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

2020-12-19 人民網

原標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

在文化之中,核心價值觀是最深沉、最本質的東西,它決定著文化的性質與方向。在當代中國,我們應該弘揚和踐行的核心價值觀,就是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構建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一、民族復興之路需要思想文化的指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人類的社會活動不是盲目的自然演化進程,而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有意識有目的的自主自覺的活動。在百舸爭流、暗潮洶湧的發展航道上,我們必須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做出恰當的抉擇,這種抉擇離不開高度的精神自覺和正確的理論指導,而精神自覺和理論指導的關鍵就是合理且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預設。中國人民之所以在布滿荊棘和陷阱的經濟全球化的競賽中,能夠創造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就在於我們有與時俱進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的指引,就在於我們有不斷升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導向,就在於我們有建基於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吸收世界文化優秀成果的嶄新的現代中國文化。

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輔相成的。民族復興的徵途不僅是物質財富的湧流,更是民族精神的振興和文化價值觀境界的躍升。一方面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創造必要支撐條件,保障精神文明的建設;另一方面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價值規範,促進物質文明的發展。民族復興不僅需要強大物質力量的保障,而且也需要精神力量的引領和支撐。我們既要讓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林立在神州大地,也要讓高昂的民族精神屹立在人民的心中。唯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了,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夠越走越順暢。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抓好理想信念建設。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之鈣,也是民族精神的魂魄。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或殭屍;而沒有先進核心價值觀的民族,就不可能成為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不斷發展進步,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為支撐,這就需要我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過程。與此同時,領導幹部、公眾人物、先進模範要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方面起帶頭示範作用,通過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建設,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誠信敬業的濃厚氛圍。

二、社會發展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驅動力在於生產力的提高,而人類自由自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性活動是最活躍的生產力。是什麼激發了人們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性活動?在一定意義上,人類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性活動要靠文化的創新氛圍和活力激發,要靠作為文化引導力和驅動力的先進價值觀激勵。價值觀是人類理想中想像的視界,激發人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欲望。為了實現理想,人們必須擺脫現有條件的限制以及認識水平和知識形態的束縛,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描繪更加美麗的藍圖,構建更加完美的世界。有了價值觀理想,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就有了實現目標的願望,就會產生變革現實、創造未來的力量。

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的每一次升華,都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都伴隨著新價值觀的歷史性崛起。文藝復興時期,以達·文西為代表的人文巨匠伴隨著個性自由的價值觀而崛起;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以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理念而聞名於世,從而把18世紀變成了恩格斯所說的「法國的世紀」;美國的獨立戰爭,則打出了民主、自由、人權的旗幟,將美國推向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巔峰。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科學社會主義,當然也有更高的價值追求: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真正實現人人平等的公平正義的社會。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觀精義之所在。

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有自己明晰的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世人驚嘆的「中國奇蹟」。可見,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能夠激發人們的創造活力,使人們義無反顧奮勇向前,走向未來的輝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只要我們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僅可以做到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而且還會獲得持續的價值引導和精神激勵,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力量就會無比強大。

三、國家認同需要共同理想的引導: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過去,人們在打夯時需要有統一的「號子」,這樣不同的人才能協同一致,人們的勁才能使在一處。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當今中華民族、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號子」。

在一個社會的文化體系中,核心價值觀是最深層次的精神要素,它塑造著民族的共性,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成員之間有共性,才能形成持續穩定的「我們感」,人們之間才能有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背景下,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人們的價值觀越來越多樣化,社會分工和職業的分化也使人們的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要把全社會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就必須有一套與當下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相適應並為社會廣泛接受的核心價值觀。

傳統社會變化發展較慢,社會的風俗習慣就成為社會共性的規範性力量。在當代,社會不僅存在群體分化,而且變化越來越快,這就更離不開核心價值觀作為共同思想基礎和行為規範,從而保持社會成員之間的共性。無論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在東部還是在西部,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只要我們具備共同的核心價值觀,我們就有了共同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都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要在全社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把教育引導作為基礎性工作,區分層次、突出重點。要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廣大黨員幹部要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之中,幫助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積極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只有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思想道德資源,才能不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精神滋養。必須突出道德價值的作用。要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讓美德照亮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之路,讓中國成為求真、崇德、尚美的美德國家。必須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使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四、文化軟實力需要思想和價值的話語力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中國故事

