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三世諸佛皆因金剛般若智慧而有所成就

2020-12-13 梅山易學

佛祖在為眾生開示了受持般若智慧可以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後,解空第一的須菩提長老已經理解了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無上尊貴,為了使後世眾生已能蒙受般若波羅蜜多智慧的法益,因此生起大悲的利他之心,而請問佛祖說此經應為何名,又該如何去奉持。

網圖

而佛祖在回答中顯明如法受持般若的第一義諦,開示了三世諸佛皆因般若智慧而得成就的道理,所以《金剛經》第十三品名為如法受持分,法者,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即依般若之法而信受奉持,先由多聞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受持般若剛萬法俱足,萬法畢備,則三世諸佛皆得以成就佛道。

在經中,佛祖告訴須菩提長老說,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為什麼要以金剛來比喻所說的空無妙理呢?因為以金剛之堅利,觸有則有壞,觸空則空銷,觸著中道則百雜碎,以此為喻,是說此經中之義可以掃除諸法,不留纖塵,從而說明奉行者可以得到離相無住之用的真意。

網圖

佛祖以此般若波羅蜜多的金剛之喻,來說明三世諸佛所有的成就,都是因為歷劫修行而用此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的性德才能成道降魔,同證般若之法的無量無邊之功德,而事實上,眾生與佛本來不二,凡聖無別,只是有迷悟的區別罷了,如果能夠領悟到般若智慧,那麼便今知道其實我們自己本來自具金剛般若之性德,可以壞八萬四千煩惱而不被外魔所摧伏,是人人具足,完滿無缺的。

眾生如果可以依照佛祖所說的教義,不生分別之心,獨處閒靜之地而返觀自我的覺性,不向外求,遠離種種外道之分別之見斛,勇猛精進修行,奉事離相無住之義,這樣才能入於解脫生死煩惱的涅槃彼岸,徹見真如,與三世諸佛同等成就,這樣的修行,可以說是自證聖智行相了。

網圖

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三世諸佛都是因為金剛般若智慧而有所成就,都能解空無的妙用,繫心為念,六根為用,眼不見恩怨榮辱,耳不聞稱譽贊毀,鼻不嗅愛憎情仇。舌不嘗憂悲苦樂,身不住生老病死,意不在寒暑揀擇,唯有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才是三世諸佛得以成就之源,舍此別無他途。

然而金剛般若雖好,雖然人人自足,然而也需要依賴於境緣的福慧雙修,如果福慧不足,則不足以領悟其中的真義,更有可能連聞法的機緣都沒有,所以佛祖才叫人從福德開始修起,像佛祖證入涅槃聖果。

那都是從百千萬劫裡難捨能舍,難忍能忍,難修能修,難行能行,百般積福求慧所得來的,有人只看到了佛祖的果,卻不知佛祖在求得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之路上,所付出的代價與努力,三世諸佛亦是如此才能得到成就。

網圖

如法受持,就是要眾生依般若智慧之法而修,求得自性中的金剛般若之性德而與三世諸佛同證菩提聖果,求得那個亙古不變的慧命法身,有志於修行無上佛法的人,應捨棄一切外緣而精進修行,自然證入有時,若是一生分別之心,則道果無望了。

