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寶光寺

2020-12-05 環球網

寶光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十八公裡處的新都區,佔地10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蔥蘢,是我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結構完整、環境清幽的佛教禪宗寺院,與文殊院、昭覺寺、草堂寺並列為成都「四大精藍」;與成都文殊院、鎮江金山寺、揚州高旻寺並列為長江流域「四大叢林」,每年前往遊覽、朝拜者在百萬人次以上。1983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評為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2011年被評為「成都十景」並掛牌「四川省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寶光寺始建於東漢,歷經戰火,幾度重修,終成今日之規模。相傳唐僖宗因黃巢起義逃亡到四川,在夜間看見寺內福感塔下放出祥光,隨後挖出一內藏13顆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寺名為「寶光寺」,將舍利子置於塔下,改塔名為「無垢淨觀舍利寶塔」,又稱寶光塔。

寶光寺坐北朝南,紅牆綠瓦,茂林修竹,靜靜地隱藏在新都繁華的鬧市中心。由一塔、二坊、三樓、四殿、十二堂、十六院組成,四面經牆環護,綠樹縈繞。中軸線上,「福」字照壁、山門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紫霞山」照壁依次而立;兩旁有東、西牌坊,鐘樓、鼓樓,客堂、雲水堂,齋堂、戒堂,祖堂、影堂,東方丈、西方丈相對稱,展現了中國佛教禪院的整體風貌,寶光寺是我國唯一保存了早期佛寺「寺塔一體、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的寺廟。寺中舍利塔建於唐代,迭經培修,是一座高23米的13級密簷式方形磚塔。塔身修長纖麗,婀娜多姿;塔角朱雀銜鈴,清風傳聲;塔頂鎏金溢彩,映日帶輝。讓人稱奇的是,這座距今已有1100多年歷史的舍利塔,不長苔蘚,不生野草,不結蛛網,不築蟲窩,在喧囂的都市塵紛中始終保持著不染塵埃的高潔品格。歲月相催,風雨相侵,如今這座古塔已經向西傾斜了92毫米,但它仍安然處之,從容屹立,浴朝霞沐星輝,展現「東方斜塔」優美挺拔的身姿,引無數遊人在此流連。

寶光寺建築多是木石結構,使用石柱多達400餘根,僅羅漢堂一處,合抱之粗的石柱即有整整100根。寶光寺共有佛教造像600餘尊,這些造像除了傳統的諸佛菩薩外,還有一些不見於別寺的尊貌,成為寶光寺造像的特色,寶光寺造像的最大特色,還在名聞遐邇的羅漢堂中。羅漢堂建於清鹹豐元年(1851年),佔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是現存明清羅漢堂中規模之最。堂內塑佛、菩薩、羅漢及歷代祖師像合計577尊,塑像平均高約2米,造型優美,全身彩繪貼金,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在現存明清五百羅漢造像中體量最大。寶光寺五百羅漢造像集杭州淨慈寺、靈隱寺和常州天寧寺之長,薈萃了陝西幫、川西幫、川東幫三批民間藝人技能,人體比例適中,表情活潑生動,誇張而不失真實,親近而不落俗套,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寶光寺羅漢堂躋身於中國「四大羅漢堂」之列,可謂名副其實。

自古寺院文翰地,匾額楹聯透墨香。寶光寺嵌刻著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眾多匾聯。其中,匾額計有198塊,楹聯計有142副,簷下柱上,殿外堂內,能夠嵌懸匾聯的地方幾乎都有它們的身影,把禪院變成了一座匾聯的陳列館。寶光寺匾聯數量之巨、價值之高,在全國現存的明清寺院中首屈一指,有多幅作品被選為「中華名匾」「中華名聯」。其中,尤以鐫刻於大雄寶殿的「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一聯最為知名,不僅蜚聲禪林,更流傳海外。客堂外的「挑起一擔,通身白汗阿誰識?放下兩頭,遍體清涼只自知」一聯,看似出語淺白,卻令無數通人賢達為之沉吟再三。以上兩例僅為寶光寺楹聯之九牛一毛,殿前廊下,佛龕照壁,妙語警句隨處可見,遊人仰而讀之,俯而思之,如同時時接受佛家奧義的洗禮。

