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遊蹤|梅州過大年:大埔城中百年圍龍屋,雄偉壯觀泰安樓!

2020-12-04 醉美路上

廣東有一個地方,被譽為「客家建築大觀園」,這就是梅州市大埔縣,大埔的客家民居綜合了福建客家和梅州客家的建築特色,民居建築形式多樣、種類齊全。圓樓、方樓、走馬樓、半圓樓和圍龍屋屬於豪宅型,屬於商人巨賈居住的地方;普通小戶人家以簡樸實用為主,如「三堂屋」、「下山虎」和「鎖頭屋」等。

泰安樓是大埔地區典型的圍龍屋!泰安樓的大門非常獨特,驟眼看是一座雄偉的門樓,仔細一看,這門樓原來是鑲嵌在牆上的,這是一大特點。

泰安樓位於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名字寓意為「國泰民安」,建於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4年),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極少見的石方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優惠門票為30元/人,泰安樓裡目前還有6戶人家在居住。

佔地總面積6684平方米。其中主樓佔地2577平方米,兩側書齋佔地2764平方米,門坪及花臺佔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個房間。

一樓陳列的客家發展史、生產、生活用具,客家服飾、節慶活動用具展區,詳細地記載了千年來大埔客家人的發展、生產、生活情況;

二樓為大埔古文物、樓主人生平、客家名人風範、客家民居、名寺名址圖片模型展區、客家珍奇風物資源展區;陶瓷文化、開國100位將軍書畫、埔藉108位將軍生平事跡、華僑事跡、名茶文化、客家美食文化等展區。

泰安樓屬磚石木結構建築,坐東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長49米,寬52.6米,門口有寬闊的門坪和水塘。樓高11米,分三層,第一層牆寬為0.92米,第三層牆寬0.44米,第一、二層外牆為石牆,第三層外牆及內牆為磚牆。一至三層四周向內設前走廊,第一層走廊的柱子為上木下石,第二、三層為木柱;三樓前排中廳設有祭壇,為防外患,除前走廊外還設有後走廊。

第一、二層不設窗,第三層開窗並設有槍眼,整座大樓只有1個大門出入,門板鑲上厚厚的鐵皮,大門頂有蓄水池,供滅火之用。樓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書「祖功宗德」,陳列藍氏先祖神主牌,並作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側設有廂房,樓內平房四周為天井,三層方形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形成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格局。

客家圍屋一般為土樓,也有用磚,用石頭的比較少見,整體成四方形的泰安樓,顯得與眾不同。相對於其他的傳統圍屋,泰安樓給人四平八穩、固若金湯的感覺。

泰安樓歷史悠久,規模雄偉、粗獷,布局合理、科學,文化內涵豐富,是客家建築的一大奇觀,也是中國與世界民居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

