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會漸漸失去民心嗎?絕大多數剛需為什麼不買房?

2020-12-05 房產老J

現如今樓市發展趨勢是什麼樣子的呢?就是剛需很多人不買房,而買房的很多人其實並不是剛需。

近日,南京都出臺了新的調控政策。政策當中都一條關於新房銷售增加剛需購房者比例的規定。但是增加剛需購房者的佔比卻並不高,只有30%。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新房銷售環節真正的「剛需」可能還是投資者和改善需求者。那麼普通的剛需為什麼沒有那麼願意買房了呢?

房價的持續上漲其實是剛需不願意買房地一個原因。房價的上漲就意味著成本的上漲,成本的上漲有意味著今後生活的壓力。壓力之下不少剛需也是做出了租房不買房的選擇。看上去似乎是房子已經逐漸的失去民心了。難道真的是這個樣子嗎?

其實說,高房價恰好是居民購房的一個誘因,因為房子已經不是單純的生活居住需要,而是家庭資產的合理配置,而是家庭投資的一個重要渠道。對於已經有房的人來說,他們很清楚的看到了房子的重要性,而對於沒有房的人而言,買房更多的就是壓力。尤其是在輿論鋪天蓋地的宣傳購房壓力有多大的情況之下,高房價確實讓剛需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高房價確實會讓房子逐漸失去民心,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輿論導向也都是對於房價的嗤之以鼻,對於買房的不屑一顧。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也正是這些人的不屑一顧才反映出了房子的重要性,才讓我們知道了他們對於房子的又愛又恨。

