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只有兩個企業家」,一個叫任正非,另一個就是曹德旺。
和任正非一樣,曹德旺的個人財富算不上驚人,連中國前100都進不了。
可這些年他卻捐了近120億,成為了真正的「中國首善」。
這個來自於福建福清的「中國玻璃大王」,小時候家道中落,他沒錢讀書,也很難吃飽飯。
為此,成名後的他在全國多所高校設立了「曹德旺獎學金」,意圖幫助那些同樣出生卑微的窮學生。
但他絕沒想到,他提供的這筆錢,卻成為了某些人在網絡炫富的原始資本。
一位南京大學的女生,在她所謂貧困期間,住五星級酒店、玩10萬元相機、買兩萬元的裙子,還掏了幾萬元在期刊發表論文。
在明明已經享有先天優勢的情況下,她還要踐踏規則,讓那些真正需要這筆獎學金的貧困生,無路可走。
想起臺灣作家李敖的那句話:
寧做真小人,不做偽君子。
對於這位女生,我還想對你說:
你一邊領著貧困補助,一邊在網上炫富。
你這樣做雙面人,真的很髒。
01
我為你雪中送炭,你讓我雪上加霜
前段時間,央視財經曝光了一個畜生。
他在某大病籌平臺發起籌款,聲稱女友患有急性腹膜炎。
可是資料審核員發現了端倪,病例被篡改了時間。
經過調查,這個病例在2018年就已經去世。
隨後廣東警方迅速跟進,在他家中發現大量偽造的身份信息和住院資料。
而這些資料不是來自於別人,都屬於他去世的前女友。
他利用前女友的生前資料,然後夥同現女友,騙取6萬元愛心善款。
這能算人嗎?
不算。
這就是畜生。
在山東臨沂,有一位退休教師,他叫李中隨。
如果他沒有接到那個電話,他現在應該在安度晚年了。
可如今60多歲的他正奔赴在打工還債的末路上。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他的一位女學生。
見不得學生落難,他替這位女學生做了18萬的貸款擔保。
可這位女學生拿到錢之後,她就變臉了。
李中隨發現自己的微信被拉黑了,電話也打不通了。
接著催債公司找上了門,他被告上了法院。
由於他實在無力償還債款,法院凍結了他的退休工資。
魯迅說,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人心,可是我沒想到一個人可以這麼無恥。
好人在為壞人的惡行買單,為什麼?憑什麼?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
02
慈善,多少罪惡借汝之名?
昨天是12月7日,對於一個深圳女孩,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如果她還活著的話,昨天她正好10歲了。
4年前的平安夜,她走了。可是她的爸爸羅爾成了全民炮轟的對象。
這個善於賣弄文字的爸爸,用一篇煽情的《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精準感動了全中國。
朋友圈中的我們,潸然淚下,紛紛捐款,很快為他籌集了200多萬的善款。
可內幕曝光後,風向突變,原來這背後都有營銷團隊策劃。
而羅爾也不是一貧如洗,他在向網友伸手前,家裡還有三套房,只不過都是他要留給兒子的。
然而,面對採訪,羅爾還覺得委屈,他指責網友沒有同情心:
「你們沒人關心我女兒!」
德雲社藝人吳鶴臣腦出血後,家人通過平臺火速眾籌了100萬。
但很快,吳鶴臣的家底被掀翻了:
北京有兩套房、有車、有醫保、有穩定收入,用的是最新款iPhone手機……
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在生病的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靠自己,是向別人伸手要錢。
然而,吳鶴臣妻子怎麼辯解的呢?
「我沒逼過任何一個人!」
你看,這就是他們的強盜邏輯。
而他們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不僅在於,他們斂財無道。
更在於他們欺騙的對象是好人。是心軟的人。是底層的人。是我們自己。
這些上百萬的捐款,絕不是從天而降,來自於某位明星、某位慈善家。
它的每一筆構成背後,都是無數個渺小的你和我。
電影《讓子彈飛》中葛優的那段話,至今難忘。
接著,他和周潤發聯袂貢獻了這段意味深長的博弈:
「我出錢,當誘餌」
「我出多少,兩大家族必須出多少!」
「就等您這句話呢!足夠!」
「那您出80萬?」
「不!我出180萬!」
「出得多,賺得多!」
「明白!事成之後,180萬如數奉還」
「咱們分兩大家族那點兒錢!」
村上春樹說: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
這句他旨在關懷弱者的話背後,卻掩藏了一個殘酷現實: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雞蛋。
所以,我們又何必互相傷害呢?
03
玩弄人們的善良,世界將一片荒涼
還記得廣東的吳偉青嗎?
他救人後,自殺了。
那天,他將一位倒地的80多歲老人送往醫院。
可到醫院後,老人沒有感激吳偉青,反而冤枉撞人者就是他。
事發路口正好沒有監控,吳偉青百口莫辯,他委屈地替老人付了3000元的住院費。
隨後,老人放過了他,可老人的家人沒有。
他們緊逼無辜的吳偉青,抓住「無利不起早」和「沒有監控」,向他索要30萬賠款。
這對於靠打工為生的吳偉青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他沒想到,做好事的代價如此之大。他後悔了。他想不通。
那天夜裡,46歲的他跳河自殺了。
還記得那個河南女孩嗎?
被汽車撞倒後,司機肇事逃逸,她奄奄一息地躺在馬路中間。
路人都看到了她,卻都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匆匆趕路,直到女孩被另一輛汽車碾壓身亡。
還記得「狼來了」的故事吧,其實它有兩個版本。
一個溫和,一個血腥。
先說溫和的吧。
從前,有個放羊娃,他受夠了單調的放羊生活,他想給自己找點樂子。
他對著山下的農夫大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
農夫聽到呼喊聲,趕忙拿著鐮刀往山上跑。
可等他們氣喘籲籲地跑到山上,才發現狼的影子也沒有。
他們知道自己被捉弄了,掉頭就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如法炮製。
第三天,放羊娃被狼吃了。
而在血腥的版本中,其他情節都一樣。
只不過結局多了一句話:
吃完放羊娃後下山,狼逐漸變成了農夫的模樣。
尼採說: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人們內心深處的善意,就是落入深淵時的最後一層壁壘。
一旦善意被過度透支,這層壁壘終將被擊破,而此時的我們只剩下了3種選擇:
悲愴地離開。
冷漠地旁觀。
以及,兇悍地對待這個世界。
04
最後,將這段話送給大家:
「當大眾的善良被消耗殆盡,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就會被扼住咽喉,從而走上絕路。」
玩弄人們的善良,世界將一片荒涼。
無論對誰,這都不是一件好事。
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