於贛西的宜春了。宜春市區位於全市的西南角落裡,與東部五縣距離相對較遠,且全市唯有北面的萬載縣與其接壤。以袁州區為中心東西130公裡內存在著3個地級市市區。
  • 江西上饒的區劃史 百年來為何成了槓鈴形狀
    近年的江西回到明清時期,此時的江西由十三府組成,贛東北有廣信府(府治上饒)與饒州府(府治鄱陽),雖相比如今缺了一個角明清基本變化不大,清多個寧都直隸州待到民國時期,區劃調整反覆,1913年開始廢府存縣設道,將明清時省府縣三級改為省道縣
  • 新世紀,貴州有三個地級市成立,有你家鄉嗎?
    貴州經濟現在發展迅速,但由於貴州多山,自古交通不便,歷史上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各級建制也設立較晚,儘管很早就納入華夏版圖,但今貴州省內有著千年以上的建制並不多。現在,貴州省共有六個地級市、三個民族自治州共九個地級行政區,在進入新世紀時貴州也有九個地級行政區,但僅有三個地級市,其餘三個為進入新世紀「撤地設市」所設,分別是哪三個市,有你家鄉嗎?
  • 江西4個設區市上榜全國百強地級市
    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江西4個設區市上榜全國百強地級市!它們分別是贛州市、九江市、景德鎮市、吉安市。日前,由人民日報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指導的「2018中國城市大會暨中國城市品牌評價排名試發布(地級市)」會議成功舉辦。大會首次試發布中國城市品牌(地級市)綜合分值居前100名的城市。
  • 河南省的黃河北部區域,是如何由清朝的三個府,變成今天六個市的
    如果拿今天的中央以下的行政區劃管理結構和清朝的相對比,會發現層級上基本差不多,都是三級制,不同的是今天是省、市、縣,而清朝的為省、府、縣,雖然清朝另外還有些許的直隸州、散州,但是從大的方面看還是基本相同的。
  • 江西行政區劃調整暢想:12個地級市,挺不錯
    一、江西基本情況 江西省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因唐朝時公元733年設江南西道而得名「江西」,是一個內陸省份;全省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裡,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666.1萬人,下轄11個地級市,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4757.50億元
  • 江西「最小」的地級市,僅設一區一縣,是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之一
    江西,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的一個省份。江西一直被評為中國最沒存在感的省份,但其實這個省擁有許多很厲害卻鮮為人知的東西。江西一共有11個地級市,每一個都有其特色與故事,今天小方給大家說說江西最小的地級市——新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