高房價可能將購房者與房子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但房價的上漲也是趨勢所致,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所以剛需不買房也都是剛需自己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國家發聲「批評」高房價,更首次鼓勵房企降價賣房,房價跌定了?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不久前,國家主管媒體中國青年報發聲「批評」道,「高房價的『惡果』已經逐漸開始凸顯:年輕人不敢買房、不敢戀愛、不敢結婚、不敢生子的比例越來越高。很多人傾其一生積蓄也買不起房,或需要掏空『六個錢包』才能勉強貸款買房。民生屬性的房地產,正在成為無數人不敢高攀的「奢侈品」,這不是房地產的進步,而是倒退。」
  • 2020年房子會漲價麼?專家建議為什麼2020買房?
    對於許多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買房越來越困難。很多人想知道什麼時候買房子,2020年的價格是多少。到2020年,房屋會變得越來越便宜嗎?專家建議2020年人們為什麼要買房子,2020年以後房價會是什麼樣子。到2020年,房屋會變得越來越便宜嗎?許多人都在哀嘆為什麼中國房價越來越高。很多剛需一族都想問,什麼時候適合買房。
  • 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國家發聲,這四大「危害」被批評
    為了遏制高房價,我國提出「房住不炒」的口號。「房住不炒」在我國已經執行多年,房價的漲幅也被遏制了。但是,由於房價這麼多年易漲難跌,加劇了房產的造富效應,只要存在套利空間,就會有炒房客的身影,高房價增長了投資者的房價上漲預期,讓剛需者買房越來越難。
  • 用觀念革命,戰勝高房價
    這一年出生的人,說自己是80後吧,卻心有不甘,擔心會被人嫌年齡太大;說自己是90後吧,卻偏偏又早生了那麼一點。89年生的人,今年歲數三十,古人云三十而立,但今天許多人卻怎麼也立不起來。至於原因,今天的高房價,是個怎麼都避不開的話題。
  • 高房價引發了哪些「危害」?三大現狀顯而易見,這類人最明白
    要說起高房價能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在很多人眼裡可以說是是不勝枚舉的。造成了部分社會道德標準的淪喪,增加了房奴的還貸壓力,給企業家和創業者帶來空前的壓力。如果高房價發生系統性風險,也會給國內金融業帶來衝擊。
  • 「買房剛需」是過去20年樓市最大騙局?坑慘了中國人!
    買房真的是剛需嗎?什麼是剛性需求?是指在商品供求關係中受價格影響較小的需求。當剛性需求被上漲過快的商品破壞後,這個剛性需求就成了彈性需求。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不管價格怎麼變化,我都需要這個東西,這個才是剛性需求,最直接的就是生活必需品,比如食物,不吃肯定會餓死,所以,各種食品就是剛需,豬肉價格漲到多少,也是有需求的。但買房是剛需嗎?
  • 四大信號顯示,樓市拐點來臨,剛需年底買房還是繼續等房價下降?
    言外之意,中國房價壓根不具備下跌的丁點可能,剛需買房還是要抓緊時間,莫失良機。樓市傳統營銷旺季徹底熄火,傳遞了三個明確信號:1,購房者更加理性了,一半是因為錢包癟了,一半是因為對後市不再看好;2,二手房成交量的迅速回落,說明經過2年的非理性上漲之後,多數城市房價已經處於到頂,且房價和本地剛需購買力嚴重脫節,高房價空轉之後,回調是必然趨勢;3,房價並非「只漲不能跌」,越是樓市低迷期,開發商壓力越大,越會打出「降價攬客」的底牌,眼下是三五家,未來可能是三五十家。
  • 專家說了2個字,剛需族哭笑不得犯了難
    專家說了2個字,剛需族哭笑不得犯了難現在的年輕人,焦慮已經成為了一種日常了,令大部分年輕人最焦慮的,莫過於高房價了。對於年輕人來說,房價的走向是他們十分關注的一件事。這些需要買房成家的剛需族,強烈渴望房價會下降。根據國家對樓市的調控來看,房價下降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樓市的調控是需要一個過程的,19年的樓市走向該何去何從?專家說了兩個字,即:橫盤,為我們揭示了19年的房價走向。
  • 比「高房價」還嚴峻的問題,已開始蔓延,摧毀了無數年輕人的夢!
    就連馬雲、曹德旺、任正非等人,也基於目前高房價的環境,建議年輕人不要過早買房。生活不應該被房子緊緊束縛,而應該先追求並實現自己的夢想。高房價的後果開始顯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買房的原因是高房價耗盡了年輕人和他們的父母、祖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意識到他們不能為了房子而犧牲生命的幸福。
  • 一名勞苦大眾對高房價的看法
    我們對家,對團圓根深蒂固的執念使我們對房子非常看重,這助長了房地產行業的不健康發展,本應是家的寄託的房子由居住屬性向投資屬性,交易屬性激化。個人覺得這不是成熟社會的表現,會造成如下社會問題:1、90後等年輕人拼命工作也趕不上高昂的房價,房價造成了我們的貧窮,不結婚,不生育,不買房的低欲望群體正在崛起。
  • 今年不買房,5年後會有什麼不同?王健林、李嘉誠看法一致
    糾結買房的人,無非有兩個顧慮,第一個顧慮就是怕今年不買房,日後房價還會大漲,第二個顧慮就是,未來房子是否能升值。如果買到手,之後房子就降價,那麼他們就虧得不是一點半點了。如果今年不買房,未來五年,樓市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呢?想必這也是很多無房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 高房價之下: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不消費!國家首次正面回應!
    高房價之下: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不消費!國家首次正面回應!過去十多年,房地產作為最賺錢的行業,很多人依靠買房賺了大錢,但是隨著房價的大漲,高房價的負作用也逐漸顯現,在高房價之下,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子,不消費!
  • 農民朋友扎堆進城買房,背後原因,僅僅是因為剛需嗎?
    提到買房,很多人馬上會感嘆房價的虛高,買房熱潮的持續不退。常常聽到人們抱怨買房難買房苦,但是每次一有新樓盤開盤,排隊買房甚至通宵拿號為了買房的人卻沒有一次減少的。為什麼房價這麼高了,還是有這麼多人擠破腦袋都要啊買房呢。而這個買房的隊伍裡,也不乏我們的農民朋友們。
  • 現在還能買房嗎?該咬牙買房還是再等等,王思聰三個字說出了真相
    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國內的房價主要都是上漲為主的,並且漲幅還是比較大的,不少上班族紛紛表示,房價漲的可以說是飛快,要是工資水平也能跟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就好了,足以能夠看出國內房價的漲幅還是非常明顯的,那麼,現在還能買房嗎?
  • 沒懸念了,不做「房地產強國」房價將高位解體?炒房客夢碎一地
    一這些年房地產迅猛發展,很多人憑藉房產一夜暴富,實現了階級躍升,他們自然對高房價愛得深切,但是放眼望去,中國沒真正解決住房問題,被高房價拋棄的群體才是大多數,一二線城市的絕大多數外來人口還在租房生活,他們的生活處境之艱難
  • 全球城市房價排行榜:中國幾乎全球最高,為什麼?
    全球最貴房價排行榜前六名,中國一線城市就佔了四個,這意味著,我們拿了發達國家七分之一的工資收入,卻要承擔起遠比發達國家高得多的房價,沒有幾十年的房貸是還不清楚的,這樣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可能現在還有人一直在說,中國人喜歡買房,而且大家都要擠在一線城市買房,所以房價才會這麼高。還有人認為,現在結婚都要買房,這樣的剛性需求持續不斷,也會推高一線城市的房價。
  • 今年不買房,5年後「笑醒」還是「哭暈」?馬雲、李嘉誠不謀而合
    首先,從國家調控樓市的態度來看,5年內房價「大漲」的機率很小,房價會在合理範圍內「箱體震蕩」。因此,對於絕大多數城市而言,今年就算不買房,未來差別也不會太明顯,更不會出現5年前那種「錯過就永遠買不起了」的情況。
  • 高房價危害被點名,啥信號?2020年,樓市能否重演4年前一幕
    弔詭體現在三方面:其一,面對高房價,億萬剛需在「望房興嘆」,而有錢人、企業主等都在忙著「搶房」。首套剛需不僅銀行貸款難放,而且多半要在基準利率的水平上浮20%、30%,但某一線城市,有人卻爆料,企業主「炒房」,利率可以低到三點幾。尤其是深圳這樣的房價天價城市,一百多套三四千萬/套的豪宅,在當前這種形勢下竟然能開盤「日光」。
  • 郎鹹平:高房價讓中國失去創造力 這是最大危機
    可是,現在的狀況是:2010年前三個季度發放的貸款竟然比2009年一整年還多,同時還超過了2007年與2008年的總和,這難道不可怕嗎?透過這組數字,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開發商現在根本就不差錢!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開發商囤地、捂盤惜售。  所以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房價應該或即將下跌,更多的是從道義上來講的,是一種道德感。
  • 高房價的「後遺症」來了?大量斷供房無人接手,銀行收房到手軟?
    隨著大家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買房不再只是一種剛需,而是一種投資理財。越來越多的人步入「炒房」系列,但隨著國家政策的出臺,大量斷供房將銀行打得措手不及。如今,房子已經成為全民話題,不管是否買得起,都要參與一番討論,房價越漲越高。再加上一些炒房客們的惡意炒作,房價飆升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