俗語說,「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信息化時代,這種觀念必須轉變。尤其是在國際舞臺,大多數人不可能有機會考察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其了解主要依靠各種媒體的描述。當前,西方發達國家掌控著從傳統媒體到網絡等傳播手段,控制了國際話語權和議題設置權,我們往往被無端抹黑甚至被妖魔化。而今,我們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會越來越開放了,我們已經解決了落後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的問題,但還沒有解決失語就要挨罵的問題。在國際輿論西強我弱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可見,誰掌握了話語權和議題設置權,誰就掌握了判斷是非的權力,這也是西方學者鼓譟其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縱觀人類歷史,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既是經濟總量、軍事實力等硬實力提升的過程,也是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等軟實力提升的過程。過去,中國綜合國力有限,主動參與國際事務較少,主要是「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現在,中國已經發展成為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對國家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就不能不高度關切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提高文化軟實力,關係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係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提高國家軟實力,首先要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健全文化管理體制,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形成有利於創新創造的文化發展環境。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報刊網絡理論宣傳陣地「四大平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要加快發展現代文化產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骨幹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提高國家軟實力,還必須完善話語體系,對外講好中國故事。要重視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摒棄口號式、八股式的話語方式,創新對外表達中國立場的話語,提升對外文化傳播能力,構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內容通過國外受眾想聽的方式說出來,增強跨文化傳播的親和力。要基於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社會發展現實,提煉出適合描述中國道路、反映中國力量、體現中國價值、表達中國精神的中國話語;立足反映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傳統,提煉出能夠打動「他者」心扉的人間生活話語;緊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的步伐,適時提出具有原創性和時代特徵的話語議題;對接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和包容人類命運共同體,凝練出能夠讓世界理解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話語;此外,還應重視提升用外語講述中國話語、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只有通過統籌各種資源,奏響交響樂、唱響大合唱,才能把傳遞中國價值觀的故事講得愈來愈精彩,讓中國聲音愈來愈洪亮。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相關焦點

  • 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出版說明   為深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深入回答幹部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改革舉措,
  •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 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凝心聚力,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此作了進一步的深化和升華,提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新時代的中國精神集中體現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 學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
    愛 國 是基於個人對祖國依賴關係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係的行為準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 黨的十八大把「愛國」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倡導,這是公民最基本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由愛國而沉澱、凝結、傳承的愛國主義,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道德的旗幟,是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
  • 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校園思潮
    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思想庫、智囊團,高校如何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積極發揮學科優勢,成為研究、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樣板田、播種機,積極發揮育人功能,成為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主力軍?
  • [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之核
    這是我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概括和實踐為基礎,進一步研究、提煉、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  用「和」理念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任何一種社會制度,都要倡導和維護一種核心價值觀。這種核心價值觀是由一定社會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基礎決定、以一種社會制度維繫並普遍遵循的基本價值理念,具有與其他文化相區別的本質屬性。
  • 以電影藝術作為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隱形陣地」
    核心價值觀是一國之「維」、一國之「綱」,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旗幟,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因此,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是基礎性工作。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與建構
    因此,我們既要大膽借鑑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合理成分,又要劃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界限,防止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價值取向對我們的影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可以概括為「以人為本,民主公正」。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鏈
    意識形態話語決定著一個國家的道路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意識形態話語維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含著說自己的話和走自己的路。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迫切需要,構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鏈對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支撐保障。
  • 賈鳳姿:用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大學生
    原標題:用核心價值觀培育當代大學生   不同時代的青年面對不同的歷史課題。當代大學生承擔著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他們是否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能否實現中國夢的關鍵。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自覺
    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念的提出,則充分反映了我們對社會主義價值,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與社會主義本質的關係的認識達到了一種理性自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根本的價值理想、價值原則,從價值層面上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我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
  • 十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深入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國家、建設什麼樣的社會、培育什麼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必須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薰陶、行為實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
    高校應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大學生人格塑造中,滋養心靈,陶冶情操,砥礪品行,使大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者、踐行者和守護者。  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導力,對大學生人格塑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闡釋
    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演變取決於人們所處的特定社會歷史條件,折射出真實而具體的社會發展變化進程及其特點,我們要用一種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價值觀的變遷。不論是價值觀還是制度,它們都是在「現實的個人」及其社會實踐活動中產生與發展的。「現實的個人」是具體的、不斷變化發展的,既是處於既定狀態的人,也是處於不斷的歷史生成之中的人,這是理解和把握制度與價值觀辯證關係的邏輯起點。
  • 禮儀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禮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中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因此,科學地闡述中國禮儀文化的思想內涵,分析其轉變為價值取向和引導行為規範的路徑,將中國禮儀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以禮儀文化教育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就是把價值觀教育落小、落細、落實的重要措施。
  • 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特點
    原標題: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特點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進步意義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必然性   一個社會的本質、特徵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現為該社會的基本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也就是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既決定於經濟基礎,又對社會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規範、引導和推動作用。
  • 疫情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閃現
    規則的背後是公民文明素質在提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在了公民的日常行為、心理與文化世界裡。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 十八大報告用24字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昨日,參與十八大報告「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部分起草的、北京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韓振峰說。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新概括。
  •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同屬性論
    有學者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先進文化建設的根本內容,先進文化建設以各種形式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含著的各種先進價值理念。」[2]從這個意義上說,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需要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作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把握兩者的共同屬性,在全社會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新時代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 北京創新形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把她牢記在心間……」走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不時會飄過這樣的歌聲。這是由首都文明辦推出的、作曲家姜春陽創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兒童歌謠。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啟剛介紹,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北京市關於用文藝輕騎兵的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市文聯採取有力措施,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將組織開展百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文藝活動。  具體包括:一是以北京作家網為平臺北京作家協會組織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徵文和詩歌創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