建築是寺院的外觀,收藏是寺院的內涵。寶光寺文物收藏非常豐厚,為了保護與共享,2005年夏專門闢建了「文物精品館」,這是國內第一個由寺院興建的博物館,18000餘件代表性珍藏文物在館內輪流展出,娓娓訴說著這座千年古剎的故人與往事。寶光寺的文物收藏在數量、珍貴程度和保存狀況各個方面都名列前茅。據國家文物部門鑑定,符合國家一、二、三級文物標準的就有250套、7733件之多。其寶貴者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社華嚴三聖造像石刻碑》,唐僖宗行宮遺礎,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宋微宗《白鸚鵡》元代金銀粉書《華嚴經》,趙孟頫《五馬圖》,清代《乾隆大藏經》,玉佛和石刻舍利塔,清代的破山草書、竹禪書畫、也有近現代名家翁同龢、王懿榮、康有為、趙熙、于右任、謝無量等人的書法以及張大千《水月觀音》、徐悲鴻《立馬圖》等等,琳琅滿目,價值連城。在寶光寺眾多文物珍品中,錫蘭(今斯裡蘭卡)國王親賜的釋迦牟尼佛舍利子、清道光皇帝轉賜的印度優曇花和暹羅(今泰國)國王饋贈的貝葉經被譽為「鎮寺三寶」,是寶光寺地位的象徵,更是僧侶們不畏艱險,遠遊求法,光大中土佛教的物證。

文化瑰寶,佛門之光,寶光寺非凡的人文、歷史積澱,因佛緣而聚,因地緣而興,得人緣而久。開啟寶光寺的門扉,它將引領我們穿越千年時空、去觸摸一座古寺與一座古城,去感知蜀地豐饒的文化和佛教東傳的歷史。

