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婆媳關係,這個千百年來,無論歷史如何變遷,人類如何發展,即使到了今天,婆媳關係依舊是兩性關係中,很難調和的一個問題。而終其原因,這也跟中國幾千年來的家庭文化息息相關,男主外,女主內,母系教育也就成了一個家庭文化的根源。
女人,從孕期反應,到十月懷胎再到孩子呱呱墜地,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滲入了一個母親全部的愛意和心血。即使在今天,這個女人都能賺錢養家的時代,不可避免地,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女人也比男人會傾注了更多的精力。
所以,當一個男人從小就在母親的護庇下長大,兒子是母親的心頭肉,加上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就是一個崇尚以孝為先的民族,父母的養育之恩,母親的諄諄教誨,在男人的心中都有著無法替代的地位。當男人成家立業之後,身邊便多了另外一個女人,自己的妻子。
當一個男人習慣了母親的寵愛,還沒完全適應和另外一個女人如何相處時,當兩個人女人的立場不同時,矛盾便產生了。夾在中間,兩頭受氣的男人也是有苦說不出。對於,男人來說,一邊是自己的母親,孝字當先,母親的話就是聖旨,而另一邊是自己的妻子,共甘同苦,白頭到來。
那麼,婆媳之間產生矛盾,男人到底該怎麼辦,才能既孝順了母親,又能照顧到妻子的感受呢?
男人的態度和立場是婆媳之間的定海神針
表哥結婚之後,兩個人都在外上班,舅媽也跟他們小兩口住在一起,接送孩子,料理家務。有了舅媽的照顧,家裡也是變得有滋有味,每天起床,就能吃到舅媽準備好的早餐,每天下班,就能聞到香噴噴的飯菜,一家人其樂融融。
對此,我也常感嘆,表哥是真的幸福,既有舅媽的照顧,也有表嫂的寵愛。然而,表哥也常常吐槽,你只看到光鮮的一面。想當初,舅媽剛來的時候,也是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和表嫂鬧得不可開交。表嫂上班回來後,經常往沙發上一趟,便玩起了遊戲,直到吃過晚飯後,才會輔導孩子的作業。
這個時候,舅媽看不下去,就會當著表哥和表嫂的面,抱怨道:回家也不幫忙做做家務,沒見過這麼懶的媳婦。對於舅媽的抱怨,表嫂表示自己也是很委屈:說自己一天上班,穿著高跟鞋站一天下來,回家就真的不想動了。
對於舅媽和表嫂的爭執,表哥便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一回到家,就捲起袖子,笑呵呵地溜進廚房,幫著舅媽一起做飯、或是拖地,洗衣服……
看著表哥做家務,表嫂躺沙發上玩遊戲,舅媽自然也是心裡不樂意。
吃飯的時候,當著舅媽和表嫂,表哥便語重心長地說道:婆婆和媳婦,從來都是冤家死對頭,誰也看不慣誰,但是作為男人,我才是一家之主,即使是一家之主,那麼就得聽說我的,媽媽呢,您也不要看不慣,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都在賺錢養家。我做家務,小琴(表嫂)輔導孩子學習,分工明確,互不打擾,希望媽媽您能配合,尊重我的意見,我和小琴才能夫妻同心,這個小家打理好。
表哥這樣說後,婆婆也啞口無言,雖然舅媽心裡不太高興,但在表哥幾次表態之後,舅媽就不再過多的幹涉他們小兩口的相處模式了,舅媽也漸漸地認識到,婆婆終究不該成為兒子和媳婦之間的「插足者」。
結婚之後,組建了新的家庭,對於男人來說,就應該將重心放在自己的小家庭裡,和妻子一起打理、經營自己的小家。男人是一家之主,是女人的主心骨,在婆媳意見不同意時,男人就該主動站出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而作為婆婆,也該意識到,男人成家後,也算是真正的長大了,雖是自己的兒子,但也不能一輩子管著兒子吧。索性,給他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對於年輕人,他們有他們的想法,讓他們自己去創造他們的生活,自己也圖個省心,還能和和媳婦愉快的相處。
-END-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