交通:梅州江南汽車站可乘坐到大埔的班車。早上6:30-17:00每半小時一趟。

相關焦點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圍龍屋,這大概是最能承載「客家」特殊身份和獨特人文的載體。最先建的是東升圍,後人丁繁聚,續建有新東升圍、佑順屋、泗順老屋、泗順新屋、老廣成、光利屋、榆樹下屋等圍龍屋,形成圍屋群。其中,東升圍佔地面積5850平方米,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190多個房間,當地稱之為「九廳十八井」。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次,給大家安排的,是一條橫貫福建、廣東的文化旅遊路線:福建永定-廣東梅州大埔-興寧。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
  • 【逢周六】梅州大埔三河壩/百侯古鎮/泰安樓/柚子宴/客家大盆菜純玩二天遊
    「柚」美食,邀您柚味無窮 梅州大埔三河壩、百侯古鎮、泰安樓、柚子宴、客家大盆菜純玩二天遊◆參觀國家4A「客家的水立方」---泰安樓客家文化旅遊產業園純玩0購物!如果說大埔有什麼美食可以代表梅州, 彰顯大埔,那麼全身是寶的柚子一定是其一,是其他城市無法複製的文化美食中的隗寶。參觀【泰安樓】。晚餐到【大埔小吃文化城】品特色【柚子宴】,百年傳承·古法釀製。
  • 特斯拉自駕之旅:梅州行之花萼樓客家圍龍屋
    提起客家圍龍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福建永定土樓,殊不知梅州市大埔縣境內的大東鎮,也有一座圓形土樓——花萼樓,光看圖片,與永定土樓幾無二致。從大埔縣城出發經省道S221轉鄉道Y151不到40公裡,大年初四的下午,我們驅車來到了這座廣東省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民居古建築——花萼樓。土樓前就是停車場,幾乎停滿了車。整體開發不夠好,周邊有些亂糟糟,這樣依山傍水的古建築,周邊那些毫無美感的現代農民房真是太煞風景了,客家祖先的建築美學似乎只留在歷史裡了。
  • 梅州圍龍屋:客家人的土木堡壘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濃鬱客家風格特色的民居建築,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南部地區。這種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集合宜居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營壘式建築,歷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典型的漢族民居建築,遍布於廣東省梅州市,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
  • 梅州客家圍龍屋開始申遺
    東方網12月1日消息:廣東梅州市新聞辦透露,梅州決定正式開始啟動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下簡稱「申遺」)工作。  梅州市委書記劉日知表示,客家圍龍屋「申遺」對提高梅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梅州文化軟實力,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梅州客家圍龍屋(組圖)
    12月10日,「綠色崛起新梅州——全國網絡媒體梅州行」採訪團一行來到梅州傳承千年的居住文化象徵圍龍屋進行參觀採訪,一座座充滿歷史感和滄桑感的百年老屋讓記者們紛紛讚嘆,斑駁的磚瓦仿佛在訴說著客家悠長的歷史,走進圍龍屋內處處是客家深厚的歷史人文痕跡,客家文化就在這白牆黑瓦間一代代傳承著
  • 梅州大埔的吃喝玩樂指南!拿走不謝!
    梅汕鐵路全線設梅州西、畲江北、建橋、豐順東揭陽北、揭陽潮汕機場、潮汕站7個車站線路北部接既有的漳龍鐵路、規劃的廣梅汕鐵路擴能工程惠州汕尾至梅州段新雙線鷹梅鐵路、浦梅鐵路銜接南部則與廈深鐵路、廣汕鐵路銜接再過不久大部分梅州人回家或者外地人去梅州吃喝玩樂高鐵能直達交通更方便了
  • 廣東梅州5圍龍屋村「申遺」 展現客家建築(圖)
    、梅江區泮坑村、蕉嶺縣赤前村和大埔西河村。  本報梅州訊 (記者葉仕欣 通訊員卜一婷攝影報導)記者昨日從梅州市客家圍龍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工作部門獲悉,經過4個多月緊張普查籌備,梅州市客家圍龍屋「申遺」候選項目初步確定,專家們根據客家圍龍屋的集群性、人文性和獨特性的特點,從梅州各縣(市)區上報的71個圍龍屋中挑選了5個圍龍屋集中的村落和30個單體建築為候選項目。
  • 廣東梅州大埔,號稱客家版「香格裡拉」,遊客:以前太忽略它了
    這裡有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為主的紅色景區;有泰安樓、百侯古鎮2個國家4A級景區;有西巖茶鄉、坪山梯田、張弼士故居等7個國家3A級景區;還有全國最早建成的三河中山紀念堂、客家民居大東花萼樓、茶陽古鎮等,是「中國特色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十佳中國最美的小城」、「中國最美麗縣」。故地重遊,梅州大埔,截取幾處走過的景點,與大家分享。
  • 梅汕高鐵開通一起到梅州「周末遊」
    2、泰安樓泰安樓位於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這座國內少見的石方樓在2019年10月新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內至今仍居住著人家,極有可能會撞見他們正在屋內生火做飯、在庭院裡喝茶閒聊,甚至在樓前曬著新鮮的魚乾,引來兩隻貪吃的昆蟲。
  • 珍奇的客家建築藝術——梅州圍龍屋
    客家人經過長途遷徙,其中的一部分最終選擇了梅州作為他們的居住地,因為與當地文化的不契合,他們被迫前往山區,最終靠著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圍龍屋這一神奇的建築形式。圍龍屋之所以叫圍龍屋,是因為從房子的正上方向下看去,整座建築就像一條盤踞成圓圈的龍,更像一個道家的八卦圖。這樣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客家人常年遭受戰亂的侵襲,將房屋修成這樣一層一層的更有利於抵禦外敵。
  • 廣東梅州石方樓,罕見的客家方形圍屋,號稱「世界民居建築奇葩」
    位於廣東省東北部的梅州市,是客家人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這裡除了傳承著客家民俗文化之外,還保留著許多客家特色民居古建築,尤其是在梅州的大埔縣,可以看到客家建築的多種形式,從客家圓樓到方樓,從走馬樓到圍龍屋,都可以找得到。
  • 梅州,最美不過圍龍屋!
    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因此被稱為「世界客都」。在這裡,圍龍屋遍布郊野鄉間,規模各異、樣式相同,最能體現濃鬱的客家風情。圍屋之妙在於「圍」,而在「圍」的基礎上,又可細分出十多種樣式,最常見的有圍龍式、城堡式、殿堂式、槓式、中西合璧式等。家人經歷過艱辛的遷徙跋涉,在他們搭窩蓋房子的潛意識裡,求踏實保平安是第一位的。客家先民不僅承襲了中原的傳統建築模式,更結合所居之處的天時地利,將其發展和完善。圍屋集客家人的生活起居,輔助勞作和飼養加工於一處,空間雖有限卻自成村落。
  • 梅州圍龍屋 有了「保護傘」
    南方日報訊(記者/陳萍見習記者/汪思婷)3月1日,梅州首部關於歷史文化保護類的地方性法規——《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
  • 梅州最大客家圍龍屋,如今卻變成無人問津的「爛尾樓」
    周家七世的開基祖屋--璼公祠   據中國客家博物館有關專家考證   它是梅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圍龍屋   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   如此大型的圍龍屋璼公祠
  • 小夥擦亮客家文化金字招牌,梅州特色圍龍屋化身「網紅打卡點」
    小夥擦亮客家文化金字招牌,梅州特色圍龍屋化身「網紅打卡點」 2019-11-07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梅州客家圍龍屋百年風華 演繹客家居住文化(組圖)
    充滿古樸和渾厚歷史風味的客家圍龍屋 圍屋中間為堂橫屋,前有月池,後有圍龍,天圓地方渾然一體,陰陽八卦的圖式,自有其奧秘。客家圍龍屋一角,圍龍屋多依山傍水而建,前邊是一個半圓形的水池   客家圍龍屋在選址上還講究天人合一,重視風水地理,房址一般選在走勢雄偉
  • 圍龍屋:體驗客家人生
    本報記者 魯娜一座已有126個年頭的老建築,在宅子後人的悉心照顧和經營下,已經成為一座客家文化的活「展館」——作為廣東梅州唯一一個家族經營的圍龍屋飯店,圍龍屋(星園)酒家已經成為食客來到梅州必去「報到」的地方。在老梅州人的口中,這座古城更常被稱作梅縣,因梅江穿城而過得名。
  • 《圍屋喜事》建築篇|圍龍屋:承載著客家人的偉大智慧
    客家人採用中原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間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