欣逢盛世,輝印千年的異彩,必將再現寶相光明。

相關焦點

  • 新都映象:千年古剎寶光寺看「三寶」
    蒼翠古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剎寶光寺,在喧囂塵世中支撐著一方信眾的虔誠信仰。獨具神韻的隋唐傳世園林,桂湖催生了「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傳世名篇。漢代說唱俑展現了東方雕塑藝術的美學成就,訴說著香城寶地歷史上的豐腴與富足。
  • 四川第一禪林 寶光寺裡看「三寶」
    千年古剎新都寶光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蕭恩)中國之最羅漢堂(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蕭恩)寶光寺舍利舍塔(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蕭恩)
  • 寶光寺:他們是遊客的娃
    因為一組照片,網傳新都寶光寺針對此事,昨日寶光寺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三個小和尚」是來寺內遊玩遊客的小孩,穿著類似僧衣的童裝,才引起了網友誤會。萌翻了「小和尚」秒殺眾網友圖片中,「小和尚」們不僅身穿藍色布衫、腳踩小涼鞋、背著小布包,結伴在寺內行走,還脫掉外袍和鞋子在坐墊上打坐。「這種天然萌,是學也學不來的,哈哈!好想捏捏他們的臉,摸摸他們的小光頭!」
  • 成都十景之一的寶光寺,其羅漢堂!牛X!
    這座寺院就是新都寶光寺,寺院坐落於成都新都區,是成都千年古剎之一。最初被列為成都十景,是我國早期的塔寺一體的寺院,並且漢藏佛文化交融,相傳建於東漢時期,最初名為大石寺,塔為福感塔。來到寶光寺,最主要的還是其歷史人文必要一覽。它是成都文物最多的寺院,甚至寺院為此專門建了一座博物館,這在國內也是第一個這麼做的。文物方面,很多文物都移交到成都博物館後成為其鎮館之寶;而墨寶更是有張大千的觀音,徐悲鴻的馬等清代、近代大家的留筆。
  • 塞上千年古剎——大佛寺
    千年古剎歷滄桑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 嵬咩(wéimiē)國師在現大佛寺所在地挖出了古臥佛像,隨即一方面在張掖本地募集資金和物資,另一方面積極爭取朝廷的支持。古剎曲幽迷離的歷史人物蒙古別吉太后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國的開國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別吉太后死後,靈柩也停殯在大佛寺乾順帝即西夏崇宗。
  • 千年古剎龍興寺,成都起義大本營,和平解放佑天府
    12日9日,"劉鄧潘"三將軍的龍興寺起義通電發布,西南戰局為之大變,直接推動了27日的成都和平解放,千年古城完好無損能海大和尚塔他39歲於新都寶光寺出家為僧,曾赴西藏求法。龍興寺七佛勝地彭縣城北的龍興寺,是晉、周、唐幾朝的"七佛勝地"的千年古剎。
  • 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舌舍利塔修復開光
    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舌舍利塔修復開光  【解說】這是一座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佛教古剎——甘肅武威鳩摩羅什舌舍利塔。9日,結束了其第五次大規模修繕的舌舍利塔在當地舉行了修復開光儀式。
  • 亂入千年古剎 真武《天劫令》十八銅人陣曝光
    大唐天寶十四年,天劫突降亂世橫生,真武《天劫令》千年古剎驚現妖異之象,眾惡僧與叛軍同流合汙,布下迷宮陣法大開殺戒。現在,就讓我們一同進入《天劫令》全新古剎密戰,挑戰十八銅人陣,感受亂入千年古剎的刺激!
  • 【永昌故事】千年古剎——雲莊寺
    【永昌故事】千年古剎——雲莊寺 2020-03-15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寶光寺,不愧為長江流域的「四大叢林」
    到了新都,有一個地方值得參觀,這就是被譽為「長江流域四大叢林」之一的寶光寺。據了解,寶光寺相傳建於東漢,又說寶光寺原名興福寺,約建於西晉末(310年左右),唐代開元年間(713—741)己享有盛名。廣明元年十二月(880年1月)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唐僖宗李儇(xuān)南逃入蜀,曾在寶光寺後修建行宮駐蹕,並迎請高僧知玄(悟達國師,眉山市洪雅縣人)住此,重修寶光寺、塔。
  • 2018 街拍中國 千年古剎 安慶三城寺
    下午,小編來到了安慶千年古剎三城寺,在該寺居士們介紹下先後參觀了大雄寶殿、舍利塔、地藏王殿、藏經樓白玉臥佛殿等處。三城寺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十裡鄉蘇崗村工業園區,和華茂工業園二區僅一牆之隔。據史料記載:始建於公元906年,後屢有興廢。
  • 雨中漫遊~千年古剎淨影寺
    由焦作市新時代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負責保護開發的淨影風景區,位於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影寺村,距焦作市區35公裡,位於國家5A級景區雲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位置,總面積30平方公裡,景區因盆地中部有始建於隋朝的千年佛教古剎——「淨影寺」得名。
  • 千年古剎 天台國清寺
    而佛教天台宗發祥地天台國清寺,是一座建於隋代的千年古剎,距今已有了1415個年頭,初名天台寺,後改成國清寺,歲月滄桑中屢毀屢建,如今寺內建築規模宏大,錯落有致,雕工精細華美,堪稱古建築之精品。過橋即有一照壁,上書「隋代古剎」,乃卓越的佛教領袖趙樸初先生的手筆,十分顯眼。不大的山門根本無法體現國清寺的地位和作用,低調而不講排場的做法,恰如一位智者。時間還在早上八點左右,而國清寺內早已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善男信女遊客絡繹不絕。
  • 千年藏經古剎與故宮的再次親密接觸
    千年藏經古剎與故宮的再次親密接觸 通過 「刻經緣起」 「千年偉業」 「寶塔金經」 「護經傳寶」四個部分展開 再現了雲居寺跨越千年的深厚歷史
  • 千年古剎「古惠濟寺」復建的公益計劃
    舊時的惠濟寺被稱為「湯泉禪院」;北宋初年易名為「惠濟院」;北宋元年祐初,高僧忠境將惠濟院改建為「惠濟寺」;然而,清鹹豐年間,這座千年古剎毀於太平天國的戰火之中。古寺內的千年銀杏樹作為千年古剎,這裡是眾多歷史名人留下蹤跡的地方。
  • 千年古剎.雲林禪寺
    靈隱寺是一座千年古剎,關於他的傳說和故事有許許多多。70後的人,大多能夠記得那個時代很火的電視連續劇《濟公》。劇中的主演遊本昌先生那幽默詼諧的表演,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至今想起來還會令人捧腹。這位濟公活佛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行為貌似瘋癲、不受戒律約束但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
  • 福建千年古剎盤古接佛禪寺舉行大雄寶殿奠基典禮
    群山環抱中的千年古剎盤古接佛禪寺(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攝影:賈亮) 千年古剎盤古接佛禪寺監院明輝法師為該寺山門落成剪彩。
  • 【復興紀】中國十大名寺 江南千年古剎——靈隱寺
    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共同探尋文化的復興之路…… 今天的主題——靈隱寺。 杭城千年古剎,中國歷史文化遺產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約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剎,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
  • 我要去惠東去千年西來古剎重拾久遠的回憶
    我要去惠東我要去惠東剛開始只有一個目的就想到西來古剎——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最古老的寺廟之一重拾久遠的回憶西來古剎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它靜臥在莽莽群山之中,守著一段山之歲月,無關繁華與落寞,無關短暫與悠長。久負盛名又充滿傳奇色彩。
  • 千年銀杏立古剎 葉隨風雨滿地金
    原標題:千年銀杏立古剎 葉隨風雨滿地金   11月11日無人機拍攝的羅漢洞村古觀音禪寺內的千年銀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