相關焦點

  • 般若為何念「波惹」?金剛經中的「金剛」又有哪三種殊勝?
    第四,這部經的名字也很殊勝,「金剛」讓人一聽就會想到威武勇猛的「四大金剛」,自然就被吸引過來了。而今天我們先來破個題,講講這部經的名字是何含義,《金剛經》的全稱其實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咱們就一個詞一個詞來說明。
  •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這三個詞都有什麼殊勝含義?
    今天咱們主要來講一下《金剛經》名字的由來,只有真正的明白了經書的名字,我們才能更好地奉行讀誦。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也有版本前面多加了兩個字——《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八個字都有不可思議的妙用,我們下面一一來介紹。
  •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金剛經》之五般若(下)
    前文我們談到了金剛經中的般若智慧,所謂般若智慧並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智慧。它不是我們常談到的普通的聰明,而是屬於道體上的根本的智慧。研究佛道也一樣,我們今天實際上都是踩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參悟的,這就叫方便般若。眷屬般若日常來說眷屬就是指親戚朋友,但般若的眷屬是什麼呢?眷屬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來的,佛學名詞叫「行願」。佛學所講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 《金剛經》中的十大名句,感悟般若智慧!
    《金剛經》可以說是漢地佛教中流傳最廣的佛經之一。其義理深入淺出,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境界的人,對《金剛經》中的般若智慧,都歡喜不已,都會如法受持。《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般若部經中的無上妙法,以其經中充滿般若智慧而聞名。
  • 《金剛經》:用金剛不壞的本源智慧,帶領信徒們渡到彼岸
    像《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的全名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楞嚴經》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我們雖然知道佛經的內容,卻沒有仔細想過佛經名字的含義。佛經的取名可不是隨意的,都是有一定的意思,經書幾千卷,但命名方式不外乎七種,就是「單三、復三、具足一」。
  • 《金剛經》和《心經》中所說的「般若」是何意?
    《金剛經》和《心經》皆是佛教非常經典的經卷,此二經皆出自六百卷《般若經》之中。《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或《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的全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見二經經名之中皆有「般若」二字,那「般若」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般若」二字讀作(bōrě)音譯自梵文Prajna,其中文意思是「終極智慧」或是「無上智慧」,是修習佛法和了解佛學不可不知的重要內容。
  • 《金剛經》的人生智慧04
    "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開啟人生無上智慧"。大家好!我是無相公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所相非相,則見如來」。歡迎閱讀《金剛經》的人生智慧。《金剛經》的來源和翻譯者本期節目,我們把《金剛經》的來源和它的地位,經題的意思以及翻譯者給大家做個介紹,以便大家對《金剛經》有個整體的把握。《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
  • 《金剛經》的智慧:般若是三世諸佛之母,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
    在佛教二千餘年的歷史上,《金剛經》是一座繞不過去的高峰,凡是佛法修行之人,都繞不過去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而作為佛祖說法二十二年之久的六百卷般若之精華,《金剛經》作為其核心所在,歷來是有志證得涅槃聖果的人所研究的重點對象,因為《金剛經》中所說的智慧,是成佛作祖的階梯與捷徑,佛祖在經文中便告訴眾生說
  • 釋之法:金剛般若波羅蜜,一個比喻,即是佛所說法
    這篇就以《金剛經》的經名為切入點,說說佛所說的法。大抵這類經典,能悟解一卷,甚至能悟解一句,就可以以此為骨幹,觸類旁通,從而長成參天大樹。我們說語錄體的書難讀,但如果要評出一部最難讀的,恐怕就是《金剛經》了。它全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六百卷般若經中的一卷。
  • 為什麼說《金剛經》超越了宗教?般若包含幾種?境界可以靠修持?
    在中國文化中,《金剛經》是影響非常大的一部佛經。《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主要版本由東晉十六國時期的鳩摩羅什於公元404年譯出。「般若」是音譯,大致上大智慧就叫做般若,但「智慧」兩個字,又不能代表般若的整個含義。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譯,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般若」原來是這個意思!受益匪淺
    《金剛經》像《心經》一樣,在民間廣為流傳。不少人一生持誦《金剛經》,甚至因為誦讀《金剛經》而開悟的人也不在少數。《金剛經》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今天末學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般若」二字。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感覺心中智慧湧現,豁然開朗。於是請教這位客人讀的是什麼經典,客人說是《金剛經》。從此以後,慧能就走上了學佛弘法的道路。
  • 鄭湧讀倓虛《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在鄭湧開始研讀中國佛教經典的時候,淨慧長老曾囑咐他:先讀《壇經》,再往上推讀《金剛經》。這次鄭湧被邀請參加香港舉辦的「東北三老(倓虛、定西、樂果老和尚)佛學思想研討會」,使他進一步接觸並研讀了倓虛的《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這就促成了鄭湧在「東北三老(倓虛、定西、樂果老和尚)佛學思想研討會」上演講《金剛經》研讀體悟的機緣。
  • 敦煌文物珍品:什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其二,再現了紙的黏連問題;其三,凸顯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地位問題。金榮華在《敦煌寫捲紙質之考察》一文談到「紙的用量」時有所涉及。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價值問題 S.4324《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殘存218行,是1卷本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本的後半部分大約五分之三的內容,由於抄寫的原因,與譯本相比,略有異文。敦煌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2000個左右,其中宮廷寫經有12個。
  • 你知道《金剛經》名字的含義嗎?
    《金剛經》是佛教中最高深的智慧,是佛教中影響非常大的一部經典,千百年來,廣為傳頌,即使不了解佛教的人,提到《金剛經》,多多少少也會覺得有點耳熟。《金剛經》共有六個譯本,我們平常看到的,流通最廣的就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了,今天不談別的版本,只說鳩摩羅什大師這個版本。先說鳩摩羅什大師,他的父親原是印度的一位宰相,出家當和尚了,他的媽媽是一位公主,非逼著這位宰相還俗,跟她結婚,後來生了個兒子,就是鳩摩羅什大師。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般若指什麼,若不知曉,豈不愚痴!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之所以不譯成華言,是因為中國詞語中難以找到相應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譯出,那就勉強稱曰「智慧」吧,望每位修行者知曉,若不知曉,修的什麼佛?豈不愚痴!梵語波羅蜜,譯成中文包括兩個意思。
  • 從《金剛經》上見分曉
    作為三藏十二部佛法經典中久負盛名的佛法王冠上的明珠,《金剛經》的般若智慧之重要,歷來為中土各大宗門所推崇,被認為是想要進入甚深的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見到自己本來具有的佛性的人,所必須要重點研修的一部寶典,這一點,從各大宗門的祖師大德之疏、記、釋、論就可以看得出來。
  • 《金剛經》中講的「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有六種版本,大同小異,最流行的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講什麼呢?就是經題上的這個「般若」,般若就是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經題的意思就是,以如金剛般銳利的大智慧到彼岸。到底什麼是「般若」呢?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的功德智慧,是諸佛菩薩成就的指引
    網圖《心經》所說的,是觀自在菩薩的修行法門,也是所有修菩薩行之人的法門,所說的一切法門,都要在無所得的真理指導下,依仗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能達到彼岸的大智慧,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不依仗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則斷然不能有所成就,三世諸佛也不能夠獲得無上菩提。
  • 金剛經常識:念金剛經能生淨土嗎
    念誦金剛經是可以幫助我們往生淨土的,因為在誦讀金剛經的同時,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是會得到淨化,也會通過經文中的指引找到去往彼岸的方法,這樣我們就是可以去往淨土。1、 延壽:凡是希望長生延壽者,此經具足無量功德無量福德,能增福延壽。
  • 《金剛經》的來歷與核心思想,法師鳩摩羅什又是誰?
    《金剛經》經名意義《金剛經》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早期大乘佛教經典,也是佛教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經書之一。「金剛」意思是:「像金剛鑽一樣,能破一切法,或能建一切法,且無堅不摧」,「般若」意思是:大智慧;「波羅蜜」一般翻譯為「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